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509

  唯有毛喜倒是不为所动,他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是南陈国公了,更何况他们的目的还是推翻隋朝,所以这隋朝给什么爵位他都无所谓。
  毛伯皱了皱眉头,有些不可置信的道:“你刚说信是平壤发回来的,中原的消息我们都还不知道,怎么远在我们千里之外的平壤却先知道了?”
  李节一下子愣住了,一张脸僵在那里,“毛司马,你的意思是这情报是假的?不可能吧?”如果是假的,那他就白高兴了。但一想想,辽东城本就距离中原数千里远,而平壤还在他们以东千里外,他们都不知道,高句丽人是哪里得来的消息。
  看着李节和李奔雷二人失望的样子,陈克复笑了笑道:“这事情应当是真的,辽人虽然还在我们以东。可是大家不要忘记了,朝中的消息传到我们这,是走陆路,要穿过整个辽西,一路上道路艰难,特别是辽西那数百里的沼泽地,更是费时良久。不过处于我们之东的辽人,却可以在间谍得到了情报后,从山东出海,不出半日就能到卑沙城,再坐船南下,几日之内就能送到平壤。所以我觉得,这信是真的。”
  “辽人取得的中原消息还有一个,那就是陛下已经调派了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为辽东道讨捕大使,命他率其部下赶赴辽东增援。另外还命朝中宰相苏威为辽东道抚慰大使,抚慰辽东。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到达辽东了,有威名赫赫的张大将军到来,相信我们一定能实力大增。”
  听完这消息三人却都表情各异,毛伯脸色阴沉,李奔雷也沉默不言,就是李节居然也皱着眉头。关键是那张须陀和苏威的名头,来援辽东,却又挂着和辽东行营根本不统属的官位。
  按常理,张须陀增援辽东应当是挂一个辽东行营副帅的名头,哪怕是皇帝要派一个抚慰大使来辽东,名为抚慰,暗为监军。可是那也应当是派一个品级低点的,一下子派了一个宰相来,那不就一下子将陈克复这个辽东元帅给压下去了。三人都是聪明了,脑子一转,都已经猜到了一些皇帝的想法。
  虽然平时,李奔雷、毛喜、李节三人都有些自己的想法,甚至是代表了辽东行营中的三个派系山头。但是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外来势力,三人都不由得多虑起来。
  李节犹豫的道:“不知道张大将军这次带多少兵马过来?”
  眼下辽东行营有着近十六万人马,绝对的兵多将广,不过却是一支新兵。但是张须陀这些年威名远震,甚至隐隐有史万岁第二的评价。短短的几年,张须陀凭借着他的八风营,已经登上了大隋朝中一线大将的位置。这样的一个厉害角色来辽东,如果手中兵马再一多,那么今后辽东谁说了算,可就真不好说了。
  特别是这样的一位牛人后面,还有一位宰相跟着一起来。李节虽然跟陈克复不对付,但好歹也是辽东行营的,这个时候自然得和辽东行营站在一起。
  毛伯苦笑了几声,“这还真是一个好消息,那接下来的坏消息岂不是更坏?”
  陈克复看了看校场之中,此时军旗招展,分驻各地的将校们共聚一起,三五成堆。一起聊着自己军队的事情,不时的发生欢声笑语。
  叹息一声,陈克复平静地道:“高句丽已经在国内、乌骨两城出兵了,由乙支文德挂帅,高建武、渊净水为副帅,最多半个月就能达辽东城外。”
  李奔雷脸色一沉,急问道:“辽人已经出兵了?他们出动了多少人马?渊子游已经不顾他儿子和弟弟的死活了吗?”
  “渊子游估计早已经看出了我们的缓兵之计,现在看救援无望,所以放弃了。乙支文德统马步军十万出国内城,高建武统马步两万出乌骨城,渊净水已经到了卑沙城,他将在那里尽起辽东半岛上的三万兵马北上。另外,还有三十万高句丽奴隶负责输送粮草。”
  毛喜摸着灰白的胡须,眉头紧皱,沉声问道:“十五万大军、三十万奴隶,辽人真的疯了吗?这些军队,可是辽人所有的兵马数量啊,难道辽人真的要和我们倾国一战?”
