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509

  对陈克复来说,这个时候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移民,一来是为了打破原来各地方的宗族势力关系,防止天下新定时,有人借灾年以地方势力作乱。二来也是为了让几经战乱,凋敝的一些主要都城先充实起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这次粮荒,河北、河南、山东等多地将出现大面积饥荒,与其被动的让几百万百姓守在中原等死。不如提前把这些百姓分散迁移到边关等各处,将各行省的人口减小,这样留下的百姓也能捕鱼打猎或者等朝廷救济。迁移走的百姓也能有更多的机会,总好过所有人如蝗虫一般的走到哪把哪的树叶都吃光要强。
  六月中,朝廷下达了各地的迁移命令,一场涉及十几个行省的巨大移民开始。上千万的百姓开始移民,本来最故土难离的百姓们,也在神龙元年即将到来的最大饥荒面前屈服了。朝廷甚至没有花多少的口舌,就开始顺利的进行这场涉及到整个陈朝各省府的大移民。无数的百姓背井离乡,携妻带子,开始举家迁移,让他们如此离家只因家中已经无米下锅,而朝廷承诺到达的新家会有朝廷下拨的粮食,还有远超过老家数倍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贵族富户们不愿意离开家,他们有粮有地,但朝廷直接派了各地的府兵带着刀枪上门来帮他们搬家,最后所有贵族世家们也都纷纷老实迁往指定的各处。
第801章
六宫
  瑶光殿内,陈克复难得与长孙无垢两人单独而处,不时的谈论一些往事,气氛轻松惬意。
  “陛下,当初萧后为陛下献上传国玉玺,后来又一直帮陛下安抚逍遥侯杨杲。先前裴世矩等人欲作乱,也是萧后密报于陛下,再加上这次禅位大典如此顺利,也莫不因她一力安抚杨杲,才能如此顺利。她的功劳,陛下要如何谢她呢?臣妾知道萧后并没有随杨杲出宫居住,而是依然在宫内。”长孙无垢生产之后,人丰腴了许多,人红光水灵,满头珠翠,也更加的有国母气概。
  陈克复正喝着热茶,闻声手一抖,杯中热茶溢出。
  正有些手忙脚乱,长孙无垢递过一方手帕。陈克复接过擦了擦,有些尴尬地看着长孙。看长孙一脸正经的样子虽仿佛只是就事论事,可陈克复却明明感觉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他清楚,自己和萧后的事情定是被长孙发现了。长孙如今是后宫之主,他与萧后在宫中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真正瞒的过她的。他也没有想过能全瞒的过她,只是没有想到她会当面提出这事情。这让他不免有些心虚,不知如何回答。
  他抬头看了看长孙,见她依然还是那平静的面情,嘴张了张,反而不知如何说好了,最后干脆垂下了眼帘。
  长孙皇后看陈克复这么一副样子,心中有些生气,最后还是平复了一下心情缓缓道:“臣妾早就知道萧氏对陛下有意,说来也对,自古美女总是爱慕英雄的。陛下如此一个堂堂伟岸大英雄,臣妾何偿又不是如此。陛下,臣妾看你不如就纳她为姨妤吧。”
  陈克复有些感激地望着长孙皇后:“你是六宫之主,无论如何你都是朕的皇后。而且,朕已经立煜儿为太子。朕可以向你许诺,煜儿的太子之位不会变。太子如今年幼,朕希望皇后能好好教导他,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储,将来更成为一个更加英明的君主。”
  长孙皇儿听到陈克复的承诺,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陈克复伸手揽过长孙,轻声道:“朕与萧氏之事只是一件私事,她是吉儿的母亲,朕不会把与她的关系放到面上来的。朕希望皇后以后不要把这事告诉吉儿,你能答应朕吗?”
  长孙无垢突然露出了一丝顽笑的表情,笑道:“陛下与萧氏的事情是私底下的事情,那么陛下与杨贵妃的姐姐杨氏又希望是什么关系呢?臣妾听说杨氏已经怀有身孕,这事难道陛下也希望继续隐秘?”
