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285

  易风也笑了,虽然这话有些太简单了,可他却真的相信了。
  张出尘如今的身份是自己的妾,虽然她知道了易风的秘密,可为什么要告诉杨素?杨素能给张出尘的,难道易风给不了?杨素是右仆射,易风可却已经是皇太孙了。况且,大隋皇帝几年前还专门下过一道诏书,五品以上官员的妾,九品以上官员的妻子,丈夫死后不得改嫁。这道诏书有些没人性,可却是当今天子的明旨诏令。按这规矩,那些官员的妻子,以及高官的妾,就算丈夫死了,也是得守寡的,强制的。就跟良人不得跟奴婢成婚一个道理,违者论罪。
  更何况,易风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官员,他是当今的皇太孙,国之储君。易风若是获罪了,只怕无数人会跟上来踩一脚,到时很可能就万劫不复了。若易风倒下了,张出尘这个易风的妾最好的结局也是配发少府寺为婢为妓,一个不好还有可能跟着被处死。因此,张出尘如果不是真傻,她就不可能把这事告诉杨素。
  当然,易风相信杨素安排张出尘过来时,肯定留有后手,要不然怎么控制张出尘?
  果然,张出尘说了出来:“我母亲现在还在越国公府,我希望殿下能帮我把她接过来。”
  “可以!”易风点头。“还有什么要求吗?”
  张出尘轻启朱唇,出人意料的道:“进入府中后,殿下还没有宠幸过我。”
  易风怔住。
  “我还是处子。”张出尘一边说,已经一边开始解开衣带。
  “……”易风无语。
  “就让我侍候殿下吧。”说着话,张出尘的衣衫已经一件件滑落,如玉般的雪白丰腻呈现在眼前,特别是那高高耸立的雪峰,让易风也不由的心中赞叹。
  “其实没必要非要如此。”易风道。
  张出尘却已经脱光了身上最后一件小衣,全身如同一尊雕刻精致的美玉,她轻移莲步,慢慢走到易风面前,然后跨起腿,直接就那样跨坐在了易风的腿上,双手环住易风的后颈轻轻的往自己胸前带。
  “我确实还是处子,殿下难道不信?”
  易风看着眼前那鲜艳的一点红宝石,轻笑着摇头,处不处这些,做为一个后世来的人还真不会太在意。这个时代的男人百分之九十都必然会有处女情结,但对于后世的男人来说,经历着那样的环境,还一直保持着这种情结的人已经不多了。毕竟,在那样的时代里,几乎每个人婚前可能都经历过一段或者多段感情经历,婚前恋爱,甚至同居早就十分寻常,你还非要有处女情结,这不是跟自己找不痛快吗?
  对于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易风来说,在这种问题上,他在意的已经不是处不处的问题了,而是态度问题。处不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个态度,有过感情,不是处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们曾经和现在对待感情的观念,或者说,不管以前感情经历如何,只要能把以前的事情整理清楚,划清界限,那么就没有在意那些了。说白点,其实就跟二婚一样,一对同样有过婚姻经历的人再婚,以前的婚姻经历,和前夫的事情已经是过去了,只要能分清楚这点,好好的对待现在的这段感情这个人,就已经足够了。
  易风不在意,可张出尘却似乎很在意。她主动求欢,也是在向易风证明自己的忠贞。既然已经选择了要站在这个男人的背后,与他同舟并济,那么自然就该将她的全身心都交与他。何况,经历这些时间的观察,特别是昨夜所见到的听到的那些后,她对于这个男人确实有些迷住了,把自己交给他,值得。
第365章
玉人何处教吹箫
  红拂确实是第一次,可那份奔放热烈却是让易风大为惊讶。甚至破天荒的,从头到尾其实都是让她掌握着节奏。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表明心意,她表现的很卖力,而虽然是第一次,可毕竟她是一个受过训练多年的厉害刺客,因此大大弥补了许多经验上的不足,竟然也相当了得。
  等易风终于有些承受不住的叫停后,两人在书房里白日宣淫已经梅开第三度了。易风自己倒是觉得勉强还能战上两个回合,不过他倒是真的担心这个女人回头只怕走不了路了。
  书房里休息的小床榻的床单上绽放着几朵鲜艳的红梅花,易风和红拂两人保留着最后那刻姿势交缠在一起,赤果的身上全是细密的汗珠,屋里是两人粗重的喘息声。
  “真是不要命了。”易风抚着她散落的长发,爱怜的道,“初次承欢就这么疯狂,等回头有你好受的了。”
  红拂这个时候那股子狠劲也终于过去,趴在易风的胸膛上整个人如同散架一般,尤其是那处娇嫩的地方,此时火辣辣的疼痛着,好像被撕裂开来一般。
  “难道每次欢爱过后,都会这么疼痛吗?”她轻皱着眉,嗔道。刚才,确实是她人生的第一次,开始时他却好像要看她笑话似的,只是躺那不动,不得已,她便把自己曾经从几本绣画上看过的一些动作施展,虽然痛,可却不肯让他看了笑话,一味坚持,只当是曾经学习刺杀之术时的那般努力。可这会云收雨歇之后,她真的感觉又痛又累,一点也没有感受到做为女人的那种快乐。
  “当然不是。”易风抚过她的长发,又开始一路抚着她那光洁的背,“这个其实也是大有学问的,以后慢慢体会吧,这可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怎么会只有疼痛呢。痛是因为第一次,而且你太凶猛了,以后记得温柔。”易风边说边笑,甚至抬起巴掌直接在那挺翘的两枚桃瓣上拍了两掌。
  “我、我又不知道这些……”红拂脱口而出,随后微微皱眉,低头道,“临洮公主那件事情,殿下太冒险了。你真的打算把她带到怀荒去吗,可如果被发现了,你想过事情的后果吗?”
