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85

  “凌云,这首词是你新作吗,一腔英雄热血尽显,让人惊叹。此词与先前凌云所作书生万户侯一诗,皆是极佳,魏征佩服之至……”
  王伏宝惊讶,魏征他昨天酒宴上见过,据说是巨鹿魏氏子弟,师从河东大儒王通,是河汾名下。没想到,听说易三郎也是河汾门下,没想到,这首连他都感受的出一腔慷慨之意的战曲居然是由易三郎所作。这时昨日的记忆慢慢恢复,他想起了凌云昨日对他的邀约。易三郎的身上好像还挂了一个晋王府兵曹参军的从七品官职,此次北上是为朝廷办事。而最让他吃惊的是昨日窦建德私下告诉了他易三郎的另一层身份,燕山猛虎盟的前九当家白马银枪易三郎,难怪他听到易三郎这个名字的时候总是感觉耳熟。身为河北游侠,不可能没听过燕山猛虎盟的名头,而猛虎盟的九当家易三郎更是无数人心中的好汉。更让他吃惊的是,易三郎已经与猛虎盟的当家女盟主慕容蔷薇成亲,如今已经正要回燕山代领盟主之位。
  猛虎盟居然投奔了朝廷,这是让他意外的消息。不过易三郎对他伸出招揽,让他犹豫不定。因为父亲的缘故,他是不喜欢关陇人的,更不愿意为他们做事。可易三郎的邀约,让他心动。易三郎昨日不仅邀约了他,还邀约了黑獭刘黑闼一些北上。除此外,易三郎的队伍里,还有不少他听过的熟人,河北的赫孝德、孙安祖,以及冀州的苏邕,以及河南来的单雄信徐盖翟让黄君汉王伯当程娄等一大群人。这些都是道上的名人,没想到都要随易三郎北上。
  他还听窦建德隐隐透露,这位易三郎是要北上做大事的,除了这批人外,还有十几批人已经提前动身北上了。他话语中还透露了些辽东即将有战事的事情,好像易三郎北上,就与正要开打的辽东战事有关。“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据说这也是易三郎做的一首诗,那位河汾门下的魏征正是听了此诗,就决定一起北上。
  自己昨天好像并没有答应,而是说要考虑考虑。
  不过此时王伏宝的心里,对清河并不留恋。
  他在小小的清河码头,虽然也算混出了点名头,可不过是个揽工头,手下十来个兄弟,因此做了个工头,平时揽工,然后从扛包的身上抽成。不过他也并非讹诈剥削他们,他出面揽工,便也保证这些力夫们能干活后拿到钱,同时,也不许其它地痞流氓再来勒索他手下的力夫。甚至除了保证自己的地盘外,在他手下扛活的人若是有个病痛什么的,他也会请病买药,有的人出了工伤什么的,他也会帮忙一起凑个钱帮忙。正因为他有规矩,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到他名下干活。
  可这样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他的父亲曾是一名北齐的军官,他无数次听父亲讲述军中的生活,他向往那种生活,向往战阵上赚取功名。只是父亲一直不让他去从军,而且做为北齐军官子弟,他也没机会点做大隋府兵。
  王伏宝从床上起来,拿起这套明显是易三郎赠送的衣装,并不客气的穿了起来。
  “也许改变的时机已经到了。”王伏宝喃喃的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可再让他牵挂的了,家中老病的父亲年前已经去世,家中再无亲人。
  下楼,王伏宝看到易三郎正在院子里教几个大小不一的孩子上课,几个孩子端坐的坐在那里,前面凌云身边挂着一面黑色的板,好像是木板上涂了黑漆,凌云正拿着一支白色的石头,在上面划图,简单的笔划,可却明了的把燕山和辽河等地域都画了出来,奚、契丹、霫、高句丽、突厥等一个个部族都标示的很清楚,这让他大开眼界。
