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285

  天下人皆称晋王最贤,李靖其实并不这样认为,但他觉得晋王确实最能伪装,而且晋王也确实有才能。从晋王坐镇江淮,如今江南一片歌舞升平,繁华景象,再到现在,晋王竟然能短短时间就把汉王下面极重要的代州、幽州、营州三镇都悄悄拉了过去,并且如今又在怀荒钉下了一颗重要的暗棋,甚至通过怀荒,他使得朝廷在汉王的汉藩,一下子新增了武州、妫州、玄州、平州四个总管府,虽然这四总管府还是在杨谅并州大总管府下,可只是名义上还是而已了。
  如此一比较,就发现太子根本不是晋王的对手,而杨谅,也同样不是晋王一个级别的。
  三位皇子一比较,高下立判,李靖自然马上就判断,这场皇子不争,其实还没有开战,晋王杨广就已经取得了胜利了。
  韩洪在一边陷入了沉思,如果真如外甥李靖所言,晋王才是最终得到天下的人,那么他就得早做准备了。
第178章
来袭
  凌云在白虎堂内刚忙完一阵,准备吃个上午茶,顺便把今天出的新一期的商报翻看一下,却已经听的厅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报告。”
  “进来。”
  进来的是黄石,他是今日白虎台阶下的值勤军官,先前他得了易风交给他的一个任务,让他带人去宣读榜文。那是各营队级军官晋升名单,也就是从裨将军到殄寇将军这八阶将军的获得者。虽然只是宣读新改名武州州兵的队级军官名单,可也依然足有超过千人,队头、副队头、教头、虞侯,还有低级的列曹参军、司马、录事、参军事、仓督、史、掾等,加起来足有一千余人。他和手下分开,一人前往一个营宣布,虽然唱念名单嗓子很辛苦,不过也没有白跑。做为下来宣读晋升名单的易帅亲卫,下面的这些新晋将军们都十分讨好,基本上每人都多多少少给了点孝敬钱。也不多,每人可能也就十几二十文钱,但架不住人多啊,一个营二三百的晋升军官,这一趟下去,回来的时候,马上就驮着二三十斤差不多有五六千钱回来了。其实这也是凌云给他们的一点小福利,报个喜唱个榜,收个十来文钱喜钱没什么,但他也有规定,不能超过二十文钱,也不得收金银珠宝等物。而且就算这笔钱收了,也不能就这样收入口袋,得最后登记在帐,然后均分本伙士兵。
  易风还以为黄石进来是要报告下去宣榜之事,却不料黄石喘着粗气道:“盐湖城派来信使,有急信要交给大帅。”
  “信使在哪?”
  “卑职马上带来。”
  黄石退出,片刻后带盐湖城信使进来。
  “禀报大帅,盐湖城拓跋镇长让卑职前来送信。”
  黄石接过信,呈到易风手里。信打开,凌云脸色越看越不好,拓跋小刀送信报告,最近一段时间,盐湖城附近出现了数支马贼队,他们经常在半路上袭击盐湖城的运盐车队,抢夺坝盐,盐湖城虽然打退了几次马贼,可依然损失不小。拓跋小刀请盐湖城的驻军出动,抓捕了一些马贼,审讯之后得到一个重要的消息,有一支数量极大的骑兵正自北而来,他们攻击沿途的部族,许多部族被击败,被迫逃往南来。这些南逃的部族牧民,有些到了怀荒镇边上,听闻怀荒盐湖城的坝盐如今非常的值钱热销,因此就想抢盐。
  听到这个消息,拓跋小刀也坐不住了,若只是一群牧民想来抢点盐还没什么麻烦,大不了,增派巡逻队和随车队护卫就是。可是如果真的有大股骑兵南下,那就是大问题了。这样的事情他不敢隐瞒,立即派人前来报告。
  “大股骑兵南下!”凌云也不由的紧急眉头,有些头疼了。
  他在猜测,究竟是来的是谁。
  如今已经快要入冬,每年这个时候,也就是草原部落南下寇边的季节。不过一般情况下,牧民也不一定就每年都会来南下抢劫,更多的情况,是每年这个时候,牧民们开始转场,他们根据各自冬场准备的草料情况,把大批的公牛公羊宰杀掩制起来,然后留下母牛母羊和羔崽,一般情况下,只要冬天不遇到特大的风雪白灾,那么他们的这些措施就能让他们安危度过寒冬,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他们手里的母牛母羊和羔崽们就又能长大了。只要能过的下,其实牧民也不愿意冒险南下打仗的。
  但若是万一冬天发生了大雪灾,或者是草原上起了战争,那么这一年的冬天就很有可能会撑不下去。为了活下去,会有很多部落开始往南流动,向中原掠夺以度过冬天,把危机嫁接到中原汉人身上,这是草原人的习惯性做法。现在还没有入冬,这个时候就有大兵南下了。难道说是北方的铁勒部族发生了部落战争,或者,是他现在最不想听到的消息,都蓝已经开始调集漠北铁勒部族南下,准备与大隋战争了吗?
