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509

  “同喜,同喜,此番大功,是所有人的功劳,李将军一样是大功一件。怎么样,城中肃清了吗?各个仓库的情况如何?粮食有多少?”
  对于陈克复来说,现在他十分的关心辽东城内的物资情况。如今四十万军民聚集在辽东,却又后勤全断,军中还剩下了四十来万石粮食,虽然看上去如山一样堆满了几个仓库。可是现在他手下有着四十来万人口,就算一天按最低四斤算,这一天也得吃掉一百六十多万斤粮食。折成隋制一天也得消耗粮一万石,这可是四十多万张嘴啊。
  现在他只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辽东城内,按理这远东第一要塞,辽人肯定是储备了不少粮食,但是到底有多少,他之前也不知道。
  李节满面笑容,“大将军放心,我刚刚已经带人查看了所有的仓库,好在辽人的所有粮仓都设在内城。这次我们攻击事起突然,辽人没有半点防备,所有的粮仓都保存的好好的。据我们俘虏的高句丽人交代,原本高建武是打算要在今天晚上突围出城的,时间就在我们突袭的半个多时辰之后。而且高建武也十分的狠,他居然早已经下令,等他们一突出城,就让断后的人将整个辽东城付之一炬。”
  “那高建武突出城去之后,留下来断后的辽将高明就派了数百人去城中各处放火,好在这些天连下了数天大雨,城中各处都是湿的。再加上我军早有准备,虽然他们最后也烧了数栋民宅,但是各紧要处却一点也没有被烧到。现在整个辽东城已经被我们控制,更不会有问题了。”
  陈克复不由听的一阵后怕,要是真的让这高建武得了手,他们就是拿下这辽东城也没有用了。没有粮食,到时他只能自己跑路。
  “李将军,城中各仓库中的物资清点过没有?粮食有多少?”陈克复急忙问道,盔甲器械这些陈克复不是最关心的,隋军大营中这些不方便带走的东西有一大把,关键还是粮食,这关系到他们能不能在辽东立足。
  李节笑着说收获丰厚,带着陈克复等人直接又赶往内城各个粮仓查看。辽东城中所有的粮仓都被设在了内城之中,东西南北四城各设置了一个大大的粮仓,还没进去,光是在那粮仓的外面,陈克复就有些惊心。那粮仓占了好大一片地方,大大小小的仓库差不多有数百个。
  仓库中那一袋袋的粮食堆的和山一样,不但有粟米、小麦,也有稻米,青稞、大豆等粮食。看到这一座座的粮山,陈克复物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这有多少石粮食?”
  李节高兴的指着那堆成山的粮食道:“将军,这辽东城是高句丽的国门,是东北的第一要塞,自辽人占据之后,两百多年就未曾陷入过敌手。作为高句丽人在东北的一个要塞,这里储备的粮食绝对惊人。每年秋收之后,高句丽人都会固定的将一大部份的粮食运送到此,年复一年。这辽东的四个大粮仓粮食储藏的也十分的好,据仓库中辽人交待,这粮仓之中居然还有着四十余年前的粮食。”
  “四十多年前的粮食,不会坏吗?”陈克复有些疑惑地道,陈克复也是相当心惊,这高句丽并不是一个富饶的国家,居然能储备起这么多的粮食,实在是让人咋舌。
  “不会的,他们的仓库建的不错,技术很好,完全和我们大隋中原的数个大粮仓,如回洛仓等可相媲美。只要有粮,不要说四十年,就是存放一百年,那些粮食也不会坏。据我们的人大略清点统计,整个辽东内城的四大粮仓一共储备有可供三十万人食三年之粮。看来辽人倒清楚早晚辽东城会有大战,对此早有准备。”
  “你说这四大仓有三十万人食三年之粮?那是多少?怎么可能,高句丽这样一个渔牧农耕的国家,怎么可能储备的起这么多的粮食?”
