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697

  “对,晚上就要被包饺子了。”
  “撤!”曹操罗汝才毫不犹豫的道,“派人去通知一下白虎宗霍和邓天王张守安等黄虎那边诸营将领,告诉他们杨嗣昌已经到了。”
  贺疯子和左爷爷已经到了的消息迅速的传了开来,张献忠那股的各营将领也都立即动摇了。
  潘独鳌和张可望等请求罗汝才继续进攻。
  “八大王肯定还活着,那只是狗官兵的诡计诈称。再攻一下,官军就要撑不住了。”潘独鳌道。
  “好多弟兄都看到了官军举着黄虎兄弟的人头,况且,杨嗣昌已经到了,贺疯子就在大昌城,离我们不过几十里路,快马半天就能到。咱们继续在这里耗下去,到时想逃都没地方逃了。”
  曹操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很愤怒,可人死不能复生,黄虎兄弟已经去了,咱们得为剩下的这些兄弟们考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保全下来,将来自然有机会为黄虎兄弟报仇。马上拢一下,撤吧。”
  张可望和张定国义兄弟几个还不肯撤,潘独鳌这时反过来劝说他们,“护着夫人和少主离开,今日之仇暂且先记下,我们来日再报!”
  说撤就撤,流匪们的速度很快,鸣金声响起,一路路贼匪各自撤兵归营,然后缓缓向后撤退。
  他们没有往大昌撤,而是转而向西南方向行进,打算往奉节、万县、重庆那一带进军。
  贼匪撤了,刘钧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有点难以置信,但结果确实如此,那些登上山的贼匪转身而逃。外面响起一阵阵的鸣金之声,喊杀声也渐渐减弱。
  刘钧看了看自己长枪上的那个人头,微微笑了笑,计谋居然成功了。
  “穷寇勿追!”刘钧下令不许追击,只要紧守住谷口就行。真正的张献忠也许死在乱军之中,也许还活着呢。
  现在当务之急,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张献忠还没有死,他还带着二百余骑在拼命,可突然之间,四处都是官兵在喊已斩杀献贼,然后是义军在喊败了败了,再接着响起了鸣金之声,然后是那些进攻喊声杀停止了。
  四面的官军开始向他围拢。
  张献忠终于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义军以为他死了,已经抛弃了他。
  他目光在剩下的兄弟们身上扫了一遍,血染战袍,伤痕累累,早已经筋疲力尽,人困马乏了。
  “愿降!”张献忠丢下了手中的武器。
  他身后的二百余骑,也都抛下了手中的刀枪。
  “愿降!”
  最后几百顽抗的贼匪弃械投降,战斗结束。
  刘钧策马来到那二百余骑面前,扫视了一遍众人,然后策马来到张献忠面前。
  “张献忠,久闻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幸会。”
  “我不是八大王。”
  “你不用抵赖的,朝廷早就将你的画像画处张贴通辑了。我还没有加入军伍之时,就见过你的通辑画像,你骗不了我。”刘钧哈哈一阵大笑,“来人,将与我献贼拿下。”
  张献忠挣扎了几下,最后放弃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敕封荡寇将军
  已经是上午的巳牌时分,崇祯皇帝却依然在乾清宫的重帷深幕中酣睡。寝宫里侍候的宫人宦官们全都屏神静气,不敢发出丝毫的响动,生怕打拢了皇上难得的一次深沉睡眠。
  一阵脚步声在外响起,在安静的寝宫中是那么的明显。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眉头皱了皱,暗道又是哪个不懂规矩,这样打扰皇上的好睡。他轻移步伐走出殿中,来到殿门口。却见来人不是别人,竟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提督、总督提督京营兵马的曹化淳。
  “皇上呢?”曹化淳有些急。
  王承恩连忙小声道,“曹公公轻声,皇上还在睡中。”
  曹化淳十分惊讶,据他所知,皇上自即位以来就睡眠不好,尤其是自去年建虏再次入关,直入山东,而后眼看着已经要平定的贼匪又再次烽起后,皇帝越发的睡眠不好了,甚至经常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
  而现在已经是巳牌时分,都半中午了,皇上怎么还在睡觉?这可是相当少有的事情了。
  王承恩虽已升任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握有了令中枢内阁辅臣们都为之忌惮羡慕的批红大权,但在宫中,他地位依然还处于曹化淳之下。这倒并不是因为曹提督东厂,也不是因为王承恩早年是曹化淳的名下。
  皆因按朝廷制度,来自于京师各部和地方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要先由内阁学士批阅,用小票墨书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这种奏章批阅提示能让皇帝节省大量精力。
  不过就算有内阁票拟,可内阁学士有多位,皇帝却只有一个,繁琐的朝议奏折常使皇帝无法负荷,加上明朝不少皇帝都曾经废驰朝政,最后便形成了由秉笔太监代皇帝批红的制度。即各部公文奏议交司礼监分类后,拣选其要呈送皇帝。皇帝或亲批,或由秉笔口述大要而皇帝口决,秉笔代为“批红”,发还内阁与各部依据批红撰写正式诏书执行。
  正是因为这种批红大权,司礼监秉笔太监权势极大。
  但是,王承恩这个秉笔太监的批红还得经过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批红得经过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审核、盖印。因此说,曹化淳不论是官职上还是实权上,都是管着王承恩的。何况,曹化淳是皇上还是信王时的老人了。
  王承恩轻声道,“昨天皇上收到来自四川的军情急报,总理梅之焕率游击刘钧入川之后,旗开得胜,歼灭贼匪五千余众,还阵斩了匪首扫地王和十反王。皇上接此捷报之后,大为高兴,难得的喝了些酒,然后半年多以来,头一次睡的这么香甜。”
  曹化淳提督东厂,又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这些消息他其实是最先知道的。
  “确实是难得的好消息,自去岁以来,东虏大举入侵,中原流匪又烽拥复起,连号称名将的左良玉先前都大败亏输,总兵关防大印都丢了。现在好了,皇上启用了梅之焕等人,立竿见影啊。”
  王承恩点了点头,“是啊,昨个皇上对梅之焕、李长庚、袁继咸等人都是十分称赞,尤其是那个游击刘钧,皇上更是一连称赞了好几十次,甚至亲自提笔在屏风上写下了刘钧的名字。”
  “刘钧现在可已经是参将了。”曹化淳提醒道,“说不定,马上又要升副将了呢。”
  “哦,为何?”