  “当然想过。”易风将头枕在手臂上,长吁一口气,“可我的女人要跟我走,我不能不答应,我不能拒绝她,更不能把她拱手送入别人怀抱,我做不到。”
  “爱美人不爱江山吗?”
  “爱江山也爱美人。”
  红拂摇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考虑过这件事情,可结果就是我不能放手。虽然要冒险,但也只能如此了。你昨夜既然在,那你就当听到我跟玉波说过的那句话,只要她不负我,我必不离不弃。这件事情虽然是冒险,但如果操作的好,也并非不能成功。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让玉波回府后假意去洛阳游玩,然后等她到了洛阳后,便直接将她接走,一路送到怀荒。只要操作得当,不会有人找到她的。”
  “嗯。”红拂点了点头,“不过这事情还是有很大风险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殿下还是得多加小心。我觉得,最好还是得等殿下返回了幽州之后,到时再安排她去洛阳。如此一来,更加稳妥一些。”
  听她这样说,易风哈哈一笑:“你的考虑很好,我现在确实是各方焦点,只怕人人都在盯着我,一不小心就会露出马脚来。只要等我们回到北方,一切就好多了。”
  他将那挺翘丰满的桃瓣般丰臀轻轻的揉捏着,变幻着各种形状。看着这般,度过不应期的他,长枪再次举起,不断膨胀,张出尘立即感受到了那份狰狞,一阵惊呼,连忙后退,“再不敢来了,殿下饶我一次。”
  易风看着她那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由的好笑,他也知道她此时确实不堪挞伐,不由无奈。看着高高举起的长枪,突然笑道:“我记得你不但歌唱的好舞跳的妙,而且还会各种乐器?”
  红拂此时还如临大敌一样的瞪着那狰狞的长枪,她这时才发现原来那物是如此的粗大,刚才根本没有仔细观看,心中不由的想,怪不得如撕裂般疼痛,自己真是无知者无畏,刚才居然敢那般。听易风问,便回道:“殿下想要听曲吗,好啊。”她现在是真的怕了。
  “别走。”易风拉住想要起身的红拂,“不如你吹箫吧。”
  “那我去拿箫。”
  易风再次拉住美人,不让她起身。
  “不必,这里就有一支玉箫。”说着,他坏笑着轻按着红拂的头,往那处压。
  这下饶是初偿男女事的红拂,也马上明白过来易风所说的玉箫是什么了。当下一脸通红,为难的望着那狰狞道:“这……这……太脏了。”
  “不脏,你试试。”
  红拂在易风的蛊惑之下,挣扎了半天,最终还是撩起长发,低下了头。
  不得不说,红拂的天赋还是很强的,虽然一开始,也让易风吃了几回痛,可很快就掌握了要领,箫吹的是越来越好,让易风沉醉其中。
  半天后,易风呼吸越来越急促,然后一下子用力的将红拂的脑袋下压,按住不放。
  “咳咳咳……”红拂呛的不轻,眼泪都下来了。刚才她还真的差点以为,他要杀了她呢。
  “以后再也不吹箫了。”感觉吃亏上当了的红拂给了易风一个大白眼。
  易风看着她对着痰盂不停的呕吐着,心里很是得意,不容易啊,终于找到一个肯吹箫的了。
  “我一会就去趟越国公府,亲自把你母亲接回来。除了你母亲外,越国公府里还有谁你想接出来的吗?”易风枕着头,问道。既然红拂已经表明了自己的忠诚,那么他也该做到自己要做的事情。
  呕吐了半天,红拂终于把该吐的都吐完了,她拿着丝巾把脸上的泪水和其它的都擦干净,又用茶水漱了好几遍口,终于把那股子味道都去除了。这时她开始皱着眉头穿衣,“不会有事吧?”
