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509

  “各位,你们都是我陈克复的手足兄弟,我向来也是当你们为自己人。如今大隋杨广无道,致使天下混乱,民不聊生。天下烽火四起,众多英雄豪杰竞相起义。隋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我等将士在辽东百战余生,可是杨广却对我等开始猜忌。先前张须陀统兵前来,名为增援,实为夺辽东之权,更有宰相苏威为监军。我陈克复本为南陈皇室,昔日我陈室先祖失德,至此陈氏被隋而代。如今隋朝杨广昏庸,百姓不堪其苦。我陈克复,自当登高呼喊,率辽东将士,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誓死追随元帅,复我故国!”鲁世深和陈青等陈家庄旧部,都激动的血脉贲张,脖子上青筋一条条鼓起。陈家庄之人本就是南陈旧臣,年青一代也大都是那些旧臣的儿女。此时见陈克复终于决定复国,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毛伯擦了擦眼角的泪花,笑着道:“以后要叫殿下,将来要叫陛下。”
  陈克复忙伸了伸手制止道:“此事还言之过早,过早。”说完又转身对沈光等将领道:“不知道沈光等将军可愿助我一臂之力,共伐杨氏?”
  沈光拿眼偷偷瞄了一眼四周,发现鲁世深他们都冷冷的拿眼打量着他,今天他要是敢说一个不字,估计是走不出这个屋子了。不过沈光家族原本就是南陈官宦贵族世家,陈氏亡国,他们被迫到了长安后,过的并不怎么样。最后不但房子都没有了,甚至饭都吃不饱。他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南陈官员,可是到了长安后,最后却只能成为一个抄书先生。要不是他那次攻城时表现出众,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个军中伙长。
  眼看着隋朝越来越乱,陈克复实力却一天天强大起来,他自己多了个心眼。现在陈克复要造反,他家本就是南陈旧臣,他自己又是陈克复部下高级将领,如果这个时候响从,那么以后复兴沈氏家族指日可待。更何况,他现在也没有了选择,不从,估计也只能为大隋先走一步了。
  双膝跪地,沈光向着陈克复一磕头,“我沈氏一族本就是南陈旧臣,如今殿下决意复国,我这昔日旧属定当为马前卒,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有沈光这么一带头,其余几位将领自然也纷纷从应。
  “殿下,此时起事,是不是有些匆促,一切事情都未准备好。”鲁世深有些疑惑地道。
  陈克复笑了笑,“今日我只是向诸位弟兄们言明心志,让大家从今日起好有个准备。但是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就要举旗造反,我们现在开始着手准备,表面上我们依然是隋氏臣子。不过从此以后,本帅要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只要杨广不派兵入辽东,不削我的兵权,那么我对他臣服又如何?等到时机成熟之时,自然是我等起兵之时。”
  “殿下说得没错,复国得经过细密谋划才行。谋定才能后动,现在最关键的是掌握兵权。如今最可靠的人是我们在座的诸位,还有带兵在外的毛翊将军,他的那部份兵马也是可靠的,但是其它将领现在一时还无法确定他们的态度。”
  陈克复点了点头,要造反就要有兵,他手中本来有十六万人,结果上次守城死伤四万,剩下十二万人。其中还有两万是契丹和靺鞨兵马,所以他手中只剩下了十万人,这十万人分为七军,真正他完全掌握的只有他的中军、鲁世深左厢军、毛翊左前军、陈贵右厢军,还有元帅府兵马。其实胡海、刘铁柱、张合三人虽然也应当算是心腹,但还没有沟通过。
  所以今日调兵,陈克复干脆先把胡海三人的兵马全都调派出去,分散各地,徐徐图之。
  “殿下,如果以辽东以基业,那我们就不能再如当初一样了。我们得做好长久准备,辽东已经平定,该杀的也杀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我的意见是,所有的贵族及部落的头人们,全都抓起来杀掉。高句丽国之民,民有数族,我们可以区分对待,凡高句丽族人押送辽东为奴隶。其余如汉族、扶余族、靺鞨族、契丹族等族民,我们可以将他们全部分散打乱,重新安排到各个城中,重新分给他们土地。”
  按毛喜的意思,光杀掉是不行的。人口在一项重要的资源,先前杀掉的人已经不少,高句丽族原本不过百万人。连续几次战争已经死伤过半,现在只要将剩下的高句丽人中的贵族头人们杀掉,剩下的就可以打为奴隶。至于其它部族,则可以分折,重新分到不同的地方去。换一个新的环境,没有了熟悉的人脉,没有那些复杂的关系网,又没有了那些充满野心的贵族头人。诸族混居,那么要想叛乱,基本上已经很难。
  而最关键的,在保持军队威慑的同时,也要开始组建地方官府,不管用什么名目,总之就必须有他们的人来担任这些辽人的管理者。而且必须在这些管理机构中保持一定的数量比例。
  “军中如今有许多残疾之士兵,多数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军中。但是我们去可以简单培训一下,将他们分调各城,担任管理者。而且可以通过这个机会,将军一些对我们大事可能态度比较模糊之人,也从军中移除。另外,我们可以按比例,在其它辽东各族之中挑选一定数量比例的人为管理者,协助我们的人管理地方。”
