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697

  这场烂泥沟之战,说来也和巫山之战差不多,铳炮直接就把贼人击跨了。战场击杀贼匪达七百余人,投降的更多,两部贼匪总共有五千多人,另外还有几百个妇人,以及近千给他们运送粮草的民夫。
  战场击杀五百余,战后处死五百余,剩下的俘虏还有四千余,另外加一千余民夫和那几百可怜的妇人。
  “两部贼人的战马本有两千余匹,有七成完好,死了一百余,还有三百多受了伤。另外铁甲皮甲等缴获了近千套,刀枪弓箭等数千副。”
  “粮食也缴获了几十车,另外还有不少的金银首饰绫罗绸缎。”
  顺天王和混世王二部中都有数百精锐的老兄弟,这些人都配备双马,还大多有甲,堪称精锐。
  一下子缴获了一千多匹战马,这算是一个巨大的收获了。当然,这次收获的还不仅是战马,还有上千套甲,几千副刀枪。另外还有就是贼匪们携带的战利品了,金银首饰等都有。这些贼匪哪怕是进军之时,都还随身携带着这些。
  “光金银加起来就有好两三万两,另外那些首饰珠宝等加起来,估计也能值上万两。这些东西要造册预备上交吗?”
  傅山记得刘钧巫山一战后也缴获了不少的战利品,但除了一些携带不便的首饰衣物等禀报上交后,其余的金银可都是直接造册后进了九头鸟的库房。傅山加入九头鸟后也才发现,九头鸟严禁私藏战利品,所有的缴获都要交公,而且执行的很好。
  比起官军来,这又一项让人佩服的地方。
  “这些都是我们辛苦得来的,当然没理由上交。咱们为朝廷征战,可现在为止朝廷都还没有真正拔过我们粮饷呢。既然如此,这些缴获自然留下,也算是军需之用了。”
  刘钧从不指望朝廷的军饷,按如今这个世道,大多数官军都被拖欠粮饷。而就算有面子有关系,上面拔银钱给你,可经过一层层的克扣后,能够有四成到手中就得谢天谢地了。更不用说,赏赐等银钱更加难到手。
  而九头鸟向来薪水赏赐较厚,指望朝廷的那点钱,九头鸟早乱了。刘钧以往也是靠东拼西凑的弄银子,但过去兵少,随便化点缘就能撑一段时间。可现在上万人马了,刘钧的经济压力还是很大的。出兵在外,又不能如其它官军一样抢掠地方,那么现在这作战获取的战利品,难道他还要傻乎乎的上交?
  不过刘钧两次胜仗都隐瞒了战利品,当然也得给将士们一些好处的,激励一下士气的。
  “传令下去,巫山之战和烂泥沟一战的功绩统计出来之后,立即按功发下赏赐。另外,通令全军,所有九头鸟将士俱授加赏一次,每人赏二百积分。”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不厌诈
  打了大胜仗,大家都很高兴,而刘钧宣布全军加赏一次,更是让士兵们兴奋不已,大声欢呼。
  天黑下来,烂泥沟点起一堆堆的篝火,啃了几天的干粮之后,终于可以生火做饭,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了。
  “大人,咱们连取两次大捷,接下来是不是趁胜进军大昌城?”教导营坐营官王谦一面啃着一块羊排一面问道。他们歼灭了顺天王等数千贼匪,也顺利接收了他们随军的粮草。这些贼匪用千余民夫随军运送粮草,除了他们在大昌城抢夺的粮食外,车队里还有不少的美酒干肉,甚至还随军带着抢来的数百只羊和几十头猪牛和许多鸡鸭等。
  除了九头鸟早有规定,战时不得饮酒,因此没有动那些酒外,其余的牛羊等倒是让九头鸟今天的晚餐极为丰富起来。
