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697

  “嗯,下去吧。”
  “小的告退。”报信人弯腰退出。
  张献忠的一个亲兵带着他往厨房去,“兄弟,你看着有些面生啊,以前好像没见过啊?”
  “是吗?我跟扫地王好些年了,不过原来不是亲兵家丁,前不久才刚提到亲兵队的。”
  “哦,原来这样啊。那兄弟运气不错啊,调到亲兵队里,以后肯定前途无量。”
  “那就借老兄吉言了,刚得到八大王赏,等领了赏,我请老哥一起喝酒。”
  “哎哟,兄弟还是个讲究人啊,好,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你样的,咱们一会好好喝几杯。”那亲兵大笑着搂着他的肩膀,一起走了出来。
  领了赏银,两人一起痛快吃了顿酒肉,然后信使离开的时候,张献忠那亲兵还有些恋恋不舍的挥手。
  牵着马走出了大昌城门,信使翻身上马,纵驰远去,一口气跑出里许才停了下来。他一停下,立即从路边树丛里钻出来几人。
  “百总你终于回来了,兄弟们都等的急死了,你要是再不出来,我们都打算混进大昌城去找你了。”
  史德彪跳下马来,喷出一口酒气,拍了拍胸脯道,“我史德彪出马,还有什么事情搞不定,那八大王和曹操和我面对面,就根本没有半点怀疑。张献忠的家丁,还跟我说酒吃肉,甚至要拉着我结拜呢。”
  “百总大人就是厉害啊,一人就大摇大摆的进了贼穴,还完好的出来了,真是浑身都是胆,我等佩服。”一众夜不收队员纷纷拍着史德彪的马屁。
  史德彪很是受用,他本是木陵关巡检,从九品小杂职,后来贼匪进犯,丢了自己的巡检衙门,但后来跟着刘钧去救援了黄安,也算是立功赎罪了,甚至还因祸得福就此加入了九头鸟,还一路高升为百总,这可是七品的武官,比巡检升了好几级了。
  “其实这都不是事,想当初我带着咱们游击大人,在漫天大雾之中,就从数千贼匪的大营里穿过,成功的避开贼匪,神不知鬼不觉的入了黄安城,这才保得黄安城不失……”
  史德彪得意的又一次显摆起此事,他手下的夜不收们早听出茧子来了,不过却还一个个装着很爱听的样子,不时还要称赞上几句。
  “走,咱们回巫山。等下次,你们也就可以跟别人把你们今天跟随我前来,协助我完成这个壮举的故事,说给别人听了。驾!”
  史德彪带着一队手下纵马远去,将大昌城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第一百六十八章
崇祯这时才想起来
  梅之焕和李长庚、袁继咸率大部到达巫山县城时,看到的是江边码头上一堆堆的无头尸首,巫山的民壮们口鼻围着布巾正用担架抬走尸体。
  “都是一些手上染满鲜血的老贼,我将他们直接就地正法了。”披着一身绵甲的刘钧赶来迎接,看见梅之焕他们打量那些尸体,便解释道。
  “既然已经俘虏,何必杀之。”袁继咸听说这些人是被杀的俘虏,不由的惊讶。
  “俘虏也得分几等的,那些普通从贼者,自然可以给他们一次悔过自新的机会。但如扫地王十反王这些反复无常的老贼巨寇,留之不过是祸患而已。”
  “贼匪十反王你也杀了?”袁继咸咋舌。先前接报,说是阵斩十反王,生擒扫地王。却没想到,刘钧居然一声不响的把俘虏的贼首扫地王也给杀了。
  “学生以为还是死的十反王更好一些。”
  “难道不应当把他押送京师处斩更好吗?”
  “俘虏太多,未免夜长梦多,而且死人不需要粮食。”刘钧有些不负责任的解释道,其实他是觉得十反王又不是张献忠,而且直接砍了也省的再有反复,万一到时十反王一表忠心,朝廷就又招安他,那他岂不是白费力一场。
  袁继咸被堵的说不出话来,梅之焕哈哈大笑,“杀了就杀了,都是些死不足惜的乱匪。不过下一次若是你能生擒张献忠,最好还是留个活口。”
  一行人踩着台阶进入巫山县城,长长的台阶上,是已经凝固的暗黑色血渍。梅之焕打量着,“跟我说说具体战斗经过,听说你们打的很轻松?”