  高句丽人连续几年和大隋做战,实力折损厉害。特别是这一次,整个辽河一线都丢失了,半数王国战争储备尽失。而且还一下子丧失了近六成的军队,近三成的人口。现在整个高句丽只剩下了两百万人口左右,却一下子调派了十五万军队,三十万奴隶,这已经等于高句丽动员了所有的成年男子参战。这绝对是倾国一战,胜,夺回辽东,败,整个高句丽再没有残喘的机会。从此,历史上都将不再存在这个王朝。
  沈光、鲁世深等一众猛将都惊讶地说不出话来了,他们没有想到,这高句丽国王还真能这么绝。能让一个国王下这样的决心,这得是到了什么样的山穷水尽啊。
  看着众将那惊讶的表情,陈克复摇了摇头,“其实高元并不是疯了,他这不是赌博。而是他确定自己有必胜的把握,正因为他有了必胜的把握他才敢倾国来战。”
  “不可能,战争从来就没有什么是必胜之战。如今我军坐守辽东,城高墙坚,又粮饷充足,守个几年都不成问题。更何况,我们的后面就是大隋,朝廷随时可以派出援兵支持我们。而高句丽人虽然有十五万兵马,可是却是劳师远征,后勤补给艰难。再加上,现在的天时根本不适合开战。想我朝前后围辽东城两次,几十万精锐大军尚且围了辽东城数月不得下,他高元凭什么以为他十五万之兵就能一战而下?”李节摇着头,大声的反驳道。
  陈克复冷静地道:“当初陛下围辽东城,虽然有数十万大军,可是城中守城的却也是高句丽的十万精兵。如今攻防易手,我们虽然也有兵十余万,可老兵只有两万余人,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且,我们虽然背靠大隋,可是援军从中原至辽东,最起码得月余时间。如果高元自信,能在援军到来就攻破辽东城,拿下我军呢?”
  “这更加的不可能,一个月的时间就想拿下辽东城,那是高元做春秋大梦,如果他的兵马再翻上一倍,且全是精锐之兵,还有一点点可能。现在么,就凭他这十来万残弱之兵,也想一个月拿下辽东坚城?做梦。”李节都已经感觉有些愤怒了,他不知道为何陈克复不断的涨辽人威风,灭自家锐气。
  “如果高元不止这些人马呢?”
  这话一出,众将齐齐变色,高句丽十五万兵马,已经让众人觉得难以应付,做好了死守的准备了。可现在大帅居然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来,难道事情还有什么未知的变数。
  陈克复叹息了一声,“我之前说的坏消息就这是这个了,辽人出动十五万兵马,倾国来战,这已经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事实了。真正的坏消息是,高元这次是真正的疯了!”
  说到这里,陈克复也无法保持平静,一张脸也紧紧绷着。
  “高句丽上下眼看着要灭国了,所以也就豁出去了。据平壤发回来的密信,高句丽人早在陛下还没有撤军之前,就已经开始派出了数路使者分别赴靺鞨、契丹、室韦、奚族、东瀛、百济、突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联盟借兵。”
  毛伯皱眉道:“这不大可能,如果真如大帅所说,那么契丹和靺鞨族如今已经和我们联盟,为何从不见他们说过这事?”
  “因为他们找的是契丹的大贺氏部族和靺鞨的黑水部族,而偏偏这两族和我们是没有联系的。情报中说,突厥拒绝了高句丽人的请求,奚族也拒绝了。现在契丹大贺氏正被契丹九部族联军讨伐,就是想插一脚也来不了,这算是坏消息中的好消息。”
  不过陈克复的话并没有让众将轻松半分,高句丽向七方势力借兵,现在却只有三方不会参与到这次大战中来。那么,也就是说剩下的四方都是有可能借兵给高句丽,出兵辽东。
  一个高句丽已经倾国而出,动员了十五万兵马。如果再来四方势力,哪怕一方出一万兵马,这也绝对不是一个坏的不能再坏的消息。
  大校场的欢声笑语当中,辽东行营最高级别的将领们却全都眉头紧皱,阴沉着脸,沉默无语。
第230章
大战再起
  “黑水靺鞨、室韦、东瀛、百济已经出兵了!”