  长孙所说的杨氏也就是杨吉儿的姐姐,隋帝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宇文士及的妻子。陈克复与南阳公主之间本来一切都是很好的,颇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他对于当初错把南阳公主当成出云公主带到辽东,也是一直心存歉意的。后来吉儿和萧后到了辽东之后,他也干脆就让她陪着她们,也就再没有说要放她回去之意。
  后来太原之乱,宇文化及和宇文士及败逃回关中,扶立了代王杨侑称帝,南阳公主也就没了再回关中的意思。出云公主与萧后等人南下洛阳,陈克复与萧后之间旧情复燃,暗中开始幽会。上次,陈克复事先没与萧后约好,突然去了萧后的宫中,那天他喝了一点酒,结果一进寝宫抱着床上的萧后就云雨。事到一半,却发现是南阳公主在萧后的宫中小憩,当时陈克复虽然也发现看错了人。可是当时正是酒后性起之时,哪顾的那些许多,抱着南阳公主也就霸王硬上弓了。南阳公主因顾及脸面,没敢大声惊叫,估计也是猜出了陈克复出现在母亲寝宫中的原因。
  事后陈克复与南阳公主都没说什么,两人就此分开,却没有想到,就这么一次,南阳公主居然怀上了。现在陈克复也不知道这事情要如此处理,却没想到,长孙反倒先知道了。
  “皇后怎么知道此事的?吉儿与萧后知道了吗?”陈克复有点尴尬地道。
  长孙轻叹了一声道:“宫中女官发现杨氏托太监买堕胎之药,担心杨氏是要对有孕的张妃与翟妃她们不利,就报告了臣妾。臣妾暗中查了一下,却是发现了她是有孕在身,想要私下打胎。可怜见的,这种事情怎么能发生呢。陛下,臣妾觉得陛下不如纳她为婕妤,想来杨妃应当不会太介意的。要是陛下不肯,那杨氏得如何生活下去?更何况陛下如今子嗣也不多,这杨氏肚中的血肉可也是皇帝的骨肉。”
  长孙一番话,说的陈克复十分羞愧。那件事情本就是一个错误,他和萧后在一起,那是因为两人之前本来就有种郎有情、妾有意的感觉。可和南阳公主,纯粹就是一个意外,两人以往平时可没什么好话的。如今她却怀了他的孩子,他还得让皇后来帮他安排这事,他觉得十分对不起长孙。
  面对长孙如此贤淑,他总觉得心中有亏。这样的事情如果碰到独孤皇后那样的,估计南阳公主早死了十八遍了,他也不一定会知道南阳怀过孩子。
  长叹一口气,陈克复轻抚了长孙的手背几下:“皇后,朕有时确实管不住自己。常想终于成为一国之君,有时难免放纵。还好朕有你这个贤后,以后,朕管外,皇后管内。后宫之事,皆由你打理。”
  集仙殿,南阳公主暂时的居所。皇后长孙无垢带着一队女官悄然而来。
  杨氏有些紧张地面对着长孙皇后,虽然她也曾是天家贵女,可如今她只是一个被加封为南阳夫人的新朝贵妃之姐。而且还因肚中的这个孩子,让她不得不面对上那个她有些怨恨的男人的妻子。
  “陛下要立你为婕妤了,你知道吗?”
  杨氏有些惊讶地看着长孙皇后,摇了摇头。
  “你愿意吗?”