  毛喜说的很合陈克复的意,既然要把辽东弄成他的根据地,这个地方最起码也得呆上个两三年甚至更久。所以这老巢一定得弄的巩固了。将那些残疾甚至年老了的士兵,调到各地担任地方管理者,这绝对是一个好主意。
  “毛司马的意见很好,依我看,既然这辽东之地已经成了我中原之地。那以后这些辽东自然也应当变成汉人才行,从今以后,辽东凡是我军占领之地,所有人,不管他是高句丽人也好,还是靺鞨人也罢,必须易服改发。除了穿汉人衣,束汉人发型外,敢于穿戴以前各族衣服、披各族发型者,一律贬为奴隶。另外,在各城开设学堂,分为白班和夜班,白天所有十六岁以下的辽人,必须得进学堂学习汉话汉字,晚上则所有成年辽人必须学习汉话。等学成以后,所有人之间,只许说汉话,否则,贬为奴隶。”
  要搞就搞彻底一点,易服改发,这是许多民族在占领了其他民族之后,所惯用的一招。不说后世野猪皮的留头不留发,就是南北朝是鲜卑人政权,就曾经强迫汉人不准备穿汉家衣冠。甚至那些百姓,也跟着改成了鲜卑人的姓,如宇文、尉迟,那些双姓,大都是胡人姓氏。
  这样做的作用很大,把对立的双方,变成了同化。时间一久,连自己的种族都分不清了,又何谈对立。陈克复现在也要用这一招,直接将辽人同化,彻底不给他们死灰复燃的机会。再过个一两代,这些人穿着汉家衣冠,说着汉话的辽人,又怎么可能再记得他们曾经是披着野猪皮,还是曾经结着小辫子。
  既然占领了辽东,那他就打算将辽东彻底的变成中原的一部份。杀光辽人中的上层份子,分散,各族混居。汉人为管理者,易服改发,他要彻底的改变这一切。
  “殿下,辽人中除了高句丽人,其实各族大部份都是奴隶,只有少部份为自由民。如今殿下一下子全部要分给他们田地,是不是对他们太好了一些?升米恩,斗米仇,还是慢慢来的好。”毛喜对于陈克复的决定还是有点意见。
  陈克复想想也对,既然是恩,就不能太大方,不然无法显示珍贵。
  “这样吧,原先为自由民的辽人在迁往他处后,原数发给土地,反正这部份人不多,土地也少。至于另外的人,土地照分,但是有个条件,分给他们的土地,头两年,土地中两成的收成是付给他们的酬劳。其后三年,其中三成是他们的酬劳。如此五年之后,土地就永久为他们所有,只需要缴纳规定的税收就行。”
  毛喜想了想,点点头,如此一来辽人分为三等,奴隶,隋军的佃户,自耕农。重点防范高句丽人,对其它的人却宽松许多。
  “毛伯,以后这军中事务你不用过多操心,你专门帮我管理民政这一块。如今既然要反,那就一切都得靠自己了。”陈克复笑着道。
  “我虽无诸葛武侯之才,却也愿意为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喜深深一躬腰道。
第263章
恩威并济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这是古代兵书司马法中的一句名言,是为至理。高句丽立国五百多年,从立国开始就没有忘记战争。这是一个战争之国,打了整整五百多年的仗,一步步的击败蚕食周边各国,终于成为辽东最强大的国家。
  可惜他们没有人知道,中原人中早有人总结过一句话,国虽大,好战必亡。一个打了五百多年仗的国家,最后的结局必然是要亡的。
  高句丽是火,无时无刻不充满了侵略性。凡是靠近他们的东西,他们都是去燃烧,所以他们烧过了周边的一切,成就了一个强大的高句丽。
  当他们终于烧到了中原王朝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原来中原人是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
  水是柔弱的,和善的,他们谦卑忍让,所以自古中原华夏周边的部族总是以为中原华夏文明好欺负。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水是柔弱的,却也是最强大的。一旦到了底限,水中所蕴含的真正力量就会体现。洪水滔天,吞噬一切。
  高句丽人的火,遇上了中原的水,星火如何与洪水争锋,注定要被淹没。高句丽人好战,战斗五百年,终于在今日付出了毁灭的代价。
  陈克复的一声令下,整个辽东高句丽东西一千余里,南北两千余里,近两百万的高句丽国人颤抖了。骑兵铁蹄之下,所有的高句丽贵族通通被就地斩杀。其实的高句丽族人通通被绑上绳索,串成一串,押送辽东城为奴。
  辽东城中,俘虏营中那些被俘虏了几个月的俘虏们,基本上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除了每天干一些简单的活,他们有吃有喝,虽然吃的不多,却也不用担心饥饿。对于城中不少本是奴隶的人来说,这样的生活比他们过去的好多了,甚至有的在心中希望这样的生活能一直延续下去。
  只是今日的气氛明显不对,俘虏营附近一队又一队的隋军已经包围了起来。不少人想起了半个多月前的那次,那次也是这样。先是有很多隋军包围,后来直接从营中带走了八万高句丽将士,后有许多不是战士的百姓成年男子也被带走了。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听说乙支大帅在城外杀了四万隋军俘虏,所以隋军元帅报复杀了八万高句丽人。
  难道今天又要杀俘虏了吗?可是不是听说隋国已经打赢了吗?不少胆子小一些的人,甚至已经是手脚颤抖,一些年轻女人甚至哭泣了起来。
  没一会,俘虏营的人都被赶到了空旷的校场,那远处已经搭了一个高高的木台。
  “相国大人请!”