  李节笑了笑道:“确实很让人吃惊,可是事实却正是如此。四大仓中一共有粮近七百万石,按一成年男一年食粮七石来算,绝对够三十万人食三年之久。”
  七百万石头?这让陈克复都有些不敢相信,大隋在中原置四大粮仓,以储备为国家储备粮。最大的回洛仓有存粮两千四百万石,可是大隋有口四千五百万,是一个发达的农耕男家,根本不是高句丽这样的小国能比的了的。
  陈克复仔细看了李节几眼,确实不像是在说谎,疑惑地道:“那你可知道辽人这些粮食哪来的?按他们自己的生产力,每年够自己吃就不错了,再说还不时会有些灾荒什么的,根本不可能在辽东存起这么多的粮食,要知道,这可不是他们的京城。”
  “这些问题我找了不少守仓库的高句丽官员审问过了,据他们所知,这些粮食其余大都不是从高句丽国内运来的。而大都是从中原运来的。”
  “中原?不可能,我大隋再有粮食,也不可能卖这么多给一外族。”
  “高句丽立国五百多年,一直偏居远东,可以说在三韩,辽西这一块,他的实力是最强的。他南面的百济、新罗联手都打不过他。在他的北方,是奚、契丹、靺鞨、突厥、室韦等族。早前几十年,中原还未一统,南北数朝对立,高句丽在东北更是无人能制,除了突厥,他完全就是东北之王。高句丽一向是个喜欢战争的种族,建国几百年来从未停止过战争,和周边的国家,高句丽是打了个遍。基本上都是胜多败少,每次都能掳获众多战利品。”
  “高句丽人每次在辽东战胜之后,掠来的粮食就全堆积在辽东城,其余的人品,牛羊马匹,也大都和其余各部族交易,换成了粮食器械,其中历年来中原就一直是他们的一个交易对像。也就是在近十几二十年来,我大隋国力日强,才渐渐的不再和高句丽人做这些交易。”
  陈克复点了点头,“看来高句丽人确实是狼子野心、目标明确了。如果我们不来征辽,让他继续这样下去,估计用不了多少年,这辽人就将彻底成为东北之王,到时候绝对会比草原突厥对我大隋的威胁还要大。”
  这不禁让陈克复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契丹,契丹也是一点点的在辽东强大起来,最后建立了辽,和中原对抗了数百年,甚至一度强过中原。这高句丽也是一个农耕国度,是一个和中原社会十分相似的文明国家,不似草原那种只知掳掠的部族。
  “将军,这辽东城不但是远东第一要塞,而且还是辽东诸部族的第一贸易之城,契丹、奚、靺鞨、突厥、室韦,甚至中原、倭人等的商队都汇聚于此,各种牛羊马匹,粮食、奴隶、丝绸瓷器、铁器等交易都在这进行,每年的交易量十分巨大。这次我们不但获得了高句丽人在辽东内城的四大粮仓,就连外城之中,也还有着许多粮食商人们的粮仓,那里同样有许多他们存放着准备交易的粮食,据查有上百万石。而且除了粮食,城内还有着数个器械仓库,各种兵刃铠甲,弓箭羽箭堆满数个仓库,完全足够装备二十万精兵,那些器械绝对能支撑一支十万人的军队消耗上数年。”
  “这样说,辽东城内还有着不少契丹等族在此城内的交易仓库?这样吧,那些契丹等族的仓库就暂时封存,这些人我们得区别对待,现在我们势弱,暂时要谨慎,不要弄的到时数族来攻,那我们就麻烦了。”
  对于陈克复来说,现在的敌人就是高句丽,唯有全力对付,才有可能击败辽人,在这里立足。这辽东辽西,诸族林立,而且大都是马上民族,虽然没一个有大隋之强大,但也没有一个是好惹的。一个不好,惹的哪个部落挥兵来攻,那就麻烦了。一个高句丽,他还有着几分把握能在这站住脚,但是如果一下子再惹来一两个敌人,那他真的连跑都不知道来不来的及了。
  陈克复指着眼前那如山的粮食笑着对身边众人道:“看来上天也看不过高句丽人的行为了,连老天也要站在我们这边。这辽东城内基本上存储着高句丽人一半的国家储备粮食、兵甲器械。现在高句丽人一来精锐之兵折损殆尽,二来,国家储备尽失,三来失去东北最重要的要塞辽东城和军事重镇新城。可以说,高句丽的国运终于到头了。”
  “李将军,你马上调派民壮,将城外的大本营及四城外的几处军营全部拆除,将所有物资运回辽东城。另外,暂时将所有的辽东城内的居民们迁至单独的一块区域,而且必须由我民壮围守监视。全城戒严,所有人不得出城,晚上一更三刻以后至清早五更鼓响,全城居民不得点火,不得出门,如有违抗者,杀无赦!”
