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509

  在阴山中段,有一条著名的山道,名为白道。
  白道,位于阴山山脉中段,因其色白而得名。它不仅是控扼阴山南北的咽喉要道,也是沿阴山东去或西行的必经之地,不论是古代还是今日,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由定襄出发,北上大青山,从坝口子向北,经过河槽约二十里到达坝沟,渐随山势的增高,抵达蜈蚣坝上;再东行不足两里,便可见山沟东岸有一段白色石灰岩构成的山梁,高出地面一丈余,宽约十丈,南北长百余丈,其颜色灰白如石灰,这便是著名的白道。
  白道自定襄入阴山,溯河而上,至武川出阴山北,自古以来是北方丝绸之路、皮毛路的重要通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秦汉时期,匈奴南下屡次从白道进兵。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两次进攻并大败匈奴,也是从白道穿越阴山,进入草原,直达漠北。
  时隔七百多年,这条早已经成为了突厥人控制的阴山白道附近,在迷茫的夜色下,突然无数的人影闪动。
  阴山南面山脚下的一条山沟之中,借着夜色掩护的无数人影之中,一员须发皆白,可却面色红润,精神抖擞的老将顶盔贯甲,跨坐马上。老将军手中持着一支千里镜,神情严肃地打量着夜色下那条微微泛着白光的著名古道。
  “到了,终于到了,这里就是阴山白道了。只要出了这白道,对面就是二十万突厥铁骑!”老将军望着那白道,心神激昂,忍不住出声道。
  老将军的旁边一名面若重金的彪形大汉点点头道:“大帅用兵,让末将等佩服。咱们三天前才出的雁门关,一路上按大帅吩咐舍弃一切辎重,只携带着弓箭刀枪及十日之干粮,一路倍道兼行,日夜不停,仅一天一夜就奔袭到了定襄大利城。那五千突厥前锋还在睡梦中呢,就被咱们的弟兄们在天亮前给送去见他们的长生天了。”
  老将军微微一笑,却正是临危请命北上出击的大陈十大元帅之一的王仁恭元帅。被身旁的副将秦琼称赞,他只是微微一笑,叹息了一声道:“可惜还是有漏网之鱼,这些突厥狼崽子们确实很凶悍。被我们五万轻骑突袭,十倍于他们兵力之下,居然还能有人逃出去。可惜了,若是我们能将大利的五千狼崽子全歼,那么我们的形踪突厥人肯定一时还不会知道。本来本帅还想故伎重施,灭了大利那五千狼崽子后,再杀那统叶护一次。可惜,这下是没有机会了。”
  大将张勇一直沉吟不语,这个时候出声道:“大帅,虽然大利城有数十名狼崽子逃离,但末将在辽东时就一直是侦察营统领。大利县城虽然距离阴山北面的白道川不过一日余路程,但末将在围剿大利城的突厥前锋之时,就已经调派了一营轻骑搜捕漏网之鱼。咱们歼灭大利之敌后,也不过是稍事休整了半日而已,据末将推测,估计就算还有漏网之鱼,现在恐怕也还躺在哪个草丛堆里不敢出来呢。”
  王仁恭闻言眉目一动,眼中爆出一丝明亮的神采,整个人肃立马上一动不动,皱眉沉思着什么。
  一旁的杀人魔王罗士信却在一旁大叫道:“管这么多做什么?咱们这次出来,本来就是来捞大鱼的,几个小鱼小虾的跑了也就跑了,管他做甚。咱们这一路上马不停蹄的连夜奔袭,眼看着已经到了阴山白道,怎么着咱们也得学下卫青大将军,来个大军出塞,直捣突厥中军大营,杀他个七进七出,活捉那个什么狗日的统叶护可汗啊。”
  秦琼看着自己的好兄弟一如既往的还是那么的鲁莽,有些头痛的道:“士信,陛下对我们万分信任,将五万精骑交与我等,这是皇上万分的信任。可越是如此,我们越得慎重。我们此行出塞,不但自身凶险,也带走了雁门关陛下那里的小半兵马,我们必须谨慎,必须完全陛下的重托,牵制住大部突厥兵马。如果我们有失,不但我们自己危险,也是让陛下陷于危局之中,这非人臣所为。”
  “是啊,叔宝说的有道理,我们有精骑五万,可突厥人却有狼骑二十万。在塞外草原,我们要想与突厥人以骑战争锋,这非智者所为。”王仁恭也摇了摇头,突厥人天生的马背上民族,骑射是每一个突厥男子的天生本能。虽然陈军的装备强于突厥人,有更坚固的铠甲,更犀利的长矛、马刀,还有连射弩及不少火器,可是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与四倍与自己的突厥骑兵交手,这却是每一个汉人将领,都不愿意直接面对的境况。
  罗士信的好哥们,另一个魔王,混世魔王程咬金在一旁一拍大腿高声叫道:“那怎么办?难道咱们就这样如老鼠一样的躲在这里,等那些突厥人汇齐后,然后越过这白道,杀往雁门而去。而咱们深得陛下信任,领着陛下挑选出的最精锐的五万精骑就躲在这里,等突厥人过去后,咱们就真的如陛下所说的那般在他们后面捅捅屁股,打劫打劫三两后勤放羊的突厥人?真要这样,谁会更失望?将来如果回到中原,你们说天下百姓会怎么看咱们,朝中的文武们会怎么看咱们?别的不说,估计到时裴寂、柴绍等那群狗娘养的就会让咱们以后再也抬不起头来。”
  肉飞仙沈光笑着道:“那老程你说咱们怎么办?凡事总得有个章法,总不能怕别人以后嘲笑,咱们就将这五万弟兄给不管不顾吧?”