  “元帅大人请!”
  高台下面,陈克复一脸笑意的伸手请苏威先上台,苏威虽为宰相,但在陈克复的眼中真没怎么看的上他。一个被贬到辽东的宰相,而且还是一个只会哼哼哈哈的宰相,他真不怎么待见。
  对于苏威这人他是很了解的,开隋之时,和高颖、李德林三人主持隋朝大权,为兴隋三老。之后李德林被贬,他和高颖又合作了很多年,能力很强,特别善于内政。隋初开皇之治,其中基本上是五个人的功劳。这五个人分别是隋朝皇帝杨坚,宰相高颖、苏威、李德林、杨素。正是他们五个人,才一统中原,开创了一个开皇盛世。
  高颖是个倾向于策划,定战略的人,李德林善于用人,杨坚善断,而杨素文武都行,有手断。苏威能和这些人并列,当然不是吃素的,他就是一个最佳的内政者。
  不过苏威作为宰相,还是政坛不倒翁,却不是一个名臣。他初因结党营私被贬,后来起用,又因事和杨广起了冲突,再次被贬。等到第三次起用时,这老头已经没有了半点节操,完全成了应声虫,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居于相位,却眼睁睁的看着杨广败了大隋的天下,这老头有很重要的责任。
  苏威最善察言观色,自被陈克复接回来后,他就敏感的发现,这位年轻却又威名赫赫的大帅,对他根本就不怎么搭理。派了一个小小的参事,每天陪他在府中喝茶聊天。一提出要参观军营,或者其它什么要求,却又马上支吾着不肯答应。
  那日陈克复战场之上,杀光了所有的联军,苏威就已经知道了眼前这个年轻的元帅绝对是一个狠角色,是一个可以和当初杨素相比的狠角色。所以在陈克复的面前,他也没摆出半分宰相的架子,反倒像个寻常长辈一样,和气万分。
  站在台上,看着下面无数的奴隶,苏威也有些疑惑,陈克复这是要干什么?总不会已经杀人杀上了瘾,今天又要把这城中的俘虏全杀了吧?不过他很聪明的什么也不说,只是那么看着。
  “相国大人,你看眼前这些俘虏如何?”陈克复站在苏威身后,笑着道。
  “都是些青壮啊,男的强壮,女的也年轻,不错不错。”苏威不知陈克复的意思,随意地附和着道。
  指着台下的那些俘虏,陈克复道:“相国大人,这些高句丽人数次侵我边境,还杀我上百万将士。如今我军刚大败高句丽,可是还有很多地方未平,所以本帅今天想将这些俘虏中的所有高句丽的贵族领主头人们,全都坑杀,以示震慑,让那些蠢蠢欲动的辽人们不敢妄动。国相大人,你看如何?”
  苏威心中一惊,这陈克复果然是要杀俘,不由得有些犹豫起来。如今高句丽已经平定,再杀已经没什么意义了。而且杀的太多,无疑会对大隋名义不好。
  “这,杀俘不降。如今既然已经俘虏,不如发往京城,听候陛下发落如何?”
