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第5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7/661

  王谏正思忖间,户部金尚书的举动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就见金尚书上前奏道:皇上后宫该添人了,皇家子嗣要紧;再者这大喜的时候,正该喜上加喜。
  吏部尚书吴珪忙附和,说皇上上次选妃还在刚登基时,后来宫里虽也进了两个人,还是太少。他女儿吴贵人才产下皇子,他主张添新人可谓襟怀大度。
  随后,苏熙澈等也纷纷进言。
  靖康帝目光扫过群臣,暗想:“找一件事让他们关注也好,就不会把心思放在朕身上了,也不能发现梁爱卿……”至于再添几个妃子,他没意见。
  于是,他爽快地准奏,命左相会同礼部尚书崔渊安排此事。左相帮他选的皇后就很不错,这事交给左相他放心。宫内当然由皇后主持,皇后的品行他也很信任,选什么人只要皇后看中就行了,他无所谓。他现在正急切地盼着下朝,好出宫去找梁爱卿分享喜讯呢。
  众臣见皇上一口答应了,那有女儿的人心思便活络开来,思谋找左相和崔渊打点一二,送女进宫。
  靖康帝正要宣布散朝,忽又想起一事:之前徽州传来消息,说耿忠反了,他便传旨给驻守在东海的靖海大将军陈乔,令陈乔率领麾下水军南下,控制溟州水军,查抄威海大将军府。也不知陈乔得手没有。耿忠被擒、耿慈被杀,耿家余孽若率溟州水军反了,与林家水陆遥相呼应,将是个不小的麻烦。
  靖康帝便问苏熙澈:“靖海大将军可有消息?”
  苏熙澈忙回道:“暂无消息。路途遥远,皇上且耐心再等几日,靖海大将军定有捷报传来。”
  靖康帝一想也是,便按下这事不提,宣布散朝。
  他留下忠义侯,君臣转到御书房,等没人了,他才迫不及待地对方无适道:“朕要微服出宫。”
  方无适一眼看穿皇帝心思:就想溜出宫去见梁爱卿!
  他当然不赞成,但是江南刚打了胜仗,皇上兴致正浓,用反贼猖獗的理由阻止不了皇上出宫,得找其他借口。
  他便委婉地劝道:“皇上,眼下去找梁大人,倘或走露了风声,不但影响查案,还会给梁大人带来危险。”
  靖康帝迟疑道:“朕出宫会给梁爱卿带去危险?”
  方无适点头道:“有人要杀梁大人。”
  靖康帝一想可不是,梁爱卿才从太极阵下逃出来呢,不由气愤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些人想杀梁心铭,无非因为梁心铭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梁心铭是这样,王亨也是这样:得了侏儒症遭人耻笑;侏儒症治好了,又遭人嫉恨。
  靖康帝打消了出宫的念头,除了怕给梁心铭带去杀身之祸外,还怕坏了梁心铭的计划,被梁心铭看轻。
  那日,他翻阅六皇兄的遗物时,心中很忐忑,担心梁心铭看了六皇兄的课业笔记后不再敬服他,觉得他比六皇兄差太远,遗憾若是六皇兄登基肯定比他做的好。
  他鬼使神差地找出自己的几篇文章塞进去,那时候他才十二三岁,写的还算不错,希望梁心铭能发现他的潜质。六皇兄已经死了,他也已经做了皇帝。才智乃是上天赋予,他无法超越六皇兄,但有一点他可以保证不比六皇兄做的差,那便是做一个明君,放手任用有才德的人,让他们辅佐自己治理天下;不做昏君,不恣意妄为,不刚愎自用,配得上这些贤臣的拥戴和辅佐……
  虽然这样自我鼓励,靖康帝还是感到消沉了。
  他忍不住设想:若是六皇兄活着,并且登基了,大靖会是什么样子呢?白虎王还是会反,但玄武王和朱雀王肯定齐心协力护国。朱雀玄武联手,恐怕林子程都逃不出京城。还有,若是六皇兄做皇上,肯定也会重用王亨、梁心铭这些年轻有为臣子;即便梁心铭是女子,六皇兄也绝不会治她的欺君之罪,因为六皇兄最钦佩英武帝,而英武帝开创了女子入朝参政的先例,开创了女子投军的先例……
  靖康帝忽然发现:比照诚王的想法,某些事情仿佛有了准绳。比如梁心铭若真是女子的话,他也不会治她的罪,这和诚王一致,使得他又增添了些信心。
  方无适见皇上有些意兴阑珊,还以为他是不能出宫才这样呢,忙低声道:“等梁大人查出眉目来了,皇上再出宫就无碍了。梁大人在德政路新开了一家铺子,过几天就要开业,到时皇上再微服登门去恭贺。”
  靖康帝眼睛一亮,问:“什么铺子?”
  方无适笑道:“成衣铺子。”
  靖康帝又欢喜了,这桩买卖他也投了本钱呢。
  ……
  石万春根据靖康帝提供的线索,首先提审张世子妃,以及黄家人,然后问出了黄二姑娘的婢女秋月死前所在的庄子,说有一媳妇知道白玉兰的内情。
  石万春急命人出城去传那媳妇。
  刑部公差尚未出城,便有人抢先一步赶到黄家那个小庄子,要对那媳妇下杀手,一如之前对秋月。
  ********
  大家周末愉快,今天争取加更,求推荐票、月票!!