  “其实也没什么可夸耀的,我们九头鸟虽是新军,扫地王和十反王的人马更是乌合之众。老贼很少,大多是一路裹挟来的普通流民,缺铠少甲,武器不足,更没有什么组织,缺少军官,而且这些人还很轻敌,明明可以偷袭,却一窝蜂的拥来,结果城头上放了三轮炮,他们就直接崩溃往江边跑了。”
  “然后你早预料到这种情况,事先埋伏在江边,先毁了他们的竹排,断了队们的退路,然后又用炮火他们打的投降?”梅之焕一边走一边点头,“不得不说,贼匪确实蠢,但你刘钧也很聪明,这仗打的很好,很有水平。”
  李长庚也笑着道,“不过说实在的,你们确实有些欺负人啊,一营人马却带着数百门大小火炮,贼匪肯定觉得很不服气。”
  巫山县城并不大,虽然缺少坚固的防御工事,无壕沟无瓮城也没有敌楼箭楼,但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
  自崇祯皇帝即位以来,四川也并不是偏安一隅太平无事的。起源于十几年前的奢安之乱,最初就是起于川东的重庆,战争从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年,前后持续17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其中大规模交战也持续九年。
  直到崇祯十年奢安之乱才算最终平定。
  但就在这一年,李自成等陕西流匪又大举自汉中攻入川中,一路攻夺府县三十八座城池,兵围成都。朝廷派了傅宗龙、洪承畴、祖大弼、曹变蛟等大批将帅,率领六七万官兵入川,才最终把李自成等贼匪赶出四川。
  不过李自成等流贼是从川西北入川,一直活动在嘉陵江以西。处于四川东北部的巫山来说,虽未在这次中波及,可在崇祯七年时,张献忠却曾经攻入川东,并且一度占领了奉节等城池,更别说在奢安之乱时,重庆府、夔州府更是一度被叛军占领。
  毕竟当初奢安之乱就是自川东爆发的,无数官兵土司鏖战,因此巫山城也确实不如早些年繁华。
  一入县城,王启仁等连忙前来拜见。梅之焕一开始对这个两榜进士出身的知县还比较客气,可他随后听说了昨晚这知县对刘钧等摆文官架子之事,便立即没了好脸色。都什么时局了,却还要摆文官架子,小小知县敢呼喝游击将军。
  “来人,把扫地王等贼匪头目首级拿下来请总理察阅!”刘钧大声喊道。
  很快,九头鸟士抬起来许多个麻袋,另有一些小木盒。其中最精致的两个,却正是扫地王和十反王的首级。
  所有的首级都用石灰和盐等盐渍过,扫地王和十反王的还直接用水银浸着,保持着首级的原来面貌。
  “二匪首及以下贼中管百人以上头目匪将一共一百三十七级皆在此,另外还有战阵被斩杀以及事后甄别出来正法的老贼者共一千二百五十八级,一共一千三百九十五级贼首在此,另有俘虏在押者四千二百余人。”
  梅之焕仔细的打量着这些首级,特别是两个反王的首级。
  “他们的身份确认无误吗?”
  “仔细验证确认无误!”
