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09


第054章
各有心思
  杨广看陈克复那么惶恐的样子,却反而笑了起来,“好,我就当这是你的第一个请求,不管你说什么,我都先免你一死,说吧。”
  对于杨广来说,不怕你提要求,只要你一提,他就能摸清这个臣子的想法了。反倒是那种不肯提要求的,那肯定是对他不实的,那样的人他决不可能会留在身边担任要职的。
  陈克复听后头也没抬,依然匍匐在地,“陛下,臣以前一直以为臣乃是孤儿,只道是家中长辈俱亡于战乱。可昨日,臣意外遇得一人,那人却一下子认出臣来,说出了臣的另一个身世。臣在向身边跟随的老家人求证之后才知,臣以禀告陛下的事情俱是错的。臣犯了欺君之罪,请陛下宽恕。”
  这样的事情本算不得什么,更不可能算得上是欺君之罪,不过陈克复却主动的往上面说,为的就是能在杨广面前博个好卬像。果然,杨广手抚长须,好奇的道:“你出身即遭大祸,就算先前不知道身世说错了,此事也不当怪你。你与我说说,那人告诉你的真实身世是什么?居然让你如此惶恐。”
  “臣,据老家人说臣乃是南陈皇族,出生当日,正好隋军攻入建康,家父担心臣的安危就托几个人将臣带走了,并且让他们不要告诉臣身世,希望臣能安安稳稳地做一普通百姓。若不是臣这次背着家中,偷偷跑出来从军,臣可能真的永远也不知道臣的身世。”陈克复此时说出这事来,也是仔细考虑了一下的。对他来说,他的这个身份如果隐藏着,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那么这就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把他炸的灰飞烟灭。
  但是这个身世如果是他自己挑一个合适的机会说出来,那也算不是什么事情。他父亲还是皇太子呢,不也好好的在当太守嘛。趁着这次立下大功,再加上眼前的这个机会,把这事挑明了,也就能为以后去除一个定时炸弹。他相信只要他自己说出他的这个小污点,说不定杨广反而会对他多加信任。
  “嗯,这事情也算是情有可原,这算不得什么。你要是不偷跑出来参军,那我大隋也就将失去一员猛将了。你说你是南陈皇室,令尊是哪位?”
  “回陛下,臣也是刚刚得知,家父乃是枹罕太守。”陈克复老老实实的道。
  杨广原以为陈克复只是南陈一普通皇室的血脉,却没想居然是却是南陈皇太子的嫡子。愣了一下后道:“起来吧,你出生之日,即是南陈亡国之时。想我大隋富有天下,如今长安城中原先各国各朝皇室是多不尽数。这突厥人的阿史那氏,梁国的萧氏、北周的宇文氏、北齐的高氏、南陈的陈氏、还有前不久才刚归顺的高句丽高氏,如今天下没有了什么各国皇室,天下皇族只有我杨氏一族,其它的都不过是我大隋的普通一民罢了。”
  “南陈皇族归顺我大隋之后,倒也是多有守法奉公,如今俱大都入仕我大隋。令母当年生产你之时难产而亡,令尊自那后就再也没有娶妻续弦,如果他知道还有你这么一个出色的儿子,定能大感兴慰。你的出身由不得你选择,但是如今天下俱为大隋之天下,你也不用再想着过去的事情了。朕宣布,你过去的事情朕既往不咎,以后尽心尽力为我大隋征战,朕也同样不会亏了你。”
  裴世矩和裴蕴两人互相对了个眼神,裴蕴站了出来,“陛下,这南陈虽以亡国多年,可是陈克复却一直隐瞒身份,这明显就是包藏祸心,意图不轨。陛下,此等人物,怎能还放在陛下身边呢。就算陛下对他恩赏有加,也不可使其居如此要职,陛下大可多加赏赐陈破军些田地金银,让他做个富家翁足以。圣人曾有云,兵者,乃凶器也,当由可信任之人持之。”
  裴蕴一出手,其余依靠着裴阀的大臣也都附议他的话。就连李阀的人也开始跳出来赞同,他们也有他们的算盘,虽然他们如今成功地将族中精英李节安排进了破军营中任副职,可是有陈克复在,想掌控破军营的难度就会十分大。而如今就有这么一个机会,只要他们借着这个机会成功的赶走陈克复,那么以后破军营还不是将由他们收入囊中。
