江南第一媳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661

  若彤提着一个小花篮,篮子里放着一把竹剪,刚走出德馨院门口,便看见大少爷一路跟狗说说笑笑地回来了,这情形好熟悉……她站住了,微笑看着。
  王亨也看见她了,问道:“若彤,来剪花?”
  若彤道:“是,大爷。”便走过来。
  王亨便站在原地等她。
  这些日子,王亨吩咐她每天都剪鲜花插瓶。这是馨儿当年的习惯,喜欢让屋里充满生机。插瓶的花也不用多,通常一到三支,简洁亮眼,只做点缀。因他白天不在家,所以若彤总是傍晚才来采花,等他回来便能感受到屋里的春意。
  若彤走近,王亨接过剪子亲自剪了两支玫瑰花,放在篮子里,一面问道:“今天家里没什么事?”
  若彤道:“没有呢……”
  主仆闲话着走回去了。
  晚饭后,王亨正靠在床上看书,忽听外面有动静,慕晨进来回道:“大爷,老爷和太太来了。”
  王亨诧异不已,这么晚了,父亲和母亲一起来德馨院做什么?况且他们也很少结伴同行。心念一动,想起自己对老太太说的“无法娶妻”的话,顿时了然。
  他起身,将父母迎进来坐了,命慕晨上茶,然后问道:“父亲,母亲,这么晚来儿子这,有何吩咐?”
  王夫人眼神闪烁,看向王谏。
  王谏面上看不出异样,随口道:“就是来看看你。为父听说,最近你常去翰林院?”
  王亨点头道:“是。儿子离开翰林院几年,又去溟州一趟,昔日同僚那里也该走动走动,不然都生疏了。”
第374章
父母心肠
  王谏很认同,“是该走动走动。”
  在官场,文人士子的地位始终占据主要,口诛笔伐未必就比刀枪剑戟弱。王家乃书香世家,在士林中有很高声望。翰林院是文人士子的聚集地,王亨又是从翰林院出来的,常与他们聚会,自有意想不到的妙处。
  说话间,王谏抬眼看见对面书柜的二层隔子内放着榧木棋罐,便对王亨道:“与为父手谈一局如何?”
  王亨怔了下,忙道:“儿子遵命。”
  思雨急忙就去将棋罐搬了来,又摆棋盘,父子两个便开始对弈,王夫人则起身往卧房里去了。
  思雨慕晨忙在旁相陪。
  王夫人四处转了一圈,东看看,西看看,仔细询问王亨起居饮食,又问众人分工伺候情况。思雨慕晨等人都一一答了,连小丫鬟也被王夫人看了一遍。最后,她在另一间屋里坐下,单独留下思雨、慕晨和若彤。
  三人静立一旁,听候吩咐。
  王夫人喝着茶,一面打量三个大丫鬟,一面问她们各自家中情况、她们本人年纪经历、什么时候开始伺候大爷的等等,看似闲话,细品却大有深意。
  她对若彤印象最深,因为若彤以前是伺候馨儿的。馨儿死后,丫鬟们都散了,有了新的去处,只有若彤去求她,说想去贺城别苑看守少爷和少奶奶住的屋子。她便觉得这丫头是个忠心有情义的。听说若彤一进京就被王亨留在德馨院,忙问:“就你一个人吗?我恍惚记得还有一个。”
  若彤道:“还有一个是橘彩。”
  王夫人问:“橘彩是谁家女儿?”
  若彤道:“就是贺城别苑管家的女儿。”
  若说姓名,王夫人未必想起是谁,然说是贺城别苑管家的女儿,王夫人便知道了,也放了心。
  她微微点头,道:“叫橘彩也来吧,正好四个大丫鬟。你们尽心伺候大爷,我必不会亏待你们。当然——”说到这她垂下眼睑,轻声道——“按年纪你们早该嫁人了,若是谁想出去,只管来回我,不用顾忌。想必你们大爷也不会阻拦,一定会放你们出去的。”
  慕晨等人忙道:“婢子不出去!”
  王夫人暗暗点头。
  这几个丫头就留给王亨了,以免他哪天好了,“兴致”来时,身边没合适的人伺候。虽然她们是王家的丫鬟,也要她们自愿才好。以王亨的身份和才貌,犯不着逼迫人家。再者,这是隐疾,必须自己人伺候才放心。
  另一边,王谏和王亨一盘棋结束。
  王亨看向父亲,想说“天晚了,请父亲母亲早些回去歇息吧”,却听王谏问:“东方神医现在潜县?”
