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85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前所未有的手术,高丁早已经被罂粟汤麻醉,高家庄上两百余人,全都围在厅内厅外,全都安静的望着那屏风隔起的堂中那一个急救台。
  高乙蹲在门口,紧咬着牙齿,死死捏着拳头,静等着结果。
  高伯走过来,拉起高乙的手:“小乙跟我过来。”
  高乙跟着高伯走到厅外一角。“小乙,我们有大麻烦了。你还记得小丁是出去做什么的吧?”
  “知道,四哥是奉小姐的命令,去接南边来的客人。”
  “没错。小丁带了五十个人去接人,可是现在却独自一人重伤而回,生死不知。这到底出了什么事?我感觉有麻烦,很大的麻烦,我们需要能马上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小丁现在的情况,一时还醒不过来,我打算让你马上带人到庄子附近四面打探情况。”高伯忧心忡忡的说道,他可是很清楚高丁出去接的是什么人,也清楚他们自己的真实身份,还有他们在干的事情。若是万一真出了大事,他们起码也得有个准备。绝不能让人摸到庄子上,来个一网打尽。高丁倒在庄门口,这让高伯实在是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我想留在这里等四哥醒来!”高乙道。
  “小乙你放心,虽然我从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姑爷的这种救人之术,可既然老钱都没有半点异议,那说明这种方法真的很可能有用。你看到现在也没出什么事情,你留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更何况,眼下小乙小丙还在外面,小丁又抢救之中,眼下庄里只剩下你了,总不能让我这个老头子亲自出马吧?”
  高乙深吸了口气,抿了抿嘴唇,最后点了点头,“好,我马上带二十个兄弟出去打探。”说完起身往外走,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对高伯道:“高伯,万一四哥救不回,希望你能去向姑爷替我说一声谢谢。我高乙相信姑爷,佩服他是个敢做敢当的汉子,小姐嫁给他,没挑错人。”
  高伯点了点头,其实刚刚新姑爷出头要救钱叔都说没救的高丁时,庄中上下心中都有了数,这个新姑爷有担当。他不认识高丁,高乙先前还与他有点小摩擦,可他还是义无所顾的出手了,不管事情成败,就凭这,也完全让高乙和高伯等这些高家庄上下都对其信服不已。虽然新姑爷来历不明,还得了失魂症失忆了,可这份胸怀这份大气,绝对配的上小姐,配的上他们的公主殿下。
  若是凌云不出手,谁也不会说什么,毕竟,钱叔都说没救了。可凌云出手了,没有担心万一失败后的后果,这就很了不起。
  只是,此时的高伯,站在漆黑的庄院里,心中依然充满了紧张。他在心里祈祷,祈祷姑爷和老钱能把高丁救回来。也在祈祷,希望这位失忆的姑爷真的是一个良助,能够好好的体贴公主,好好的帮助公主。这些年公主过的太难了,希望公主从现在起,能够真的过的高兴,轻松。
  祈祷完毕,他还是忍不住频频望向庄外的漆黑夜空,心中充满担忧,树欲静而风不止,高丁负伤而回,终究让老人心中难以平静!也许,这只是开始,最大的风浪或许还在后面。公主,我老了,在你身边呆不了多久了,但愿,以后的日子,能由新姑爷替我照顾你。
  ……
  扬州,江都城。
  他正在书房之中对着一封书信,敲门声却突然响起,在这样的时刻显得十分刺耳。杨广抬头,皱眉道:“是谁?”