  不过既然有支持的,肯定就有反对的。对于那些朝中党派来说,他们很多时候都不是因为事情对或者错而赞成或反对,而完全就是因为对手赞同他们就反对,对手反对他们就赞成。
  现在的情形就是如此,裴阀中的人想解除陈克复的统兵权,宇文述马上就跳了出来,在宇文述看来,这陈克复虽然不是姓宇文,但是对他宇文氏却是完全倒在他们这一边的。不但平时言听计从,陈克复也是对他多有孝敬,更加上此次陈克复冒死以一千人冲击八万敌军,为的只是救他儿子,这让宇文老头十分感动。他如今已经完全将陈克复当成了是他的嫡系了,一听到裴家下手了,连忙出来护着。
  “陛下,这陈破军出生之时,南陈就已亡国,且这些年他都随着几个家人隐居在外,连身世都是才知道。对于南陈,可以说除了那点血脉联系,已经是半点关系俱无。更何况,就连南陈当年归顺的那一众皇室成员,陛下都十分开恩,对他们量才录用,如今也俱在各地入仕为官。而这陈克复又有何理由要如此待他呢?想陈破军虽年青,可是却已经几次三番为我大隋立下汗马功劳,如果陛下真的听裴大人所言处置,这未免会寒了这前线为大隋征战的数十万将士们的心了。”
  李渊这个时候也忙跟着出来道:“陛下,宇文大人所言的是,这天下如今早已经是大隋的天下,裴大人又何必去计较这些呢,想我大隋天下兴盛,百姓安居乐业,又有谁还记得那些前朝呢。裴大人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不过还是有些太过于忧虑了。”这可是他的未来女婿,这个时候如果陈克复被贬落了,那损失的也是他李家啊。
  杨广看着裴阀和宇文阀对立,心里倒不意外,这两阀本来就不和。不对他对于这李阀这次突然分成两派不由得也吃了一惊,这李家虽然没有什么太出色的领军人物,但是李阀却是老牌门阀,根深错杂,一向不能小看。而这李阀为了弥补朝中没有说的上话的大臣的缺憾,一向都是李阀各家抱成团共同进退的,可是如今却因为这么一件事情给分成了两派。杨广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丝笑容,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他也没有想到,这么一件小事,居然让朝中的几大门阀居然再次对立起来,特别是李阀的首次分歧,更是让杨广分外感觉到意外的惊喜。
  对于眼前的一幕,所有的人都是未曾预料到的,不但那几十万士兵没想到,就连朝中大臣们也没想到,就是陈克复自己也没有想到,今天的封赏大会结果却半路弄出个这样的事情来。
  平原上依然是静悄悄的,所有的将士们都看戏一样地看着眼前的这出,杨广同样有种看戏的感觉、他转头看了眼台上的大臣们,除了分成了两派的裴阀、宇文阀、李阀等几大阀带领的大臣,还有很大一部份依然站在那里,他们谁也不相帮,只是保持中立。
  “纳言,你来说说,朕该如何处置此事?”杨广看见纳言苏威正低着头好像睡着了一般,不由得出声道。对于这个朝中年纪最大的老头,也是从他父亲时就一直处于中枢的老头,杨广一直都看不大顺眼。已经前后两次将这老头给贬为了平民,不过真离了这么个老头,有时又觉得这朝廷少了点什么,这老头就是一和事佬,有他在朝中拌稀泥,有时也省了他不少事。
  苏威自从两次被杨广贬为平民后,为人就越来越圆滑,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处事准则,那就是完全没有自己的原则,皇帝说什么,那就是什么,皇帝什么心思,他就怎么办。但是现在皇帝叫到他,他却猜不出皇帝的心思,而除了皇帝,这下面的两派人马,哪一个也不是他愿意得罪的。
  犹豫了会后道:“陛下,此事裴大人说的也有道理,圣人就说过,兵者,凶器也,这事不得不谨慎。而宇文大人说的也没错,陈破军为陛下、为大隋也多次立下战功,确实不应寒了将士们的心。此事还请陛下圣心独裁,相信不管是谁,一定会遵循陛下的旨意的。”
  他在那里扯了半天,等于是什么也没说。杨广笑了笑,转头看着还伏在地上的陈克复,“陈破军,此事朝中大臣各有争议,依你自己来说,朕该当如何是好?”
