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509

  陈克复原本想着这些辽东城的居民们会是他以后的根基,但是现在看情况明显不是这样,搞不好,这十万辽东百姓反会是他的一个大祸害。因为到现在为此,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拿着各样武器反抗的辽东城百姓,却还没有看到一个对隋军表示顺服的辽人。
  一旁的毛翊看着眼前的情况,再看着陈克复的表情,忙道:“大将军,这些辽人百姓要慎重处理,据我们所知。辽东城中上次攻城大战时,本来就没有多少守军了,最后能力保城池不失,是因为城中能拿的动武器的人都上城守城了。原来辽东城有民二十万口,现在据知,城中只有十万人口左右了,而且大都是伤残老弱。现在我们孤军在外,这辽东城未来肯定是我们的大本营,这城中的十万对我心怀敌意的百姓不得不考虑一二啊。”
  沈光也点了点头,今晚攻城他拿了个先锋的任务,虽然一开始他冲到内城下,因没有攻城器械而没有办法。但最好总算是等来了云梯等物,他也更是奋勇当先,第一个冲上内城,打开城门的人。此时他浑身是血,策马位于陈克复的身后,低沉着声音道:“大将军,我们现在虽然有数十万人,不过可战之军也不过是万人。上次虽然打下新城诸城,但是城中百姓俱被我们发往中原为奴。现在辽东之民,是我们第一个占领大城后要面对的辽人。大将军,这怀仁虽好,不过对于这些异族之人还是让他们先畏威为好。”
  胡海一张疤脸一笑,加上那满脸的鲜血,更是狰狞无比,“将军,我们拿下辽东城,这肯定不是我们要占领的第一座城,如果不能让这些辽人感受到我们天朝之威,只怕以后更加的不服管束了。大人,该出雷霆一击之时,绝不能犹豫,等将那些敢于反抗的人全部恶惩之后,以后我们可以再对他们施之以恩。唯有恩威并济,方能管教的好这些蛮夷之人啊。”
  下了几天的大雨,此时城中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路面上不时有一处处的小水洼,只是此时的水洼虽已经不再是纯净的雨水,而大多都是和鲜血混合在一起的猩红色的混合物。
  就连空气之中也混合着血腥的刺鼻,还有着那种战争时的混乱,恐惧,噬血。一场大战之后,刚刚占领的要塞,到处都是成群结伙的士兵与民壮在清理着城中的残敌。三三两两的惨叫厮杀之声不绝于耳。
  几十万大隋的民壮们虽然都被按军事编制编制过了,但是此时却早已经没有了编制。这些人蜂拥而入,涌进城中之后,早已经全都散乱了。伙找不到队,队找不到旅,甚至那些第五、六两师的新军们也好不到哪去,有时一个营长身边的人还没有一个伙长带的人多,早已经乱了套了。
  好在进城的隋军虽乱,却好在大都严格地遵守着陈克复进城之前的命令,严禁奸淫抢掠。此时只是有如无头苍蝇一样的在城中到处游荡,见到敢抵抗的就一拥而上。
  感受着这一切,陈克复停下马,伫立不前,闭着眼睛沉思了一会,冷冷地道:“诸位说得没错,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我们身处辽东,虽然拿下辽东城,可是实际上我们还是弱者,要想牢牢的将辽东这辽东第一要塞掌握在手中,那么如何对待城中之民就十分重要。”
  叹息一声,陈克复道:“这辽东城中之民,冥顽不灵,屡抗拒我天朝之威。甚至不惜以命助那高句丽人,如今我天朝大军据此城,当然得为我大隋阵亡之将士讨个交待。传我将令,凡是高句丽族之人,除高过横刀之孩童,及年满三十以下之妇人,其余所有人杀无赦。城中其余各族之人,凡手上沾染过我隋朝子民鲜血之人,俱杀无赦,其家眷亲属全都收没为奴,家产充军。另,城中所有贵族,土豪阶层者,男子斩杀,妇女儿童为奴,家产充军。既然他们敢抗拒天威,就当知道抗拒后要接受我天朝雷霆般的怒火。”