  可不管是前一个,还是后一个,对怀荒来说,都不会是好消息。
  更北方的铁勒人抢了霫人、契丹人、奚人,就算他们抢足了回去了,可那些被抢的部族,他们这个冬天却过不下去了,为了生存,他们肯定会向南来抢劫怀荒。哪怕之前这些部族已经归附了大隋,可为了生存,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
  当然,最让人害怕的还是,这些北方的铁勒人抢了霫、契丹、奚等部族,然后驱赶着各族南下冲击怀荒,等怀荒和这些部族打的两败俱伤,他们最后出现,给予怀荒致命一击。
  易风想来想去,也猜不到会是哪种可能,但都不会是好消息。
  “传侦察团张称金立即来见!”凌云阴沉着脸,立即大声传令。
  等传令的侍卫离开后,凌云又对盐湖城的信使道,“你立即赶回盐湖城,让拓跋镇长加强警戒,最近就不要再往怀荒城送盐了。”
  怀荒军改成了州兵后,原来的各城守备也改成了各镇镇兵,各城也因此改名镇,城主,则更名为镇长。和统领镇兵的镇将,管理司法刑狱诉讼的法官,继续共同执掌一镇事务。不过虽然换了名字,可各地的镇兵还是原来的兵,就算这段时间没有停止训练,但镇兵本来就是二线地方守备部队,既缺少军械,也缺少足够的优秀军官和训练有素的士兵,而且每城的镇兵才五百人而已。面对正越来越多涌来的部族马贼,凌云不打算让他们去承担无谓伤亡。守好城就已经足够了,要对付这些来犯之贼,还得由州兵出马。
  不过现在情况不明,易风也不能带着兵如无头苍蝇一般的去乱撞。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当务之急,最要紧的还是立即把情况摸清楚。既要查清楚前来抢盐的这些马贼们,更要查清楚马贼们说的北方南下骑兵。
  三天之后,侦察团校尉、镇远将军张金称回到了怀荒,同时还带回来了足足三百多抢盐马贼的首级。
  “抢盐的是霫部牧民,不久之前,拔也固人自漠北南下,他们突袭了霫族数个部落,掠夺了大量的牲畜人口,然后一路向南而来。”张金称新近获封了镇远将军号,这次出任务,也是十分用心,不但将出怀荒后遇到的一些霫族南逃抢劫牧民给攻破数个营地,斩获三百多首级,而且成功的打探到了易风需要的重要情报。来的确实是铁勒人,但并不是九姓铁勒十三个大部落的兵马,只是其中的拔野固人一族而已。而且这次拔野固人是单独行动,没有丝毫迹像显示,他们是奉了东突厥可汗都蓝的命令南下的。
  听到这里,凌云心里悄然松了口气。对于拔也固他自然不陌生,也很清楚他们为何会来。夏时,拔野固的那一千骑,可全都折在了他的手上。
  拔野固是漠北铁勒的一个大部落,有六万余帐,胜兵万人。这是一个好几十万人口的大部族,战士就有一万。可就算是这样的大部族,一千战士的全军葬送在怀荒,也是他们难以承受和不能接受的败果。之所以隔了这么久拔野固人才出兵南下报复,那是因为一来怀荒距离漠北很远,消息往来传递麻烦,二来,就算拔野固人知道了消息后,要出兵,也不是说出就出的,尤其是从漠北来打怀荒。眼看就要入冬,拔野固人也终于在安排好了事务后,征召了拔野固的战士,统兵前来。
  “拔野固人南下的有多少?”凌云问,拔野固有兵一万,但已经死了一千在怀荒了。剩下的九千,也不可能全都南来。
  “打探到的消息是出征三千骑兵!”张金称回道,“不过拔野固人南下之后,先进攻了霫族,他们在那里夺得了大量牲畜以及人口,现在每一个拔野固骑兵,都配有三个霫族辅兵,另外还有三个奴隶后勤兵。”相比起拔野固,霫族就要弱的多,他们的人口大约也有几万帐,但分的很散,根本不如拔野固他们部族组织严密,战士骠悍。拔野固人这次出征,采取的是传统的牧民部落的作战方式,他们不带辎重,采用以战养战,就粮于敌的战法。怀荒镇离漠北太远,他们就直接进攻霫族,把打败的霫族战士编为辅兵,然后把霫族普通男子编为运送草料牲畜和战利品的奴隶后勤兵。走到哪里,他们就抢到哪里,这种方式虽然血腥和野蛮,但却极为有效。弱肉强食,这样使得他们根本不用担心数千里的战线,也没有后勤压力。甚至有了战俘和奴隶后,他们的人数还越来越多。
