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285

  郭孝恪一边把还没系上的酒袋捧起自己也喝了两口白酒,给自己暖了暖身子,然后不急不缓的道:“我有一个初步的想法,等到天擦黑的时候,咱们装成这些铁勒辅兵的俘虏,让他们押着我们进敌营,出其不意,杀他们个落花流水,你们觉得这主意怎么样?”
  郭孝恪的团副是个奚人,打战是很勇猛,训练时表现也一直很好,原来在奚人中就是个小部落的首领,又最早加入怀荒军,因此如今得以坐上十八团团副的位置。不过一如往常,他只顾冲杀在前,对于其它的向来不怎么插话。就算郭孝恪主动相问,他也一向是那句话,团座说了算。再问,就是弟兄们觉得行就成。此时郭孝恪询问,他照样又是这两句话,大家也算是见惯不怪了。
  其余的军官们倒是有人提出了意见,这些刚降的铁勒人信的过吗?万一到时他们到了营前突然反水,那时伪装成俘虏靠近大营的弟兄们就会很危险。
  “韦纥人如今轻敌而骄,而这些俘虏则被我们杀的崩溃,再说他们营地只有二百人,而我们却有五百人,只要他们还有些理智,就不敢搞什么鬼。”
  “敌寡我众,对方又疏于防备,不如我们直接等到天黑后杀过去就是了。”
  “等到天黑,如果这些俘虏还没回去,对方必然会因此警觉的。”
  “那就一会直接杀将过去。”
  “用计成功,能降低伤亡,我还是想试一试,天黑后我带一队兄弟假扮成韦纥人的俘虏跟他们去夺营门,团副带其余兄弟们在附近埋伏等候,一旦我得手,立即就过来接应。”郭孝恪最后拍板决定。
第384章
我下面给你吃
  “团座,今天打了一个大胜仗,咱们吃龙须面吧。”都头黄得兴笑嘻嘻的上前来,黄得兴是骑十八团五个都头之一,前后中左右五都前都都头,年纪不大才二十五岁,在骑十八团的五个都头中算是最年轻的,可体重却是最重的,长的跟个弥勒佛似的,不但有张猪头胖脸,还有一个大肚子,体重过二百斤,不但是五都头中最胖的,甚至可以说骑十八团就没有比他再胖的了。
  本来他这样的胖子,是不适合骑兵队伍的,毕竟对坐骑的负重太大。不过黄得兴胖归胖,但却是个老骑兵了,做为骑士有超过十年的经验,加之他又是高夫人那边的老人了,骑射本事也很厉害,最终还是得以继续留在骑兵中,甚至这次新编四个骑兵团后,他还得以提升为骑十八团的前都都头。
  郭孝恪望着黄得兴那有些越来越胖的身体,摇了摇头道:“你个吃货,再这样吃下去,你就别想再找到能驮得动你的战马了。”
  黄得兴却是不以为意的拍了拍自己的大肚子,“才两百多斤而已,朝中上柱国王世积可是腰围十尺呢。”
  “王世积都已经没命了,你跟他比?”郭孝恪笑道。
  “啥?王世积没命了,团座你跟我开玩笑吧,他可是上柱国啊,而且去年不还挂帅东征吗?”黄得兴惊讶的道,他也不知道以前从哪里听说了王世积这个大胖子,因此一直对同是胖子的王世积很是崇拜,人家也是胖子,比他还胖,腰围十尺的大胖子啊,可人家照样当武将,而且还是朝中大将,上柱国,元帅,多威风啊。
  旁边几个正拿着铅笔头在小记事本上写写划划做着战后记录的几个军官闻言也都一起凑了过来,惊讶的问:“王世积死了?不什么啊,团座是不是有什么内部消息啊,快说来听听。”
  郭孝恪有些得意的对着部下的军官们扫了一遍,然后不急不缓的道:“嗯,也不算什么新消息了。也就过年时的事情吧,凉州总管、上柱国王世积图谋不轨,蓄意谋反,事泄被皇帝处死了,跟着一起牵连此案中的还有京中的两位大将军,据说是左、右卫大将军上柱国元胄、上柱国元旻也一起事涉谋反,一起被问罪处死了,听说连左仆射高颎也牵连其中。总之,京师地震。”
  一听三位上柱国因谋反而处死,那些军官们都不由的激动起来。虽然对那三位大将军他们也只是听过点名字而已,甚至有的连那两个元姓上柱国名字都没听过,不过听到皇帝一下子斩了三位上柱国,还是一个个激动不已,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感觉。
