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697

  那一天恰好是雨过天晴,天上出现了美丽的彩虹。彩虹之下,是美丽的台湾岛美景,葡萄牙人激动的高呼:福摩萨,福摩萨。这个词的意思即是美丽之岛,从此以后,福摩萨就成了台湾的洋名。而正是从此时开始,葡萄牙人开始向西方人大加称赞台湾,引来了许多冒险家强盗们。
  西方最早发现台湾的是葡萄牙人,这个实力如今并不强的西方国家,却是最早期的海上殖民者,他们甚至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已经在非洲东岸的几内亚,刚果,安哥拉等地区建立了殖民地,在达伽马抵达印度的同时,葡萄牙人又在非洲东岸的莫桑比克,索马里地区建立据点,从而控制了连接红海和亚洲南部的海路。
  在经过了连续多次的试航后,葡萄牙舰队在十六世纪初期开始,终于发动了对东方的武力扩张,明朝正德四年,葡萄牙舰队在印度第乌港海战中击败了土耳其印度联合舰队,继而在印度果阿建立了他们的东方殖民总部,明朝正德六年夏,葡萄牙人以重兵悍然发动了对马来王国的进攻,经一个月灭掉马来王国,在当地建立据点,从此彻底控制了马六甲航线。
  继而,葡萄牙人继续向东航行,来到了大明。
  不过葡萄牙终究只是一个欧洲的小国而已,他们来到中国,发现大明的广阔,并没想要获得殖民地,而是希望能在印度和日本一样,获得一块他们享有垄断贸易特权的领地。
  不过后来葡萄牙人与明朝的屯门海战和新会之战,都大败于中国,第二次进攻时的一千多葡萄牙精兵,不但只逃回去四十余人,甚至连总司令都被活捉。
  葡萄牙人在中国沿海连续碰壁之后,也曾想过要在台湾立足,以为根据。但后来拥有很强实力的中国海商开始在台湾建立据点,葡萄牙人也就只能干瞪眼,不敢再去台湾抢地盘。
  后来葡萄牙人在广东骗到了澳门,有了一个贸易据点,中间老实了一段时间。可后来广东官员们多贪官,对葡萄牙人常狮子大开口要“孝敬”,直把葡萄牙人搞的叫苦连天。他们便又打起台湾主意,数次率兵往台湾,去攻打明朝的“钦犯”“海贼”们,想抢下台湾,结果大明的海盗们实力很强,葡萄牙人几次进攻都失败。
  退回澳门后,葡萄牙人趁海盗们在台湾越闹越大,便开始在澳门趁机修建城墙堡垒,盘踞军队。后来在台湾的中国海盗们淡出,葡萄牙人又想打台湾的主意,结果万历三十年时,明军在击败了流窜到台湾的倭寇后,在台湾驻派军队,再次粉碎了葡萄牙人的野心。从此以后,葡萄牙人安心的“租借澳门”。
  葡萄牙人之后,西班牙人终于也跟着到了东方。
  比起葡萄牙这个撮尔小国,西班牙在当时,可是日不落帝国,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帝国,甚至葡萄牙,后来都被西班牙兼并了。在明万历八年的时候,西班牙的国王菲利普二世借口自己有一半葡萄牙血统,硬兼任葡萄牙国王。
  当时的欧洲各国王室经常联姻,加上欧洲传统的继承人制度,导致经常会出现有的国王拥有它国王位继承权的情况出现。曾经的英法百年战争,也是因为这个继承权而打了百年。
  西班牙国王拥有葡萄牙王位继承权,在坚硬的拳头下,最终实力弱小的葡萄牙被西班牙征服,从此两国国家成了一家。
  当时的西班牙,号称日不落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在欧洲大陆上,想打谁就打谁,甚至曾经嚣张的提出过统一欧洲的口号。在兼并葡萄牙之前,西班牙人先跟法国开战,把法国人打的被迫臣服,然后又以欧洲基督教盟主国的名义,发动了当时一心向地中海流域扩张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重创了土耳其强大的舰队。
  与此同时,西班牙人在世界各地大肆占有殖民地,其势力范围遍布南美、北美、非洲。
  拥有着无敌舰队的西班牙,比起刚处于上升期的英国,才是当时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西班牙到达东方后,开始进攻菲律宾群岛,侵略吕宋。
  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是块宝地,当时是个相当繁荣的国家,和中国友好往来许久,这里地处南海贸易航线的要冲,北连中国南海,南接马六甲航线,属于黄金地段。
  如此宝地,西班牙人一来,自然要抢。
  结果吕宋拼死抵抗,西班牙人猛攻无数次,结果却数次被击退。许久之后,西班牙人才发现,原来并不是吕宋很强,而是吕宋国王得到了许多中国人的支持。
  当时的吕宋,有许多中国海商,当地中国海商势力林立,许多当时中国有名的海盗,都在这里扎根多年,他们根本不容西班牙人染指这块黄金宝地。西班牙人与其说之前败在吕宋国手里,其实还不如说是败在中国的海商手里。
  在中国海商的支持下,西班牙人往东方前进的脚步,被阻在吕宋岛十年。直到大明隆庆五年时,西班牙人才攻陷吕宋国都马尼拉,吕宋国王战死,从此以吕宋为核心的菲律宾岛,便成了西班牙人的囊中之物。