  对于陈克复来说,不屠灭全城,已经是他手软的结果了。现在他们占领了辽东城,以后他还将在此立足,如果不能建立起破军营的威慑立,那他今后将很难在此立足。
  对城中贵族、豪族、富户不留情面的打击,自然是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是高句丽的上层社会,也是辽东城传统的统治者。现在他来了,他当然得建立起他的统治,这原先的这些统治阶层肯定是和高句丽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如今他还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甚至还是处于绝对弱势,那么这个时候他唯有对外示之以强,才能更好的占领统治这里。
  强者对外示之以仁,因为他们有那个实力做保证,而弱者,唯以铁腕手段才能威慑住那些不服之人。
  胡海咧着嘴道:“将军,何必那么麻烦,我看全杀光算了,反正这些蛮夷也是不会变成我大隋子民。我大隋三征高句丽,伤亡军民百姓何止百万,如今拿下辽东城,当满城屠之,以震慑辽人。”
  “不,杀人不是目的,杀人不过是手段。我们要的是在这辽东长远立足,而不是来杀光辽人的。今后这里就是我们破军营的地盘了,所以光杀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总不能守着一座空城,守着一片焦土吧?高句丽国虽有民三百万,但是其中高句丽人不过百万人,不到三分之一。其余各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可不少,以往高句丽中,高句丽族之人是一等民,贵族富豪那都是他们,而其余各族人数虽多,但大多却是他们通过战争掳掠来的奴隶,还有大部份则是多年前的奴隶慢慢转化为自由民的其它族人,所以我们当区别对待。”
  毛翊等人听到陈克复说以后这辽东城就是破军营的地盘时,一个个也都猜出了点意思。如胡海、沈光等人自然是以为陈克复如今占据辽东,一时半会肯定更愿意在这做个土皇帝,而不是跟着回皇帝身边当个侍卫将军。
  但是唯有毛翊心里更加隐隐的明白一些陈克复的打算,陈克复之前也数次在和他谈话时透露过一星半点的想法。现在在联想一下,一时也猜测,陈克复估计是看到了眼前大隋的形势,有了些许自己的想法。再看看他们现在做的,有哪一样是真的打算为皇帝陛下殿后半月就退军呢?看陈克复的想法,分明就是想长据辽东之地,想到此处,毛翊转过头看着陈克复,此时的陈克复骑在马上,双眼注视着前方,双眼中充满着明亮的光彩。
  毛翊嘴角微微上翘,对于他来说,他终于找到了让他更加愿意为陈家,为陈克复奋斗的理由!
第095章
掌杀人权
  一言以决天下人之生死,这是皇帝的权威。
  而如今的陈克复,策立马上,淡然的一句话,辽东城中剩余的十万平民,将有最少五万人死于隋军刀下,一言而决万人之生死!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陈克复抬头望了望黑夜中的天空,阴雨天的夜空,漆黑无比,没有一丝亮色。但是他的心,却已经从自己那漆黑的夜空中飘离,他已经找到了自己前进奋斗的路。
  也许这条路充满艰难,充满杀戮血腥,但是这是他的选择,他不后悔!
  数十位近卫,领着陈克复的命令策马狂奔,他们要将大将军的命令传遍全城!