  杨氏再次摇了摇头,如果说对那男人的印象,她只有怨恨,更何况她还有丈夫,还有八岁的儿子在身边。她怎么能再嫁给一个毁了她家国的男人,嫁给一个强暴了她的男人。
  长孙转头望向远方,沉默了好一会,然后转过头来,望着杨氏道:“你是杨妃的姐姐,说来也是我的姐姐,如今你又怀了陛下的骨肉,更是我的姐姐了。你与陛下的事情我也略有耳闻,那件事情只是一个错误的开端,但它并不一定就会是一个错误的结果。我也是一个女人,能明白你现的感受。但你要知道,孩子是无辜的。陛下希望你生下这孩子,我也希望你生下他。不管过去有什么恩怨,希望你能接受陛下的旨意。”
  “这孩子生下来会怎样?还有如果我接受他的旨意,我要如何面对母亲与妹妹?”杨氏终于开口。
  “这孩子生下来后会是一位亲王,有大好的前途在等着他。而你也不必担心杨氏与萧夫人的反应,她们知道后只会祝福你的。这世上难道还有比皇帝更值得嫁的男人吗?更何况这还是一个英雄般的皇帝。”长孙安慰她道。
  “那我儿宇文禅师怎么办?他还那么小,只有八岁。”
  “放心吧,皇帝不会亏待他的。”
  杨氏点点头,不再言语。
  殿外长廊之中,长孙无垢身侧的女官有些不解地问道:“皇后娘娘今天为何要这么费力帮杨氏呢?杨氏可是杨妃的姐姐,杨妃以一向不喜娘娘,如今皇后帮杨氏为婕妤这不是在帮杨妃吗?”
  “本宫是六宫之主,今日并不是只为帮杨氏,本宫是在帮陛下解决忧愁。后宫的事情本就是应当由本宫处理,这一切不过是尽职本份罢了。更何况,本宫是皇后,煜儿又是太子,本宫越大度,后宫更安稳,则陛下也就越高兴。”长孙微微笑道。
  妒忌吃醋对她并没什么好处,她已经是皇后,儿子已经是太子,她要的只是保持这一切即可。而她与算是熟知皇帝的性格,越是表现的大度,越是贤淑,皇帝越会觉得有些愧疚。那样只会对她和太子越好,如今皇帝的皇宫也不过是那八九个人,她并不用太过于操心。
  就算后宫加一个杨氏又能如何,杨妃姐妹就算再得皇帝宠幸,就算她们的儿子再聪慧,可她们始终是隋朝的公主,是杨广的女儿。她们的儿子,是绝无可能成为太子的,满朝的文武都不会同意那样的可能。更何况,皇帝虽然有些管不住自己,但皇帝可不是一个糊涂的人,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轮到她来当这个皇后了。
  “派个人去通知下李淑妃,就说本宫要马上去她那看看。”长孙无垢对女官道。这皇宫之中,真正地位仅在她之下的,也就杨妃与淑妃了。她们两人都是在她之前就与皇帝相识的,更何况,淑妃甚至还是皇帝的元配妻子,如今皇帝对河东李家旧部的那些贵族臣子大加安抚,淑妃在朝中的势力可是不小。如今淑妃又有孕在身,她更应当与李秀宁搞好点关系了。
  杨贵妃、李淑妃她们可以不喜欢她,但她这个皇后却必须喜欢这两个皇帝的宠妃。
第802章
红衣大炮
  欲统一天下,必先平北方,欲平北方,必先取河东。———大陈元帅李靖语!