  秦叔宝出声道:“士信和知节说的也不无道理,我们千里迢迢,日夜兼程赶到这里,自然不能就这样干坐着。大帅,依末将看,其实我们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刚才张将军也说了,探子打探到的消息是突厥人的大营眼下只有二十万人马,虽然号称四十万大军,但实际上还有二十万人马并未赶到。而且突厥人并不知道我们现在已经到了阴山脚下,估计他们眼下还刚刚收到消息,说我们歼灭了他们大利的五千前锋。也许,他们甚至连这个消息也还没有收到呢。但不管如何,末将都觉得我们现在有一个不错的机会,突然人虽然四倍于我,但如果我们是突袭,而非明攻,也许这其中还是有机会的。”
  “对啊,大帅,咱们眼下距离突厥人的大营不过四十余里,快马不过一个时辰而已。眼下刚刚天黑,咱们正好就地休息半晚上,等到快天明之前的那段时间,正是敌人最松懈之时,咱们突袭敌营,事情大有可为啊。咱们也不求击败突厥人,只要重创突厥人即可。如果突袭得手,突厥人定不敢再轻易南下,最起码也会等到另外的兵马到达才有可能南下。有这时间,陛下那边肯定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了。”张勇赞成道。
  “你们呢?也都同意这个计划吗?”老帅王仁恭转头从身旁的一个个大将脸上扫过。
  面对王仁恭的目光,诸将莫不微微点头。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是陈军将士们最为自傲的地方,也是程咬金这些功臣派最瞧不起裴寂那些投降派的地方。跟随皇帝陛下起兵以来,多少次面临着生死危急,可哪一次他们都是义无反顾的直冲上去,没有一次退缩过。
  在场的诸将每个人都知道,在那条灰白的山道背后,就是四倍于他们的二十万突厥狼骑,可此时,每个人都是毫不退缩!
  将军沙场百战死,凌宵阁上早封侯。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第814章
圈套
  夜幕深沉,漆黑无光。
  阴山北面白道川草原上的突厥大营,金狼大帐之中,突厥汗国大可汗统叶护端坐在铺着白狼皮的金狼椅上,在他的下首则坐着刚刚来与他议事的乙利小可汗。帐中只有两人,在等待使者到来的时间里,突厥汗国权利最尊贵的两位可汗却都各自无声的喝着马奶酒,似乎在刻意的回避着刚才那敏感的话题。
  “大汗,使者带到。”一名金狼护卫掀开帐帘大声道。
  统叶护对那个披着一个狼头盔的金狼侍卫轻轻一点头,“让他进来吧,你在外面守候。”
  沙沙脚步声中,两个一身羊皮袍子突厥人打份的高大汉子低着头走入帐中。
  乙利小可汗上下打量了那两人一眼,目光一闪,喝声道:“从白道川到洛阳,千里之遥,你们居然这么快就回来了?还有,大汗派出的使者乙力呢?他在哪?”