  “相国,平壤城下数十万将士垒成之京观,当日辽东攻城之时,四万被俘将士人头落地之时,高句丽人怎么就不觉得杀俘不降呢?相国,辽东十余万将士可都是心中愤怒难平,要不,相国,你亲自和将士们讲讲?”陈克复冷笑着道。
  苏威被堵在那里,好半晌都没说出话来。他没有想到陈克复这个元帅,居然会这么不给他面子。一张脸难看至极,好歹他也是宰相啊。不过让他去敢那些丘八们说理,他还真不愿意去。他堂堂一相国,和那些大头兵说理,多掉身份。
  “既然陈元帅觉得该杀,那就杀!”苏威阴沉着脸,腔调有些异常的道。
  陈克复哈哈大笑几声,气沉丹田,冲着下面的俘虏们道:“我大隋朝廷苏相国有言,高句丽人都该杀。众将士,就依苏相国所言,将所有的高句丽贵族通通斩杀。”
  底下一队队的士兵,之前早已经将那些贵族们分别押在了一旁,此时纷纷提着那些面色惨白,不叫哀求的贵族头人们赶到了一旁。一排排的陌刀战士手提陌刀站在那里,他们今天担任行刑手。一通鼓响,向向的陌刀闪过,扑通声中,地上掉满了一地的头颅。苏威脸色一白,差点没有摔倒。他哪见过这样血腥的场面,差点忍不住要跳脚大骂陈克复。明明是他陈克复要杀人,现在却要把这脏水泼到自己的头上,这算什么事啊。
  足足过了一个时辰,三千多贵族头人还有他们的家人们,全都被斩首,扑鼻的血腥味充满了整个校场。
  “相国大人,所有的贵族都杀完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苏威捧着胶袋,一脸的萎糜,有气无力地道:“本官突然觉得身体适,要回府歇息,这剩下的事还是由元帅大人决定吧。”苏威是吓到了,如果陈克复这个杀人魔王今天把人全杀了,估计到时这滥杀的黑锅还得背到自己的身上。
  “哦,看来是来时赶的太急,路上着了风寒了。陈雷,带人把苏相国送回府去,记得增派一倍的人护卫好相国周全。”陈克复满脸客气的让陈雷带人送苏威回去了。
  苏威一走,陈克复笑了笑,对着下面的俘虏道:“如今辽东已经是大隋的辽东,你们也是我大隋的子民。今日本帅有令,俘虏中凡高句丽族之人贬之奴隶,进入劳役营做工。其余各族之人,原有土地者,照数分给土地,到我军安排之地耕种。其余原先无地者,不管是谁的奴隶,今日起,都将恢复自由身份。不但如此,每人还可以分给二十亩田地,头两年,可留两成收成,后三年可留五成收成。五年过后,你们就是这些田地的主人了。”
  这就是打一棒子再给一甜枣,先当着众人的面,直接砍了三千多个脑袋。威吓完后,又分田分地,让这些俘虏们可以出俘虏营。听到可以出去了,而且以后还能分到田地,众人都高兴不已。
  “不过,凡年轻未嫁女子,必须经过隋军将士和工匠、民夫们的挑选,挑中者,为隋军将士妻妾。未挑中者,可以随家人回家。凡家中有女子挑中嫁给隋人者,每有一个则其家人多分二十亩地。”
  让将士们挑选女人成家的事情早已经先前通知了将士们,不管有没有妻子的都能挑一个。挑了的还有二十贯安家费,这样的好事哪找去。陈克复的话一落,那些俘虏营中年轻未嫁的女子就被带到了一边,那些早已经二三十岁还没有老婆的光棍士兵们,全都已经开始在那里排着队等挑老婆了。
第264章
联保联坐
  大业九年十一月十五日,毛翊领军攻破都丸城,次日破国内城。
  十一月二十日,胡海所领南路骑兵轻骑杀到卑沙城,攻破早已经空虚的卑沙城。
  十一月二十一日,于钦明、张勇兵马攻破平壤城、二十五日破汉城。十一月二十五日,刘铁柱兵马破乌骨城,十一月二十八日,张合兵马破建安城。
  一份接一份的战败,通过飞鹰和海东青,不断的从各路前线传来。不出陈克复所料,在失去了所有的兵马之后,剩下的那点微薄的领主私兵们根本无法抵挡陈克复的各路兵马。
  挟辽河大胜之威,各路兵马势如破竹。特别是当于钦明攻破长安城,俘虏了国王高元和一众朝中大臣后,各地基本都绝望了。在加上于钦明破长安城时,军中俘虏了众多王国禁卫军。这些人大都是各地的贵族领主头人们的子弟,大军即灭,国王又被俘虏,再加上有那些贵族子弟出面劝降,大军每到一处,基本上是轻松夺城。
  到了最后,各军更是纷纷以团为单位,四处攻打那些小山城。二十多天的时间,整个辽东基本已经平定,所有的城头,都已经换上了陈克复辽东行营的军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