  “王兄起来了?”凌云看到王伏宝,停下手中粉笔,笑着问道。
  “俺决定了,俺跟你一起北上。”王伏宝认真的道。
  凌云很高兴的点头,“那太好了,黑闼兄也决定要一起北上,这下正好。”
  刘黑闼心中挂记的只有家中祖母,不过凌云给了刘黑闼一百贯钱,让他请了两个人照顾祖母,且窦建德又提出让他把祖母直接安置到窦家庄,这样算是彻底让他放下牵挂。
  刘黑闼和王伏宝,这可是两员河北大将,若能把他们两个带着北上,对于凌云来说,无疑增加了北上的本钱。
  在清河休整了一天,他们继续北上,第三天到达了漳南,这里也是窦建德和刘黑闼的家乡。
  窦建德骑着匹大马,光明正大的回来了。
  漳南县衙,一名衙役脚步匆匆,沉重的脚步声传遍廊下衙前。
  县令王荣听到脚步声,放下手中正把玩的新得的一瓶龙舌茶的青瓷包装。漳南虽不如清河武城那般富庶,可也是北齐旧地中难得的富庶之地,王荣能到漳南来漳南做县令,全靠他的妹子。王荣的妹子给京中一位贵人做妾,这位贵人可不简单,乃是本朝李阀子弟。这个李阀,不是西魏十二柱国中的李渊家族,也不是十二柱国中的李密家族,而是十二大将军中的李远一族。李远是西魏十二大将军,有兄弟李贤李穆二人。李氏家族到了隋时,早已经超过了李渊和李密这两个八柱国家后人,成为当今朝最盛的家族。这一切说来,关键就在于当初杨坚夺取北周大权时尉迟迵等起兵,当时尉迟迵在河北起兵,短短时间就有十几万人响应。而李穆坐镇河北通往关中的要地并州太原。若是李穆投向尉迟迵,那么河北河东俱反杨坚,很可能杨坚就会被反扑,别说篡位称帝,有可能小命都要不保。当时李穆的反应,体现了他的眼光,他没有响应尉迟迵,反而给杨坚送去了只有天子才能佩带的金带,表明支持的态度。这可谓是雪中送炭,最终杨坚终于得以放手打败尉迟,篡夺皇位。当上皇帝之后,杨坚立马封李穆为三公之首的太师。
  杨坚夺取北周皇位,高颎、李德林等功劳赫赫,可最终得到最大荣庞的两大家族,却是李穆家族和韦孝宽家族。李穆关键时候对杨坚的支持,还有韦孝宽带领韦家子弟战场上正面打败了尉迟迵,给了杨坚最大的帮助,自然也得到了最大的好处。大隋开国,韦孝宽等不及这一天就病死了,他这一死,虽然韦氏家族得以受到更多的恩宠,毕竟缺少了顶梁柱。而李氏家族有李穆在,就不一样了。为了拉拢李穆,杨坚给李氏家族上下不论大小的男丁都授以官职,家族手持牙笏身居官位的多达一百余人,贵不可言,当真本朝李姓家族中最强盛的家族,远超李渊和李密的家族。
  王荣的妹妹正是给李穆的第十个儿子李浑做了妾室,李浑是李穆最小的儿子,封武安郡公,骠骑将军。这李浑娶的正妻,正是宇文述的妹妹,同时,李浑也是杨广晋王府亲信三军中的骠骑将军,统领其中一军。
  正因为有了这些关系,使得王荣也得以出任了这贝州漳南县令,有李浑这个后台在,而且明摆着李浑的后面不但有李阀还有宇文阀和晋王做后台,因此这个王荣也算是个比较嚣张的。当初一到漳南,就四处勒索,窦建德最后被他赶出漳南,有家不能回。最后若不是河清武城张氏中人出面说和,王荣早就把窦家吞的连骨头都不剩了。
  黑壮衙役走到书房门外,对里面禀报道:“明府,那窦建德回来了!”
  “哪个?”
  “窦家庄的窦建德,有人刚刚看到他在码头上岸。”
  王荣终于响起来了窦建德就是那个敢不给他面子的乡下土财主,当初因为有张氏出面说和,他初来新到,也不好过于逼迫,最后只取了窦家浮财,庄园宅子田产却发还给了窦建德。不过也放下过话,有他在漳南一天,窦建德就不得再回漳南。没想到,这才半年不到,这窦建德居然还敢回来。如此一来,这倒正好给了他吞掉窦家的理由了。至于张氏那边,这些日子他已经查清了,窦建德和张家并没什么交情,那次不过是拖了别的人情而已。
  王荣捋了捋胡须,阴冷的笑道:“来的正好,传我吩咐,点齐三班人马,咱们迎接窦庄主前!”