  轻轻的一句话说出,陈克复也感觉心头一片沉重。
  鲁世深疑惑地道:“可是据我所知,高句丽以往连年战争,打的不就是这些部族吗?这数百年来,高句丽人可是没停止过对周边的征伐,正是靠了战争掠夺,高句丽才有今天的。”
  他说得没错,高句丽就是一战争之国,他们通过不断的对周边发起战争,用掠夺来发展强大。高句丽能成为东北之王,凭借着的正是靺鞨、室韦等周边部落民族的牺牲。
  高句丽国中,靺鞨族的平民,靺鞨族的奴隶数量众多,许许多多的靺鞨小部族被高句丽整族灭掉,部族子民从此沦为高句丽的奴隶。
  而百济更是在高句丽进入三韩半岛后,被打的连都城都不得不迁往更南方。从曾经三韩半岛上最强大的国家,变成了现在三韩半岛上最弱国,一切都是因为百济。
  东瀛和高句丽同样是敌人,为了争夺三韩半岛的南方,双方战争无数次。
  就是这些国家部落,现在居然和高句丽结成了盟友,在高句丽眼看着就要灭亡的时候,居然联盟出兵。这让众人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太匪夷所思了。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陈克复淡淡地道。“过去,高句丽强大时,周边各族确实是受他劫掠。但是现在,在高句丽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之后,他们却也会重新思考眼前的局势。对于他们来说,坐视高句丽被我大隋灭亡,并不是一件好事。高句丽亡了,那么就等于杀了一头狼,却来了一头虎。”
  “大隋的强大勿需置疑,当大隋灭掉了高句丽后,所有的周边部族都要思考,大隋的下一个目标是不是他们。高句丽如果对他们动手,他们虽然处于弱势,却还能抵抗。如果大隋对他们出手,他们却是无可抵挡。而如果他们出兵,高句丽撑过了这一关,那就等于把大隋挡在了门外。”
  “而且,那里的高句丽也必然不再是强大的高句丽,一个势弱的邻居,怎么也比一个危险的邻居更受人接受。利益,说白了,一切都在于利益。高句丽人和黑水靺鞨约定,用靠近靺鞨的大片土地,和高句丽人的大量财物来换取他们的援兵。而对于室韦的条件更是大方,他们将整个扶余城以北的土地都割让给室韦。”
  毛翊抚着下巴问道:“那东瀛人呢,他们和高句丽隔着大海,中间又还有一个新罗,他们之前有什么条件交换?”
  “高句丽除了支付大量的金银之外,还承诺不再反对东瀛人对新罗的攻击。另外,高句丽承诺将汉江平原,以及百济原先的国都还给百济,以换取他们的出兵。”
  “知道各族出兵的兵力吗?”
  陈克复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清楚,但四方最少也会有三四万人,高句丽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肯定不会只换取个三五千人的兵马援助。”
  “张大将军的增援什么时候能到?”李节问道,之前大家还对这个大将军前来,有些不大乐意。可是现在,却已经巴不得张须陀明天就能到达辽东城下了。
  “辽人的情报上说,张大将军还在山东,要想赶到辽东城,怕是得一个月了,援兵我们是指望不上了。拼命一战吧,弟兄们苦练了这么久,底层的军官们又都轮训了三成了,可以与之一战了。”话一出口,陈克复再没有了半分的忧虑、紧张,剩下的只有豪气干云,充满了战斗的意志。
  “大人,要不要将新城的兵马撤回辽东城,另外城外的两处兵营也都撤回城吧!”毛翊提议道。
  眼下辽人势大,这个时候分兵显得有些不智,特别是在已经有援军赶来的情况下,这样兵马分几部,很容易让敌人各个击破。
  陈克复沉默不语,分兵容易被各个击破,可是如果全部收缩回辽东城内。那么就真的是彻底的失去战争的主动权了,到时辽人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一点点的战略余地也没有。
  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这绝不是一个好做法。
  “这样,先把新城的所有物资撤回辽东城。另外新城和辽东城外的四军撤回辽东城内,我们再调派辽东行营的侦察营、通讯营、警卫营、教导营,再加上中军的两个轻骑兵营,一共一万四千骑兵,再加靺鞨骑兵两千,契丹骑兵四千,总共两万骑兵做战略机动。趁现在高句丽联军还没有到,将这些骑兵先撒出去,这辽东附近多山,让兵马以队为单位分散进山。”
  众将齐齐一愣,“进山?”
