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509

  城上的那些守军在辽东军弩箭雨与投石车的压制下,已经无法阻止那些不断涌上城头的契丹人。越来越多的契丹士兵涌上了城头,凶猛强悍的契丹人,对上早已经疲惫不堪的关上守军,双方一对战,隋军就已经渐渐不支,为断后退。
  契丹王世子阿保窟扛着契丹人的狼骑跃上城头,一刀砍死一名隋军,三两步就将城头上的那面罗字将旗给砍倒,用力的插上了自已的契丹罗旗。漫天火光中,罗字将旗跌落城下,契丹的白狼骑飘扬在了北口关城之上。看到此幕,契丹人更是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吼叫声,如同喝了烈酒一般,如潮水一般的向着城上的守军不断挤压过去。
  罗武带着身边的数十名士兵,一轮猛冲,将被渐围在契丹人包围之中的罗成救了出来。
  “少将军,北口已经守不住了,我们得退往军都关,请少将军快下令后撤!”罗武大声道。
  罗成浑身浴血,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杀了多少个人了。此时他的眼睛都红了,他没有想到,刚刚还觉得战争不过如此,守城如此轻易,怎么一转眼,敌军就已经攻上了城头。他的心中满是不甘心,想着的全是父兄们曾经讲起的一场场战斗。
  瞪着那双发红的眼睛,罗成如一头猛虎一般,“不,我们还没有败,契丹人攻上城头又如何,我们还可以马上再将他们赶下城去。传我命令,跟本将军将这些辽东叛军们的走狗杀下城去。”
  罗武一把拉住罗成,劝诫道:“少将军,我们的将士们早已经疲惫不堪。眼下辽东军已经攻上城来,他们的兵马数量远胜于我们,再拼下去,不过是无畏的伤亡。我们还有军都关与南口关,只要后撤,就能无恙。只要我们坚持到将军与援兵的到来,我们到时一样能收拾这些人。但是现在硬拼,就算我们现在打退了这波些契丹人又能如何?没有了人,到时我们就是想撤后都不行了。”
  罗家镇守的军都关就是有这么一个特色,四十里的峡谷中有三道险关,一道守不住,退后二十里,还有一关。只要还有一关在手,敌人就无法通过峡谷。这优势是十分巨大的,不像一般的城池,四面城墙,一面有失,那么就退无可退。军都关峡谷中的三道关,都是南北两面城墙,左右两成峭壁,乃是绝境险要之地。也正因此,朝廷才会放心地让罗艺以一万兵马镇守此关。
  罗成万分不甘的看着城上越来越多的契丹人,只好愤恨的点头同意。
  “撤!”
  传令兵们在城头上奔走,传达着罗成的将令。此时关城上的五千名守军,已经死伤了一千多人。守军一撤,后面的契丹人更是拼命地追击,无奈之下,罗武只得又留下数百人断后。
  等一路撤回到了二十里后的军都关时,罗成清点兵马,只余了不到三千人马。半日不到,他父亲留给他的五千人马,已经让他折损了四成,而且还丢了险要的北口。
  站在军都关上,罗武声音低沉的安慰道:“少将军不必忧虑,军都关比北口关要坚险十倍有余。今夜叛军虽然攻下北口,但也都筋疲力尽,必然无法马上强攻军都关。只要我们再等上一日,附近的四郡乡兵必然会赶到。军都关一失,首当其次面临叛军的就是他们,他们一定会马上赶来相助的。”
  罗成眼睛血红,神情落寞,心中充满自责任。
  “我如何对的起父亲的信任?父亲大人将军都关交予我留守,可我却损兵折将,还将北口也丢了。现在我们人不满三千之数,北口的叛军却有万余,他们若是再来攻打,我们将凭何而守?”
  在军都关上所有人忧虑之中,攻下北口的辽东军并没有马上进攻军都关。他们心惊肉跳的等到天亮,也并没有见到叛军前来。提心吊胆了一夜的守军们,又惊又累,这些也早已疲惫不堪。此时放下心来,一个个都是抱着刀兵就在城头上睡着了。
  “铛铛铛!”