第055章
圣心独裁
  杨广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十分的清晰传入陈克复的耳中。他知道,也许这是杨广最后的试探了,过了这关,他的身世之事以后也许就不会再是什么问题了。
  伏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陈克复语气诚恳地道:“臣的事情让陛下忧心,实是臣的罪过。臣自小在涿郡长大,涿郡有一大族乃是范氏,家中有地千顷,奴仆无数,出门有马车,入则锦衣玉食,穿则绫罗绸缎。那时小臣最大的愿望就是也能闯下这么大的家业,每日在家做一个富家翁。”
  “如今小臣此次来辽东,有赖陛下的鸿福,居然误打误撞立下些微末之功,现在又知道了原本小臣上还有父亲。所以不敢劳陛下及各位大人劳心思虑小臣的安排。陛下刚才许给臣的三个请求,小臣已经用了两个,现在小臣向陛下提出第三个请求,希望陛下能赏赐小臣陈家庄附近良田百顷,如果陛下愿意多加恩赏的话,小臣还有个奢求,那就是希望去枹罕与家父团聚,如陛下不弃,小臣愿为枹罕鹰扬府郎将。请陛下成全!”
  陈克复的要求可以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陈克复如今已经是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还是手握一万精锐骑兵的实权正四品大将。况且这次又立下这么大功,而现在陈克复居然只要一百顷地,再加一个正五品的鹰扬郎将,这要求真的让所有人都惊讶不已。一顷地不过五十亩,一百顷地也不过是五千亩而已,这么点地和他如今的官位来比,根本就是不足道也。
  杨广也吃了一惊,沉吟了一阵后,大声道:“陈克复听封!”
  陈克复急忙低下头,他的心里现在也紧张不已,如果杨广真的答应了他的要求,那他到时真的要后悔的肠子都青掉。到时他出生入死的数次大战所拼来的这战东西,就将成为过眼云烟。到时他要么做个地主员外郎,要么去西北那偏僻之地带个一千人。要想真如他之前所想的,在这乱世中立什么王霸之业,除了学农民起义军造反就别无他途了。而走那条路,却将是所有路里最艰难的一条。
  他现在就在赌,赌杨广并不会太大意他的南陈皇室的身份,更赌的是杨广看重他的才能,这辽东大战还有的打,杨广肯定舍不得就这样损失他这么一员大将。
  裴世矩、裴蕴、宇文述、李渊等人也在等待着皇帝的决定,每个人同样都有些期待。特别是对李渊来说,如今陈克复就是他的女婿,荣辱与共,如果陈克复就这么被打发到了西北去了,他都得重新考虑之前女儿的婚事。
  “陈破军立下如此大功,非重赏无以彰显。擢陈破军从二品右光禄大夫、正四品左备身府折冲郎将、正二品柱国、并授与新城开国伯爵位,食实封三百户。并赐黄金十斤,布帛二千段,赐钱一百万,东都豪宅一座,奴仆一百人,良马二十匹。并加升枹罕太守陈深为从二品右光禄大夫,袭其父陈叔宝长城县公爵位,赏奴仆二十人。”
  杨广对陈克复的这个封赏那是一长串啊,听的一众大臣都是心惊不已。陈克复听了半天后也才明白了这么一串官名的意思。其实这一串的官名说来说去,陈克复的职位并没有变,依然是正四品的左备身府折冲郎将,也就是说杨广依然让他带着手上的一万破军营骑兵。
  至于其它的,其实也很简单,隋朝官职分为散官、职事官、勋官、爵位四种,散官就是品级,和现代人的厅、处、科是一个意思,你是哪个级的就拿哪级工资。