  等陈克复带着一行人马到了辽东城外城东门时,这里的战斗刚刚结束,高明在这里最后收拢了所有败退过来的辽军士兵,除此之外,还有近万的民壮。
  这些人是不畏死的,他们的目的就是想阻挡隋军追击高建武,他们的斗志是昂扬的,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家园,要与他们眼中的这些侵入者决一死战。
  只是可惜他们面对的是隋军,面对这些凶悍的辽人,李节这个民壮总指挥,十分无耻的发挥了隋军的优势。他命令民壮们竖起数层厚的大盾阵列,将那些辽人全都围困在阵中,然后无耻的调来了海量的弓箭手,弩手。
  虽然那些辽人战斗意志昂扬,可惜隋军却不肯给他们光荣的机会,一轮轮的箭雨倾泄在辽人的队伍中,一个个的辽人倒下。虽然他们奋力冲阵,可是对于那如铁桶一样的盾阵,他们却只能被挤在阵中无可奈何。
  随着阵阵不甘心的怒吼,一个个的辽人接二连三的倒地,高明双目欲裂,可是却毫无办法。一万余人,转瞬间就全成了插满了箭支的刺猬。
  当陈克复赶到的时候,辽东城东城门前除了尸体还是尸体,层层叠叠,个个怒目圆睁。看到这样的情形,陈克复毫无表情,虽然这样的结果,少了些军人应有的荣耀。但是战阵之上,不是骑士对决,成王败寇,是战争的铁律。不看过程,唯看结果,这就是战争的本质。
  李节歼敌万余,自身却基乎没有损伤,这就是最理想的结果。
  看到陈克复的到来,李节忙带着一票军官赶了过来。此时他满脸春风,心中好不得意。虽然陈克复不让他统兵,可是这次攻城他一样的抓住了机会。这城门前的万余高句丽人可都是他灭掉的,这可是大攻一件。
  陈克复在马上对着李节回了个礼,轻声笑道:“把民壮交给李将军果然没错,李将军以民壮而灭辽人万余,自身却无损伤,真乃大才。今日之战,我必当在陛下面前为将军请功。李将军,辽东城守将荣留王高建武可也已经死了?”
  李节正得意着呢,没料到陈克复居然有此一问,在他赶到东城之前,这高建武却已经从东门跑了。现在听陈克复的口气,却好似要将这高建武逃脱之责算到自己的头上,这算什么事?
  “回大将军,本将赶到之时,那辽酋已经出了城了,他留下了手下大将高明在此断后,我等刚刚奋力将其断后之军全部围杀,此时正打算出城追击。”
  陈克复淡淡地道:“可惜了,陈将军要是能动作快点,这辽酋哪能跑的了。唉,可惜了,不过李将军也是立下了一大功了,高建武跑了就跑了吧。传我将令,所有民壮不得出城追击。李节将军,现在本将命你,将所有民壮分为三部,一部份马上接管辽东各外城内城防备,一定得严加小心,不得松懈怠慢。另分一部份,马上接管辽东城内的所有粮仓,军资器械仓库,严防有人试图破坏及抢掠。第三,你再命一部份民军,让他们收整归队,然后让他们集结队伍,一队队的将整个辽东城逐个梳理一遍。这三件大事就交给你了,这次可不要再有失了。”
  李节听的肺都要气炸了,陈克复话里话外,无不把高建武突出城去的责任放到了他的头上,而且话里话外对他这个军中三把手,此时的辽东二把手完全就是当做是了一个校尉级别的小军官了。他转眼四顾了一下,发军陈克复身边的众破军营军官们一个个也没几个敬重他的,就连四下里的那些民壮头目,新军将领也一个个眼中只有陈克复。甚至在他们的眼中,自己这个折冲郎将居然还比不是胡海、沈光这些人,心头的怒火阵阵窜起,好在一向克制功夫不错,沉默了一会后,终于将心中的怒火压制下去,“遵大将军号令,末将告辞!”
  看着李节冷着一张脸匆匆离去的背影,陈克复嘴角微微一翘,如今他是铁了心要留在辽东了。那这个跟自己尿不到一个壶里的军中三把手就是一个障碍,他现在就是要不断的削弱李节在破军营军中的权力与威望。甚至不断的故意在提升着如鲁世深、毛翊、胡海等一众自己人的威望。
  陈克复登上城楼高外,一眼望去,城外黑黑的一片,城内却是点点火把如星。
  一阵急速的马蹄声自远处城外的黑暗之中冲了出来,一骑破军营的轻骑兵转瞬即至。
  “报大将军,罗林将军已经在城东南方向五里之外截住了高建武一行,现在正在激战,罗将军特命我来报!”