  “哎呀,那大帅在京中不会被牵连吧?”有人问。
  黄得兴立即不满的白了那个家伙一眼,“瞎说什么呢,大帅怎么会有事,你难道没听说,大帅一入京中就深得皇帝喜欢,已经被正式册封为赵王了呢。”
  “你那是过时消息了好吧,我可是听说皇帝已经正式任命大帅为幽州总管了呢。”
  “是啊,燕荣那老家伙已经被皇帝斩于京师午门外了,听说幽州府还有好些小总管和州刺史也被牵连问罪而被夺职下狱呢。”
  又一个问道:“燕荣好像也是个上柱国吧。”
  “嗯,没错,他也是上柱国,好像还是个什么郡公,是中总管。”
  一直在旁边拿磨刀石擦着骑兵刀的团副那豹手上的动作不由停了下来,眼中满是惊讶的神色,上柱国啊,那可是高高在上,仿若云端般存在啊,如今居然一下子被中原的皇帝处死了四个。他有些弄不明白中原的皇帝是怎么想的,也搞不明白这一切。他咂巴了下嘴,摇了摇头,然后拿起磨刀石继续打磨手中的骑兵刀。那些离他太遥远了,虽然如今他也已经属于隋军中的一员,可他一直觉得自己并非就是隋人,自己只是给易帅卖命而已,以此换取易帅给予的钱财,太多的并没有去想过。
  易风远去京师,怀荒与之也是一直保持着联系的,易风在京师的动态怀荒这边也是时刻关注着,最多两天的延迟就已经能知道京师发生的大事。不过郭孝恪这样的团级军官,知道的就不是太清楚了,怀荒现在光是战兵就有一百多个团,还不提守备的一百多个团。至于团以下的军官们更是知之不详,顶多是从自己的上司或者乡党那里打听到一些小道消息而已,至于下面的小兵,那完全就是云山雾绕中了。易风已经成为了皇太孙,成为了幽州大总管,成为了北伐东路元帅等等,这些情况也只有怀荒留守的高级文武知道清楚,次一级的营级军官们则落后了很多,至于团级,甚至还只是知道易帅成了幽州总管,赵王而已。
  郭孝恪倒是知道的多些,这还是他与下山虎王伏宝关系近,又因为是河南许州人,因此与单雄信、徐盖这些河南系大佬们也算关系很近,出来前才偶然从他们那里得知,易帅如今已经是东路元帅、幽州府大总管、皇太孙了。知道这些消失时,郭孝恪是震惊无比的,然后镇定下来后,他又不由的激动万分。大帅是皇太孙啊,虽然他有些弄不明白为何皇帝立了一个皇太子后又要立一个皇太孙,但他也知道皇太孙是国之储君。也就是说,他追随的易大帅会是未来的皇帝。未来皇帝的潜邸旧部元从啊,想想就让人莫名的兴奋。
  郭孝恪是河南许州人,家里不是什么世族豪门,但也是许州的一个小地主,家里有着几百亩田地,虽然不全是良田,可凭着这些田地,再加上平时借贷收佃也能让一家维持着还不错的富足生活了。他打小的时候,家里就把他送入私塾中进学,不过郭孝恪虽然打小聪明活泼,却不是个肯读书的人,在私塾里基本上就是个人嫌狗厌的家伙,好不容易熬到十来岁的时候,他终于再不去读那头疼的书了。再大点,他便整日里游手好闲,结识了一帮狐朋狗友,四处惹事生非,成了一帮子游侠儿,说游侠儿还是好听的,说难听点的就是一群地方上的地痞流氓无赖。
  整日瞎混,终有出事的时候,果不然,却年的时候,他跟一群朋友酒醉后当街与一群人口角,继而发生斗殴,最后把对面的一伙人一通狠揍高兴扬长而去。谁知这下去惹了祸事,被他们殴打的不成样的那伙人,居然有一个就是新任许州刺史的公子,这下可真是大祸临头。郭父听闻这个消息后也是吓的脸都白了,最后一面请人帮忙去说情,给刺史送礼陪罪,一面又给了郭孝恪一些钱财,让他远走高飞,离开许州。郭孝恪连夜离开许州后去投奔了舅家,然后又由舅介绍到一个行商那里帮忙,最后又随着行商来到了怀荒。那商人在怀商开有一家铺面,专收塞外胡人的皮毛山货,郭孝恪在铺子里只干了没一月伙计,就干不下去了。他喜欢上了怀荒,喜欢这里的繁华热闹,喜欢这里的自由,也喜欢这里的机遇,很快他就离开了铺子去招兵旗下投了军。
  现在回头想想,当初打了那刺史的公子还真是一件好事,要不然他哪可能来怀荒,哪里又可能去投军,然后又得上识赏识,短短时间,如今都当上了团座,管着五百骑兵兄弟。