  在战时野外行军,居然还能有这样的丰盛晚餐,也确实不易。连刘钧也拿着把刀忙着片烤羊肉,吃的满嘴流油。不过听王谦说起下阶段的计划,他放下刀子道,“按照事先与梅督商议好的计划,是梅督率人在巫山拦截水路过来的贼军辎重队,而我们率军在陆路拦截贼军大部。”
  “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的歼灭了陆路来的贼军,我相信梅督他们也肯定歼灭了那支水路来的辎重队。接下来咱们在这里等候梅督率部来汇合,然后一起发兵大昌城。”
  计划就是这样,当初作计划的时候,并不曾想到九头鸟在烂泥沟能够取得这样完美的胜利,一下子全歼了贼军,连个漏网的都没有。
  王谦欲言又止,一副吞吞吐吐的模样。
  刘钧早猜出他想说的是什么,他叹了一口气道,“这次胜利确实有些出乎预料,但我并不认为我们就可以去冒险。张罗二贼盘踞大昌城,他们手下还有数万人马,若我们就这样跑去大昌城,并没多少优势。”
  “别跟我提什么假冒贼军去诈城,这太冒险。”
  王谦闭上了嘴,他确实有过这样的想法,就是换上顺天王等人的衣服,然后打着他们的旗帜回到大昌城下,谎称是兵败而回。等诈开城门后,再大杀痛杀。
  不过刘钧却不肯冒这样的险,就算贼人真的无脑的相信了他们是败逃回来的顺天王等部,还打开了城门,可刘钧觉得万把九头鸟就这样进入几万人的贼穴之中,那是完全把九头鸟的优势给浪没了。
  九头鸟屡战屡胜,任的是什么?凭的是火器,每次要么靠的是依城而守,要么是伏击作战,打的是那种阵地战,靠的是城墙、壕沟、或者干脆就是战阵来保护那些火器部队,以此抵消九头鸟做为一支新军的许多弱点。九头鸟的弱点很明显,建立时间太短了,还没有经过足够的训练,打阵地战还好些,毕竟互相依靠。可如果是那种大乱战,不说没有经验,还会使得火炮失去作用,火铳部队也很难发挥出作用来。
  因此刘钧才不会为了那么一丝入城的机会,就拿自己的全部家当去冒险。
  其实若不是粮草问题,以及怕贼匪向其它地方逃窜,刘钧都不想主动去打,他更希望驻守城中,等着贼人来攻。可惜现在的局势,却必须得是他们去进攻。
  “咱们就在这里等侯梅督来会师,再一起进军大昌城下。”
  让刘钧独自率部去大昌城下,刘钧是不愿意的,虽然那样做,能够突其不意,可把贼匪堵在大昌城中。可刘钧更谨慎,他担心万一贼人狗急跳墙,到时杀出来跟他对干,那他带着万把人就在城外那开阔的地方结阵对战数万贼匪,哪怕能挡的住,可也肯定会有很大的伤亡。
  等梅之焕他们来了,哪怕他们那几个营多是些充样子的,可起码数量上也壮大不少。
  “要不我们再派人去大昌城,告诉献贼说巫山来了大部官兵增援,顺天王他们增援扫地王,可也依然难以攻克巫山,请张献忠再派兵增援?”傅山提议。
  “已经骗了张献忠一次了,只怕第二次他就会起疑吧?”王谦道。
  “张献忠又不知道我们先前是骗他,我觉得倒是可行。咱们就让人去谎称说巫山得了秦良玉的白杆兵增援。”
  秦良玉的大名天下皆知,白杆兵更是天下精锐,且又离巫山也确实不远,如果说巫山得了白杆兵的增援,导致前后两支兵马都没能攻下巫山城,也确实可信。
  “万一张献忠被秦良玉的名头直接吓跑了呢?”
  “那我们就可以说巫山城得了白杆兵增援,但数量不多,嗯,三千如何?告诉张献忠,说这三千白杆兵不是秦良玉亲统,说不定他就会来了。我记得崇祯七年时,张献忠曾入过川东一次,那次他攻下了夔州奉节,结果秦良玉统兵来战,把张献忠打的大败而逃。如果巫山城只有数千白杆兵,说不定张献忠想要报仇呢!”