  跪在地上的两个汉子其中一个站了起来,“回可汗话,我俩都是乙利使者出使陈朝的随从。当日我们带着礼物跟随乙利使者一路南下,结果在马邑碰到了已经投降了陈朝的刘武周部将宋金刚,他强行扣押了我们,我们随我一路到了雁门之时。却突然被宋金刚带到了雁门城中,在城中,我们见到了陈破军。”
  “什么?你说你大哪见到了陈破军?你们见到的是哪个陈破军,是陈朝天子陈破军吗?”统叶护可汗听说他们在雁门城中见到了陈克复,心中震惊,从金狼椅上一下子腾身站立起来,满脸的不敢置信。
  一旁的乙利小可汗听到陈破军在雁门,也是惊讶的不行。他们对河东的情报基本上都是依靠刘武周给他们的,而刘武周给他他的情报显示,陈破军此时正在洛阳城中,而河东也不过是区区二两兵马,其余府兵就算临时征召,短时间内河东也最多有五万兵马。
  后来刘武周突然在楼烦战败,被窦红线接应退回了陇上。宋金刚与甄翟儿也挟马邑、定襄两郡兵马归附了陈破军。这一切虽然有些突然,但统叶护却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唯一他不知道的是,刘武周在桑干河五万大军覆没,败于陈军那犀利的火炮之下的事实,刘武周在告诉窦红线时却做了些改动,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刘武周只说那一战,陈军投入了大量的火器,却并没有明确告诉窦红线,那一战中,陈军出动的火器并不是传统的那些火器,而是一支全新的,威力极其惊人的火器。
  窦红线在上报统叶护时,也并没有特别在意火器之事,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河东的陈军拥有许多火器而已。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统叶护才会对于南征十分的有信心,他觉得陈朝向来行的精兵路线,兵精却不多,如今陈朝四处开战,兵马铺的极广,河北一线并没有多少兵马。
  虽然统叶护出于内部的原因,执意要等其它各路兵马到来后再南下,但实际上,这一切也是在于他对于陈朝反应速度的掌控。统叶护看来,等陈破军从各地抽调兵马到河东,组成真正坚固的防御之前,突厥汗国的其它几位可汗带着的部族兵马也早应该到了。到那个时候,陈朝在河东的兵马虽然会增加不少,但依然不会对他们南下造成太多阻碍,反而他还可以借此机会,大大的消耗一下如莫贺咄小可汗等那些势力强大的部族首领的实力,借以树立增加他的威望。
  这一切都是如此的完美,完全的处于他的掌控之下,至少在今天天黑以前是这样的。
  可是现在使者突然报说陈破军已经在雁门关内,这却是让他始料不及的事情,联想起刚刚知道的大利城五千先锋转瞬被歼灭的消息,统叶护已经开始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在心中升起。也许,是他太低估陈破军了。
  陈破军既然已经到了雁门,还是秘密到达的,那么河东的兵力就绝对不止是两万人马了。陈破军是陈朝皇帝,皇帝驾临边疆,如果按他对隋朝杨广数次巡边的认知,以前杨广巡边时每次都是出动二十万以上的兵马随驾。如果这次陈破军的身边也有着这样的一支大军,那么这事情就玄妙了。
  乙利小可汗此时也放下了之前与统叶护的争执,忙转身郑重的对统叶护道:“大汗,陈破军此人向来阴险,当初始毕可汗南征,他明里与始毕结盟,让始毕放心南下,实际上却在背后抄了始毕的汗庭。这才使得始毕南征之军军心不稳,转而又趁始毕可汗退军之时,一路上接连袭击,最后始毕可汗全军覆没,南征四十万勇士一个也未曾回到草原。”
  “大汗,陈破军之阴险狡诈无人能及。纵观其发迹之路,就可见一斑。此人用兵如其人,最为狡诈,往往以正合,以奇胜。用兵最爱先发制人,兵行险招。观其以往战事,少有正面决战之举,多是行诡道。大汗,如今我们聚兵二十万于阴山之下。陈破军却突然秘密驾临雁门,我以为,陈破军又是在玩什么阴招。弄不好,歼灭我先锋的陈军,弄不好就是陈朝的大军。陈军最善突袭,兵锋极强,如今陈破军到了雁门,大汗不得不谨慎一些。大汗一身以系天下,实在不宜亲冒矢镞之险,我斗胆恳请大汗先行回避……”
  统叶护面色凝重,却反而哈哈高声大笑:“本可汗乃长生天所佑,乃是草原之雄主,又岂畏区区陈朝兵马?本可汗无须回避任何人!”
  跪在帐中的两个使者随从似乎也为统叶护的豪情所感动,忙齐声赞叹,异口同声:“大汗神武,天下无敌!陈破军不过跳梁小丑,不自量力,竟胆敢来犯,必将自取灭亡!”
