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第3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8/661

  众人大喜,看着梁心铭目光都热切起来。
  他们已经多次听梁心铭说“浇路面”了,开始并未当回事,等见识到梁心铭的能力后,确信她不会无的放矢,便都期望她能给大家惊喜,给这条路浇上神秘的路面。
  唐知府急忙叫道:“本官也要浇!本官那里的路基修了好几十里了,要是不浇,回头被暴雨冲坏了,岂不前功尽弃?梁大人,只要你一声令下,老夫无不听命!”
  梁心铭含笑道:“老大人莫急。这路要以陈桥为中心,分别往六安和潜县方向浇。等路面浇好,方便马车行走,运输材料物资也方便了,才能将工程继续向前推进。老大人不妨多住一天,看了浇路再回去。”
  水泥厂建在陈桥附近的山中,从这里开始铺路,用水泥方便;等路铺成,物资运输便捷了,再往远处推进工程。
  散后,梁心铭留下唐知府。
  她和唐知府商议:要拨出一笔工程款来购买粮食,预防洪灾。若六安府发大水,到时便让灾民以工代赈,将赈灾和修路结合起来,一并进行;若没有发生水灾,这粮食也可用来支付雇工的口粮和工钱,两不耽误。
  唐知府忙道:“此计甚好,可未雨绸缪。”说他回去便安排人,去湖州等地买米粮,预备灾害。
  他觉得,和梁心铭共事浑身充满干劲,忙到这么晚,一点不觉疲倦,反而兴奋不已,巴不得天赶紧亮,好看浇路。
  梁心铭见说妥了,请他去安歇。
  她自己还不能休息,明天浇路是她临时决定的,有许多工作要准备;还有牛将军灭门案、那几个来历不明的雇工到底为何混入工地等等,她都要做出应对。
  她和赵子仪连夜安排。
  姚褀刚睡着,被梁锦云拖了起来,带到梁心铭面前。
  梁心铭对他道:“本官有件事要派你去办。赵护卫和梁锦云一向跟着本官,若突然不见了,容易让人起疑。你是恩师派来的,明日假装返京,别人不会怀疑。”
  姚褀急忙道:“大人尽管吩咐。我们大爷派属下来徽州,就是要助大人一臂之力。属下一切听命于大人。”
  梁心铭点头,如此这般交代了他一番话。
  姚褀领命下去了。
  都安排完毕,东方天光已经发亮了,梁心铭只洗了把脸,在书房床榻上眯了一会,便又起来了。
  早饭后,姚褀带人告辞返京,梁心铭送他们到大门外,看着一行人马消失在榆柳树荫内,才返回。
  上午,陈桥镇外的工地上。
  梁心铭和唐知府、属下官员、各工程人员汇集,水泥运来了,梁心铭亲自铲出第一锹水泥,倒在一堆细沙上,混合搅拌,然后才将铁锹递给旁边的民工。
  接下来,无数双眼睛盯着汉子们将那灰色粉末和细沙按一定的比例掺在一起,加水搅拌均匀;搅拌后的混凝土被人用桶装走,铺在垫好的路基上,再用滚筒推平整。
  开始大家都看着,不吭声。
  因为不了解,不知如何评价。
  这条路宽三丈,约十米,路面比较粗糙,梁心铭想先铺这一层试试各方反应,后期还要再铺一层,把这条路的规格提高,往她前世二级公路标准靠拢。
  就算还粗糙,也足以引起轰动了。
  随着道路往前推进,那最先铺的地方变硬了,众人才震惊起来。唐知府趴在地上,两手抚着路面,哆嗦道:“硬了,硬了!”又拍了拍,喃喃道:“真不怕水泡?”
  其他人也都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李京和白英是王谏派来帮梁心铭的,原在工部做事,才能是有些,就是面对乌先生等民间工匠,自觉高一等,难免眼睛长到头顶上去了,但对梁心铭还算尊重。
  梁心铭也对他们一直很礼遇。
  此时,这两人反复观看水泥;看完又盯着民工搅拌水泥和沙子,留心他们是按什么比例混合;再又去观察民工用铲子和抹泥板铺展路面、抹平;一时又去最先铺的路面看一看、用脚踩一踩,试试硬度,评论一会凝固的时间长短,因为什么而凝固,最后又回头去看水泥。
  李京用手捻了点水泥细粉,放在左手掌心,盯着它反复观看,甚至捻了点放进嘴里,咂吧两下嘴。
  白英盯着他,似乎问“味道如何”。
  梁心铭看到这,无声失笑。
  面对此情此景,她并没有做出一副自得狂妄的表现,众人来问,她也尽量解说,只是对于水泥配方和烧制过程,却含糊不肯明言。这乃机密,不可泄露。
  她这样表现,众人便不问了。
  李京和白英明白这东西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用处都很大,当然不能泄露,知趣地不问;乌先生等匠人奉行行规,不去觊觎人家的秘方;余者则不敢打听。
  梁心铭见工地附近来了许多百姓,对着新铺的水泥路指指点点、大声议论,一脸兴奋样,十分感慨。
第396章
追杀
  陈桥镇作为最先使用水泥的村镇,注定让当地的百姓自豪。对于他们来说,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好处是不可估量的。何况此次修路,官府并没有横征暴敛、加收摊派,凡是去工地上做工的百姓,都能获得一份工钱。因此,百姓对于修建此路的当地官府,实实在在充满了感激。好些人自发地往工地上送水送吃的,让梁心铭感叹不已。
  这一上午,除了开始,梁心铭象征性地铲了一锹水泥,后来便站在道旁的大榆树下,看着现场民工劳动。
  旁边有百姓见不得县太爷辛苦,从家里搬来了桌椅,梁心铭道谢后,才坐下,赵子仪等人陪在她身边。
  赵子仪看着宽阔、笔直的水泥大道延伸向远处,再看看欢笑的百姓,然后垂眸看向身前的县令大人——纱帽罩裙钗,她眼中溢出的笑意,也感染了他。
  他笑道:“这么铺起来也快。瞧,这都快半里多了吧?”