  黑壮衙役嘿嘿一笑,眼睛里露出贪婪的神色,王县令要吞掉窦家,他们这些人也有机会小发一笔了。
第087章
高鸡泊
  漳南县,因在漳水之南而名。位在贝州最北端,紧邻西北的冀州和东北的德州,处在三州交汇之地,漳南城西面北面是漳水,东南面是清河,夹于二水之间,县城就座落于清河与漳水之间。
  在漳南城西南十里外,靠着大路边,有一处水泊,这里旧为漳水所汇,广袤数百里,葭苇阻奥,芦苇丛生。在这片水泊旁的路边,立着那么一片简陋的客栈,客栈也没有招牌,只在门前树着一面大旗,旗上缀着九条狐狸尾巴,那些狐狸尾巴长期挂在杆上,雨水浸染,原本漂亮的毛色早已经秃的不成样子。
  客栈虽简陋,却很宽敞,一根根儿臂粗的木桩扎进地中,编成一排牢固的栅栏,围起一个宽敞的院子,一排大槐树,往下洒下一大块林荫,也成为客人们下马系马的方便处。院子后是一排数间房屋,都是茅草顶木墙的房子,前酒楼后客房。院子一侧垒着大堆大堆的劈材,另一边则是一个马棚。在饭堂的前面还有一排凉棚,下面摆着七八张桌子,天气晴好的时候,往棚下长板凳上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就能看到那旁边水泊里的粼粼波光。
  此时正是这客栈忙碌的时候,许多商人每年秋季出塞,冬季返回。大量的皮货正是在这个季节源源不断的从北方南下,他们沿着漳河或者清河南下,把皮货运到更南面的中原贩卖。
  院子里凉棚下坐着十来个贩皮子的商人,一个个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憔悴,可他们携带的货包却很鼓,这些正是从北方回来的商人。
  秋季时,从中原采购茶叶、绸缎、布匹、纸张、砖茶、糖、瓷器、小百货等,出塞与牧民换回牛、马、羊、皮子、绒毛、药材、银器等。虽然路途辛苦,可只要能成功的换回货物南下,每趟都能赚取很大的利润。
  一个魁梧的青年这时推开院门,肩上扛着一头上百斤的鹿进来。
  那边院里马上有个人跑了出来,“东家,弄到好东西了嗬,正好今个一大早就有客人进来了,嗯,这鹿还活着呢,这下今天的主菜有了。”这是个半大小子,赤裸着上身,扎着一条破烂的围裙,脸上还全是黑黑的烟灰。他一手还提着把菜刀,走过来,一只手就把那百来斤还挣扎着的鹿比提了起来,直奔那厨房去了。
  “跟你小子说多少次了,叫我金称哥就好,喊啥东家啊。”青年走到井边提了桶水,洗了把脸,然后走到棚下那几个客人面前,问了句好,笑道:“今天打了头活鹿,一会大家偿偿我家这兄弟做烧的鹿,那手艺真是没的说的。”
  “谢东家了。”几个商人都笑着说道,到了这里,这一趟的买卖就算是差不多完成了,商人们心情也轻松不少。
  这里院门又是砰的一声被踢开,又一个年青人冲了进来,“金称哥,快收拾下桌椅,有大生意到了。”这冲进来的却也是个半大少年,他平时就负责到道上观望,遇上商队就想办法把人引过来。
  高鸡泊九尾狐客栈的东家张金称擦了把手,抬头看看日头,便整了整衣裳,往官路上去了。
  南边道路上烟尘滚滚,果然好一拔队伍到了,若是能把这伙人引到店里吃饭住宿,那可是一票大生意。
  烟尘到了近处散开,显露出一大队人马车驾来,那是足足近千人的大队伍,前面打头的就是五十骑快马,紧跟着是好几百青壮护卫护着一长排马车,在左右后面,还各有一队骑士。
  张金称眼睛眯了起来,不由心中惊叹,好大一支车队。如此车马,看样子可能是哪个豪门出行。
  张金称看到这队伍前后骑马的就不下二百,而且他看到打头的骑士们,那蓝色的披风之下,露出了腰间的横刀来,虽然还没看到他们其它的武器显露,可光是这高头大马,清一色的横刀,就了不得了。这支队伍肯定还沾着个官字,一般的豪门可不敢如此张扬。
  就在他张望队伍,猜测这支队伍的身份时。队伍中,凌云对窦建德道:“这就是高鸡泊啊。”
  凌云对高鸡泊仰慕已经久,在隋末的纷乱中,山东豪杰是让他景仰的,而山东豪杰大致就分为三大部份,分别是瓦岗寨集团,还有就是高鸡泊集团,以及豆子坑集团这三大势力。历史上,高鸡泊和豆子坑都不如瓦岗有名,且在演义中,高鸡泊的好汉还被刻画成了反派角色。可实际上,高鸡泊和豆子坑的好汉们最后合流,由窦建德汇合了这两大势力,组建了大夏。
