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697

  “去襄阳了。”
  “去襄阳了?可我怎么听刘都司来信说,他在京师好像碰到过魏师爷。”
  朱大典有些不耐烦,“刘总兵今天怎么有空前来我这都察院衙门,之前可是怎么请都请不来的啊。”
  刘钧扭头四下打量着官厅四面,漫不经心地回道,“蒙圣上恩典,给刘某新加了个右佥都御史的衔头,这不,刘某人如今也算是都察院的人了,今天特意来都察院衙门看看。朱抚台,你说,我把桌子放到哪里合适呢?”
  “什么?”
  “哎,是这样啊,你看我如今也是都察院的人了,这里是咱们郧阳都察院衙门,我想啊,我既然是都察院的人,那也应当在这里摆张桌子嘛,有时间的时候,我也可以在这里办办公。”
  朱大典气的都笑了,“皇上给你加了右佥都御史衔?”这个刘钧,真是无法无天,还真是什么样的话都敢说,你一个武生出身的总兵,有何资格加都察院的御史衔?还想在这里摆张桌子,得癔症了吧。
  “其实也不完全是。”
  刘钧笑了笑,“皇上还给我加了兵部右侍郎衔。”
  “哦,是吗,那皇上是不是还授你为总督郧阳地方兼提督军务啊?”朱大典嘲讽的道。
  “刘某只是一介武夫,不敢有些奢望。”刘钧笑了笑,“若是抚台大人不欢迎我来这边放张桌子,那就当我没说好了。其实我今天来,是有一样东西在送给抚台大人。”
  刘钧从袖中取出一个书本大小的木盒,递到朱大典的面前。
  朱大典有些意外的看着面前的盒子,难道刘钧是来送礼的?
  “这是什么?”
  刘钧笑笑,“这不是听说抚台大人即将六十大寿嘛,刘某岂能不送上寿礼?”
  朱大典半信半疑的接过,猜测着这里面是什么。
  “大人等我离开后再打开观看吧。”刘钧道,“刘某还有军务在身,不便久留,也就不再打扰抚台大人了。等抚台大人大寿那天,刘某定会再来亲自祝寿。”
  说完,刘钧直接转身就走了。
  朱大典拿着个盒子站在那里愣了好一会,“跋扈!”
  不过他很快又把注意力放到了手里的盒子上,盒子装饰的很精致,不知道里面是些什么。也许是玉饰或者金佛?
  他迫不及待的打开盒子,然后看到盒子里摆着两个折子。
  朱大典皱了皱眉头,先拿起上面一份,翻开一看,不由勃然变色。那居然是他让魏师爷携带入京要进呈皇帝的弹劾刘钧的奏章,那奏章上面都是他的亲笔字迹,这绝对就是他让魏师爷带上京的那份奏章。
  可这奏章怎么到了刘钧的手上,他转而想到刚才刘钧提起过魏师爷,难道刘钧抓了魏师爷抢了这奏章,这武夫怎敢!
  朱大典愤怒万分,然后他忍住怒火,又拿起了另一份折子打开,一看之下,朱大典既惊且怒,然后一股无边的恐惧由心底升起,那上面一笔笔列着的,居然全都是他为官以来收贿、贪污等种种……
第二百二十章
架空
  朱大典这一夜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他很清楚的明白送来的那两个折子的用意,也很知道那两个折子对他的威胁。
  现在他完全肯定,师爷魏德良已经落入到了刘钧的手上。自己的把柄已经落入刘钧的手中,刘钧想要做什么?一开始的担忧恐惧过后,朱大典不停的思考,最后觉得刘钧把那账本给他,也许这事情还有转寰的余地。
  虽然他知道刘钧肯定还留有帐本的备份,可刘钧完全可以直接把帐本交给巡按黄道周,甚至直接递交上京,可刘钧却拿来给自己。
  “哎!”朱大典整夜长吁短叹。他栽了,栽在了一个年青的武夫手里,输的体无完肤。就算刘钧不把此事捅出去,以后他也再无法在刘钧面前掌握主动权了。
  天亮,下人禀报总兵府来人。
  “来了多少人?”朱大典苍白的一张脸上,带着丝紧张。
  “就一人,就有书信要送呈军门。”
  刘钧派人送来书信,请朱大典往总兵府议事。看到这信,朱大典既惊且怒,惊的是刘钧终于开始动作了,怒的是刘钧居然敢如此对他,居然让他堂堂巡抚去总兵衙门议事。他堂堂上司,居然要去下属的衙门议事。
  朱大典的脸憋的紫胀,可最终一膛怒火却发不出来。想到自己的把柄在刘钧的手上,最后只能颤抖着道,“备轿,去总兵府。”
  总兵衙门和巡抚衙门就在同一条大街上,也是郧阳最大的一条长街,又称衙前街。在这条五里长街了,巡抚衙门,总兵衙门、郧阳知府衙门、郧县衙门还有湖广行都司衙门、巡按衙门、监军道衙门等诸多衙门都立在这条街上。
  巡抚衙门和总兵征门相距也就二里,朱大典坐在轿中前往总兵衙门的时候,心里无比的憋屈。
  轿子在总兵衙门前停下,朱大典下轿,抬头打量着总兵衙门,他还是头一次来这里。总兵衙门树立着三根旗杆,正中一根高些,上面挂着的是一面红旗,绣有一只九头鸟。左面旗杆上一面蓝旗,绣着郧阳镇三字。右面一面黄旗,绣着团练二字。
  “不伦不类。”朱大典心中暗自不屑,衙门立旗也是有讲究的,门前的旗称门旗,原先只有总督才有资格立门旗,总督称军门,因此衙前立旗杆一根,用黄布作旗,上书军门二字。后来巡抚也被称为军门,便也树门旗。