  大陈神龙三年,河东行省。
  征东元帅兼河东行省都督王仁恭趁着黑夜率一万骑兵偷偷深入到了刘武周所据的楼烦郡,此次目标直指刘武周所在的汾阳宫。总管王君廓突然带着一队人马急驰而来,“元帅,刘武周已经充城而逃,入夜前就出了汾阳宫向马邑逃跑了。”
  王仁恭微微皱眉,令侍卫取过地图,在马上就着火把观看起来。
  “刘武周看来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行踪,不过没有关系,他此行逃往马邑,必经楼烦关入马邑,与宋金刚、甄翟儿等汇合。王总管,你马上回雁门,向尉迟恭将军传本帅令,让其率雁门兵马飞速出西陉关,在楼烦关以北的桑干河一带设伏,打他个出其不意,定能获胜。得胜后你们不用北上,我们先堵住刘武周,这样他就只能退回楼烦往西临泉镇逃跑,以便越过黄河逃入陇上。本帅带一万兵马先一步往临泉镇设伏,一举击败并俘虏刘武周。还有,你们行动必须小心谨慎,不能让马邑的宋金刚等人发现我们的行动,捉住刘武周之后,我们要马上突袭宋金刚,再打个漂亮仗,这一回,我们要一举收复河东,出发吧。”
  “得令!”诸将兴奋道。
  自陈王登基之后,皇帝突然一改先前的策略,反而变得保守起来。河东行营原本有近十万兵马,可是接连几轮的整编之后,兵马居然只剩下了五万人,这五万人还被全部转为了府兵,一半被下令解散为农,轮流休养。王仁恭这个征东元帅行营,一下子只剩下了两万人马,剩下的一半都去种田了。还有行省都指挥使司下的乡兵和民团拥有五万余人,可这些人他却一个也不能调动。
  就这么两万余人,没有皇帝的命令还不能主动发起大战役,因为朝廷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他们。王仁恭只得发起一次次的小战役,每次出兵三千人以下。就这样小打小闹,河东行营也终于化整为零,一点点的蚕食着刘武周等人的兵马。两年过去之后,刘武周也终于只剩下了楼烦、马邑、定襄三郡之地。
  等到神龙三年朝廷各地夏秋两季粮食终于大获丰收之后,王仁恭一直期盼着的出征令终于下来了。前两天皇帝的旨意传到太原,令王仁恭集结河东五万府兵,立即发起秋后攻势,以期一举歼灭刘武周,彻底收复河东。
  一接到这命令,王仁恭一面下令集结各鹰扬府府兵,一面迫不及待的将现有两万兵马分为两部。一路自己亲率直扑刘武周在楼烦的宫城汾阳宫,一路令尉迟恭与秦琼两员大将坐镇雁门关。
  雁门关外桑干河畔的芦苇荡中,秦琼与尉迟恭率领的一万兵马正埋伏于此。整整憋了两年没有痛快的打过仗,每次都是如土匪一样的带着那么千八百人的东一枪西一棒子的,甚至好几次还得被兵马数倍于他们的叛军追击,这份憋屈就别提了。幸好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要不然,大家都会忍不住提出辞官的。
  “来了,刘武周来了,看人数约三万左右,匆匆而来,军伍不整。打头的就是刘武周的大旗。”斥候兴奋的报告道。
  秦琼与尉迟恭眼中闪着燃烧的战意,两人紧紧地盯着河边的平原。秋风萧瑟,百草枯黄。远远的刘武周兵马如同一条黑线般出现在了前面,打头的正是一面土黄色的刘字大旗。两人看得真切,待一路急急而逃的刘武周兵马行到近前,拔剑在手,向前怒吼前一挥,芦苇荡中河东陈军纷纷跳起,最前面的骑兵的战马也马上站起,驮着骑兵们疾驰而去。
  一片片喊杀声响起,刘武周与部下还没有反应过来,陈军已经杀到,刀劈剑砍,枪捅箭射。前军的队伍彻底的混乱,后面的队伍又立即遭遇到一阵阵从芦苇荡中射出的箭雨之中。
  一时间只听得到处都是喊杀声,那隆隆的鼓角之声响彻不停,仿佛四面八方有无数的兵马正在杀来。
  “咻!”一枝巨大的铁弩绑着一捆火箭飞射到了那面巨大的刘字旗下,轰然一声巨响,那名掌旗官以及他边上十余名骑兵瞬间倒地,留下一片烟雾。