  他有些得意的把自己知道的这些最新消息告诉了身边的军官们,然后还故作语气平淡的道:“好好跟着大帅干,将来你们也有机会成为上柱国,成为郡公,甚至做一方总管。”
  说完话,郭孝恪低头烤火,留下一群军官们震惊的呆成一片。
  “真的?大帅成了皇太孙、幽州大总管,东路元帅?”
  “不是真的,难道还是煮的,我闲的发慌跟你们开玩笑逗乐子?”郭孝恪哼了一声。
  黄得功兴奋万分,手抚着大肚皮,“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呀,团座,咱们应当好好庆祝一番,咱们不吃龙须面了,吃油炸面吧。”
  郭孝恪却道:“吃什么龙须面,吃什么油炸面,别忘记了我们现在在草原深入,远离怀荒,就在胡人眼皮底子下呢。龙须面和油炸面都是珍贵的军粮,不能随便浪费。这里不是有很多死马么,今天就吃炖马肉。记得多割点,咱们吃个饱,剩下的割成大块用雪埋起来,留在这里备用。”十八团这次出来是侦察任务,因此是单独出来,并没有什么后勤团民夫团给他们转运供应粮草,粮草只能随军携带,每人带了两匹战马,一匹乘坐,一匹驮着粮草。这些粮草每吃掉一点就少一点,因此他们必须得就地取粮,尽量的不动用自带的粮草。现在有这么多死马在,自然就得吃马肉了。
  黄得兴一听要吃马肉,脸立即垮了下来。马肉并不好吃,酸酸的,特别是十八团的骑兵们已经不知道出来多少趟了,每次他们吃的最多的都是就地取粮的马肉,多数是跟胡人战斗后被杀死的胡人坐骑。马肉虽然也是肉,可吃的多了,又是野外根本没有什么调味料,伙夫们的手艺也都烂的很,因此十个有九个都是谈马肉色变。
  “今天是个好日子,取得了一场大胜,全灭一百胡骑,弟兄们一个没损失,再说大帅又成为皇太孙,咱们怎么也得庆祝一下啊。”
  “庆祝就是吃龙须面、油炸面?庆祝就不能等回到怀荒的时候再举行?你说破天,也只是嘴馋而已。别废话,快去割马肉。早点吃好了趁机休息一阵,今晚还有一场大战呢。”郭孝恪自己也不喜欢吃马肉,不过他知道军粮的重要性。胖子说的龙须面和油炸面都是怀荒面粉厂新弄出来的两种加工粮,将麦子用风车磨坊磨成面粉,然后再用压面机把面粉加工压制成一根一根的长面条,晾干后就成了挂面,不过大家更喜欢称这种方便而又好吃的挂面为龙须面。这种面条吃起来好吃做起来也方便,直接烧开了水扔进去煮一小会就熟了,方便,好吃,深得百姓士兵喜爱,如今军中也将挂面定为军粮供应。至于油炸面则是一种更为方便的新食品,据说是把挂面放到沸油里炸过,这种油炸过的面条吃起来更方便,只有用点开水一泡就熟了,甚至不炮直接干吃也行,连调料都不用加,闻起来能香十里。不过挂面和油炸面比起普通的面粉多了不少工序,因此供应军中的数量并不多,野外作战,郭孝恪可是牢记着骑兵手册,不到实在找不到食物的情况下,是绝不肯轻易动用携带的军粮的,胖子就算说出花来,他也不会答应。
  胖子无奈的提着刀去割马肉了,大约有四十余匹战马或者死亡或者重伤,都被胖子他们给直接宰了分割成块。然后有人开始生火煮水炖马肉,很快清水炖马肉就弄好了,郭孝恪的亲卫给他打了一大铁盆过来,另外还有一碗海带汤,郭孝恪早已经饥肠辘辘,接过来狼吞虎咽的就捞起一大块马肉咬了起来。说起来,其实在外打战,还能有这样的饭菜还是很不错的,大块的马肉随你吃饱,还有这海带汤味道也很不错。这样一份骑兵们都嫌弃的伙食,可放在郭孝恪老家许州,虽然那里称为天中腹心的平原地区,可就算他家是个地主,也享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一个月能吃个两三顿肉就不错了,而且还不可能肉管饱。这些家伙真是有些骄纵了,他不相信,以前这些家伙也这样连肉都嫌。
  黄得兴夹着一块马肉,满脸的哭丧样,不想吃。
  他磨蹭到郭孝恪面前,问:“团座,大帅真的成了皇太孙?”