  官员们可以是高品低职,也可以是低品高职,甚至是有品没职。而职事官就是他的差事,他在哪个岗位就是什么职事官。
  勋官则是赏给官员们的荣誉称号,有的像是什么先进工作者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什么一级战斗英雄这一类的,这是有名而没有官的。至于爵位和勋官倒是差不多,不过爵位可以传给后代,而且爵位有封地,如果有食实封这三个字,那么他们就能享受相应封户的纳税,这部份封地上的人本应当向朝廷交的税转而交给封地的拥有人。
  杨广封给陈克复的这一长串官就是,陈克复以后可以拿从二品的工资,岗位依旧是过去的岗位,但是皇帝给他加了个战斗英雄的称号,如果是上柱国,那就是特级战斗英雄了。最后他还捞了个可以传给后代的爵位,每年可以享受新城三百户老百姓的纳税,他陈克复及他的后人以后就都是隋朝的贵族了。到于后面的一长串就是现金奖励了,最后还给他老爹的工资等级提升了几级,直接拿从二品的高工资了,又把当年陈后主的那个爵位给了他,还给了点奖金。
  所有人最关注的倒不是赏了多少钱,加了几级工资,裴蕴等人最关注的还是他的工作岗位。结果裴阀的人失望了,陈克复依然还担任着破军营的统帅,依然是折冲郎将。
  宇文述听到这个结果好像是自己得到了这么一长串的奖励似的,有些得意地看了眼裴世矩和裴蕴。李渊也是擦了擦额头,虽然陈克复的伯爵和他的国公爵位比起来还差的远,但好歹以后也算是正式踏入贵族圈子了,而且还保住了手里的职位,这以后前途无量啊,女儿跟着他那是十分不错的。他完全忘记了,他之前还在想着如果陈克复失了势,他就打算取消息婚约的事情。
  “陛下如此厚赏,臣惶恐!”陈克复心里头也长长的松了口气,什么品级,什么爵位都是浮云,现在他最关心的还是他破军营统率的位置。只要这个位置没失去,哪怕杨广让他每个月倒贴点钱他也愿意啊。
  “这是你应得的,你也不用太大意别人的看法。以后好好的为大隋效力就是了,接下来平定高句丽的战事还有的打,朕还需要你为大隋踏平高句丽。”杨广看到陈克复如此感激悌零的样子也不禁十分高兴,随便点赏赐爵位就能换来一位忠心的大将,他认为还是十分值得的。
  “臣谨遵圣旨,臣就是陛下手中的刀剑,陛下指向哪里,臣就打到哪里。”陈克复此时也是毫不吝惜自己的马屁,反正好处已经拿到了,多拍拍杨广的马屁他也愿意啊。
  杨广哈哈大笑了数声,对着御台下的数十万将士道:“朕从不吝啬赏赐,只要众将士立下功劳,那么朕就将赐予众将士官职、爵位、土地、金钱富贵。此次只要拿下高句丽,抓住高元,朕在此许诺,所有将士俱都官升一级,赏田十亩,钱一万、布十匹。高句丽奴仆一人一个,高句丽的女子财帛朕分文不要,全都赏给众将士们。”
  杨广的话可谓是画下了一个美好的饼,对于那些将士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这还更让他们兴奋的了。所有将士们再次沸腾起来,从将军到士兵,每个人都兴奋的山呼“万岁,万岁,万岁。”
  所有的山呼声汇聚在一起,声势震天。
  陈克复得到了封赏后,就静立一旁听着杨广对其它的将士们大加封赏。杨广这次取得如此大捷,心情大佳,在整个隋朝上下看来,拿下高句丽已经是指日可待,那么现在对将士们厚赏一点也无可厚非。