  三千拔野固战兵,一战兵配三个辅兵,一守营,两打草谷,这些辅兵也都是霫族战士或者青壮,必要的时候,甚至也能直接投到战场上,如此一来,拔野固人还没有到达怀荒,他们的兵马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万二千多了,还不算他们的那些奴隶兵。
  拔野固人的作战方式凌云早就见识过了,先前那一千拔野固人就是那样干的,他们攻击奚人,以奚人战俘为辅兵炮灰。那一次,若不是这些拔野固人太过轻敌,而且他手上又有杨广的几百精锐亲卫,加上高家的数百私兵,真的硬碰硬,当时凌云还不一定打的过这些拔野固人。就算打的过,也很难全歼,风势不妙,他们很可能就会纵马远遁。
  不过虽然如此,但凌云还是松了一口气。
  来的只是一个拔野固而已,而且只是三千拔野固骑兵。
  他估计,这些拔野固人来的时候,肯定还不知道怀荒如今已经是大隋的武州总管府了。拔野固虽然是铁勒十三部落之一,在漠北是个几十万人的大部落,但真的跟大隋比起来,他们就是大象面前的蚂蚁而已。而且就算易风不借助大隋的兵马,以如今武州的兵马,也丝毫不畏惧拔野固人了。
  不过拔野固人前来还是有些麻烦的,这会让眼下正热火朝天的怀荒边市大受影响,战事一起,还做什么生意。而且,真打起来,怀荒受到的损失肯定还不止这些的。凌云揉了揉太阳穴,这一战不能在怀荒打,但如果跳出怀荒去打,凌云又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都蓝那边的反应。万一被突厥人抄了家,就更麻烦了。毕竟,怀荒可是居于塞外,西面和北面,都是突厥人。
  凌云其实很不想打仗,打仗就得花钱。虽然说,凌云觉得,其实打仗虽然要花钱,可只要能打胜伏,最后的收获总是还有赚头的,但现在这个季节,怀荒边市正是最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打仗,就算打赢了,缴获的那点战利品和边市丢失的生意比起来,那真是不值一提。
  面对眼下拔野固人过万的规模,凌云要打,肯定把怀荒军都拉出去打。要是出动武州军,数个营近两万人计,出兵一个月,军费少说得三十万贯以上,粮草至少得二十万石,骡马得数千头,箭矢得五六十万,另外还得征调一批民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开战,钱粮支出就是无底洞。
  但也不能不打,更不能把敌人放到城下来打。虽然说怀荒城有大量的城堡,但若把敌人放进来,那更被动。
  凌云想来想去,这仗不管愿不愿意都得打,而且得在怀荒外面打,而且还得速战速决。
  只是,要想达成这样的目的,真的很难。
  征北将军高甲提议,“不如向幽州总管府和并州总管府求援,让朝廷出兵。”
  凌云和魏征、高伯、裴增等人一起摇头,在座的几人都很清楚,虽然他们现在马上就要改为武州总管府了。但朝廷既然完全一副放手的样子,没有丝毫插手武州府,那么现在遇到麻烦,朝廷也绝不会轻易的就出兵帮他们挡风挡雨。排除掉易风是皇孙这个传闻的影响力,朝廷设置武州总管府的初衷,本来就是收编边境上的几十万人,让他们为朝廷所用,成为朝廷长城外的一道屏障而已。尤其是眼下,朝廷刚刚东征兵败,现在正全力准备,朝廷明年肯定与突厥会有一战。这种情况下,一支铁勒部族来犯怀荒,只要怀荒还没有被灭掉,甚至是只要铁勒人没有侵入长城,那么朝廷这个时候很可能不会去管这些,以影响到朝廷整个的出兵计划。
  朝廷出兵,那是动就二三十万军队,数十万民夫调动的,是整个北方几千里战线上的全面布置统一行动,这样大的动作,需要足够时间的准备,也需要统一的指挥。不可能随意调动,因为一隅而影响整个布局。