  “能有什么事。”易风摇头,他也不打算找什么理由借口了,一会去趟杨素府上,直接就跟杨素摊牌,要把人带走。杨素不可能因为这个跟他翻脸,不值当。易风去接人,也就说明红拂已经不值得相信了,那么他再要留着红拂的母亲,不会有半点作用,反而会让他和易风的关系僵硬。毕竟他把红拂安插到易风身边,虽然也算是半公开的,可只要没有说开,那这事也没什么大碍,但既然易风要来接人,那事情就没有其它的余地了。
  “你要小心杨素,这是条毒蛇。”红拂提醒易风。
  “我知道,杨素此人,阴狠狡诈,但却又本领极强,能文能武,出将入相,如非必要,我也不会轻易的得罪他的。当然,我相信,眼下暂时,他也不会轻易的跟我把关系搞僵的。这个家伙,是个不能相信的人,虽然眼下他是晋王的人,但我相信,他肯定也还给自己留了后路。”
  “你想拉拢杨素?”
  “暂时是不可能拉拢的到他过来的,不过嘛,将来也许说不定。”
  红拂有些疑惑,对于皇家的斗争,其实她并不是太清楚,和此时绝大多数的人一样,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外面的皮毛而已。在大家的眼里,易风是皇太孙,是太子的嫡长子,因此易风也就是理所当然的太子一党,而杨素则是晋王朝中最大的后援,因此易风和杨素之间,那是对头才是。可红拂却也敏感的发现,杨素和易风之间的关系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易风知道自己被册封为太皇之后,与杨广之间的关系其实恶劣了不少,但表面上还是维持着合作关系的。在杨勇没有被彻底的打倒之前,或者说在此次的北伐战事未结束之前,杨广和他都可能维持着这种面和心不和的关系。
  不管是对易风还是对于杨广,他们眼下当前之敌都应当是杨勇,只有先解决了杨勇这个最大的敌人,那时才是讨论他们之间关系的时候。在那之前,理智的选择就是继续合作,共同对付太子党。
  大兴是龙潭虎穴啊,现在易风是巴不得能马上离开此地。幽州三十二州大好地盘等着自己去掌控呢,更何况,现在又和宇文玉波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是真想马上跑路。万一事情泄露,这可真是会要命的事情。
  易风找杨素办事很顺利,他刚一开口,杨素立即就答应了,直接叫杨玄感把红拂的母亲送了过来。不但如此,他还让府中管家给送了十六只箱子,里面装满了各种绸缎金银等,美其名曰是对红拂母亲这些年在府上辛劳的酬谢。两人都没有提起其它,笑哈哈的无比和谐。
  “多谢越公。”易风抱拳拱手,然后带着红拂母亲以及杨素奉送的十六只箱子扬长而去。
  “养不熟的白眼狼。”杨玄感望着易风早已经远去的方向骂了一句。
  杨素倒是一副古井不波的平静模样,一个小棋子而已,没了也就没了,无大局无碍。不过易风这个曾经他和晋王棋盘上的小卒子,如今却是已经再不受控制,而且大有无人可挡的势头了。
  走眼了!
第366章
有刺客
  元宵刚过,又一场春雪降临,满天飞雪,将大地铺了个白茫茫一片。
  黄昏时分,易风自宫中出来,坐着马车返回府中。今日皇帝召他入宫,一叙天伦,易风出京的日子已经定下,就在三日之后。三日之后,北伐三路元帅以及麾下一百总管,都将奔赴前线,大战也将正式拉开帷幕。其实眼下已经是正月下旬,并不是用兵的最好时机。对草原用兵,最佳的季节应当是秋高马肥之时。眼下正月下旬,开春之季,马上就是冰河解冻,雨水降临,这样的季节用兵是很不好的。特别是这样的一场大战,动员几十万兵马,以及上百万的民夫,对于今年春秋的耕种也将有极大的影响。
  不过战争并不以人的意志为扭转,一场突厥与大隋的全面战争,不可能如局部冲突一样说打就打,双方都得准备。双方都无法真正掌控节奏,卷入这场洪流之中只能随势而为。去年秋天的时候,双方都还没有准备好,而到了现在,两边都已经蓄势待发,停不下来了。
  杨坚对于这场战争相当重视,当着易风的面他直言这将是关系大隋未来国运的命运之战。
  虽然在朝廷的战略讨论中,易风所统领的东路军承担的是一个预备支援的作用,可毕竟易风统领二十位总管,十万兵马,杨坚依然对他寄以厚望。为此,杨坚今天还特别又给易风选调了四位重臣辅佐他执掌东路。