  沈光第一个跳了出来,“大将军,让我率兵过去吧,我定将那高建武的狗头拿来!”
  陈克复笑着点了点头,“好,我命你和胡海领六千破军营骑兵出击,务必将那突出城去的辽人歼灭。不过有一点记住,那支辽人兵马中乃有辽人荣留王高建武,他们俱都有马,必不会肯束手就擒。能拿住最好,如果围不住,让他们跑了,那记住,以大梁水为界。你们最多只可追击至大梁水河边,切不可过河。现在破军营就是我们的根本,不容有失!就算跑了一个高建武,也不是什么大事。”
  胡海点点头,“大将军放心,我们定擒回高建武那厮!”
  对于出城追敌,陈克复是不敢让那些民壮们去的,这些人浑水摸鱼的一起攻城,壮个声威倒行,让他们真的出城去野战,一个不好,反而会让那决心突围的辽人给反击溃之,说不好,到时说不定反而会被这些民壮们给把自己家的兵马给冲溃了。
  为了预防万一,他也没敢把所有破军营都放出去。最后让毛翊领了一千破军营骑兵留在他身边,谁知道会不会发生点万一,那李节等人要是趁乱想搞点乱子,有这一千人,他也可以完全威慑住他们不敢乱动。
  站在辽东城的城头之上,陈克复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此时也终于落地。当杨广带着大军一走,可以说他一直就是演着空城计。虽然有着人马四十万,可是真正的士兵不过万人。如果是高句丽人先得到了他的虚实,带着万余人趁夜突袭了他们的大营的话,他的大营很有可能崩溃。
  毕竟营中大都是些民壮,那庞大的人数可虚张声势,可是一旦溃散起来,不要说他的一万人,就是再来一万人,也收拾不住。自古以来,小部队往往是耐战的,哪怕连战连败也不一定就会最后输了。
  但是历史上的那些数十万人的大军团,虽然胜时声威浩大,但有时败起来却也如山倒,而且这样的军队败起来,根本就是无可挽回。
  比如淝水之战,比如赤壁之战,前不久二征高句丽时的萨水之败,甚至更多。原因很简单,这数十万人的大军一溃败,就是再牛的战神也收拢不了溃军,反而会将整个部队给冲垮。
  生死、胜败悬之一线啊。如今一切都过去了,胜利者是他,是他站在了这辽东城头。有了辽东坚城,人数就已经彻底的转为了优势,他再也不用担心这些民壮们会突然溃散,反冲自己了。
  他成功了,他拿下了辽东城,和新城、南苏、木底、苍岩,五城连成一片,在这辽东之地占据了一大片地盘。
  陈克复转身走到了城楼的对着城内的一侧,手扶着城垛,看着下面众多还在集结整队的民壮、及新军们。扬声道:“弟兄们!”
  东城门前的那点点火把之下披着铠甲的隋军纷纷的仰头望着城楼上的将军,此时不分是民壮、工匠、辅军还是编练的新军,所有人看着这个城楼之上,重新换上了一身华丽耀眼的亮银麒麟明光战甲的大将军心生崇拜。
  对于这数十万身处于大隋底层的人来说,陈克复就是他们的偶像,陈克复就是他们心中所期待和认同的人。这是一个和他们都十分贴近的人,虽然如今人人知道陈克复是南陈皇室,但是所有人更加愿意记住陈克复过去那个河北涿郡陈家庄的身份。每一个人都崇拜着他,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一样,以平民之身份,建功立业,拜将封侯。
  在他们的眼里,陈克复就是一个传奇,所有人也都知道,跟着陈克复的人都升官发财了。那破军营最早的军官们更是已经升了几级了,而现在他们也终于跟着这位军中的传奇人物,一起开创传奇。大隋征辽数次,死伤百万都没能拿下的辽东城,今天,他们拿下了。
  所有人都激动的看着陈克复,想知道他要说些什么!
