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697

  “你这边情况和张山一样,我只能给你二十个老兄弟,你自己招募队员,尽快把这个团练建起来。”
  接下来,刘钧又先后宣布了虎头关巡检、木陵关巡检以及阴山关、黄土关、白沙关五个巡检司的巡检,以如今刘钧的权位,调整几个巡检司的小小九品巡检,根本不需要通知上面,直接跟县里说一声就行了。
  通过这一轮布置,刘钧已经完全把整个太平乡都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上,就算是对麻城县,对蕲黄,只要守备营和团练营建起来后,他也将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现在正式任命蔡远为辎重营坐营官。”
  “属下遵命!”做为十三太保之一的蔡远,没有反对这项任命。
  刘钧自己担任战兵营的坐营官,同时也是辅兵营的直属上司。原本战兵营三千四百人,辅兵营三千二百人,不过因为有复社送来的五百人和蕲黄四十八寨送来的五百人,因此刘钧又特别建立了一个教导营,教导营除了这一千人外,还有从战兵营和辅兵营中抽选了二百名中低级军官进来轮训,另外又招募了一千名新兵做为教导营的护兵。
  教导营刘钧交给了王谦负责,由他担任坐营官。
  “熊总理已经催促了数遍,现在粮饷也下来了,因此我们不日就要出发启程。十天之后,战兵营、辅兵营、教导营便要拔营北上,这里就要留给守备营和团练营防守。”刘钧宣布。
  又商议了一些事情后,会议解散,各自回营。
  刘钧只给了十天的准备时间,时间很紧,但要准备的东西却很多。
  蔡远出了官厅,便立即赶往了南门外辅兵营。
  跟随在他身后的,是他从战兵营中挑选出来的一些老兄弟,这些人了也就是这个辅兵营的军官骨干了。
  “大人,只有十天时间,只怕不够啊。”说话的是张冬狗,他被老上司蔡远带进了辅兵营,出任了辅重营左部千总一职,而在半个月前,他还仅仅是九头鸟炮兵司的抬枪队总而已,如今一下子升任千总,真正的青云直上,一飞冲天。
  不过辎重营的千总不能和战兵营比,战兵营的千总署的卫职是千户,而辅兵营的千总署的卫职却是试百户而已。
  不过不管怎么说,左部千总统领的却是一部千余人马,这是事实。先前管十一个人,如今管的是一千多人,张冬狗确实也有些没底。
  “时间只有这么多,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拖了战兵营的后腿。”
  话虽如此说,可摆在蔡远和张冬狗他们面前的困难还是有一大把。首先虽然辎重营的三千多兵都招募足够了,可却缺少军官,蔡远只带来了一百个人,不是一百个军官,而只是一百个老弟兄,其中原来担任伍长以上的都不过十个人而已。蔡远原来也只是个百总,张冬狗更只是个队总而已。
  “我们从俘虏里挑一些有经验的过来吧。”张冬狗提议道。
  “也只能这样了,不过那些残忍凶悍的悍贼我们不能要。”
  火器坊。
  “在流匪中当过头目的,都给我站起来!”