  “也许可以和奚、契丹合作,共抗拔野固。”凌云提出一个建议。上次拔野固人可是祸害了奚人一次,很多从奚境迁到怀荒境内的奚人部族,就被拔野固人灭了,损失了好几千人口,对于奚人来说,这也是个不小的损失,奚人和契丹这鲜卑东胡种兄弟,如墙头草一样艰难的在中原和草原乃至高句丽之间摇摆求生,勉强保持着独立的地位,但实力一直不强。到如今,奚族五部族阿会氏联盟,契丹十部落联盟,可都只是一个表面上的部落联盟而已,连一个真正的王都没有,所谓部落联盟,也不过是遇大事时,各部族族长们一起会盟。根本没有个主从上下,更没有说统一的组织结构了。正因如此,这两族到现在,虽然加起来人口有近百万,但却松散的很,上次拔野固一千骑兵,就灭了奚人数千,奚人也一直没个反应。
  契丹早年还曾有个八部联盟,可惜后来被柔然、突厥、北齐和高句丽先后大败,部族被折的七零八落,到隋初时,契丹人请求内附,迁到边界来,结果杨坚当时不想得罪突厥人,却把这些契丹人又交给突厥人处置,真可谓是悲剧。还好奚、契丹眼光还是不错的,自隋建立起,就一直紧紧跟随着大隋,好歹这些年也过了几天安稳日子。但平时也没少受各部族的欺负,上次的辽东之战,起因不就是高句丽想要契丹人臣服高句丽,结果契丹人不肯,然后被追的打到了营州城下。
  奚、契丹靠近着中原,占据着很不错的草场,发展的还不错,但终究没有统一的组织,过于松散,使得他们跟那些漠北和辽东常年征战的部族相差甚远。
  这次霫族被拔野固人捅了菊花,就因为霫其实和契丹和奚两族差不多。在拔野固这种野狼面前,他们真的太温驯了。拔野固上次就大抢特抢奚人,这次既然已经抢了霫族,那接下来肯定也会抢路上的契丹和奚。凌云想着,自己是不是以隋总管的名义,派人去联合下奚、契丹各部,让他们出兵,和自己一起来干掉南下的拔野固人。
  据凌云所知,此时的契丹虽然还没有唐武则天时几次大败大唐数十万兵马的骠悍,但契丹十部,加起来的兵马据说有四万余人,奚族五部,据说也有三万余战士。虽然这些战士不是常备兵,也只是些战时征召的牧民而已。但牧民本就是天生的战士,这两族十五部加起来可是七万大军啊。就算能有一两万部族兵马参战,用的好,也能在关键的时候爆了拔野固人的菊花。
  不过,眼下的奚族和契丹都很弱,他们有没有这个胆子敢出兵跟铁勒人干还真难说。铁勒可是草原的强盛部族了,自匈奴起,铁勒人就一直是草原上的千年老二,匈奴人、柔然人、突厥人,这些草原的王者曾经都比铁勒弱,可几乎都是踩着铁勒人最终登上草原王座的。就算如今,突厥汗国之中,阿史那部族其实也并不太强,铁勒人才是突厥汗国最人多势众的部落,从东到西,到处都是铁勒部族。就好比拔野固一样,在东方的霫、奚、契丹、室韦等部族眼中,那是凶悍无比的强盛部族,可在铁勒诸部中,却只能排在后面。回纥、薛延陀、仆骨等等,都远强盛于拔野固。
  “也许我们该再等等。”高伯轻轻敲击着桌面,“拔野固人跋扈无比,他们抢了霫,接下来肯定要抢契丹和奚。若是我们现在求联络契丹和奚人,也许他们并不会答应联手。但若是再等等,等拔野固人抢了他们之后,他们有了切肤之痛后,我们到时再派人前往,就不是求他们帮我们,而是我们出兵帮助他们驱赶强盗,到时他们一定会感激不尽。他们自己自然也就得出兵上阵了!”
  高伯的这话很是有道理,你去强人总不如人家求你,当对方焦头烂额的时候再出现,并提供帮助,对方肯定会很高兴的。同样的事情,办事的顺序颠倒一下,结果也就全然不同了。
  “嗯,我觉得高伯的话很有道理,那就暂缓派往两族的使者。”凌云点了点头,“不过,从现在开始,我们得做好打仗的准备。等时机一到,立即出兵。”
  “善!”裴增等纷纷认同了易风的决定。若能争取到奚和契丹的支持,那自然是极好的。当然,虽然明知可能朝廷不会出兵相助,不过该哭的时候还是得哭一下的。
  凌云又与大家商议,决定立即向长安奏报,说突厥人大举寇边,请求朝廷出兵支持,另外还请求朝廷拔给粮食、箭支等战备物资。前者没指望朝廷真的会出兵,但是哭一哭,也是希望能得到些粮食箭支等支持,也没想要白要,只要朝廷肯给个路子买就行。
  “另外,再给幽、平、玄、营、武、代、并诸州总管写封求援信。”至于这个,就真的完全只是过个场面了。
  随着凌云的一道道决议,一个个信使带着一封封信飞奔上路!