  此后门旗成为官场的一种体面象征,巡按便在衙门前门旗上绣贞肃二字,兵备道在衙门前树门旗,绣饬兵二字。
  刘钧的总兵衙门前,直接树了三根旗杆,远超过总督巡抚巡按兵备们的门旗了。
  “军门到!”朱大典的家丁站在衙前高声喊道。
  衙门站岗的亲兵扫了眼朱大典一行,然后一人转身进去通报了。过了一会,刘钧与黄道周和杨廷麟等官吏一同来到衙前。
  “军门!”刘钧站在那里对着朱大典拱手,连躬揖都没做一个,更别说跪拜了。而巡按黄道周也同样是略一拱手,杨廷麟级别最低,可他也鄙视朱大典,跟着拱拱手而已。
  朱大典气的差点要调头就走,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他拱手回礼。
  众人进衙,穿前前厅,来到后堂议事。
  “今日请军门大驾光临,是有一件要紧之事要请军门主持商议。”刘钧一面说着,一面把一份文档放在朱大典面前。
  朱大典翻开观看,上面正是刘钧和黄道周他们商议的整顿卫所清理军屯的计划。看了几眼,朱大典心里就冷笑起来,这个刘钧还真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跟着两个不明时务的狂生,就妄想要清理整顿军屯。
  “本军门觉得这个计划不可行。”朱大典冷哼把文档推了回来。
  刘钧把那文档又推了过去,“军门不妨仔细再看看,清理屯田之事已经禀明圣上,得到圣上批复准许,让我郧阳镇先行试行。陛下指定由朱军门总领此事,由黄巡按主持,刘某与杨副使协助。”
  朱大典被顶住,既然皇帝都已经准许的计划,他还能说不行?这时他又恨起刘钧来,你一开始不说清楚,就是故意在等我反对吧。而且,为什么这件事情什么时候禀报给皇上的,为什么到现在才告诉他?他这个郧阳军政长官,为什么毫不知情?
  “既然陛下把清理军屯的重要任务交给我们郧阳镇,那我等定不懈怠。黄大人,你们有何计划了?”
  刘钧接话,“朱军门,整顿卫所清理屯田的计划我们已经有了。不过刘某据知朱军门最近身体欠安,接连病了好多回了,而且过些天又是军门的六十大寿。因此,整顿清理之事,就交给我们操办好了,朱军门听侯禀报,全局统筹就好了。”
  朱大典望向刘钧,刘钧对他微微笑着,那笑容意味深长,朱大典被笑的心里发慌,最终退却了。
  “也是,老夫最近感觉身体确实有些不适,年纪大了,又有些水土不服。那这清理整顿之事,老夫就交给三位全权处置了。”朱大典不想放弃管理整顿的事情,可刘钧明显不想让他插手,最终也只能退让。
  心中憋的慌,朱大典感觉呼吸都有些不畅了,一刻也坐不下去了。
  “老夫还有事在身,先走一步。”
  “送军门!”刘钧笑着起身,然后把朱大典送出去。走到衙门外,朱大典挥手让手下走到一边,然后朱大典阴沉着脸对刘钧低声问道,“你究竟想怎么样?”
  刘钧摇了摇头,“我并不想怎么样。”
  朱大典瞪着他。
  笑了笑,刘钧对朱大典道,“军门马上就要过六十大寿了,一把年纪了,再过几年也差不多要归乡荣养了。军门这些年也积攒了百万家财,最后几年求个安稳不好吗?”
  朱大典气呼呼的吹胡子瞪眼。
  “我刘钧这个人呢,并不喜欢干损人不利已的事情。这里也没外人,咱们就把话敞开了说吧,军门做过什么,我刘钧并不在意,也不想去评论去管。我们不妨做个约定,或者说是交易也好。”
  “什么交易?”
  “我不会把知道的说出去,军门可以继续做郧阳巡抚,但是,军门的抚标我希望能够受我节制,由我统一操练。这带兵练兵的事情,军门以后就不要操心了,交给刘某来就好了。毕竟,军门年纪大了,管的太多会很累的,何况,带兵还得筹饷,这也是很吃力的事情。”
  “还有呢?”朱大典冷冷的问。
  “还有就是接下来要进行的整顿卫所清理军屯的事情,刘某希望军门不要插手其中。”
  “还有呢?”
  “其实我要求不多的,郧阳镇以后军务粮饷之事军门皆不必再操持,统统交于刘某就好。”
  朱大典打量着刘钧,不得不承认刘钧确实是个让人既恨又惧的人。他提出来的要求,让朱大典想拒又不敢。
  “把抚标交给你可以,整顿清理的事情我不插手也行,甚至以后军务粮饷之事都由你来处置也没问题。”朱大典道,“不过以后奖状收益我要一半。”
  “不可能。”刘钧直接拒绝了。“奖状是为筹饷而设。”
  “那事情就没的商量了。”
  刘钧知道朱大典不过是虚张声势,但刘钧也确实不愿意跟朱大典就此一拍两散。换掉朱大典自然容易,可换个新巡抚来,一切就得从头来过,甚至还不如朱大典继续做巡抚,毕竟他有把柄在刘钧手上。
  “每月三千两银子。”
  “两万!”
  “四千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