  梅之焕满意的点头,这两个匪首在乱匪中名气还是不小的,都属于反复了好几次的贼首。其中这个十反王杨友谅,先前受抚被安置在均州。张献忠再反的时候,他跟着王光恩、惠登相等五个贼首,还向朝廷信誓旦旦的表示绝不再反。结果没多久,五贼中就只剩下一个王光恩真的坚持没反,其余的四个贼首,惠登相、杨友谅等皆再反。
  “既然已经归降,为何又要再叛?刘国能、马进忠、王光恩、李万庆等人归降之后,朝廷都待之不薄,如今皆被授以副总兵、参将、游击等衔。有安生日子不过,终究还是误了卿卿性命。”
  “有些人当初造反确有不得已的苦衷,只因活不下去了,没有选择。可现在,他们有了选择,却依然还要走这条不归路,那就是自己找死了。”刘钧对这些贼匪什么的丝毫没有半点同情可怜之意,到了这个时代后,他才深刻的感受到,这些人并不是什么农民起义军,也不是什么革命部队,也许有部份人曾经是社会底层的农民,但他们不是义军。
  绝大多数的造反者,最后都成了凶残的抢掠者,说到底,这些人都不过是一群流匪,四处破坏,毫无建议。
  怎么能指望一群连根据地都没,不事生产,只是一味的流窜、抢劫、杀戮的人会是义军呢。
  活不下去,造反本身没错,可错的是他们没有真正的目标,造反后只知劫掠,没有大志。为何历史的农民军多是失败告终,就因为他们目光短浅,没有秩序。
  “马上将这两个首级送入京师,献给皇帝,应该让皇上高兴振奋一下。”李长庚道。
  北京。
  崇祯一早坐在御案前打开的第一封奏报,就是个坏消息。
  “贼匪张献忠与罗汝才联合一起,出湖广郧阳突入四川,随之攻陷川东大昌城。四川副将张奏凯率五千兵驻守大昌,竟不能战,半天城陷继而全军覆没。”
  崇祯感觉一阵呼吸不畅,怒火上涌,双手紧紧捏起拳头,气的就想要当面把张奏凯给双拳捶死。无能,无能,还是无能。五千人马把守一座城池,结果却连半天都没守住就城失军没,这个张奏凯是怎么升到副总兵上来的。
  继而一个更大的担忧在崇祯心头升起。
  他想起之前杨嗣昌奏报,一直说献贼会突入陕西,因此重兵尽在鄂陕边界,现在贼匪却突入了四川,这岂不是说杨嗣昌失算了,而且现在贼匪前面已经毫无阻碍了。难道说,崇祯十年时李自成等贼军突入四川,一路攻城破县,兵围成都的祸事又要重演?
  两年前李自成等从汉中突入四川,在川中横行一年,朝廷从各路抽调了七八万人马,才最终把贼匪赶回了陕西,继而洪承畴与孙传庭、卢向升等才得以歼灭李自成等所部。可当初也正是因为朝廷调了太多兵马去四川陕西剿贼,导致边关空虚,让清军在去年大举突入关内。
  绝不能让张献忠和罗汝才等再流窜为祸四川,一入川中,到时官兵就得重新布网了。朝廷一来没有这么多兵可调,二来也没有足够的钱粮可供官军大举入川围剿。
  愤怒之余,崇祯也开始对杨嗣昌有些失望了。
  闭上眼,崇祯疲惫的靠在椅背上。
  蓦然,他睁开了眼睛。他突然想起来,六省剿匪总理眼下正在四川,应当就在大昌城不远。梅之焕就在川东,郧阳巡抚李长庚也在川东,他们麾下还有他钦封的游击将军,不,前些天他已经提升刘钧为参将了,那任命应当也快到刘钧手里了。
  不过,梅之焕和李长庚与刘钧还有他们的湖广兵,能拦住张献忠和罗汝才吗?
  崇祯现在不敢奢望梅之焕能够击败张贼,他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他的新总理能够比他的督师更可靠一些,能够拦住贼匪,遏制住他们入川的脚步,以给被杨嗣昌错误布置在鄂陕一线的左良玉、陈洪范、郑崇俭等各部追击的时间。
  这个时候,他只能指望楚军了。
  那个刘钧曾经以六百破贼匪三千,这次,能不能力挽狂澜,挽救眼前的危局?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来一次
  巫山县衙,这里已经被征为总理临时行辕。
  虽然刘钧刚刚旗开得胜,以几乎无损的代价全歼了五千余贼匪。不过刘钧和梅之焕几人都没有被这场胜利给蒙蔽双眼,他们都清醒的认识到,这对驻于大昌的几万贼匪来说,顶多算是点皮肉之伤,还够不到伤筋动骨。
  而他们也不能一直驻守在此。
  “我们的粮草不多,原本出来时携带了全军一个月的粮草,可现在我们还得加上四千多俘虏,袁巡抚又刚招募了一营抚标三千多人。我们的人马短短几天就增加了近一倍,可这夔州府却难以供应粮草,咱们现在的粮草仅够支用半月了。”刘钧的中军官傅山通报了一个很严峻的现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食,就打不了仗。
  虽说他们是在国内做战,可来的匆忙,事先并没有在此积聚转运粮食。现在要临时征发,短时间内也很难征集到近三万人马的粮草,况且,如今这局势,想就地征粮也难有粮可征。
  现在粮草是一个大问题,当然更大的问题还是得挡住贼人深入川中。
  因此不管是从粮草问题考虑,还是从阻挡贼军南下方面考虑,刘钧他们都不能按兵不动,他们必须得出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