  梁心铭也想知道铺了多少,便对身边衙役吩咐道:“你去瞧瞧,看铺多少了。”
  道路两边拉了标有记号的绳索,可以计量里程,并以此为标准,测算施工进度。
  那衙役忙答应一声去了。
  不大一会,他又跑回来,激动道:“大人,快一里了!”
  梁心铭和赵子仪相视而笑,都很高兴。
  人多力量大,若是专门的施工队修建,绝不能这么快,但她和唐知府分段全面开工,修建速度就快了。
  闹了半日,梁心铭觉得有些乏了,抬头看看太阳,吩咐属下“仔细盯着,不许人随意踩踏”,然后邀请唐知府等人去镇上吃饭。人多,她可不想领回家麻烦惠娘。
  她刚起身,赵子仪便撑起油纸伞,罩在她头上。
  梁心铭忙道:“不必。”
  她幽怨地看了赵护卫一眼——能不能别把她当女人?虽然她确实是女人,但正因为如此,她才要时时留心。
  她怎么会怕晒太阳呢!
  她正要把皮肤晒成小麦色,既健康,看起来也更有男人味,不然顶着一张鲜艳的脸,终究不妥。
  赵子仪只得收了伞。
  一行人说笑着,向镇上走去。
  陈桥不过一个小集镇,以前并不繁华,如今托赖梁心铭的修路举动,镇上来了好些人,买卖都活跃起来。
  镇上有家“十里飘香”酒馆,堂上几张八仙桌,招牌菜都是乡下农家风味,大碗大盘子装鸡鸭鱼肉,很实在,要不怎么叫“十里飘香”呢。
  梁心铭来吃过一次,味道还不错。
  今天,酒馆的东家见知府大人和县太爷光临,喜出望外,弯腰堆起一脸笑容,殷勤地恭迎梁心铭等人进去,又说今天这顿酒饭他请了。梁心铭刚要推辞,他就急忙抢道,今天赶上浇路的好日子,他不能出大力,难道一顿饭还不能请父母官吃?又说让左邻右舍有头脸的都来相陪。
  梁心铭答应了,却说他们还有公务在身,也不要人来相陪,等路修成了,他们爱庆贺自己庆贺好了。
  她能理解这些人的兴奋心情:靠着这条路,南来北往的过路客商不断,这镇上的买卖将来还能差了?
  一时间,宾主都很欢畅。
  饭后上茶,说些闲话。
  忽然,梁心铭有强烈的被窥视感觉,转脸一看,门外看热闹的百姓中间有个戴斗笠的男子,似乎一直盯着她。见她看过去,他没有闪避,反而揭下斗笠,露出面容——约莫二十四五岁,下巴一圈胡子渣——冲她点点头,做了个口型,不知说的什么,又对守在门口的衙役说了句话。
  衙役看向梁心铭,神情犹豫。
  梁心铭猜,那人是想求见她。
  果然,那衙役走进来回禀道:“大人,那有个人说有事求见大人,望大人许他过来说话。”
  赵子仪沉声问:“什么人?”
  衙役道:“属下不知。问他,他说亲自对大人说。”
  梁心铭垂眸想了一想:从昨天开始,事情接连不断,回避也不是办法,就让他来吧,看他怎么说。
  她便道:“让他进来。”
  赵子仪立即浑身戒备。
  衙役便出去,将那斗笠男子带进来。
  刚跨入门槛,忽然一阵“啪啪”响,赵子仪两手齐出,抓起桌上的茶碗循声扔出,又一阵瓷器碎裂落地的声音,伴随着人们的尖叫躲闪奔跑的脚步声,乱了起来。
  梁锦云则直接抽出钢刀,在空中挥舞,不是杀人,而是格挡暗器,这暗器有飞镖有子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8/6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