  虽然他的命令有些过于严苛,但是即将面对着辽人的反击,他不敢拿自己的及几十万人的小命开玩笑。等到他撑过了这次,说不定到时他会对这些辽人好一些,但绝不是现在就去和那些城内百姓讲仁义之时。
第100章
躁动之夜
  站在城楼之上,陈克复面色复杂地看着城外那漆黑的夜幕,那里黑漆漆,静悄悄的毫无动静。但是陈克复知道,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有马蹄震天,一支大军自南面而来。他陈克复是蛇是龙,全看这一回。
  绕着全城巡视了一圈,整个辽东城已经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那些民壮们还在三三两两的搜查清理着。几十万的民壮,撑着火把,没有人入睡。所有人都兴奋的在搜刮着城中的财富,在城北的原高句丽人的军营之中,这里的一块平地上已经堆满了从城中各处缴获的战利品。
  而在另一边,那块空地上则站满了那些高句丽族的妇女、儿童,有的也不是高句丽族的,但是他们家中的男人基本上都是参与了守城之战的,此时所有的男人已经全部被杀了,就连年老的人也都被杀了,只剩下这些年纪三十以下的妇女和那些高不过横刀的孩童。
  所有的幸存的人此时都是犹带惊恐,面色苍白,一个个蹲在地上抱头哭泣。不远处看守的隋人没有人同情,这不是中原内战,而是不同种族间的厮杀,败者将成为奴隶,甚至亡种。多少个民族就是这样灭亡的,比起中原人的战争,那些出身的边塞之地的人早已经对此熟悉了。过去他们高句丽就曾经灭过不少的小部族,只是没有想到有一天,这样的命运也轮到了他们的头上。
  毛翊一直陪着陈克复在城中转了半个晚上,这时看着时间已经不早了,忙上前道:“少主,这一晚上又是夜袭,又是肃城,还要安排各种任务,你也忙了一晚上了。接下来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眼看大战在即了,您更加多注意休息。我们已经将您的住处安排好了,内城原先高建武的王府还不错,比新城那高齐的宅子也一点不差,我已经让您的近卫接管了那处宅子。您留在城外大营中的侍女小野丽纱也都接过去了,你先去休息吧。”
  陈克复笑了笑,指着一片忙碌的辽东城道:“你今天晚上能睡得着吗?虽然感觉很困了,可是心里却兴奋的很。估计我今天晚上是不可能睡得着了,拿下了辽东城,又有哪个能睡得着呢?我就先回那处宅子了,等罗林、胡海他们回来了,你再召集大家去我那里,我们也要一起商议一下接下来的事情了。不拿出个对策,总是无法安心的。”
  毛翊也笑了笑,“少主说的是,拿下了辽东城,今晚又有谁能睡得着。你看那几十万小子们,一个个就如同今晚要结婚入洞房一样,一个个高兴的嘴都合不扰,拿着火把上蹿下跳的,哪有半个人有一丝睡意的。”
  高建武的王府确实不错,确切地说这并不是高建武的王府,高建武不过是今年才统兵来了辽东城。过去这处豪宅曾经是一位辽东城的大富商的宅院,只是高建武到了辽东之后,这人就将这宅子献给了高建武。转眼之间,大宅子又一次的转手,陈克复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宅子很大,也很漂亮,甚至充满了一种异域的风情,完全就是一种多文化的混合体。第一眼看上去,觉得不伦不类,但是多看了几眼后,却又发现有些喜欢。
  一踏进宅子,上上下下已经全都换成了陈克复的近卫队人马,刚一到大厅,换回了一身中原女子高腰襦裙的小野丽纱就走了出来。自从新城回到了辽东之后,为了防止裴氏等人借这事攻击他,他就一直是让她打扮成亲兵的样子。
  如今进了城后,小野丽纱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换回了女装。而且他还特意挑选了一套漂亮的汉家女子装束,上身一件青色短襦衣,下身是一件高及胸前的蓝色紧身长裙。腰上还系着一条鲜红色的宫绦,上面挂着一块陈克复送给她的玉佩。左衽的开口间微微露出了颈下突起的性感锁骨。在那白净颀长的脖颈之上,是光洁圆润的精致面庞。头上还特意梳了一个平平盘起的发髻,乌黑的秀发上插着几支精致的首饰,走动着,那头上的步摇更是一摇一摆的好不动人。
  一晚上,陈克复所见到的都是厮杀,血腥,哭喊,咆哮,此时一抬头就见到了这位美丽的侍女,犹如一道缓缓流过的清澈溪水,让他焦躁了一晚上的心也渐渐的平复下来。