  “大汗,小在的雁门之时,有一汉人官员主动前来接近,自称原本乃是唐王李渊之臣裴寂,还说先前曾经出使我草原的刘文静是他好友故交。说如今唐王身死,他被迫归降于陈,但心中实常念故主,最近他得知唐王乃是死于陈皇之手,因此有心为故主报仇,可却有心无力,听得乙力使者出使,故找上我想让小的为他牵线。他说有一重要消息告诉大汗,他给了小的一卷书信,原本要小的交与乙利使者。可后来乙利使者被那陈皇囚禁,故小的自作主张带回来给大汗观看。”
  “哦,是什么重要之物,快呈上来。”统叶护一听李渊、刘文静、裴寂等熟悉的名字,心中已经信了几分。这个时候又听到有什么重要之物,心中更是高兴起来。他正为陈破军突然出现在雁门有些担忧,如果此时能有一个在陈破军身边的汉人内应,那对他是极为重要的。
  那随从小心谨慎的从怀中取出一副卷轴,双手平拖着小心的举步上前。统叶护双目盯着那卷卷轴,眼中都快冒出精光。
  统叶护接过卷轴,迫不及待的观看起来,虽然上面写的都是些汉字,但统叶护却因当初其兄射匮可汗看重汉人文化,也学习了不少时间的汉人文字典籍,此时观看起来,却也是不需要假手他人。
  打开卷轴,他越看越惊讶,越看越激动。这卷轴却并不是一封书信,而是一封关于河东的山川地图,陈军各处城防布置,甚至连陈克复什么时候到的雁门都写的一清二楚。上面说陈破军在一个月以前就已经到了雁门,甚至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开始向雁门秘密调军。如今雁门一带早已经聚集了近三十万陈军,信上说陈破军早就通过特勤司的密探发现了他们突厥人的兵马调动,和南下意图。上面还说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说他的可敦窦红线其实也是陈破军处心积虑安排在他身边的一个棋子,甚至说刘武周实际上也早暗中投降了陈朝,被秘密封了周国公的显爵。窦红线与刘武周投靠于他,实际上不过是陈破军在引诱他南下。还说陈破军早已经在雁门马邑附近准备了一个巨大的圈套,等着突厥大军南下全部钻入其中。
  “不可能,不可能,这都是假的,这不可能!”统叶护开始是激动,后来是惊讶,到了最后则是面色惊惶,满脸的恐惧了。那卷轴上关于河东的山川地图等都是真的,与刘武周交给他的,及他自己民派人打探到的是一样的。甚至陈军的布置城防等,比他打探到的还要清楚真实。这一切让他兴奋,说明那个裴寂是真的投靠于他,告诉他的都是真的情报。
  可是后面的消息却让他不敢相信,也不肯相信。
  陈破军居然在半年前就已经在调集兵马对付他,而且居然调动了尽三十万兵马在布圈套等他?
  他的可敦窦红线居然是陈破军的秘谍?那岂不是说早在两年前陈破军就已经在准备对付他?
  投靠于他的刘武周居然其实是陈破军的人?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惊天的圈套?
  这怎么可能?
  可是,真的不可能吗?还是这一切都是真的,只是以前他一直被陈破军蒙在了鼓中?
  这一刻,草原上的雄主统叶护也在一瞬间失神了,迷茫了。理智告诉他,这个裴寂不可信,说不定是陈破军安排的一个圈套,就是为乱他的心神的。可在内心深处,有些多疑的统叶护却在想,如果裴寂所说的都是真的,那又会怎样?窦红线是陈破军派来的秘谍,刘武周是陈破军安排好的棋子。那还有谁是可以信任的?
  “大汗,小的这里还有一样那裴寂要交与大汗的一件信物,说是大汗看过卷轴如不家疑惑,可以写信给他,只要使者持此信物,他自然就知道了。”在统叶护失神迷茫之时,那乙力的随从却又一边出声,一边往怀里掏那信物。
第815章
虎!虎!虎!