  杨威的声音从门外响起,这个年青的本族旁支少年,因为上次的出色表现,和司马德戡、裴礼一起被他特别提拔为王府的库真大都督,不过那天被提晋为晋王府库真大都督的并不止他们三个,还有宇文化及等四人。宇文化及是寿州刺史宇文述的长子,另外还有洪州总管郭衍、总管府参军段达、总管府司马张衡的儿子也一起被晋为库真大都督。不过封赏宇文化及三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父亲是他的一党,心腹之人。而杨威三个,除裴礼是多年心腹外,杨威和司马德戡二人却是年少勇猛,很得杨广看重。
  “殿下,宇文化及、郭恪、段庆、张希玄四位大都督刚进城,正在外请求侯见。”
  杨广沉默了一下,“马上带他们过来。”
  宇文化及、郭恪、段庆、张希玄四人,都挂着晋王府库真大都督的职务。全都是朝中官员子弟,而且他们的家庭都属于关陇贵族。祖上几乎都是魏、周贵族官员。不过四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父亲既是朝中大臣,同时也是晋王杨广的心腹党羽。
  宇文化及的父亲宇文述,乃是淮南重镇寿州总管,是当朝一员猛将,有小陈平之称,拜上柱国,左卫大将军,褒国公,镇守扬州北面的寿州。郭恪的父亲郭衍,和宇文述一样,在北周时就是一员名将,官至上柱国。此时他勋封上柱国,爵至武山郡公,同时担任洪州总管之位。
  而段庆和张希玄两人的父亲分别是杨广总管府的司马张衡和总管府的参军段达。两人是杨广身边的左膀二臂,宇文化及和郭衍则一镇扬州北面重镇寿州,一镇扬州西面重镇洪州。同时,宇文化及还是杨广的谋主,并且宇文氏还为杨广全力提供钱财,而郭衍则在洪州大修甲仗,阴养土卒,为杨广训练私军死士。
  这四人,就是杨广一党的核心成员。两内两外,且分工明确。不过平时杨广也不便于与郭衍和宇文述联系太过密切,因此,大多数的时候,还得利用他们的儿子来传递信息。四人在杨广府中担任侍卫官,也正是为了方便。
  没多久,宇文化及四人已经到来。
  宇文化及四人年纪其实和杨广年纪都大致相仿,不过比起他们的父亲来,这几人却是差远了。特别是宇文化及,原来因为宇文述作战勇猛,天子还特别授其子宇文化及为开府,可宇文化及没有半点其父亲的勇猛,更没有半点小陈平宇文述的谋略,纯粹只是一纨绔子弟,在大兴城,胡作非为,还博得大兴百姓送了个轻薄公子的名号。最后甚至弄的在大兴立不下脚,被宇文述给弄到扬州来了。其它几个也都和宇文化及一个德性,到了扬州,四人倒是臭味相同,很快在扬州城闯下了个江南四大公子的名号。当然,都是恶名。
  杨广对于这四人的恶劣是早就了熟于胸,不过四人的父亲是他的左膀右臂,心腹党羽。因此,对于四人的行为,只要不是太过份,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闹的太厉害了,也顶多就是抓起来训斥一番,或者是关押几日,但马上就又会放回去了。
  “事情办的如何了?”杨广对于四人还是没什么好感的,说话间语调也是冰冷的。
  四人都是那种纨绔,对于这位跟他们差不多年龄的晋王殿下,惧怕反胜过于对自已家老头子。听到晋王问话,宇文化及有些小心的上前回话,“家父暗中随着卑将马车南下,此刻就在城外的宋庄。”
  郭衍之子郭恪也连忙跟着道:“家父目下正送家母来扬州寻医问诊,明日就可到达扬子津登岸。”
  “嗯,知道了。”杨广点了点头,缓缓又道:“明日我准备去郊外射猎,你们也都回去准备一下,到时随行。”
  “是!”四公子明白杨广话中真正意思,并不是真的说让他们准备射猎之事,而是让他们回去把此事告诉他们的父亲。所谓郊外射猎,不过是要避人耳目,好让晋王与他们的父亲暗中商议要事。
第016章
记忆恢复