第179章
长宁公,长宁王?
  太阳落山之后,出门会友的房乔才骑马回到家中。月亮还没出来,父亲房里已经掌灯,窗边的桂花树在清冷的秋风中,散发着浓烈的郁香,父亲披衣握卷的影子映在窗纸上。
  “父亲已经老了……”房乔看着窗纸上那照映着的佝偻背影,突然心头一阵沉重,不知不觉中,心中一直伟岸的父亲已经老矣。而他,也转眼近二十弱冠,两年前由州中举进士,然后得授了散阶最低一阶的羽骑尉,这是从九品散阶,开皇年间新设的八郎八尉中的最低一阶。不过他也清楚,隋承自西魏北周,关陇贵族们向来压制东魏北齐一脉的山东士族。两年前得了羽骑尉这个散阶之后,房乔并没有得授实职,近两年来,他一直在等待吏部的诠选,大多数的时间他都是在长安与河东往返,常年在河东大儒王通的门下听讲。在龙门,王通的门下弟子过千,他也结识了无数的年青才俊,甚至有种不愿回来的感觉。这次若非父亲派老家人赶到河东让他马上返京,房乔都不会马上回来。比起大兴城里的关陇贵族们的得意不可一世,他更愿意留在河汾与同学师友们一起钻研经义礼乐。
  “妫州怀安县令!”一边走着,房乔一边摇头,这也是父亲急着叫他回来的原因。朝廷在北疆新设武州、妫州二总管府,二州辖四县,这次父亲动用人脉关系,为他谋的这个怀安县令实缺是下县县令,正八品。论起来,能够直接从一个无实职的散官羽骑尉实授一县父母官,这若是寻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不过怀安虽是一县,但是新设之县,北疆长城脚下,荒僻之地,尤其是眼下朝廷上下哪个不知道北方与突厥之战一触即发。有关系的愿意冒险的,更愿意调入军中任职,以求战场上博功名。而一些胆小的,这个时候却更是不敢跑去怀安这样的险地了,如此,倒是让他这个山东士子也有了机会一下子得了个实缺县令。
  对于父亲的这个安排,房乔没多少的反感。他知道父亲的意思,北齐国灭之后,许多山东士族选择了不再出仕,干脆闭门当起了地主,在家读书研究经学。这也是因为天下得势的是关陇贵族,山东士族是失败者,被打压下,许多人便干脆不去做官受气。可房乔的父亲却不这么想,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关陇贵族打压山东士族,那么他们就越不能放弃,反而要努力出仕,这样才能争取话语权。
  房乔的祖地是河北的清河,到了他八世祖房湛时因做过燕国的太尉椽,而随着南燕国迁都青州把家人带到了齐地。从那以后,房家便一直留在齐州历城,二百多年间,历城房氏一直是诗书传家,家族世代为官从政,也是历城的士族名门。房乔的高祖是齐郡和平原郡的太守,祖父也作过南朝宋的太守。他的父亲十八岁出仕,从州主簿起家,四十岁时,也就是在十二年前,被郡守举荐入京做了监察御史,直到如今。
  监察御史是御史台的官员,品级并不算高,只有从八品,甚至还没有如今房乔新授的怀安县令品高。
  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早年为从三品,开皇五年后降为正四品,次官有从五品的治书侍御史,从七品的侍御史,正八品的殿内侍御史,从八品的监察御史。房乔父亲的官职在御史台中级别也是低的,不过御史台职掌纠察弹劾,品低却权重,哪怕只是从八品的监察御史一样如此。不过老父当了十二年的监察御史,至今都没有升迁过,却也与他们是山东士族出身有极大的关系。这一点,也一直是房乔心中对朝廷暗中不满之处。若非父亲坚持,他并不愿意去当大隋的官。
  他一路思索着这些问题,从侧门沿着院中假山间的小径走向父亲书房,璀璨的天河悬挂在夜空,秋风吹拂着院中的树枝,将渐已枯黄的树叶带离。
  他即将出京往北疆担任怀安县令一职,随着他的正式出仕,历城房家又一代人踏入官途。而随着他的任职,他也将正式超过父亲的官品,儿子一当官就比父亲还高,听起来是那么不可思议。
  他经过父亲窗前的时候,把脚步放轻,可父亲却依然已经听到了。
  “玄龄回来了?”
  “是,大人。”房乔只好站住,答道。
  “嗯,进来吧,为父有话和你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