  刘钧拿起刀一边刀着烤羊腿,一边接着他的话道,“等张献忠一路赶来,咱们就可以在这里再伏击他们一次。”
  “就是这样!这里还有现成的壕沟工事呢。”王谦哈哈大笑道。
  刘钧想了想,觉得这个计划倒也没有什么破绽,反正如果张献忠上当了,那他们就可以在这里伏击他,如果他吓跑了,那他们可以去收复大昌城。
  “可有一点,万一梅督那边没能全歼顺天王他们的辎重队,有人跑回去了,那咱们的计划可就落空了。”
  “辎重队顺江而下,应当先于我们跟梅督开战,若是有漏网的只怕早已经跑回了大昌城,禀报了张献忠了。”
  “可辎重队就算回去报告水路的伏击,也不一定会知道陆路的情况吧。”
  刘钧再次放下刀子,他感觉到这其中确实有一个机会。这个时代通讯联络毕竟落后,东西水陆两路进兵,水路遇伏兵败,可就算他们逃回去了,又如何知道陆路的情况呢。
  “如果我们派人假扮成顺天王的人,跑去大昌城禀报张献忠,说巫山城得到了增援,扫地王他们已经被击败,而现在顺天王他们的这两营人马也被困住,你说张献忠会不会来救援?”刘钧问。
  “那得看有多少官军。”傅山道。
  刘钧想了想,“你说我们如果把实情告诉张献忠,他们会有何反应?”
  “什么实情相告?”
  “我们就告诉张献忠,巫山这里现在是由梅督亲自坐镇伏击包围了他的部队,你说他会不会来。”
  “不是秦良玉的白杆兵增援了巫山,而改成梅督率湖北兵逆江而上进驻了巫山?”傅山等人都有些意外。
  “也许可以试试?”
  大昌城。
  八大王张献忠和曹操罗汝才两人坐在一起,脸色阴沉。
  “贺兄弟那边还没有半点消息回来?”曹操问。
  张献忠摇了摇头,“武兄弟那边有消息么?”
  “石牛入海,毫无消息。”
  张献忠那张有些腊黄的脸上露出几分忧虑,额头上的那道疤隐隐做痛。那是当初被左良玉拿刀砍的,若不是当时有头盔挡住了些力道,只怕那一刀早将他头颅劈开两半了。
  “他们两个会不会已经没了?”张献忠伸手按着那处伤疤说道。
  “不太可能,他们可是带着五六千人。”
  “那败逃回来的人说,他们在大宁河巴雾峡突然遭到大批船只的攻击,都是些大船,船上满载官兵,而且还有许多火炮火铳,你觉得这些人说的是实话吗,如果是实话,那些官兵又是哪来的?”
  曹操叹了口气,“我觉得他们说的是实话,我细细打听过了,有人说看到有船上打的旗号是总理大旗。还有人说,那些船上的官兵都操的是湖广口音。我怀疑,那些官兵可能是新任六省总理梅之焕的兵马。”
  “不可能,朝廷才刚任命梅之焕为总理,接替熊文灿,他怎么可能一下子跑到了四川来。”
  “可除此之外,也别无其它的可能了。”
  两人都对巫山那边发生的情况一无所知,连续派了两路兵马过去,结果先是扫地王派人回来要增援,接着水路被击败,陆路毫无消息。
  “报!”
  “禀报大王,有顺天王的人回来了。”
  “什么?”张献忠和罗汝才二人大惊,都腾的站起来,“人在哪里,马上带进来。”
  很快,亲兵带进来两个人。
  “你们是顺天王的手下?”
  那两人有一个站了出来,“回八大王,小的就是顺天王的手下亲兵,叫做牛五。”
  “快说,顺天王和混世王他们现在在哪,情况如何?”
  “回八大王的话,我们自大昌城出兵后,一路向巫山行军,路上倒也平安无事,一直快到巫山城下时,突然遇到了些扫地王麾下的兄弟,原来扫地王和十反王二部已经被官军击败,二部溃散开来。”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八大王,这事不如让这位兄弟来说,他是扫地王麾下。”
  张献忠这时打量了那人一眼,觉得眼熟,然后很快想起来,“我记得你,先前就是你回来请的援兵。”
  “八大王记性果然好,确实是小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