  “将军,你累了一晚上了,我为你解甲。我已经让人烧了热水,我先服侍您洗个热水澡去去乏吧。我还让人准备了饭菜,你洗完澡后刚好可以吃。”
  陈克复张开双手,任由小野丽纱轻柔的帮他一件件地解决着身上的铠甲,披着厚重的战甲,在着阴雨的晚上,厮杀奔跑了一晚上,身上满是血浆雨水汗水的混合物,不说还好。这一脱战甲,感觉整个身上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虽然小野丽纱打算和他来个鸳鸯浴,不过这个时候他实在是没有这个心情。匆匆的洗了个热水澡,陈克复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一下子大好,又喝了一盏茶之后,毛翊带着辽东城中的各位将领又来到了大厅。
  陈克复大笑着上前和罗林、胡海、沈光等人热烈的拥抱了一下。那一身刚刚换过的长袍,一下子又沾染上了大片的猩红血浆和汗水。小野丽纱嘟着嘴有些无奈地看着陈克复毫不在意的样子,只好提着茶壶为每位将军倒茶。
  “罗林,你小子干得不错,第一次让你领兵,就把高句丽的一个王爷给干掉了。了不得,真是少年英雄啊。”陈克复拍着自己的近卫队长,毫不吝惜的夸奖道。
  罗林一张脸涨得通红,一下子跪在他的面前,低头沮丧的道:“末将无能,给大将军丢脸了。那高建武狡猾无比,居然弄了一个人当他的替身,换上了他的金色战甲,自己却换成了一身小兵装束,末将一时不察,最后反让那辽狗跳入了大梁水之中,没了踪影。”
  听到高建武没死,陈克复愣了一下,不过也就是愣了一下。忙扶起罗林道:“这事怎么能怪你呢。高建武就算没死也当不得什么大事,我们这次能拿下辽东城,且将辽东城之敌全歼已经是天大的功劳一件了,也不差他那一个头颅。用不了多久,这高建武肯定还会再回来的,到时,我再给你一个机会,由你亲自把他抓回来。”
  “诸位,我们终于成功了,辽东已经在握,而且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辽东城内不但有数个仓库的铠甲器械,而且辽东城中储备的粮食数量绝对是你们想不到的。”
  胡海笑着道:“看大将军这么高兴的样子,粮食肯定不会少。当初我们打下新城,那里都有粮食二十多万石,辽东乃是远东第一要塞,怎么着也得有个七八十万石吧。”
  摇了摇头,陈克复笑着道:“你们再猜!”
  沈光道:“看将军的表情,胡将军猜的好像少了,那我胆子大点,我猜一百五十万石。”
  罗林和一众郎将校尉们都是大吸一口气,一百五十万石,这也太多了点吧,难道辽东城中真有这么多粮食。
  “不,沈将军也猜的不对,我就直接告诉大家吧,据李节将军清点仓库发现。高句丽人在辽东内城的东西南北四城各建了一个大大的粮仓。据我们的清查统计,四个粮仓有粮近七百万石。”
  “什么,七百万石?我没听错吧?那得多大的仓库才能堆下这么多的粮食啊?”众将都是一下子惊呼出声,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看着众人的表情,陈克复也份外高兴,“而且,这还不是全部,这些只是城中储备的粮食,辽东城外城的军营仓库中还有近十万石的军粮,而除此外,辽东外城的市场上,还有着数个粮商的私人仓库,再加上那些粮店中的存粮,城中高句丽贵族们的粮食,这些数字加起来,又有粮近百万石,兄弟们,我们现在完全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就是以后中原再也不会有粮食远送过来,这些粮食完全够我们吃上三年的。”
  “不但如此,这次我们陛下撤军,大营之中留下的各种军资器械,再加上辽东城中高句丽人储备的,完全能让我们装备个二十万人,打上数年大战的消耗。诸位,我们外有东北第一要塞这样的坚城可倚之防守,内有充足的物资粮草,可以说,我们已经成功的在辽东站住脚了。”
  “大隋万岁,陛下万岁,大将军威武!破军营光荣!”
  陈克复跟着众人一起喊了几句口号,站起来道:“诸位,我们已经成功的在这站住了脚,现在我们面临的就是最关键的时候。高句丽人失城败军,绝对不会就此甘心的。那高建武又跑了,我预料,用不了多久,高句丽人就会带着不少于十万人的军队杀回辽东城下,企图夺回这座东北第一要塞。诸位,现在召集大家过来,除了分享今日成功的喜悦之外,也是召集大家共同商议接下来我们的对策,大家有话说话,共同商议。哪位先来?”