  高鸡泊和瓦岗一样,都是地形独特,在义军起义初期,给义军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到了漳南,自然不能不来见见高鸡泊。一路上过来,凌云他们好好观赏了高鸡泊的风光,这其实就是一片湿地沼泽地带,芦苇丛生,到处都是陷阱,并没有道路可进。
  窦建德在马上长叹一声,“这里就是高鸡泊。”对于这块地方,他再熟悉不过了。以往每年从塞外归来,他都会邀集一帮朋友,来高鸡泊打猎。高鸡泊中总是野兽成群,记得每次打到猎物之后,他们都会到前面的九尾狐客栈,这客栈是他的一个朋友张金称所开。说起张金称,那也是个不错的朋友。“三郎,前面这客栈就是某的一个朋友所开,上次能活着离开漳南,全亏了这朋友相助。”
  “窦哥的朋友,自然也是我的朋友,正好一会。”凌云笑道。
  张金称站在路边,想上前去,又不敢迈足。若是能做成这单生意,那真是开张吃三年了。可对方的车队太过耀眼,以致他根本不敢上前。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对面的队伍里冲出来一骑,马蹄扬起漫天的灰尘。
  “大郎!”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然后马上人跳了下来,一下子抱住他,让张金称有些措手不及,“是我啊,窦建德,我又回来了。”
  张金称这时才发现,马上下来的果然是去年他才在这里送走的窦建德。近一年不见,窦建德却仿佛完全换了个人,鲜衣怒马,甚至连说话的气势也不同了。他惊讶,“你怎么回来了,若让王荣那厮知道了就麻烦了,上次我们狐假虎威唬了他一下,他已经明白过来了。你现在这一回来,岂不是正好给他由子嘛。”
  窦建德拍着张金称的肩膀,“放心吧,我既然敢回来,就不怕王荣那狗官了。兄弟快随我来,我给你介绍个朋友。”
  张金称有些如做梦一般的随着窦建德移向车队,他突然明白过来,原来窦建德结交上了这等气势的朋友,怪不得敢回来。
  “称金,这位是我新结义的兄弟,易风易凌云,不过另一个名字你肯定熟悉,燕山猛虎盟九当家白马银枪易三郎。嗯,现在易三郎已经是猛虎盟代盟主了,正要返回燕山。”
  张金称倒吸了一口冷气,他张金称虽然相貌壮伟、勇猛任侠。因仗义轻财,在这一带也混出了点名头,可若跟猛虎盟的那些好汉们一比起来,那就真的是什么都不是了。在北方,有几个不知道猛虎盟的?怪不得窦建德敢回来,原来他已经和猛虎盟的当家称兄道弟了。
  “易当家的好,张称金在这见礼了,久仰易当家大名,只恨一直无缘得见。”
  听到张金称这个名字的时候,凌云不可察觉的挑了挑眉。在这个时代久的时间久了,他已经练就了听到那些曾经只在史书上见过的历史名人们而不动神色的本领。高鸡泊,张金称,没错了。看来这个年青人,就是史上河北大盗,一度横行河北的隋末义军首领。历史上这个张金称在高鸡泊聚义起事,后来还伙并掉了窦建德的朋友孙安祖,不过张称金这人没什么大志,只知道劫掠,为人残暴。只能称为乱世盗匪,而非义军首领。最后张金称兵败,他的全部被窦建德招纳。不过此时的张金称,还只是一个雄伟任侠的年青人,在高鸡泊边上开着一家九尾狐客栈。
  “张兄好,既然你也是窦哥的朋友,那也就是我易风的朋友。”
  能被易三郎称一声兄弟,张金称感觉整个人血气都上涌沸腾了。“易当家若不嫌弃,还请到我的客栈歇息歇息。”
  “那就叨扰张兄了。”
  “不麻烦,不麻烦,能招待易三郎,那是我张金称的运气。”张金称整个人都激动的快说不出话来。
  九尾狐客栈还算宽敞,可凌云的这支队伍还是太庞大了。好在凌云他们本来就带有野营的帐篷等物,就势在店外宽敞的空地上搭起帐篷,几家的家丁们都在外面。凌云则和徐盖等几家家主和家眷们一起进入院中。院里原本的几个客人,张称金也都好言将他们送走了。几个客人看凌云等队伍如此庞大,很聪明的离开了。
  凌云一行人刚安顿下来,却见到张金称带着两个少年跑了进来,有些担忧的道:“不好了,那狗县令王荣带着百多号人赶过来了,马上就到,这怎么是好?”在张金称想来,这易三郎虽然江湖上名声甚高,手下还带着这么大一支队伍,可官就是官,匪就是匪,民不与官斗。
  凌云从青莲手中接过刚冲好的茶水,对她笑了笑,然后轻轻吹了吹杯中茶,轻抿一口,满足的呼了口气。
  他漫不经心的道:“漳南县令正在赶来么,那正好,倒省了我们去找他了。”
  张金称额头汗水直冒,不知如何是好,可心里,却又隐隐期待着接下来发生点什么!