  一阵又一阵的急促的警钟声响起,那些刚刚不过睡了不到半个时辰的守军们纷纷被惊醒。一个个慌忙爬起来,站在城垛边往北面峡谷中看去。
  一看之下,一个个全都大惊失色,只见远远的就有看见,那峡谷中烟尘遮天蔽日,旌旗如海,长矛如林。距离他们从北口撤回军都关,此时不过是过了一个多时辰。可就是这么一点时间,那支原本不过两万人左右的辽东叛军,此时居然变成了这么一支大军。一眼望去,这支军队人数最少也有将近十万之数。
  城头上的罗武和罗成两人全都面如土色,昨夜不过两万人,就已经攻下了他们五千人防守的北口。眼下对方居然一下子拥有了十万人,而他们所据的军都险关虽然险要,可是却只有三千人马。这可是相差了三十倍,这如何打?罗成转头看着城上的守军们,一个个全都是面如土色,目瞪口呆,这仗不用打,他们就已经未战先怯了。
  大军不急不缓的从峡谷中赶来,但越是这种不急不缓,却越加的让守军感到压迫和无力。不多久,辽东军就已经到了关下一箭之地。
  近十万人的大军,在这峡谷中根本无法完全展开,漫山遍野,到处都是辽东军的人马。
  陈克复骑着他那紫色的爱马飒紫露,满脸微笑地打量着这座天下九塞之一的雄关。实际上,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军都关,事实上,陈克复虽然是南方人。可他自小就随着旧臣们一起隐居在这涿郡,后来他长大后,也与家丁们数次从这军都关出往塞外,去草原上买马。来来往往的,他经过此关数次。
  自从军之后,他虽然回过一次中原,可却从没再回过河北。此次再次踏入这条长达四十里的大峡谷之中,而且是带着近十万兵马,这种感觉让他有种无限的感慨。
  昨日他接到王仁恭的传信,知道他们的行踪暴露后,准备提前进攻时,也是有些意外。陈克复本就是涿郡人,他早就明白军都关的险要。哪怕对方只有五千人守关,只要守关者是一员老将,他们想攻下此关也是难上加难。对方只要依靠关城险要,在守不住时步步后撤,三道关城,就能将他们死死的拦在关外。
  原本他也没有想过要强攻,按他的计划,他是打算忽悠着薛家的几叔侄,利用他们来帮他偷下这雄关的。虽然可能机会不大,但他也想先试试。
  没想到,王仁恭在行踪暴露之后,却率先行动了。陈克复也只好改变计划,他加快了行军,全速行军,终于在王仁恭刚拿下北口时,他就带着兵马赶到。
  一到北口,却发现北面险要的北口关已经让他们攻下了,这让陈克复万分高兴。这北口是最北面的一道关,也是最要紧的一道关,因为这道关口还起着预警的作用。只要将敌人挡在关外两三天,他们就有时间从涿郡附近征召大量的乡兵,及调来援兵协助守关。到时就算他们攻下北口,可后面的两道关却是更加难攻了。而眼下王仁恭,居然在一夜内就拿下了北口,在听完了北口的攻城战时,陈克复也不得不佩服,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第458章
诈取军都
  军都关两面峭壁,中间夹一巨涧。而且两边的山上,还都修有长城,要想过关,就想过关就算翻山都不行。
  薛定国叔侄五人,本来是因陈克复说要带兵入草原,攻击突厥人的老巢,围魏以救赵,所以他们才会跟着他的大军,准备做过向导。哪料到,一路上虽然是马上行军,但是他们却也知道是上了陈克复的当了。这哪是去室韦了,去突厥,明明就是从辽西窜入了奚国,虽然一路向西,但却又紧邻着隋国边境。
  当他们踏上了关沟峡谷之时,他们终于明白了一切。薛世雄为左御卫大将军,却又兼任涿郡太守。这军都关的守将虽然是右武卫大将军李景的部下罗艺镇守,但说来却也是他们涿郡境内。他们叔侄五人对于这涿郡通往塞外的大通道军都关,又岂会有陌生之感。
  当看到那北口关此时已经换上了陈字大旗时,叔侄五人已经感到一阵阵的出离愤怒。他们明白,他们完全被陈克复耍了,就连薛世雄和当日那十五万河北军将士也被耍了。陈克复根本就没有接受朝廷的招抚,他的目标依然是中原。
  薛定国五叔侄此时虽然恨不得扒了陈克复的皮,但是他们只是五个光杆将军,就连身边也一直站着数十名卫兵,根本没有半分机会。
  “陈克复,你既然已经身为朝廷的北陈郡王,为何却要袭击朝廷兵马,抢夺朝廷关城?”薛定国吹胡子瞪眼,怒喝道。
  陈克复一脸微笑,回头道:“薛将军不明白个中曲直事实,就信口胡说,这可不对。本帅当日既然接受了朝廷的招抚,那既然就已经是朝廷的将领。而且你也看到了,接到圣旨后,本帅可是一日未停留,立即率领了七万辽东大军西进,打算真抄始毕后路。”
  薛万彻冷眼看着陈克复,“本将军可记得之前你和我父帅说的可是从室韦入突厥,直袭突厥老巢,迫使突厥人北返的?可为何我们却是自奚国西进,且现在居然在军都关前?”