  宇文化及凭着他老爹的权势,此次本来是贪功冒进,差点让破军营上下都给搭了进去。结果最后议功的时候,因为有陈克复在奏表里分了他功劳,又有他老爹在后面活动,加上他那一千人也确实斩杀了三千高句丽前锋,此次也被记了个次功,被封赏了一个左屯卫将军的从三品实职领兵权,除此外,其它的财帛奴仆也是赏了很多,着实让这个长安轻薄公子意气风发了一回。
  如果陈克复不是还记得那天山谷中,宇文化及那个惊慌失措的样子,还真的会以后这是一个继承了宇文氏优良血统的新一代精英呢。
  而宇文述虽然被记为三功,但是这老头如今早已经是位极人臣,封无可封了,最后皇帝陛下给他加了五百户食邑,又加了一大堆的良田财物才算结束。
  至于那天一直护着宇文化及的高亮,这位那一千人实际带兵之人,却被大家给忽视了,最后只是得到了一大笔财物,官职品级都没有任何变动,陈克复特意瞄了他一眼,发现高亮满脸阴沉,十万个不乐意。这打仗从出主意到最后舍生拼杀全是他,结果到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反而没他什么事了,功劳都被那个那天一直吓得要死的小白脸纨绔给得去了。
  至于其它的诸如裴仁基等人大多也是升了勋官品级,得到了大把的钱财田地。而李奔雷老爷子经此一役,倒也让杨广想起这位老将军来了,为了对这位老将表示嘉奖,老爷子官职升为和陈克复同一级的折冲郎将,但仍在破军营中任职,任陈克复副手。不但如此,还给这位老爷子升了一个南苏开国候爵位,不过封邑七百户食实封却只有两百户,这也是为了表示他家一门三代三子二孙都阵亡在辽东的补偿了。
  而破军营的所有队正以上将领,这次全都晋升一级,并且不但给了众多财帛赏赐,还给了散官勋官,整个破军上下都是异常兴奋。就连战死的一众将士,也都加倍的给了抚恤。
  最后,为了表示皇恩浩荡,皇帝陛下一高兴,所有士卒俱赐钱一贯,并赏酒一壶、肉一斤。
  众将士的山呼万岁之后,杨广看着众将士们道:“今日众将士尽管痛饮,明日三军一起对辽东城发起最后的攻击,朕明日要在辽东城中与诸将士们饮酒庆功。”
第056章
全军出击
  清晨的曦光刚刚将黑夜逐去,太阳还没来得及露出来,昨日平原阅兵后得到重生犒赏的隋朝大军,就已经在一阵阵的鼓角声中汇聚起来。
  一伙伙的士兵汇聚成一队队,一队队的士兵最后又全都汇聚成了战时分划的各列军阵中。今天皇帝陛下有旨,所有辽东城下的军队全军出动,务必要借着大胜的锐气将辽东城一举拿下。
  等大军全都如蚁般汇聚于辽东城下这时,辽东夏日的太阳也终于从东方跳了出来。朝阳透过云层照射在辽河两岸,辽东城下的那四十余万大军身上的明光铠甲上所反射出的明光,让整个辽东城下都是一片耀眼的光芒。辽东城头的守军密切注意着隋军的动静,昨日他们紧张了一日,结果隋军却反而一日都没有攻城。
  好不容易到了快天亮时,守城部队才换下去休息,这新上来的守城部队一上来,就被这隋军四十余万大军的明光铠甲反射出来的明光给照射的睁不开眼。
  守在西门的那位将领脸色有些发白地看着眼前的隋军,在这辽东城守了数年的城,他一眼就看出了今天隋军与往日的不同。往日,虽然隋军也天天围攻辽东城,可是却也是轮流着派部队四门相攻,如今天这般,一下子摆出如此宠大的军队阵形的事情还真是少有。要知道辽东城虽然大,但是真正攻城的时候,隋军一次性也就是只能派个十来万人也就差不多饱和,人再多,也不一定有用。现在隋军一反常态,突然摆这么一副架势,不由得让他也感觉事情有些紧急。