  “嗯。”郭孝恪懒得搭理他,嗯了一声,继续大口吃马肉。
  “团座,那你说,大帅既然成了皇太孙,那我们公主是不是就成了皇太孙妃,将来大帅当了皇帝,我们家公主就是皇后了?”黄得兴问。
  郭孝恪停下筷子,张了张嘴,最后又闭上了。他不知道要怎么跟黄得兴说。怀荒还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大帅被封为赵王后,皇帝就已经为大帅赐了一门婚事,为赵王选了一个赵王妃,据说那位赵王妃是大帅的表妹,是皇帝二女儿的女儿,外孙女嫁给孙子,表兄妹联姻,这是亲上加亲。不过因此一来,高夫人立即便不再是大帅的正室嫡妻了,她生的那位大公子也就和慕容夫人所生的二公子一样都成了庶子。郭孝恪还不知道皇帝册封易帅为太孙后,是不是已经册封了那位郡公主为太孙妃,但按惯例,肯定是不会错的。
  听说高夫人其实已经知道了易帅在京师另娶正妻的事情,也不知道那位如今是如何想法。想到这里,他不由的心里叹了一口气,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啊,以后肯定不会这么轻易的过去的。就算高夫人不说什么,可就如眼前是这黄得兴一样,这些原来高家系的人,他们难道能接受自己家公主转眼成正室被贬落为侧室?
  这事肯定还有得闹,弄不好还会出乱子。不过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他能插手干涉的,他虽然跟随易帅时间不长,但他相信易风不是那种始乱终弃,喜新厌旧的人,他这样做,肯定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的。
第385章
战斗间歇
  郭孝恪嗯嗯几声把黄得兴敷衍了过去,假装对饭盒里的炖马肉十分有兴趣的样子,一顿猛咬狠嚼,好不容易把这话题揭过去了。吃饱喝足后,郭孝恪起身在树林里走了一遍,临时的营地就安在战场边上的小树林里。骑兵们因地制宜,把马匹系在树干上,然后拿出简易的帐篷支起在树木之间,里面地上铺起防水毡布,再铺一件狼皮垫着,盖一件羊毛毯就是一个舒适的窝了。比起直接在雪地里挖个雪洞猫着,无疑要舒适的多。听说当初易风出上出战铁勒人之时,大冬天的就是靠挖雪洞避寒,如今他们的条件无疑增强了太多。
  帐篷边生着火堆,一圈十个小帐篷正好围绕着火堆搭建,正好是一个伙。每个火堆与围绕的帐篷成为一个单位,与其它的火堆和帐篷分隔有过道,五个这样的火堆和帐篷圈组成一个队,然后两个队组成一个都,最终五个都组成一个团。哪怕就是野外露营,骑十八团的军官们也严格按照骑兵手册上关于野外侦察时的营地布置。其实这已经算是相对简便的了,因为他们现在属于是野外侦察,因此并不如大军行进或者作战时的所营方法。那样的营地要求更高,特别是步兵的营地,更是要求挖壕浅建木栅树箭楼,比起那种,眼下的这种临时侦察营地无疑就简便的多。
  战马就系在各自的小帐篷外面,脖子上吊着一个大布袋,里面已经拌好了草料。因为是行军作战之中,因此马的草料里主要是黑豆然后有上好的干草。今天的战斗他们从铁勒俘虏那里还缴获了一些沙鸡蛋,这本来是铁勒骑兵给自己的战马准备的,现在却全便宜了十八团的战马,每匹马都获得了两个沙鸡蛋加餐。战马很满意今天的饲料,悠哉的站在树下嚼着加了沙鸡蛋和黑豆饼和盐的饲料。有的骑兵们拿着刷子在给自己的战马洗涮,所有的骑兵们在最初的训练时都经过一个标准的程序,那就是训练的第一个月吃住都跟自己的战马在一起,以培养骑士和战马之间的默契。对于骑兵们来说,战马就是他们的第二条生命,是他的兄弟。因此每个骑兵对于自己的战马都很有感情,有空闲的时候,都会细心的照顾自己的战马。就如那些缴获的沙鸡蛋一样,自己一个都舍不得吃,却要留给战马们吃。有些动作快的骑兵们已经洗涮喂饮好自己的马,这个时候掀开向着火堆那面的帐篷布帘,半躺或半靠在毯上,一面烤着火,一面和同伙的兄弟们聊着天吹着牛。