  王亨怔了怔,道:“是。”
  王谏道:“那,为父修书给他,请他上京来如何?你……你这病无需心急。当年神医就说能治,急不得……”
  王亨不敢相信地看着父亲。
  若说天底下有谁是王谏最不想见的,恐怕就是东方倾墨了。现在,为了儿子的病,他却放下芥蒂和羞辱,要亲自修书去请东方倾墨进京,怎不叫王亨震惊。
  面对儿子的目光,王谏有些不自在,低头喝茶。
  王亨忙道:“茶冷了,儿子叫人换一杯。”说着叫“若彤”。若彤忙赶过来,重新泡了两盏热茶,然后退下。
  喝着茶,王亨斟酌道:“父亲不必修书。当年神医对儿子说了,此系心病,还需心药医,强求不来。父亲又何必急在一时?也许哪一天儿子就好了,还怕没媳妇?”
  王谏也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自从馨儿出事后,王亨最不愿和长辈谈论的就是亲事,说不上几句便要争吵;眼下坦然说起,半点不勉强,且神态自若,并无颓丧之感,让王谏振奋不已。
  儿子果然已经解开心结了,不但如此,对他这个父亲也比往常亲密,顾忌他感受,不想招神医进京给他添堵。只要心结解开了,隐疾痊愈指日可待,又有什么可急的?
  他眼睛有些热,轻声道:“为父不急,不急。”
  王亨见说开了,趁机请他回去歇息。
  王谏笑道:“忘了时辰。是该回去了。”说着起身。
  王亨便送父母出去,经过玫瑰花障,夜晚的花香格外浓烈,引得王夫人赞道:“这花开得真好!”
  王亨笑道:“时节到了嘛。”
  送走父母回来后,若彤找了个空,悄悄地回禀他:太太刚才把她们几个都叫去了,如此这般说了许多话,还把橘彩也升为大丫鬟,说完看着王亨,等他示下。
  王亨立即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暗想:“如此也好,正可掩人耳目。”因此吩咐若彤:“太太既看重你们,你们用心当差就是了,不必把我那天的话特意告诉太太。”
  若彤道:“婢子明白了。”
  王亨又吩咐她:“明早剪些玫瑰花,插两瓶,送给老太太和太太。”想想又道:“也给父亲书房送一瓶。”
  若彤道:“是,大爷。”
  王亨是觉得,瞒着父母馨儿的事乃情非得已,但身为人子,该孝顺的就要孝顺,不能让长辈不安。
  次日清晨,若彤送了花去,长辈们自然喜出望外。
  老太太简直热泪盈眶。
  她都不记得上一次王亨哄她开心是什么时候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馨儿还在。那时候,小两口常心血来潮,做出些新奇的举动和事物哄长辈开心。自从馨儿去后,王亨就再没心情做这类事了,对长辈面冷、心更冷。
  昨晚王谏夫妇从德馨院出来后,立即去了瑞萱堂,将王亨的话告诉了她;王夫人又说放了四个大丫头在王亨身边,都是自小伺候王亨的,老太太听后踏实多了,且升起无限希望,希望王亨哪天忽然就好了,娶妻纳妾。
  因此一节,她昨晚睡的很好。
  今天一睁眼,就看见孙子送的鲜艳玫瑰,花瓣和叶片上还带着晨露,真真是赏心悦目,还喜庆,怎不让她开怀,也真相信孙子放开了心结,痊愈指日可待。
  虽然这样,王亨的隐疾却不能传出去,亲事更要慎重,否则定了他不喜欢的姑娘,他心情一坏,影响了身体痊愈怎么办?老太太便准备向古夫人回绝亲事。
第375章
小人物的手段
  靳姑姑那边却还在为云萝郡主奔忙,竭力促成这亲事。
  她昔年在镇南侯府时,有个小姐妹叫金凤,在兵部严尚书府上为婢女,因镇南侯和严尚书关系不错,金凤也常跟着严姑娘来镇南侯府拜访世子妃。
  严姑娘后来嫁给了崔渊,即现在的礼部尚书。金凤作为陪嫁,也跟去了崔家。靳姑姑在教坊司时,金凤常暗中关照。这也是崔夫人的授意,算是对故交尽一点心意吧。
  镇南侯平反后,这来往就过了明路。
  这日,崔夫人派金姑姑来探望云萝郡主。
  金姑姑见了郡主后,送上各种补品,又将崔夫人慰问的话转达了;云萝郡主谢了长辈关心,陪着说了一会子闲话,便吩咐靳姑姑带金姑姑去吃茶果。
  靳姑姑便带着金姑姑来到自己屋里,吃茶说话。
  金姑姑坐下后,打量屋里摆设,目露赞赏,对靳姑姑道:“你也算熬出头了。瞧这屋子,比一般的主子还强呢。可见郡主待你真心,也看重你。”
  靳姑姑道:“我一个下人,怎么都行。只可怜郡主,小小年纪便命运多舛,又没个依靠。”
  金姑姑想起王家最近门庭若市,笑道:“说起来还真是巧,郡主又被小王大人救了。这是第几次了?”
  言下之意,有缘分!
  靳姑姑叹道:“再巧有什么用。郡主孤苦无依,再有缘分也无长辈做主。我们做下人的纵有心,也不能出面。多说一句都是错,多行一步都是僭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6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