  陈克复哈哈大笑几声,“薛小将军,从辽西到室韦,再入突厥,那是条远路。而从辽西入奚国,再入草原,那却是条近路。既然是要去解救皇帝陛下,那有舍近而求远的道理。至于本帅为何现在会在这,这其实很简单。你们问下王副帅就明白了。”
  王仁薛抖着白胡须微微一笑,捋着胡须,“事情其实很简单,本副帅数日前接到大帅飞鹰帅令,言辽东已经接受朝廷招抚。大帅命我率兵马攻击始毕可汗的突厥大军,为朝廷解围。本副帅接到命令后,立即遵照大帅的命令,三军奋勇向前,拼死与始毕大军做战,前后大战数次,终于全歼突厥大军,俘虏了始毕大可汗、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处罗可汗等大小贵族。”
  “哈哈哈!”那边的薛定国却忍不住大笑出声,仿佛听到了天下最好笑的事情一般。等笑了好一会后才停下来道:“王将军,本将没有听错吧?你说你接到了陈破军的命令,然后你攻打了始毕可汗,然后你还将突厥骑兵全都歼灭了?甚至你还俘虏了所有南下的突厥兵马中的贵族?你确定你说的是真的,而不是在把我们当小孩子子耍?”
  王仁恭不以为意,大度的一笑,正色道:“薛将军,你可以不相信本将,但你不能抹杀我数万将士们以血建立的功劳。”
  薛定国看着王仁恭认真的样子,也收起笑容,“那好,本将就问你,你说你数日前收到陈破军的将令,然后立即进攻了突厥人。那么我问你,当时你率兵马在哪?为何能马上进攻到突厥人?”
  “告诉你也无妨,当时本帅正与契丹的阿保窟王世子,大贺氏的摩哥少族长一起带了三万兵马,护卫着我们辽东的商队,在奚国和草原人做交易。接到命令时,我们距离河东边境并不太远,所以本将立即率部南下。”
  薛万彻等人对于王仁恭所说的带着三万兵马,护卫商队去草原做生意一事,根本不相信。出口道:“就算你在草原边境,可是突厥人可是在雁门,距离河东与草原边境都有十余天的距离,更不用说距离遥远的奚国边境,你要编也得编的让人像一些。”
  “谁说突厥人在雁门?”王仁恭轻笑一声,“早先,朝廷的勤王大军就已经赶到,突厥人损兵折将,只余七万余人撤退北返。本将截杀他们时,他们已经在河东与草原边境。本将就是在碛口将始毕的七万兵马大败,并俘虏了他们。”
  薛家叔侄虽然根本不信王仁恭所说的,但是一听到雁门之围以解,还是惊讶地道:“你说什么,雁门之围以解了?那陛下现在可好?”
  “好,一切安好。陛下正在准备率大军杀入草原,可惜始毕却被本将俘虏了。”
  心思最密的恭万彻道:“你有什么可证明的?”
  王仁恭手一挥,后面亲卫队正王儒年已经走了过来。
  “王校尉,你去将始毕可汗带过来。”
  “是!”王儒年行礼告退,没一会,带着数名兵丁,将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突利可汗等四个可汗都带了过来。薛家叔侄五人久镇边关,却是也曾经去过一次突厥牙帐。眼前的这五个蓬头散发,目光无神的突厥男子,却正是他们昔日见过的始毕可汗等人。
  掩饰不住心中的惊讶,薛定国走上前去,“你真是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抬起头打量了一眼眼前的这名隋将,随即又转过头,“隋狗,要杀就杀,要剐就剐。我始毕从不害怕什么,但哪怕是如今身为俘虏,本可汗也是草原上最高贵的狼的后人。又岂能如此容你们这般侮辱!”