  高家庄的婚礼已经暂停,布置的喜庆的礼堂此时还保持着刚刚紧急手术时的状态。紧急的手术终于完成,凌云有些疲惫的坐在那临时拼凑的手术台脚下席子上,浅雪和明月两人也差不多,脸色有些疲倦,但经历一场如此重大的手术,开膛破腹,鲜血四溅,肠子内脏全露出来,如此可怕的场景,却并没有让两个大小姐有半点惊吓,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她们太过镇静,要知道,就是凌云刚刚都有好几次有种恶心想吐的感觉,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直面那破开的膛腹和肠子的。
  最疲惫的当属钱叔,这种手术凌云只是一个策划者,真正的施行者还是钱叔。他那精准熟练的止血缝合手术,让人叹为观止。虽然有凌云想出来的奇特的自体输血方案,可当时高丁还是受伤严重,失血极多,若不是钱叔在最短的时间内止血缝合,手术根本不可能完成。
  手术已经结束,可高丁还在昏迷之中没有醒来。罂粟汤的麻醉效果还在,不过他呼吸还算平坦,虽然脸色苍白了些。凌云粗略的检查了一下,他的心跳脉博和体温都还算正常,现在开始,只要一会麻醉效果过后能醒过来,并且不出现大的术后反应,高丁就应当算是救回来了。虽然现在凌云还无法判断他能否醒来,但他觉得手术应当是成功了。
  “好了,高丁算是鬼门关走了一趟了,这小子赶回来参加小姐和姑爷的婚礼是对的,姑爷不但是小姐的福气,也是高丁的贵人。”钱叔喘着气,轻笑着说道。在他诊断,经过这个闻所未闻的手术后,高丁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有八成以上的希望能活下来。
  钱叔的声音虽然不大,可却让满屋子担心的人一下子开心起来,要不是怕吵到还昏迷着的高丁,凌云估计他们会跳起来大声欢呼。大家小声的笑着,交谈着,庆祝着。看的出来,高家庄人的感情不错,哪怕高丁只是个护卫队长,可大家却依然为他高兴万分,这份感情很真诚。还有很多声音在赞扬钱叔另人惊叹的医术,称他华陀再世,扁雀再生,简直是生死人肉白骨,妙手回春。当然,这其间凌云也收到了许许多多直向他投来的注目礼。大家不会忘记,不久前,钱叔可是都对高丁的伤束手无策,就是已经无力回天了。关键的时候,还是他们的新姑爷站了出来,想出了一个奇妙的医治方法。虽然不少人还不清楚,这场手术中,自体输血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有没有比缝合止血更重要,但这不妨碍他们称赞新姑爷的大气。该出手时就出手,含不含糊。有担当,真汉子。
  “姑爷真是好样的!”
  “小姐找了个好丈夫!”
  “大郎了不起!”
  “原来大郎以前也是一个高人,名医!”
  ……
  各种各样的声音小声传递着,不过却并没有刻意的隐藏着。这是赞扬,也是认同。可以说,这一刻起,凌云真正感受到,自己也成为了高家庄的一份子。心里第一次对高家庄也有了一种认同感,这种感觉让他心里愉快许多,让他不再感觉自己只是无根的浮萍,只能随风飘泊。
  不过在这些惊叹赞扬的目光中,凌云也感受到了几股其它的目光。他们来自浅雪姐妹、钱叔高伯等几个老人。这目光中,有种疑惑。凌云一下子明白过来,自己刚刚的表现确实太过突出了。首先不说那种自体输血的新颖急救手术知识,他这样一个年青人从哪里学来的,毕竟连做过御医的钱叔都没听说过这样的手术方案。更大的问题是,凌云可是一个失忆者,按理说就算凌云以前是一个名医弟子,学过这种医术,可他也应当不记得才是。
  “易郎,你恢复记忆了?”
  高浅雪终于问起,对于易风,她实在有很多不解之处。那天池边听他吟诵的那首曲词,充满了一个亡国之人的悲伤心情和对故国的怀念。事后,她翻阅了许多书,都没找到这首曲词,甚至让许多人去打听,可也从来没有发现这首曲子是何人所做。这让她当时很疑惑,这首曲词情真意切,相当好,如果早有之,不可能被埋没,无人知晓。可若说这词是凌云做的,又有一个问题。若是他以前做的,他怎么还记得?若是他现在做的,那他失忆后,怎么还能做出这样好的词来?