  “速去通知荣留王,就说隋军全军出动,请王爷来主持大局。”西门守将李桂对着一旁的士卒道。
  陈克复的破军营虽然是骑兵,甚至还有一半是重装骑兵,但是今天有杨广的旨意,所有的军队都开到了辽东城下列阵,哪怕就是民夫、脚力们也一个不剩下。就连军中的那些后勤伙夫们也全都是披上了战甲,拿着武器列在大阵之后。七月流火,虽然太阳只是初升,但是对于这些一个个全都披着铁甲,又都密集的聚集在城下空旷之地的隋军来说,依然是让他们感受到了这如火夏日的威力,每个人都开始汗流浃背,如在大锅中蒸煮一般难受。
  随军的军乐队全体出动,数百面战鼓在鼓手们的敲击下,发出雄壮的声音。一面面的旗帜随风卷起,与往日攻城时的不同,今天所有的部队都是士气高涨,大部份的将士们都相信皇帝的话,今天将一战而下辽东城,晚上他们将在辽东城进行庆功宴。
  陈破军等破军营虽是骑军,但是既然开到了这城下,却也并不是让他们来光光做观众的,没一会,就有传令官过来,带来了皇帝的旨意,破军一万骑军在西门外不远列阵,只要隋军的攻城部队打开一道缺口,那么他们就将作为最精锐的部队第一批进城。特别是他们的五千重装骑兵,只要能打开缺口,到时他们一冲,基本上无人可挡。
  由此也可见皇帝确实对陈克复和破军营青睐有加,这首个进城的部队,那可不光光有着荣誉,更代表着一份大功。多少人抢都抢不到,偏偏皇帝却把这份功劳给了陈克复。
  辽东城的西面原来是一片小树林,后来和隋军战事开启后,高句丽人为了增强城墙上的视野,也是为了省得隋军到时砍树做攻城器械,早已经将辽东城四周给砍的光光的。
  不但如此,被围三次的辽东城也早就练出了一套坚守的本事。在隋军这次进攻之城,他们就重新围着辽东城,在原先的护城河上重新开挖,使之成了一条极深的壕沟,说壕沟不大合适,直接说是一条河更恰当一些。
  而在护城河之外,高句丽人又挖了数道壕沟,并且在城墙前的五百步内的空地上,全部都栽上了鹿角。所谓鹿角,分防步骑两种,第一种是将许多尖锐而坚固的树枝或树干捆绑在一起而成,因形状像鹿角而得名,亦称拒鹿角。第二种就是把圆木削尖,并交叉固定在一起以阻止骑兵进攻,可以活动,也称拒马。
  但是辽东城下的鹿角却比这两种更加厉害,乃是将手臂粗的木桩两头削尖,一头打入地中四五十厘米,另外一头也削尖露出地面四十厘米左右,这些尖桩埋在城墙下的所有空地之上,密密麻麻,错乱有致,不但能对步兵攻城进行有效的遏制,对骑兵的冲击能有更大的限制。
  隋军要想接近城墙,只能一点点的清除这些鹿角,而高句丽守军则能依靠着城墙使用弓箭、守城弩等大量杀伤隋军。在辽东城下围城一月,如今陈克复等人的面前,这城墙之下的所有鹿角都已经被隋军花费了众多士卒生命代价砍去了。
  不但鹿角,就连那条花费了高句丽无数民力的人工河,也被隋军一批批的士兵在这月余中,不断的兜土而填,从最初的在护城河中填出几条进攻通道,到如今基本上这护城河已经成为了平地了。
  看着眼前的地上还残留着的一些矮桩,那护城河中的一些尸骨,甚至那破损的城墙,就连脚下的土地中也都还渗着红黑色,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流满了中原将士们的鲜血,这座城池就如一个无底洞,不断的将大隋的鲜血抽走,让一个无比兴盛的大隋,损失了太多的元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