  天虽然昏暗着,可这个时候还早,还未到正午,只不过因为雪天,因此显得如黄昏一般昏暗。骑兵们躺在帐篷里养精蓄锐,准备晚上的大干一场。不过大家都很兴奋,刚吃饱后也没有人睡的着。
  骑十八团前都左队前伙的伙长赵黑背在都头黄得兴那里回来,刚刚按惯例开完了今天的战后总结会,并开了今晚的战前计划和动员会。回到自己的伙里,他先看了看自己的两匹战马,马儿都正高兴的吃着饲料,他每匹马仔细检查了一下蹄子和马掌见没有问题后,回到自己的帐里,坐到了向火的那面,咳嗽了一声,打断了手下的骑兵们的吹牛侃大山。
  “照例做下战后总结会,我先说两句,今天我们伙的表现不错,虽然只是担任了伏击任务,并未担任诱敌的重任,但表现都很好。而且值得欣喜的是,我们伙没有一个受伤的,战马也没伤到,这非常好。我统计了我们伙的战果,共杀敌三个,俘虏八个,缴获良好战马五匹,另外马枪若干。这是个可喜的战果,不过战斗中也有一些问题暴露了出来,比如刘老三你就跟不上全伙节奏,不够默契。在最后我们排成铁墙阵列冲击的时候,你个驴日的明显就冲的快了,脱离了阵列。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易帅创造的这个骑兵铁墙阵列冲击,关键的不是你冲的有多快和有多猛,最关键的是保持阵列整齐,速度不用很快,这个阵列靠的就是那种铁墙般推进的气势,把骑兵单兵组成一个整体,用整体的气势和力量冲击踏碎对方。论单打独斗,我们怀荒骑兵终究与突厥骑兵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才要扬长避短。我知道你刘老三骑术好,马刀也使的不赖,可这不是你能任性的本钱。你一个人能打的过两个突厥人,可遇上三个人呢,对上五个突厥骑兵呢?你还打的过吗?但是易帅的铁墙骑兵冲阵,却已经被李教头证明,只要配合够默契,我们不但一对一能正面击败突厥人,而且只要足够熟练后,我们甚至能一对二,一对三。这次给刘老三一个口头警告,如果下次再有这做无纪律的表现,将上报团部处置,明白没?”赵黑背瞪了刘老三一眼。这个刘老三论起个人勇武和本事来,算是本伙第一,甚至比自己还要强上几分。可就有一点不好,总是喜欢逞能斗勇。若是在别的军中,这样的家伙也许会很得上司赏识。可在怀荒骑兵中,最讲究的却不是个人勇武,而是团队精神。
  刘老三斜靠在自己的帐里,有些无所谓的点了点头,不过有没有放心里去,却是明摆着,赵黑背咬了咬牙,最后还是打住了这话题。这个刺头,实是难管。
  他接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用铅笔写写画画的用了大半本,他翻到中间一页,然后跟大家核对今天的战果。怀荒对于军功有个独特的系统,比如军中设有专门负责记录军功的记室参军,但这个记室参军只是负总责。将士们的军功记录,是个很复杂的系统。首先战士们战后向上级自报战功,同时每伙的伙长与要记录本伙士兵们的战功。在都队一级,则有专门负责记录战斗过程和战斗结果的人员,此外更高一级还有专门核查的人员。最终报到上面后,各项记录还要相互核对,比如士兵们自己报的战功得跟军官们记录的战果一样,甚至最后记室参军的军功簿出来后,还得张贴公示,让将士们自己核查,无误之后才算是完成记录,然后交由上面最终评定功绩,再下发奖赏。总之,这是多部门联合的重要事情,出不得半点差错。但凡有点对不上的地方,都会要再三的审核重新调查。