  一个脸色黝黑,目光严厉的壮汉,上身打着赤膊,拎着一根皮鞭走了进来,气势汹汹的瞪着煤场上一众铲煤的汉子。
  数十个全身都是煤灰的汉子放下铲站了出来。
  煤场监工两只眼睛瞪大着,在他们身上扫来扫去。
  一群流匪头目俘虏们不安的站在那里,自他们被俘以后,倒有些出乎意外的没有被杀,而是被安排到了这里做事,每天的工作就是铲煤,把那堆的跟山一样的煤堆,一铲一铲的铲进推车里。日复一日,毫无变化。
  这样的工作让人有些窒息,虽然意外的每天工作之后还能得到几个积分,能够在食堂里购买饭菜,甚至还能喝点酒。可大家还是有种不安的惶恐,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被拉出去审判然后被杀了。
  “会骑马的、赶车的、放箭的、发火铳的甚至是开炮的,都站出来。”
  那站出来的几十人,只有几个没动,其余的都又往前两步。
  齐独眼也上前了两步,被俘前他是个掌家,既会骑马也会射箭,还会赶车,甚至发火铳开火炮样样都会,在义军里十余年,可以说他早就是一个全面手了。
  被监工叫出来,他没反抗,只是有些麻木了。最初被俘的时候,他想过死,可后来被发现救治过来后,那种求死之心渐熄灭了,好死不如赖活着,他不知道为何会有这种想法,但确实就是这样活下来了。
  听着对面监工喊话,齐独眼心里估摸着对方可能是要从他们这里招人。这属于相当常见的事情,官军抓了义军俘虏后,有时会从里面选精锐者加入官军。而义军也是一样,抓了官军俘虏后,也一样会这样做。
  这时监工走了过来,对着齐独眼喝道,“你个死独眼龙,凑什么热闹,滚回去铲煤吧。”
  齐独眼一只独眼眯起来,对视着监工,但最终他没说什么,转身准备回去。
  “等一下。”
  一个声音在背后响起,齐独眼回头,却发现是个认识的人。他被俘那天,就是那个壮汉放了一马,没有杀死自己。
  张二狗走到齐独眼面前,笑了笑,“原来你还活着。”
  齐独眼没说话。
  张二狗如今是辎重营左部前局的把总,他转头对张冬狗和蔡伍道,“这个人我认识,我要了。”
  蔡远点了点头,“你看好了就行。”
  张二狗转头看着齐独眼,“我还在还记得那天你抱着那个孩子哭的情景,我觉得你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我现在是辎重营的把总,管二十辆辎重厢车,每车有正奇两队兵二十人,手下共有四百兵。不过我手下现在有兵无官,我需要你这样有经验的军官帮我管带他们。怎么样,跟我干吧,我可以让你当一个局百总,替我管一局五辆厢车十队士兵。”
  齐独眼很意外,但没有马上答应。
  “总比你现在天天在这铲煤要好吧?”
  “我觉得现在这样也很好,每天只跟煤打交道,不用再打打杀杀。”齐独眼道。
  二狗笑了笑,“其实你还很年青,顶多三十出头吧,你还有大半的人生呢。”
  齐独眼沉默许久,然后问,“你真的肯相信我?”
  “我们九头鸟的誓言就是,一入九头鸟,终身为兄弟。不管你以前是什么人,只要你加入九头鸟,发了誓言,那以后就是我们的兄弟。”
  “兄弟?”齐独眼笑了笑,眼泪都差点流下来。然后他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的那山一样的煤堆,最终摇了摇头,“好,我跟你干。”
  “很好,从现在起,你就是九头鸟辎重营左部前司前局百总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这还是辎重营?
  当天,蔡远等人从俘虏中挑选了大约三百名俘虏回辎重营,这些人大都是贼匪中的头目和骨干,许多人有着十多年的造反经验,行军作战的经验相当丰富。虽然蔡远并不太相信这些人,可眼下他手下只有三千多名刚招募进来的新兵,带来的老兄弟都不过二十人,他只能暂时靠这些俘虏头目来帮他拉起队伍来。
  在辎重营的中军大营里,蔡远对着这些新招来的俘虏军官们训话。
  “我们辎重营的编制是由游击大人亲自编定的,以厢车为基本单位,每辆厢车配八头骡,每厢车另配士兵两队,一队正兵,一队奇兵,每队各十人。虽然我们是辅兵,最大的任务是运输粮草辎重,但刘大人也希望我们不仅仅是后勤兵,还要成为一支能够协助做战的辅兵。因此,我们辎重营也是配有许多装备的,甚至并不弱。”
  打一开始,刘钧就没有想到让辎重营只是一支民夫营。