  阴山下突厥大营之中铿锵之声,一片繁忙与混乱。暗夜里的火把之下,一队队披着破烂羊皮袍子的汉子正扛着一块块风干的牛羊肉往马车上装,除了牛羊肉,还有人搬着一捆捆的羽箭往马车上搬。不少光着膀子的拿着铁锤的大汉一看就能猜出是随军的铁匠,他们正拿着大锤不停的修复着一把把缺口的弯刀。还有些人则正在给战马更换破损的马蹄铁,一群人看似混乱无比,却又似乎井井有条的在忙碌着。
  火光照耀不到的黑暗阴影之中,大陈王仁恭元帅游击军麾下的特战营飞虎营的代总管张猛隐藏在黑暗之中,如同一头正在准备捕猎的豹子,一身黑色的斗篷将整个身躯隐藏在黑暗之中,他手举着一只千里镜目光锐利地盯着火光之中的突厥营地,如同猎豹在选择猎物。
  千里镜的清晰观察之下,南面的这一片营地人影绰绰,除了那些在装车的随军奴隶外,还有着众多的工匠在忙碌着。除了这些,张猛还注意到,营地中居然还有不少的妇女,这些妇女既有胡人妇女,也有不少汉人装束的妇女,看她们的动作,却是在缝补着皮甲与帐篷。
  而在最边上的营栅边,一排排的突厥士兵正在集结,一座座的帐篷被拆下。不少的士兵一边穿着皮甲,有的还在拿着磨刀石在为自己的弯刀最后一次打磨。马匹嘶鸣喘息,头领们发号施令,士兵互相咒骂,甚至一旁还有营记在惨叫哭泣,噪音如同潮汐高涨,达到顶点。
  “他们要出发了!”张猛喃喃道。
  “看样子,统叶护已经知道了大利城那五千先锋被灭了的事情。这些人数目不多,定是突厥人派去侦察的探骑,不过千余人,看样子突厥人有了些警惕。将军,要不要派兄弟去给大帅报告,免得被突厥探子给发现了咱们的计划?”一名同样全身笼罩在黑色斗篷之中的陈军校尉轻声道。
  那名校尉说得没错,突厥人确实派了一个千人队骑兵前出打探,而且这支骑兵只是一个前导,在他们之后,天亮后突厥人还会派出五个千人骑队伍越过阴山白道打探。这支最先离开的队伍是一支阿史那部族的直属千人队,突厥骑兵中精锐中的精锐,一直完全由狼兵侍卫组成的突厥骑兵中的侍卫骑兵队。统率这支千骑的将领是一名身份显贵的特勒阿史那。大奈。
  他生得英姿飒爽,胯下一匹精神抖擞的红马,红铜色的鬃毛与阿史那、大奈的披肩长发的色调一致,马饰也染成青铜色,纹饰着代表着阿史那家族的金狼徽案,以配合骑手的披风。营地中许多突厥骑兵目送他离开,目光中满是羡慕。阿史那、大奈精于骑术与弯刀,且是出身于阿史那家族的特勒,又年青英俊,是许许多多突厥士兵中的偶像。
  此去估计再也回不来了,张勇一边看他骑出营门,心里一边想。他的部下在他身后排成两列,鱼贯而出。估计他们都不可能回来了,张猛嘴角冷笑,他们不知道,在他们的前面,有五万陈军精锐正在等着他们。如果他知道这些,也许就不会如此的耻高气扬了。
  “将军,两位大人入营这么久了,也还没有消息。现在突厥人突然派出骑兵出营,会不会是他们已经失手了?”旁边的校尉担忧地道。
  “不会的。”张猛表情凝重,目光直盯着那连绵的大营,摇头坚定道:“他们定会成功的,我们需要的就是按计划潜入突厥营地,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弟兄们都就位了吗?”
  “八百飞虎特战营兄弟已经全部潜入突厥大营,将军,养兵千里,用兵一时。我们飞虎特战营自得陛下授与营号组建以来,弟兄们艰苦训练两年有余,今朝终于到了用武之时,绝不会让将军与陛下失望的。不成功,便成仁!”
  “张彪是你们飞虎营的统领,如今他自请命深入敌营,不愧为我大陈忠勇将士。本将受元帅之命,暂统飞虎营,与八百弟兄共进退,希望这一次,我们能旗开得胜!传令下去,让弟兄们按原计划行动,没有收到两位将军的信号之前,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不得暴露。”
  飞虎营的那名校尉郑重地点头:“末将明白,忠诚与牺牲是我们飞虎营的战号,为了任务完成,每一个弟兄都将这句话牢记于心。”
  张猛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重新端起千里镜认真地观察着突厥人的营地。这次的任务艰巨又光荣,而且他最小的弟弟张彪,也就是飞虎营的总管此时正深入到了突厥的金帐之中,这其中的危险不言而明。张家八兄弟,除了已经战死的三兄弟外,还有五兄弟在军中服役。
  这一次出塞,他们张家就有三兄弟在军中,大哥张勇,小弟张彪,加上他自己。当初的猎户兄弟,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大陈的将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夜色如漆,张猛的目光望着无数的突厥营帐,心中充满了祈盼。
  五万陈骑要在草原上主动夜袭二十万突厥狼骑,这事情听上去无比的疯狂。可事实上,这一切却全都是陈军正在计划进行中的。五万轻骑已经趁着夜色悄悄潜过了阴山白道,到了阴山北面茫茫的白道川中,正潜伏欲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