  赵黑背让手下的人自己报战果,然后仔细的跟自己的册子核对,其中有两处对不上,他跟两人仔细的研究核对一遍,然后又询问其它士兵后,最终达成了一致。这个事情容不得半点失误,军官们更不可能冒领、假记、错记军功,毕竟伙内虽然最终达成一致,可最后还得经过都内核定,本都的两个队报上来的军功得和都里记录的一致。然后都内往上报到团,有一处对不上,就通不过。
  终于把这件麻烦的事情核对好了,照例,赵黑背让大家开始做战后的总结。在这个总结会上,不论阶级,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的讨论作战的得失。赵黑背刚才就指出了刘老三的错误之处,而刘老三也指出,在战斗时安排专人看守备马这件事上,他觉得一伙留一人太少了,毕竟备马很重要,应当起码留两人或者三人。留下的人不仅仅用来看马看守物资,而且还可以成为预备队,以备在关键时候预备之用。赵黑背把这条记录在本子上,点了点头。
  又有一个骑兵发言,指出战斗之后,应当立即分出一部份人负责警戒,剩下的人一半负责打扫战场,一半的人负责对已方的人马进行检查医治。
  还有不少的建议,比如有人提出在今天的战斗中,他们一开始的突击有些慢了,以致于没能第一时间击破对方的防御阵形,将对方分割。特别有人指出,虽然他们的第一轮攻击也成功的打破了对方的阵形,但是却没能如手册中要求的那样,在突破插入对方的阵形后,迅速的再集结整队。按骑兵手册上的要求,骑兵们应当心理避免单独分散作战,应当努力始终保持着完整的阵形,冲锋突击过后,应当迅速的集结,不要恋战,要依靠骑兵阵以整体反复的冲击对方,将对方不断的冲碎,分割,冲击,再包围,再冲散。怀荒的骑兵将如一把铁锤一样,反复的敲击敌阵,直到把他们砸成一块块的碎片,再形不成有效的抵抗,直到崩溃投降或者死亡。
  “说的很好,看来训练时你没有偷懒。不过要做到这些,光是理解还不够,还得有足够的训练,依靠着平时的努力训练,把默契一点点的提升。我们都知道,要勇猛无畏一往无前并不难,真正难的是进退有序,令行禁止,把高机动的骑兵训练成如步兵一样的进退如一,整齐有序。陈猪儿对骑兵操典理解的很深刻,嗯,我会向都头报告的,说不定你会被上面看中,挑去讲武堂受训呢。”
第386章
随军僧道
  “谢谢老大。”陈猪儿满脸的兴奋,他只是个伍长而已。说是伍长,可是骑兵一伙有三伍,一伍才三个人,手下还有个副伍长,实际上一伍是两个伍长管一个兵。可若是能进入讲武堂受训,哪怕只是最低级的伍伙长预提培训团,那出来后也起码能升个伙长啊。
  接下来,赵黑背又跟部下作了一个晚上的战斗布置安排和战前动员。不过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伙,战斗布置这些不过就是个名头而已,他们需要的只是听从上面的布置安排,到时依令战斗而已。这个会开完后,大家自由休息,聊天也好,睡觉好罢,只要不离开营地就没人管了。
  郭孝恪和前都的都头黄得兴几人一直站在赵黑背这个伙的营帐后面的一颗树后面,从头到尾安静的听完了这个伙的例会。听完后,他对这个伙还很满意,对着黄得兴点了点头。最后他也没有露面,而是掏出自己的本子,在上面记下了前都左队前伙,以及赵黑背、刘老三、陈猪儿三个名字。记下名字后他又往下一处巡去,前面已经是与十八团骑兵们隔开的一个小营地,是俘虏营。