  始毕一说话,薛定国心中就已经认定了,眼前这人果然就是始毕可汗。那当然熟悉的模样,那熟悉的声音,和那桀骜的神情,一丝不错。只是他到现在还不敢相信,带着三十万大军南下的突厥始毕大可汗,居然会成了辽东军的俘虏。
  看着他们惊讶莫名的样子,陈克复心中也隐隐有些得意。他原先留下王仁恭,也只是打着试图暗杀始毕的想法,而且心中也并没有多少把握。他的目的,也只是担心突厥回草原后,以后会来报复辽东。所以想让突厥群龙无首,自相乱起。但他实在没想到,王仁恭居然会给他这么大一个惊喜,不但全灭了突厥人南下兵败归来的兵马,而且就连南下大军中的那些贵族们也是一锅端。可以想像我,没有了突厥的那些各部族贵族,再加上眼前突厥周边各部族对草原的袭扰侵略。往昔那个强大的草原突厥已经再也不复返了,最少二十年内,东突厥都无法东山再起。
  挥挥手,一队士卒又将始毕可汗等都带了下去。始毕这些人名头太大,陈克复早已经想好了。这些人,注定将在辽东的大牢中坐穿牢底。只要他们不死,这些人就是突厥名义上的最高首领。一群活着的大小可汗贵族们,怎么也比一群死了的贵族强。不过眼下可不能让他们再呆在这,再呆下去,搞不好薛家几兄弟又得问雁门及朝廷和皇帝的事情,那些情况,他可还不想让他们知道。
  陈克复让士兵们带着了始毕等人后,假装十分生气地道:“当日我辽东将士为朝廷和陛下拼死奋战,战死两万多兵马,才将突厥人彻底的歼灭,并俘虏了始毕等人。当日接到王将军的信后,本帅为了以防万一,担心突厥人会来抢走始毕可汗等俘虏。所以才让他们东返奚国境内,并且本帅亲自派兵接应。”
  “原先本帅是打算在接到了王副帅后,立即带上始毕可汗等突厥俘虏,从军都关入关,再从飞狐陉入河北。前往雁门,一来将始毕等俘虏交与陛下,二来也是响应陛下的旨意,率兵汇合朝廷大军,准备杀入草原,报当日雁门突厥围困吾皇之辱。哪料到,王副帅在此等待本帅之时,这军都关内的守军居然出关袭击了我辽东兵马。王将军怀疑,这关内的守军已经与突厥人勾结,欲图谋救走始毕可汗等突厥贵族。”
  薛定国等人听了半天,也有些头大。一时也搞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情况了,要说辽东军想攻打军都关,可是他们之前却又派兵入草原,劫杀了始毕可汗的突厥大军,并俘虏了众多突厥贵族。辽东军和突厥如今并不交界,如果辽东军仍然是心怀反意,那么按常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那么朝廷的敌人是突厥人,那突厥人就应当是辽东军的朋友才对。可现在,他们却不远千里,把围攻了皇帝的突厥人给歼灭了。
  这混乱的情况,让薛定国有些搞不明白了。
  “郡王,末将看,这肯定都是误会。这军都关的守将末将知道,那一直是罗艺镇守。眼下罗艺正在临渝关,留守此关的是罗家的小儿子罗成和罗艺的老部下罗武。他们可能一时没有认出大帅的兵马,所以才会一时发生了误会,还请大帅谅解。”
  陈克复得理不饶人,冷笑道:“本帅如今贵为三公,尚书令,百官之首。更是陛下的女婿,而且还是一方大臣,手握三十万兵的郡王。如果一个小小的鹰扬郎将也敢来太岁头上动土,那他日是不是一个步兵校尉也敢来本郡王头上拉屎了?有理走遍天下,今日本帅就看在几位薛将军的面上,给这罗家小子一个机会。眼下本帅还赶着带始毕等突厥俘虏去河东,只要这罗家小子亲自出关来迎接本帅,并且磕头赔罪认错,之前的事情本郡王就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如果他不识相,别怪本郡王不客气,别说他一个小小的毛没长齐的罗家小崽子,就是他老子罗艺,本郡王也会在陛下那里将他调到我辽东军,到时本帅也不难为他们,只要给本郡王倒一年的马桶就行。”
  听到陈克复如此嚣张的话语,薛家叔侄几人汗都下来了。但是想想,陈克复嚣张是嚣张,但却有这样的资格。如今的陈破军可是大隋实力最强的大臣,手中握有辽东之地,更有几十万兵马,那可是皇帝一人之下,天下万万人之上。就算是亲王太子,也没有他这么嚣张的本钱啊。