第096章
戮力同心
  城楼之上,陈克复身后的近卫们手里举着的火把毕毕剥剥地燃烧着,不断随风飘忽的火光将陈克复的脸庞照耀的格外清晰。
  陈克复手抚着城垛,声音十分昂扬,“弟兄们!我们有的来自山东、河北,有的来自河南、河东、甚至有的来自淮南江表、川蜀关中。我们一个个不远万里,抛家弃子,来到这辽东之地。这里没有家中温暖的房屋,也没有关爱的家人,这里甚至没有可口的家常菜。我们丢下家中的田地,丢下家中的父母妻儿,一路远行千万里,一路长途跋涉,吃的是干粮,住的是帐篷,身旁没有思念着的亲人。弟兄们,这一切,你们是为了什么?”
  底下的士兵、民壮们都聚集在那里倾听着,一个个仰着头,看着城楼上的陈克复。
  在这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夜袭战刚过之后的夜晚,在这个空气之中到处充满着厮杀、混乱、激动、兴奋的夜晚,在这个天空不断飘荡着细雨,阵阵冷风吹过也不能将他们燃起的热血降温的夜晚,陈克复的话清晰的在他们的耳畔响起。
  犹如一道流过心田的清泉,那些狂热躁动着的民壮们,一个个都开始渐渐散去眼中的狂热,回想起家中的亲人,回想起这一路来的艰辛。
  出来大半年了,也不知道家中的父母安好,也不知道家中的妻子可曾相念着自己,也不知道家中的兄弟子女可还一切都好。天也凉了,家中的田地也都收获了吧,也不知道没有自己在家,家中的收成如何?
  一位新军的军官,看着大家都不答话,大声的道:“大将军,我们是因为陛下的召唤而来!”
  他的话一出口,众人也都是附和着,是啊,皇帝一声令下,他们都扔下了手中的锄头,拿起刀兵就赶来了这辽东之地。
  陈克复笑了笑,“没错,我们都是听从陛下的召唤来到了这辽东,来和这些我们见都没有见过的高句丽蛮夷们厮杀、争夺。在这里,我也为陛下,为大隋感谢大家!”说着,陈克复对着城楼之下的众人弯腰鞠了一躬。
  “弟兄们,你们知道陛下为什么要召唤我们来这辽东吗?”
  “弟兄们,陛下也不愿意看到大家背井离乡,抛家弃子,远行万里来到这里。可是,陛下却也必须将大家召唤到了这里。这是为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们知道你们为了什么而战吗?”
  “大将军,我们为何而战?”一片铠甲之中,数道人声响起。
  对于大多数的士兵民壮们来说,他们只知道是陛下下令让他们来辽东,至于是为什么他们并不知道。而且这里面也并没有多少军人,他们大都是些服役的民夫,来这里,不过是完成官府的任务而已。
  陈克复知道自己要想在这辽东立足,那么他最大的倚靠就是眼前的这些人了。可是这些人并不是军人,现在大家被杨广留下来,他们没办法才会跟着他,一旦有机会,这些人就会回中原,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危机。
  全留下,是不现实的,他现在所希望的就是能在这数十万人中,留下一部份人。
  陈克复大笑了数声,“好,说的好,我们为何而战?我们是为了陛下、为了大隋而战。可是我们大隋、我们陛下为何要征高句丽?”
  提了个问题后,陈克复环顾了一下四周,朗声道:“我华夏中原,自东汉末年起,天下大乱,中原分裂,自此到我大隋先皇帝统一中原,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里,除了西晋那短短几十年时间的一统外。整个华夏都是四分五裂,南北对峙。整个中原之地,烽火四起,常年战乱,百年生活苦不堪言。”
  “是我大隋结束了这长达数百年的乱世,是我大隋统一华夏,开创了大隋的安定繁华的社会。如今我大隋的子民,再也不担心连年不断的争战,也不用担心草原胡人的连年入侵。我们生来就有安定的生活,家中有地,缸中有粮。这一切是怎么来的?这一切又是谁保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