  这些天她一面派人加紧打探易风的底细,想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一边又派人小心观察着他。外出打探的人一直没有查出易风的身份,但观察的人却有不少发现,如易风会骑马,而且还骑的不错,甚至穿衣用膳等各种生活中的技能习惯,并没有遗忘。这种种情况,甚至让高明月怀疑,这个易风会不会是朝廷派来的鹰犬,接近她们,装失忆,来挖他们底的。不过这种怀疑太站不住脚,因为浅雪清楚自己那天是突然跳河,而且高浅雪要嫁给易风,也只是突然的决定。
  可现在,易风突然展现出了他神奇的医术之后,浅雪也不得开口相问了。
  凌云微微笑了下,对于这个问题,在他说出那个急救方案之后,他就想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刚刚他也一直在想要如何回答,对于过去的身份,凌云确实没有记忆,但又不是完全没有记忆。这些天来,他感觉到,有些记忆,如生活上的习惯,骑马、穿衣、吃饭、甚至是看书写字,这些他都自然而然的还能记得。比如一拿衣服,他自然就知道要如何穿,跟看书一样,那些书一翻看,看到字自然而然的就认识了。
  而有些记忆,例如本来的身份等记忆,却又全然不知,不管怎么想,都记不起一丝半点。
  这样的情况,在凌云仔细想来,觉得只能说自己应当不算完全失忆,而是一些重要的事情遗忘了,可那些日常习惯的事情,则还保留着惯性记忆。
  这种情况很奇特,可他不能这样对浅雪说,毕竟除了这个隋朝的身体,他身体内还有一个后世的灵魂,有着那个灵魂全部的记忆。若是说不好,就会让人起疑。因此,他想来想去,想了一个回答的说辞。
  “嗯,这几天我发现,我也不是什么都不记得了,有些事情面对的时候就会突然想起,好像是习惯一样记得。好比怎么穿衣,怎么说话,怎么读书,怎么写字,怎么骑马,没有做的时候不记得,可要做的时候,脑子里却突然就知道该如何做了。刚才看到高丁受伤,大家束手无策的样子,我脑子里也突然就冒出了急救的方法。”
  “是这样的吗?”高浅雪不置可否,眉头依然微皱着,然后目光转向钱叔,像这个医术权威寻求参考信息。
  钱叔其实现在对于凌云也是充满着疑惑,但更多的不是对凌云身份的怀疑,而是对于他的医术,比如救起溺水的高浅雪用的急救手段,还有现在救起高丁用的方法,都是些闻所未闻,但却急见效果的方法,这让钱叔极为震惊,急想知道,凌云的医术到底从哪而来,而他还有多少这样神奇的医术。
  “失魂症其实只是一种比较宽泛的说法,失去记忆的症状也有好多种,有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症状。有些人,完全失去记忆,不但不知道自己是谁,甚至连穿衣吃饭之类的都不记得了。有些人只是失去某件事情的记忆,有些人只是对某段时间的事情失去记忆,有些只失去重要的记忆,还有严重的,甚至最后脑子混乱,连吃饭穿衣说话都忘记了。姑爷刚所说的症状,看起来应当算是完全失忆的一种,但又对一些惯性的记忆保留着。这就是说,姑爷忘了自己是谁,自己家在哪,自己的父母家人朋友是谁,经历过什么事情等等都不记得了,可生活的惯性记忆又还记得,会说话穿衣识字写字等等。”
  高浅雪对这个专业的回答很满意,不过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可易郎刚刚还记得救高丁的方法。”
  钱叔捋了捋花白的山羊胡子,笑道:“那就要恭喜小姐和姑爷了,这种情况来看,多数是好事。姑爷的失忆,极有可能是遇袭时头部受伤所致,因此这种失忆很有可能只是暂时失忆。现在姑爷能想起救治高丁的医术,这极有可能说明姑爷正在恢复记忆。也许用不了多久,姑爷就能一点点恢复自己的记忆,最后完全恢复了。”
  就是这个回答,凌云装出一副高兴的模样,不过他也确实高兴。有了钱叔的诊断,以后他就算是突然冒出一些什么不合时宜的话语,做出什么出格点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和记忆有关。甚至自己后世的记忆,也能算成是刚恢复的原有记忆了。
  高浅雪轻松了一口气,这个答案解决了她的许多困扰。虽然其实她心底很喜欢眼前这个失去记忆之后的男人,没有太多牵绊。可若是他能恢复记忆,她依然会为他高兴。
  高丁刚做完手术,暂时还不能随意移动,因此继续留在这里,拔了几个人照看。礼堂成了病房,这婚事自然是继续不下去了。说好了择日再完礼,高浅雪姐妹就和高伯、钱叔他们一起去了西院,说是商议事情。凌云虽然已经算是高家的男主人,可却不再议事之列,高浅雪让木兰和青莲送他回房间休息。