第088章
前倨后恭
  漳南城南大路上,黑壮的班头王大毛小跑着跟在县令王荣的马旁,谄媚的道:“那窦建德现在正落脚在九尾狐客栈!”
  “张称金的那个破脚店?”王荣骑着一匹白色河西良马,没有穿县令的官袍,却披了身戎装,他是关中人,关中民风彪悍,他自然也是习过武的。家里也是府军,父亲还曾是府军都督,要不然,他妹妹也不可能嫁到当朝公侯满门的李阀中去,哪怕是去做过妾,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的。其实他倒更想去军中效力,可惜生的时候不对,如今四方臣服,海清河偃,他想打仗也没地方打。没有仗打,那去军中就没意思了。不过虽当不成兵,他却是置办了一套上等的戎装,河西的良马,官家军械坊打造的明光铠甲,横刀、角弓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把花了大价钱才托姐夫弄来的上好马槊。只是这些装备平时根本没机会用的上,今天,不长眼的窦建德回来,正好。
  “是张金称,听说这张金称是武城张家有些关系,咱们过去前是不是要通知下张家?”黑壮衙役有些小声的提醒道。张金称这人本不是漳南人,他是漳南北面的鄃县人,家中只有孤儿寡母。几年前张金称到高鸡泊边上,开了那么一家九尾狐脚店。这人好结交朋友,一身的游侠气。不过他却不敢轻易动张金称,据说这张金称和武城张家有些关系。本来他也是不信的,不过张金称刚来漳南盘下那家脚店时,衙门里曾有人过去收例钱,结果多要了些,张金称不肯给多的那些。几个衙役就想好好教训下他,动起手来,结果几个公差反被痛揍了一顿。几人狼狈而回,报了他,他当时正准备点齐兄弟去抓了张金称,结果武城张家的一位管事过来,送了一份礼物给他,同时还有张家家主的一张名剌。身在贝州,他哪不知道有清河的崔家和张家都是万万不能惹的人。那事就此不了了之,从此他再没去找过张金称的麻烦,并且还主要告诫手下让他们不要再去找他麻烦。
  上次窦建德惹到了县令,最后也是这张金称找了张家的那位管事出来说了几句话,县令才送了窦建德一马的。
  王荣骑在马上,手按着横刀,脸色不豫。王大毛不说这张金称还好,一说起来他心里就窝火。这些时间,他早查明白了,这个张金称确实和武城张家有关系,但不过是张家的一个私生子。据说当初张氏家主一次酒后与一丫头上床,然后丫头怀有身孕。丫头怀孕张家家主并不知情,其妻子却知道了。知道此事后,张妻直接把这怀着身孕的丫头赶出了张家,给了些钱赶回了娘家德州,并让她打掉孩子。结果这丫头并没有打掉孩子,反生了下来。这孩子就是张金称,直到几年前张金称来到漳南,张氏家主才知道了这个私生子。不过虽然张家为张金称出了两次面,可张金称却是不可能真的成为张家人的。王荣很清楚大族中这些没名份的孩子的地位,他们什么都不是,有时候甚至不如一个仆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