  俘虏营有执勤的骑兵看守着,用树枝搭了几个大棚,俘虏们打乱了关押在里面,另有一间木棚,有团虞侯带着他的宪兵小队在里面审讯俘虏们。执勤的卫兵看到郭孝恪过一,连忙上前行礼。
  郭孝恪点了点头,直接进了那个审讯的木屋。团虞候王岳起身行礼,“团座,事情办好了,韦纥人营地的情况都审清楚了,这些俘虏也愿意配合团座的计划。”
  “那就好。我原本还打算杀几只鸡吓吓猴呢,倒不料王兄弟倒是已经全解决了。”
  “一群找草谷的辅兵而已,除了有几个老点的狡诈点,其余的根本不费什么事就摆平了。不过我倒不敢居功,还是大和尚和老道厉害,三言两语,就把那个老黑和老独眼给说服了。”王岳笑道。
  “那倒是辛苦他们二位了。”郭孝恪也笑了笑。没有想到,这两人还有这能力,原来倒是小瞧了二人。
  说起这二人,也是很有意思,二人并非怀荒军人,而是随军僧道。易风当初建立怀荒边市,开放怀荒,随着怀荒的兴起繁盛,也有许多僧人和道士开始前来,想要在这里开山立派建立山门,招揽信徒,传播香火。易风对于这些人倒也是欢迎。不过他并不如当今的皇帝和杨广等人一样崇信佛道。说白了,后世来的易风根本是个无神论者,也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因此就算到了这个时代,他对于佛和道一样有跟此时完全不一样的理解和看法。但他也并不如周武帝一样的就因此要灭佛什么的,佛道他虽然不信,可他也知道佛道其实也有积极的一面,关键还是要看如何使用。
  易风认为佛道能成为帮他掌控怀荒的一种手段途径,因此对这些人也很上心。
  他同意僧道在怀荒建立寺庙道观,开宗立派,传播教义,吸收香火。但他也有很多条件,比如他们要建立山门,就必须先到易风这里登记然后通过审核后才允许建庙立观。除此外,对于和尚道士也有限制,在这些寺庙道观里出家的僧道女冠尼姑,必须得有度碟。度牒是在南北朝时代已经出现的东西,是各朝为了防止私度僧尼,有效控制僧尼数量而给僧尼发放的证明文件。上面详细的记载僧尼原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剃度师名及所属官衙。持有度碟的僧尼,不但有了明确的身份,而且能得到官府的保护,并且获得免除租税徭役的特权。
  隋朝也有这个制度,但易风在怀荒要求更严格,当初怀荒本就是一处独立王国一般的存在。因此易风对于来怀荒落户安家的这些僧道,要求更高。不管他们在隋朝那边有没有正式的度碟,总之想到怀荒来建立寺庙道观,就得在怀荒重新申请一份。不但和尚尼姑得申请,道士女冠也一样得申请。而且还有一个前提,要申请度碟,得先有建立在怀荒的寺观。每份度碟还得支付一笔高昂的度碟费,一个度碟一百贯,不打折。同时还规定,每所寺观的僧道都有数量控制,不允许有太多的僧道。而对那些没剃度的沙弥道童等一样有严格的数量控制,总之易风就是要控制僧道的数量,不让这些世外力量太过强大,搞的跟中原的少林寺一样成为比地方世家还要强悍的豪强。他甚至还早早的就做出了防范,每个地方的具体范围内,只能拥有几家寺观。同时寺观们所能拥有的田产也严格控制,每个持有正式度碟的僧道名下可以有一百亩的田地,寺院只能按本寺观内有的正式持度碟僧道的数量,获得这个范围内的相应田产。超出者,直接市价官方收购。寺庙道观就算香火再旺盛,可收到再多的捐款,也不能随意的购置田产,也不得随意的扩建寺庙道观,也不得随意的建造佛像神像,总之得通申报审批,控制规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