第649章
与皇上合伙做买卖
  赵子仪带了十几个龙隐卫在庄子里守株待兔,见到对方,直接用东方倾墨的迷*药将人迷晕了。
  武功高强的赵子仪用迷药,对方是一点躲避的机会都没有。他之所以采用这种手段,一是怕在厮杀中暴露了身份;二是唯恐对方不敌后会自杀,抓不到活口。
  来之前梁心铭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不可拘泥这些形式,道:任何东西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比如人参是一味好药,可用来催命那就堪比毒药;而用毒药来对付恶人,救下被害的人,那便是用在正途了。
  来杀人的并不止一路,有两路。
  赵子仪全捉了,扔马车上拉走。
  随后,刑部的公差也到了,成功将那媳妇带走。
  德政路,梁心铭的新家。
  梁心铭正和流年接收伊人坊送来的衣裳,有几十套。
  梁心铭的经商计划,就是和伊人坊合作。
  这只是一桩小买卖,她并不打算在商场大显身手,做这桩小买卖也是有目的的:在其位谋其政,她既然做了官,就要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昌盛做贡献。
  大靖目前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尤其是纺织业和瓷器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具备了资本积累的雏形。
  梁心铭想通过这桩小买卖,试探这里面的深浅,然后推动《劳动法》出台,保护劳工利益,抑制资本家剥削,实现小农经济向资本经济平稳过渡。
  她分析伊人坊的运作模式:几乎是一对一为客户量身定做衣服,有专业设计团队,哪怕同一款衣服,客人不同,衣服的细节处理也绝不相同,保证了每个客人的衣服都是独一无二的;布料都是方家最新出的料子;手工用的是最好的裁缝和绣女。可以说,伊人坊面对的是最高端的客户,几十年的口碑和招牌,京城第一家,大靖第一家。
  伊人坊实力雄厚,她要如何打动方家呢?
  梁心铭瞄准的是中端市场。
  一对一设计定做实在太难得了,伊人坊只在京城和湖州有商铺,别的城镇没有,有些人即便有钱,也不容易穿上伊人坊定做的衣裳。但若是成批地制作出来,随同方家的织锦运往各地的商铺,挂在铺子里让客人挑选,像她前世一样,分大、中、小不同码,那顾客的范围将扩大无数倍。
  当然,她肯定不能用伊人坊的设计图,会坏了伊人坊的招牌,伊人坊也不会答应。她要用自己的设计图和营销方式,借用伊人坊的招牌、布料和营销网络。
  她在进京的路上,就想了许多古典服装的款式,白天想,晚上画,攒了不下上百幅图样。
  服装设计图可不容易画,若没有人物绘画功底,掌握不好比例和对称等细节处理。梁心铭有人物绘画的功底,她又是个追求时尚的女孩,前世今生见过无数的时尚衣服,古今融合,设计出新式服装就不奇怪了。
  仅凭这些图纸还不够,因为伊人坊背后最大的东家便是忠义侯府,人家不稀罕银子,不想扩大经营规模,多赚钱打动不了他们,虽然对方很看中她的设计图。但梁心铭也不是普通商贾,她进京后首先就联络上忠义侯,然后见了靖康帝,然后与伊人坊的合作便水到渠成了。
  这桩买卖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衣服不容易被仿造。
  这里的女孩子几乎从会拿针线开始,便学女红了,谁不会做衣服?越是穷人家的女孩越会做针线。若是梁心铭设计的衣服被人家看了,买块布回家便能照样做出来,那这盘生意便没法做了。所以,她的衣服必须设计很刁钻,使得一般人无法准确仿造,穿出来就能看出是赝品。
  手艺好的裁缝肯定能仿造,然能请得起好裁缝的人家,自然有能力定做衣裳,就不属于她的客户群了。再者,她既做这买卖,当然要聘请女工,用丰厚的酬劳吸引针线手艺好的姑娘和媳妇走出家门赚钱。
  合作条款规定:
  第一,梁心铭的铺子不能挂“伊人坊”匾额,必须另起一个名字。梁心铭一心想借伊人坊的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她便选了“在水一方”作为铺子的名号。
  第二,伊人坊可以用在水一方的设计,在水一方不得用伊人坊的设计,以保证伊人坊的招牌不受损。
  第三,双方按四六分成,伊人坊四,梁心铭六,其中梁心铭的“六”里面有一半儿是皇上的。
  让靖康帝参与进来,可不是为了谄媚讨好君王,而是让皇帝以东家的身份,亲自了解资本家和雇工之间的利益冲突,为《劳动法》的颁布埋下后招。
  合约签订后,梁心铭便交了第一批图纸,共二十多款,让伊人坊赶出样品来,都是按她的尺寸。
  因这些衣服的档次低许多,无需一对一量身定做,也无需在衣服上绣精美的刺绣和镶嵌独特的珠宝,制作的工艺简单了,缝制速度便加快了,成本也低得多。当然,布料还是用好的,缝制的质量依然要保证。
  梁心铭看着几十套衣服,哪里能按捺的住,对流年道:“你师傅还没回来,先帮我试衣裳吧。”
  流年兴奋道:“是,奶奶。”
  于是,梁心铭就在家开起了时装展,每换一套衣服,流年的杏眼便睁得滴溜圆,一脸的震撼样。
  “奶奶,你太美了!”
  小丫头不吝夸赞。
  梁心铭看着大镜子里的女子,真的很美,可眼神遗憾,因为不能像前世一样穿着漂亮的衣服上街展示自己美好的心情,在家里换来换去有什么意思?
  她瞟了流年一眼——
  若把这丫头换成王亨的话……
  梁心铭微微笑了,仿佛看见那人站在一旁,双臂环胸,一手捏着下巴打量她,眼神亮亮的,带着浓情蜜意,嘴里不住评价:
  “这红色适合馨儿,活泼!”
  “这粉色也好,跟馨儿的肌肤一般娇嫩。”
  忽然声音一变:
  “青云气质温润,这绿裙让人如沐春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7/6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