  上柱国史万岁、上柱国贺若弼这两位朝中名将,被杨坚临时任命为北伐东路副帅,兵部尚书苏孝慈被任命为东路军行军长史,御史台治书侍御史刘行本被任命为东路军行军司马。杨坚甚至还特别将宗室名将清漳王杨雄拉出来,将皇族最精锐的一支武装,弘农杨氏三千宗团骠骑骑兵交给杨雄统领,让他随易风北上,为皇太孙保驾护航。此外,杨广还特别从京城禁卫军中,挑选了三千名御林军拔给易风为侍卫亲军。
  这样的待遇,就算是担任北伐元帅的晋王杨广,也没有得到。杨广担任北伐元帅,皇帝只是下旨允许杨广建立左右卫队,从卫府中挑选了两千名精锐而已,跟易风的待遇相差太远。尤其是那五千宗团骠骑,虽然一直驻扎在弘农,可却是守卫着皇族杨氏祖陵的精锐部队,甚至比驻守京师的禁卫还要精锐,这是一支几乎全由弘农杨氏族人担任中高层军官的宗族兵马,忠诚无比。特别让杨广为之羡慕眼红的是,宗团骠骑里还有一支铁甲骑兵,真正的具装甲骑,足足一千具装甲骑。而整个大隋朝这样的具装甲骑,总共只有三支,每支不过千人。宗团骠骑拥有一千骑,另外两支则一支驻守京师大兴宫北门玄武门,一直驻扎在关中的门户潼关。
  具装甲骑曾经是南北朝时期发展出来的最具威力的一种部队,属于真正的重装骑兵,骑士和马浑身就是用铁包裹起来的,当他们在开阔的战场上对敌发阵列发起集群冲锋时,无人可挡。这种甲骑具装威力强,但装备起来也极其昂贵,尤其还得需要极优秀的战马和优秀的骑士。到了隋朝此时,天下一统,朝廷也只保留了三支甲骑而已。虽然多年来,这三支甲骑已经很少有机会再上战场,京师的那支甲骑更多的时候反而是充当着皇家仪仗使用,可没有人会轻视这种铁甲骑兵的威力,如今皇帝居然将这样厉害的兵马交给易风,杨广心里着实很是郁闷。
  易风对于这种宝贝疙瘩,倒谈不上太多喜欢,虽然他也承认铁甲骑兵只要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充当能改变战场局势的战略兵种,可这种兵种太昂贵了。如果说一个骑兵的花费是五个步兵,那么一个甲骑的花费绝对是五个轻骑兵。而且这还不光是花费的问题,还得需要极优秀的战马,以及强壮优秀的骑兵,而且这样一支完全用金钱堆积起来的重骑兵,很多时候都派不上用场。真正能用到的时候很少,这就导致这种兵种性价比其实不高。训练时间长,花费昂贵,而且能用的时候少,补充还不容易,让易风对这种已经近乎淘汰的兵种并没过多的喜欢。他还是喜欢便宜的,补充迅速的兵种。
  不过皇帝能够拔出这两支精锐部队,整整六千虎贲,他还是十分高兴的。六千虎贲,其中一千重骑,一千轻骑,另加四千步兵,给他增添了不少的实力。先前皇帝给了幽州府一百零八军镇,其中十八上镇三十六中镇五十四下镇,按上镇兵额一千中镇八百下镇五百的编制,实际上幽州总管府一百零八镇总共辖兵七万三千八百。原来燕荣统领的未被削过的幽州府就有五十镇,如今的幽州府包含三十二州十总管府,七万余人的兵额并没有增加多少。而且易风这段时间也通过情报部门了解到,除了自己的怀荒军,现今的幽州府的兵马兵部在籍的有五万。但是,实际上,镇戍兵属于边军,比起中原京畿的府兵战力要低的多,而且多是以罪犯以及原来各地的乡兵土团收编而来,不但战力低下,还有许多空额,尤其是在易定恒瀛诸州,更是缺员极多。各州府真正加起来的兵可能有三万左右,还都集中在幽营玄平靠近边疆几个州。而这三万人里,后勤辎重辅助兵种也占了四成左右,剩下的不到两万的战兵,真正可战之兵估摸也就万把人。
  在编五万边军镇戍兵马,真正可战兵一万,听起来很玄乎,可事实就是如此。大隋立国之后,虽然也经常有战事,可多集中于西北陇右以及河东一带。大隋的政治中心在关中,军事重心也一直集中在关陇一线,次为河东。精锐的府兵几百个军府,数十万人马,都布置于关陇河东河洛一线,对于偏远的东北幽州一线来说,这里已经是帝国相当遥远偏僻的边疆了,是罪犯的流放充军之地。而去年的那场东征之战,更是给本来就越来越弱的东北地区一个沉重打击,三十万覆没在辽东的大军,有起码一半正是来自于幽州诸州府,这使得幽州诸镇的边军实力大降,元气大伤,至今还未恢复半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