  “没错,新城我们不要了,放弃防守,全部兵力守辽东城。不过也不能一味死守,我们有这么多的骑兵,不能浪费了,把他们放到外面,关键时候,可以破坏辽人后勤粮草运输,以及直接杀往南方。”
  说到这里,陈克复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狠历,既然高句丽人敢倾国来战,那么他陈克复也绝不会客气。派出两万具有高速机动的骑兵部队,一面破坏辽人的后勤运输,一面深入辽人腹地,烧杀抢掠,他就不相信了,辽人会比他能扛。
  李节眼睛一亮,赞道:“大帅好谋划,如果就能化被动为主动,牵制辽人不能全力攻城。在帅,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这个时候,陈克复也不再去想和李节之间的恩恩怨怨了。笑着道:“李长史有何良策可破敌?”
  “很简单,高句丽人不是会拉盟友吗?他能拉盟友,我们也能。大帅,西面的契丹可是我们坚定的盟友,而且阿地那大族长还是您的老丈人,这个时候大帅有事,他怎么能坐视呢。大帅可以发书一封,请阿地那大族长在室韦出兵之后,派兵进入室韦劫掠,到时室韦自家都不安宁了,还如何会老实的在辽东城下为高元卖命。”
  “好一招围魏救赵,李长史真不愧是将门世家出身,此计甚好,如此可瓦解一路敌军也。”
  于钦明这个时候也不甘人后,笑着道:“大帅,这招不但可以用来对付室韦人,我们同样可以用来对付黑水靺鞨及百济。黑水靺鞨西面之突地大族长的粟末水靺鞨,百济之东的新罗国,这可都是我们的盟友。我们也不要求他们赶来辽东增援,他们只需要在黑水靺鞨及百济兵马来辽东城后,攻其所必救,如此一来,辽人联军自然瓦解。”
  “好,果然是一人计短,众人计长。诸位将军说的有理,本帅这就去给各位写信,邀击之。”
  原本还阴沉压抑的众人,一下子就开始豁然开朗起来。只要瓦解掉了敌人的盟军,那么以辽东城如今的状况,坚守个把月时间,坐等援兵到来,似乎应当没什么问题了。
  计议商定,接下来的军官轮训结业阅兵,也就没什么好期待的了。陈克复代表辽东行营,给那些完成了轮训的底层军官们训了通话,又给轮训中表现最优异的少部份军官进行了提拔和赏赐。
  数万人聚在大校场,热热闹闹的折腾了大半天,才总算结束了。
  刚赶回元帅府,突然陈雷走了进来,“大帅,侦察营在外侦察的部队,在小辽水河边发现了数百靺鞨人一直追杀着一支十余人的队伍。”
  “怎么回事?”
  “侦察营的人出动,追击的靺鞨人杀光了那些人后就逃回去了。弟兄们最后找了一个重伤没死的,那人昏迷前说是来辽东城找突地大族长的。”
  陈克复愣了一下,突地本身就是粟末水部族的大族长,为什么那些人被靺鞨人追杀,却反而要见突地?来不及多想,陈克复马上道:“那人现在怎么样了?马上送到我这来。”
  没一会,陈雷就把那个人带了进来,那人已经被大夫包扎过了,可是身上去仍然有多处在冒着血。看样子,这个人估计是活不长了。
  “我要见突地大族长!”那人挣扎着道。
  “你是何人,为何要见突地大族长?”
  没一会,陈克复终于在那伤者的断断续续中知道了事情的经过。自突地被陈克复留在了辽东城后,粟末水部族的人就在也吉的带领下回了部落。虽然他们这次出动,吃了不少的亏,不过最后总复和陈克复搭上了关系,最后陈克复还赏赐了他们不少的财物。回了部落后,也吉也就成了部落的临时大酋长。
  就在十多天前,一个平静的夜晚,海东的黑水靺鞨却突然在酋长觉罗的带领下,带着一万多海东各靺鞨大小部族突袭了粟末水部族。
  因为粟末水部族已经从各大小部落中抽调了四千骑兵,远赴了辽东。粟末水河边的战士并不多,被趁夜突袭的粟末水靺鞨人猝不及防下,死伤无数,四散而逃。而他,就是也吉派来辽东城向突地报告的。为的是请突地带兵回去主持大局,和黑水靺鞨开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