  在刘钧的设想中,辎重的战术任务很简单,平时须充分准备好一定基数的粮草物资储备,随时等待启程跟随友军行动,或是就近支持友军的军需供给。
  而在战时,作为战兵营的补给基地,并能自我独0立防御敌人的攻击。因此,辎重营必须有随时行动出发的装备整备性,也还要能一次承载大量的粮草物资的良好机动性,本身也得具体很强的自9卫武力。
  正因此,九头鸟的辎重营从一开始设立之初,就注定了不是打酱油的角色。
  辎重营以车为最基本的单位,车是采用民间的马车改进的厢车,每辆车载重十二石左右,这种车有厢板,厢板有一定的护卫防御能力,但却还远不如战车营的战车。
  每辆厢车,配有兵两队,一队正兵,一队奇兵。
  齐独眼坐在那里听着蔡远继续介绍,“我们的正兵队十人,其中车正一人兼正兵队队总,另有八名骡兵以及一名舵手。其中六名骡兵又兼任炮手,每三人操作一门百斤佛郎机炮,我们的辎重车每车装载佛郎机炮两门。剩下的两名骡兵则专管骡头并兼任大棒手,舵工管车。正兵队十人,专管车内事务,不出车作战。”
  齐独眼有些难以置信,“一个辎重营,每辆辎重车居然要配两门佛郎机炮?这配制也太夸张了些吧。”
  这时蔡远继续道,“每车另配一个奇兵队,奇兵队相当于厢车的护卫队。奇兵队设队总一人,另外火铳手八个,其中四个火铳手又各配一把戚家长刀,两个火铳手配藤牌腰刀,另两个火铳手兼镗钯,最后一个火兵,负责做饭。奇兵队专责护卫辎重车,一般也不出车作战。他们的职责是与正兵队一同协防,护卫厢车。”
  “我们辎重营的编制是每一车为一旗,车正也就是旗总。五车为一局,四局二十车为一司,四司八十车为一部。两部一百六十车为一营,全营有厢车一百六十辆,骡一千二百八十头,兵三千二百人,另有军官若干。另计有百斤佛郎机炮三十二门,飞龙铳一千二百八十杆……”
  齐独眼有些看神仙一样的看着蔡远,根本不相信。一个辎重营而已,居然有三百二十门佛郎机,一千二百八十杆飞龙铳?这他娘的还是辎重营?那战兵营的装备得有多么的厉害豪华?
  不料蔡远却接着道,“目前我们的厢车、骡子,佛郎机炮以及飞龙铳都已经到位,士兵们也已经训练了一些日子,但整体上来说,我们还缺少训练,没有整体的默契,尤其是缺少军官。如今你们都已经是我们辎重营的各级军官了,我希望接下来的这些天,你们能抓紧时间,把队伍整合起来。”
  “十天之后我们就要拔营出发,因此我们辎重营的任务也是很重的,现在我们的当前首要之务,就是准备好路上的粮草。我们辎重营要做好全面准备,出发之时,每车得装载米三石,煤炒三石,黑斗六石。另外还需要带每车两队二十人以及八匹骡子自身的粮草饮水等相关物资,另外还要携带好弹药。”
  “在出发之前,我们得把这些米、黑豆、煤等全部用麻袋装好入库,以备随时装备上车出发。”
  大粮是供给士的粮食,而煤则是用来行军之时煮饭和煮豆的燃料,黑豆是供给骡马的粮食。
  整个辎重营携带的这些粮食燃料,可以供给战兵营和辎重营、教导营三营近九千人一个月的粮草供应量。
  “另外还有一个任务,我们还要制作一批飧饭,数量是全军战辅教三营所有将士十天的份量。”
  飧饭是一种作战时的便携便食的干粮。
  齐民要术卷九《飧饭》篇饭第八十六作粟飧法;米一石,取无榖者,净淘炊熟,下浆水中,任水曝干,淘去尘,又蒸曝之,经十遍可得二斗。每食,取一大合,先以熟水浸之,待湿彻,然后煮食之,一人可五十日。
  实际上这种飧饭也就是一种水泡饭,先取去壳的一石米,用清洗洗净炊熟后再放到水中直到曝晒干为止,把曝晒干的米再一次以同样的作业共十次,做完十次后只得到二斗的再制米干饭。
  要吃的时候,取一大合的再制干粮饭以清水泡,等净软了再煮熟就可食用。一石米制成的二斗飧饭可以足够一个士兵吃五十天。这种水泡饭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大大减轻后勤压力。背二斗能吃五十天,背一斗就能吃二十五天。只要背四升,就能吃上十天。
  如此一来,行军作战之时,除了辎重营载着大米外,士兵自己也可以背了四升飧饭,以备不时之需要。
  从麻城到襄阳,大约八百里的距离。
  如果每天行军四十里,这么远得走上二十天。
  虽然熊文灿催的急,但刘钧还是打算慢点走,趁着这段时间,正好可以路上突击强化一下队伍。毕竟全是新兵啊,若不是上头催的紧得罪不起,刘钧还真不想这个时候去襄阳。
  家里准备十天,路上二十天,也差不多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