  “发射!”不知何时,刘武周发现他们的后面此时也飞奔出了一排排的陈军,迅速地在他们的后路上布起了数个长枪阵。更要命的是在那长枪阵的后面,已经拉出来了一长排的弩车。而在那些弩车的后面,还正有许多陈兵赶着驽马拉着一架架被鲜红罩袍盖住的马车。
  远远的,刘武周看到这些红衣遮盖的马车,就感觉到了一阵阵的不妙。他与陈军交战数年,按他对陈军的了解,像今天这样的伏击战,陈军最犀利的武器就是他们的抛射火器的投雷车,然后才是投石车和弓弩手。可是现在他看陈军的布置,弓弩手都出现了,投石车也出现了不少,可那种火器抛雷车却没有出现几个。这让他对那红衣遮盖的马车,更加忌惮起来。
  一排排的红衣遮盖的马车终于远远的在陈军步兵阵后面就位,远远看去起码有上百架。
  一名陈军军官用力一掀,第一块红布被掀开,露出了一件狰狞的武器来。那物浑身黝黑发亮,甚至微微有些蓝光。在清晨的曙光之中,越发的明亮。
  就如同一根巨大的柱子一般的架在马车之上,可那巨大且黑乎乎的洞口,还是让手执着一架千里镜的刘武周感觉到那就是陈军的武器。
  陈军后方阵地,工兵营总管赵任兴奋的指挥着士兵们掀开大炮上的红罩衣。这种新式武器,被火器局的人命名为神龙大炮,不过因神龙大炮上平时都会罩上鲜红的罩衣,工兵们更喜欢称呼其为红衣大炮。
  这红衣大炮是朝廷最新研制出来的火器,重达三千斤的精钢打造的大炮,炮身长达一丈,炮口比碗口还粗,使用的炮弹更是重达十斤的铅弹。射程高达两千五百步,绝对称的上天下射程最远的武器,比之前射程最远的七百步绞床弩,还要高一千八百步,几乎是其三倍半。
  而且这红衣大炮上面还专门有照门与准星,精确度很高,比射程只有二百余步的投石车还精确许多。红衣大炮制造出来后,还是首次搬上战场,这是初战。
  一次性,朝廷就直接将所有已经造好的一百门红衣大炮都送来了雁门。这些大炮重达三千斤,朝廷之意,本来是将这些大炮架在雁门、太原等重要城池的城墙上面作为防守武器。不过尉迟恭与秦琼两人自亲眼在试射上见过了红衣大炮的威力之后,马上就把这些炮当成了宝。这次出战,更是一门不漏的全搬来了战场,为了从雁门把这些炮搬到这里,两人甚至命令骑兵们把他们的战马当成了驽马一起拉炮。
  “装填炮弹!”赵任兴奋的大喊道。
  数百名从讲武堂新开设火炮科毕业的专业炮兵们迅速的装填炮弹,并开始瞄准。
  “一号试射!”
  点火,射击。
  “啸”十斤重的铅弹带着巨大的呼啸声从士兵们的头顶飞过,隔着起码有两千步远,落在了河边的数万刘武周大军之中。轰隆一声响起,巨大的炮弹接连穿透过密集的叛军人群,带走了无数的残肢断臂之后,重重地在地上砸出一个深坑,然后又弹跳了起来,再次飞上高空,又迅速的砸在附近的叛军群中,又跳起……
  “狗日的,打的好!”尉迟敬德激动的脸色胀红,刚才这一炮打得太好了。一炮之威,他在千里镜中看的真真切切,最起码砸死了二十三人,还不算上那些断手断脚的,尤其是那炮弹落地之后居然还会弹起,这杀死力简直绝了。
  “自由发射,十发连射!”赵任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红衣大炮的实战威力,兴奋的连后面的命令都是直接吼出来的。
  “啸,啸,啸!~”
  一发接着一发的炮弹发射,百门红衣大炮齐射,这威力堪称是前无古人。沿着桑干河一线,五万余刘武周的叛军瞬间处于十八层地狱之中。远达二千五百步的射程,让他们完全处于了这些陈军大炮的射程之内。
  向前是桑干河,虽是秋季枯水季节,可河中的水依然是比一个人还深的。向后,是那整齐长枪阵、拒马阵、四角钉阵,以及那让他们闻风丧胆的火炮阵。在另一侧,则是秦琼、尉迟恭亲率的弓手阵、弩手阵以及骑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