  薛家与罗家本就是河北同乡,加上又久镇涿郡,两家早是世交。此时看见罗家小子不懂事,惹出了这么大的麻烦,忙上前道:“郡王,那罗成不过是一十八岁的不懂事年轻人,大帅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有大量。就不要和这般小子一般见识了,如果大帅肯给我们薛家一点点面子,我老薛愿意亲自去关上把那罗家小子给您拎出来,让他给郡王磕头陪礼,敬酒致歉。”
  薛万彻看到叔叔在帮罗成救情,也忙出声道:“是啊,是啊。郡王,赶去河东面君最为重要,切不可因为区区小事就耽误了大事。”
  这时王仁薛等辽东军将领也一个个假装劝解,陈克复拿捏了一会,觉得表演的也差不多了。才收起了黑脸,点点头道:“既然各位将军都为他罗家求情,那本郡王也不能表现的太不近人情。好,就依各位将军的意思,本将再给他一个机会。只要他马上打开城门,奉上酒肉犒赏三军,并给本郡王磕头敬酒赔礼,本郡王就不再追究此事。如果他还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么本帅只需要一声令下,到时小小的军都关一破,他罗家上上下下,就算是哪个求情也不管用。就算到时到皇帝陛下的金銮大殿上去告御状,本郡王也不怕他。”
  一边装模作样的在那里说着,陈克复一边心里却在得意的笑。这个时代,信息的传递太不发达了。辽东军在各地有专门的特勤司的通信渠道,通过飞鹰和飞鸽传信,而大隋,除了皇帝的黑衣铁卫有少量的信鸽线路外,基本上都是通过驿站传信,就算是紧急军情,也只能是通过不断换马的八百里加急。四条腿的跑的再快,可又哪有两只翅膀的飞的快。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战争,让陈克复有种米国人当初打傻大木一样的感觉。
  要不是有这种优势,陈克复也不会想着用这种偷取军都关的方法。一想到如此军都险关,一会不用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陈克复的心中却是越发的高兴起来。
第459章
以势夺人
  军都关上区区三千兵马,实在是让陈克复没什么压力。虽然军都关雄关险要,但是这次他来时,可是带上了不少的火药。有了这种利器,要攻城还是很有把握的。如果军都关有个三五万人,陈克复是得头痛,但三千人马,就是用人命填,也用不了多久就能把这军都关给堆下来。
  眼下他打算给罗家一个机会,也不是怕伤亡,主要他一来是想留条路,不想和罗家彻底的弄死了。毕竟罗艺在河北威望还是不错的,这样的人,如果能弄来,那么涿郡一带就容易拿下了。更何况,眼下他所谋者可不只是一个区区军都关。拿下军都关,不过是打开了通往河北的通道。辽东军此行的重中之重,还是在短时间内抢占河北,切断河北河东的通道。
  那边薛定国看到陈克复点头同意了,忙撑了一面白旗,亲往关下奔去。陈克复倒也不提心他一去不返,反正薛家还有四兄弟在手上。城头之上那早已经惊慌不已的守军,看到关下突然跑来一骑打着白旗,也是十分奇怪。
  “莫不成还想要招降不成?我罗家个个都是铁血狰狰的好汉,又岂会临战惧死?罗威,拿本将军的弓来。”罗成大战了一夜,此时面色也是更加的白了几分,但是眼神中却更多的是不屈。
  一旁的老家将罗武仔细地打量着这城下奔来的人,越距越近,他脸色疑惑的伸手挡住了罗威递过来的弓。“不对劲,少将军,你看城下来的那人,是不是觉得眼熟!”
  罗武跟着罗艺这么多年,又哪会不认识和罗家同是河北将门,更是世家相交的薛家子弟。更何况,眼前来的这位可是太熟悉了,这可是薛家家主的亲弟弟,和自家将军号称幽州双煞将的薛定国。两家不但世交,且又同在河北边关为将,自然是十分熟悉的。他站在那里看了半天,越看越清楚,来人正是薛家的薛定国将军。
  罗成此时也终于认出了薛定国,满脸全是疑惑。他知道,上次父亲去袭击辽西大营之时,一起跟着去的四位薛家哥哥都陷入了辽东军之手,成了辽东军的俘虏。而这位薛定国薛世叔,那可是跟着薛世雄世伯身边的,前不久他们才从涿郡赶回临渝增援。前些日子父亲寄来的家书,其中曾提过薛世雄世伯曾率军出关与叛军对峙,但后来又撤回来了,并没有说两军有过大战。可为何,如今本该与父亲同在临渝的薛定国世叔,却突然和辽东叛军出现在了这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