第101章
杀猪校尉
  大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忙了一晚上,此时终于能静静地坐在舒服的垫子上,每个人也终于有空想起他们今天究竟立下了多大的战功。当初他们不过是打下了新城,就已经全体官升一级了,如今他们更是以一万人而打下了这座数十万大军围攻了数次都不得下的东北第一要塞啊。
  再一想想,这次不但攻占了辽东城,还抢到了这近千万石的粮食,这将会是多大的一件功劳啊。只要守住辽东城,等明年陛下再次东征,甚至已经不再需要动用百万民力,从中原输送粮草过来了。
  一众厅中的破军营郎将、校尉们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们自加入破军营后最少也已经升了两级了,如果再升,那就真的是一年内连升三级、四级了。这样的事情,除了大将军及沈光、罗林这些人外,估计再也不可能有别人了吧。
  一想到升官后,还有的那些赏赐,那些金银,那些田地,一个个都差点笑出了声。上次打新城时,他们每人就分的了不少的财货,后来皇帝陛下又赏赐了许多。而这次拿下了辽东城,大将军更是之前许诺将城中所有财物的一半分赏诸将,这该有多少啊,也许等到明年他们凯旋之时,这些财物得用一辆马车才能拉的下吧。
  李节出身关中李阀世家,对于破军营中历次的赏赐及攻城后的分赏,他倒并不是很看重。虽然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他这样的身份并不会缺钱。他需要的是权势,是破军营这支精兵的兵权。只可惜到如今,他反而却离破军营的核心越来越远。呆在这辽东之地,远离天子,他完全没法和陈克复斗。
  他最迫切的就是能早点回到京城,回到天子身边,到时他有的是办法,有的是后援帮他谋夺破军营的统兵权。现在一看陈克复的这个架势是不想走了,马上放下茶杯,沉声道:“大将军,陛下给我们的旨意可是让我们在此为殿军,为大军殿后半月左右,即可撤军的。”
  陈克复笑了笑,“那依李将军所言,难道兄弟们打下的这辽东城就此丢弃?城中的近千万石的粮食就此舍弃?将这吞噬了我大隋百万军民的东北第一要塞再一次拱手奉还给高句丽人?明年我们还来这城下尸堆如山、血流成河?”
  李节冷笑几声,“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虽然撤军,可是我们可以将这一切毁掉。高句丽人不就是靠着这辽东城地抵挡着我大隋雄师吗?只要我们走时,将辽东城、新城等城付之一炬,你觉得明年大军再来,辽人还守得住吗?”
  对于李节的话,大厅中的众将却并没有几个愿意附和的,就连那些从辅军、民壮中临时挑选出来的军官们也没有一个同意他的。对于大多数民壮们来说,这征辽已经成为了他们巨大的负担。每了征辽,他们这些民壮,哪个不是破财甚至破家!连续两次征辽已经让他们的生活到了崩溃的边缘,没有人想再来第三次了。而如果如陈克复所言,那么就算再有第四次征辽,也都不用再从中原运送粮草了,他们也不用再承担这些千里运粮的任务了。
  “李将军,你这是将军国大事视为儿戏,你那完全就是两败俱伤的提议。按你说的,辽人最后肯定是拼不过我大隋的,但是我大隋也必将国力大损,完全是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如今国内灾害不断,整个中原已经盗贼遍布,就连那些狼子野心如杨玄感一类的贵族们,也起兵造反了。你难道是想天下更乱吗?唯有早日解决掉高句丽,天下才能重回太平,百姓也能重新安定,朝廷也才能腾出手来平定中原的乱象。”
  “你问问在座的诸位,可有人愿意就此功败垂成?可有人愿意让这纷乱继续下去?谁不想早日解决了高句丽,谁不想放下刀兵,再拿起锄头,家中的亲人都在盼望着他们,家中的田地都已经长草。为了大隋,为了陛下,也为了家中的父母亲人,我们都不应当丢弃辽东。”
  “绝不放弃,战斗到底!”一众新军军官齐声大吼。
  陈克复起身,冷冽的目光扫视全场,不怒自威。
  “诸位,当初陛下确实说过,坚守半月之后就可退兵,但是陛下那时说的是最差的情况之下。除此外,陛下也亲自对我说过,如果我们能抓住机会守住新城四城,那就可以守下去。甚至,如果我们拿下了辽东城,只要能坚守,那就可以守到明年大军再次东征,作为大军前进之基地。”
  “为此,陛下还下给本将手敕,如破军营拿下辽东城,本将有权在辽东新建十个鹰扬府,扩充一万二千正规将士,十个鹰扬府所有军官将领可由本将先行任命再发给陛下过目审核。诸位,我们有东北第一要塞,我们还有新城四城,我们有充足的粮草,有充足的器械,有着数十万强壮的民众,随时可以武装起来。我们有何理由弃城?此时还言弃城回国者,必为国贼!我全军将士当共唾弃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