  “又有大捷报到,刘钧率部又歼在川东歼灭了贼匪五千余,斩杀了顺天王和混世王二贼首。我一得到消息,立即就赶来禀奏皇上了。你说,就凭这两阵大功,这刘钧岂不是又得升官?”
  “又打了胜仗,会不会弄错了?”王承恩充满惊讶的问,“昨日才刚回到急报,说刘钧大败贼匪,歼敌五千,斩贼首二,怎么的今日又报歼敌二,斩贼首二?会不会是哪里弄错了,或者其实这是一个消息?”
  “怎么可能,刘钧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虚报战绩。何况,前面一个捷报是斩杀扫地王和十反王,这次报捷是斩杀顺天王和混世王。”曹化淳是不相信刘钧有那么大的胆子敢这样谎报战功的,就算如今各地将领都有虚报的传统,可也顶多是夸大,却绝不敢无中生有的。
  而且这前后斩杀的四个贼首,都是极有名的,如那顺天王、十反王,都曾经是十三家之一。
  王承恩觉得曹化淳说的有道理,刘钧虽是刘侨之侄,梅之焕、李长庚的学生,可就算是名臣子弟,他也不敢如此欺君的。
  “天啊,如果不是虚报军功,那岂不是说刘钧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连续取得了两次大捷,前后歼敌过万,斩杀贼匪巨首四人?”说到这里,王承恩都有些不知道要怎么说了。这个刘钧,让人震惊。
  寝殿里,崇祯皇帝终于缓缓醒来。
  好久没有睡过这么安稳的觉了,醒来后,他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此前太医一直婉转告诫皇帝,皇上须以龙体为重,暂免过度操劳。甚至因为身体太过疲倦虚弱,他都已经好久没有再宠幸宫中的妃嫔了。连他一向最宠爱的田妃,他都隔了三月没宠幸过一回了。
  不是他突然就想禁欲,而是他整日里两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而身子又有如塞了绵花似的,整个人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
  可各种补药吃了不少,却根本没什么用,他每天依然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局势恶劣如此,他实在是困扰不堪。昨日收到川东来的捷报,他突然就感觉精神振奋了许多,甚至突然想喝酒。当即他就王承恩送来了一壶好酒,痛饮而尽,然后拉着王承恩说了许多的话,再然后一觉沉沉睡去,直到此时。
  他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光色,已经快到中午了。
  在贴身小太监的服侍下盥洗完毕,崇祯脱下杏黄色的睡袍,换上了一件明黄龙袍,又系上了一条玉带,这才踱出寝殿。
  刚出来,就见王承恩和曹化淳两个一脸喜色的赶上来。
  “奴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崇祯笑了笑,“不过小胜一场,不足挂齿。”
  “万岁爷,老奴今天所贺的不是昨日之捷,而是今日之捷!”
  “今日之捷?”崇祯怔了一下。
  王承恩在一边补充道,“陛下,官军又打胜仗了,歼敌五千余流匪,并斩杀了顺天王和混世王二反贼首领,其中那个顺天王贺国现,还是先前的十三家贼首之一。”
  “又打胜了?”崇祯一阵哈哈大笑,“快说,这回又是朕的哪位猛将取得此战之捷,是左良玉还是贺人龙,又或是猛如虎、虎大威,还是镇东将军秦良玉?打的好,朕要重重赏赐他们。”
  “回陛下,是总理梅之焕指挥参将刘钧率湖广兵马于巫山再次诱敌败贼,取得其入川之后的第二次大捷。另外,梅之焕标下前营游击胡公国也率部歼灭贼匪一部一千多人。”
  “又是梅之焕和刘钧!”崇祯的笑声停止,有些难以置信。
  “昨日才报刘钧大捷,今日捷报又至?”
  “回万岁爷,奴才初听之下也是十分奇怪,后来仔细的询问了报捷之人,知道是梅之焕让人十万加急把捷报送来。后面那一战本也就相隔不过数天,快马加急,因此只晚了前面捷报一天就送到京中。”
  曹化淳又补了一句,“和昨日的捷报一样,这次随捷报送达的还有二贼首的首级。”
  “把首级都带来,连昨日的那两个都带来,朕要亲自验看。”崇祯突然说道。
  “陛下,贼匪之首级自有兵部查验,陛下何须亲验,莫要惊了龙体。”
  “不要多说了,都送来。”
  很快,四个反贼首领的首级就呈进了宫中,扫地王曹威、十反王杨友贤、顺天王贺国现、混世王武自强。
  四贼中,十反王杨友贤和顺天王贺国现都曾是崇祯八年时诸流匪大会荥阳时的首领,那时号称十三家七十二营,以高迎祥为盟主,曹操罗汝才、老回回马守应等十三个实力最强的贼匪号为十三家。
  这十三家,也是崇祯最恨之入骨的贼首。到如今,高迎祥早已经被孙传庭生擒送入京师凌迟处决了。后来其部将闯将李自成继承闯王名号,但也于去年被打的全军覆没,消声匿迹了。
  然后射塌天受了招安,另外有几个被先后剿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