  看来,想真正成为高家庄的男主人,路还很漫长。
第017章
燕云十八骑
  六合镇因山而名,古称棠邑,西周灵王元年(前571年)置邑,是中国最早建城的城邑之一。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六合秦时属九江郡,西汉属于临淮,东汉属广陵,晋归秦郡。北周南下,改秦郡为方州,置六合郡。开皇元年,废六合郡,以所领各县属方州。开皇四年,废尉氏、堂邑、方山三县,并置为六合县,属方州。
  到隋统天下,战乱平息,紧邻长江的六合也因而迅速发展,人口的积聚和集市的繁荣,使六合成为了大江南北陆路运输的要道。
  在南北朝时期,更是建都建康的各朝的京畿要地。素有“京畿之屏障、冀鲁之通道、军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镇”之称。虽然隋灭陈之后,毁灭了江南的中心建康城,使六合屏障京畿的重要军事作用不再,但江南新的中心扬州城就在其东面,其军事、交通、商贸地位又迅速的恢复。
  方山有六峰,寒山峰、邓子峰、石人峰、芙蓉峰、妙高峰、双鸡峰,传说南朝刘宋孝武帝登山,见六峰是环河,因此改名为六合。一座大山,便有了定山、方山、六合山三个名字。
  在六合山狮子峰下一箕形山坳里。有一座山寺北山面见,远望之如同群山大门的寺庙,在江南十分的有名。寺庙为名定山寺,山寺四周山绕,南辟如门,与寺庙屋壁掩映相望,苍松夹道。这座香火旺盛的寺庙,相传乃是南北朝时最崇尚佛教的梁武帝为一位云游四海,见识广博的高僧法定而建,敕名定山寺。这座曾经因为南朝刘宋孝武帝登陆而改名六合山的大山,也因此更名为定山。定山寺自建立以来,就是禅宗的重要寺院,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是禅宗中的祖庭之一。
  历史上极有名气的达摩祖师,本是印度高僧,是南天竺香至国第三王子,当时传教中土,受梁武帝邀请至建康询问佛学,后来因为教乘不合,达摩离开建康北上。传说他当时折荻渡江至长芦寺,后又至定山寺,这一苇渡江,说的就是此事。后来,达摩前往河南少林寺,创立佛教禅宗,成为达摩祖师。
  因有这个缘故,定山寺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成为江北名刹,定山狮子峰,也成为六合山六峰中的第一峰。
  三月晚春,定山寺更是香客游人如织。定山寺的香火旺盛,也使得狮子蜂成为名山,大量的香客游人,使得这里商机旺盛,山脚下多年以来建立了无数的商铺,客栈酒肆茶楼饭馆无数。
  其中一家叫做悦来的客栈里,有几个人坐在那里,听着一个来自北方的侍官装束的人在低声的对同伴说着什么。
  在开皇十年平定了江南的叛乱之后,皇帝罢去了关东河南以及北方边缘之地的新置军府,裁撤掉了大量府兵。保留下来的府兵,虽然依然编入军籍,归军府统领。但自己及家属又隶属于所在州县,同当地农一样,按均田令分得土地,登记户口,建立籍帐,从此兵农合一。
  自那以后,虽然朝廷也经常在北方边境上和突厥人动动手,但大的战事却是少有了。许多府兵除了轮流去京师大兴城番上护卫,便只需要每年抽出少量时间集合训练,剩下的时间里,我们也和其它的百姓一样,也只是一个寻常的农户。不过与普通农户要优越些的是,府兵种地,是不用租庸调的。这些府兵们被统称为侍官,多是些家产中上的家庭中选出。
  这个侍官就是一个标准的北方人相貌,留着满脸的络腮胡须,年纪却并不大,约摸三十左右。肩膀宽阔,身材高大,却有些精瘦,头上戴着顶幞头,穿着一件两边开叉很高的缺骻衫,下面是一条用缚裤带子绑着的大口裤,腰上还系着用黄铜和皮革打造的蹀躞,这是种多功能的腰带。带头和带扣都用黄铜制作,皮带则是黄牛皮,带上有十一个黄铜打造的扣眼,下面系着十一条小带子,并钉有铜饰。这种蹀躞带具有极强的收纳功能,可以悬挂水壶、钱袋、扇子、香囊、刀、剑,乐器,箭袋,甚至是笔墨纸砚等等东西。
  此时这个府这侍官的腰上就挂了一个水壶,一个香囊,一个钱袋,还有一把短刀。跟他同一张长条桌边坐着的则是差不多装束的数名汉子。看样子,也是侍官,因为他们都差不多装束,缺骻衫,大口裤,以及腰上漂亮的蹀躞,还有上面悬挂着的刀剑,甚至把鼓起的钱袋就那么大大方方的挂在上面。而且一个个身形彪悍,孔武有力的样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