  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建立起了自己在东方的大本营,也开始与中国接触。
  十年征战,西班牙人终于夺下了吕宋,虽然他们杀了吕宋国王,灭了吕宋国,可中国海商却依然不服气。
  当时与西班牙人打的最激烈的中国海商,就是以台湾为大本营的大海盗林凤。林凤当时实力强劲,以台湾为大本营,与西班牙人来来回回打了数年。西班牙人占优,他就跑回台湾,重整兵马,休整过后再打回去。
  不过在这场争夺战的最关键时候,大明的隆庆皇帝开关,放开海禁,大力招安海商,那些原来在沿海站不住脚,只能在海外经营势力的中国海商们,得此机会,纷纷回国受招安做国,吕宋这边的战场,中国海商们也就懒得再管了。毕竟之前在国内站不住脚,才对吕宋这块落脚地如此在意,如今既然国内环境变了,那谁还在这个异国他乡跟红毛打生打死。
  当大批中国海商回国后,西班牙人也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终究,吕宋国灭亡。最后,仅剩下了林凤还不肯回国,依然以台湾为大本营,跟西班牙红毛们对战多年,林凤最后破釜沉舟,把台湾大本营所有的人马,全都带去了吕宋,在那里筑城称王,跟西班牙死磕,可惜最后林凤势单力薄,兵败离开。
  西班牙人击败了林凤后,逐渐巩固了在吕宋的统治,马尼拉成了他们的大本营和坚固堡垒。
  征服吕宋,击败林凤,西班人野心勃勃的想要下一步征服中国。
  当时的马尼拉总督拉维萨雷斯,把中国沿海的地图都绘制下来,呈交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在他给国王的报告里,声称只要四到六千军队,他就能征服中国。
  拉维萨雷斯并非在开玩笑,而是很认真的。报告国王之后,他在万历十四年时,召开了马尼拉会议,这次会议上云集了西班牙在亚洲地区军政宗教各界所有的精英人物,他们制定了一份包含十一个条款九十七条内容的备忘录,然后由五十一名贵族联合署名,然后发回西班牙马德进而,提请国王菲利普二世审批同意。
  这次隆重的大会,郑重的备忘录,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征服中国。
  他们打算拉上葡萄牙小弟,利用在日本的教堂招募倭寇雇佣兵,连进攻的路线图都选好了,要从中国广东、福建、江南、山东四个地区登陆,全线封锁中国沿海,下定决心,花大力气,拉长战线打大仗,一举征服中国。
  他们甚至在备忘录里特别注明,各部登陆后,要协同作战,而且要讲纪律,不能如在美洲非洲一样的奸淫掳掠,不得随便烧杀。他们在后面解释,这样做是要防止中国人口减少,因为中国人口就是财富。
  他们甚至还计划好了战后的事情,战后要在中国广设教堂学校,要用天主教来取代儒教,用西班牙语来取代汉语,还要鼓励西班牙人多娶中国女人做老婆,生了孩子可以在中国当官等等。
  当时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完全已经把中国当成了他们的盘中菜了。
  菜都还没有买,他们就已经在想着菜要怎么吃了。
  不过这份计划没来的及实行,明万历六年,西班牙和英国爆发加莱海战,集结西班牙倾国之力的无敌舰队,却被实力远不如他们的英国人打的大败,而紧接着,西班牙最富裕的尼堪兰地区爆发资产革命,发动叛乱战争,这场内战持续了十几年,打到了万历九年,才签定停战协议。
  西班牙的内部,独0立出了一个荷兰共和国,而且这个分离出去的荷兰共和国实力扩张迅速,很快他们的海军就成了欧洲最强的,甚至远远把西班牙甩到了后面,获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荷兰人也紧跟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脚步,率着舰队到了东方。
  虽然西班牙后院起火,可夺取马尼拉之后,征服中国计划没得到支持,但他们还是向中国沿海前进,不断尝试。他们多次派使者到中国,提出通商,设立商站等要求,但都被明朝拒绝。软的不行,他们又想来硬的,率领舰队来到澳门,提出设立据点遭到拒绝后,他们直接登陆开始修建据点,结果惹怒明朝,派兵水陆齐发将西班牙人一顿猛揍,最后只得狼狈逃窜。
  后来在东南沿海混不下去的西班牙人最终跑到台湾去了,而等他们去的时候,曾经的自己人,如今的敌人已经选他们一步到了台湾,还在台南骗到了一块地盘,建立了据点堡垒。
  荷兰人虽然来东方晚,但他们却比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狡诈。一开始荷兰人到了中国沿海后,也是想要在沿海获得据点,一开始他们也是看上葡萄牙人占据的澳门,结果诱骗不成,强攻也不行。后来他们又想要强战澎湖,结果引得明朝发兵围攻,打了大半年,硬是把荷兰人打的投降离开。
  离开澎湖后,荷兰人路遇风暴,到了台湾南部。不甘心就此回老家的荷兰人登陆,遇土著高山人。荷兰人派出了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上岸,向高山人借一块地方晾晒货物。他们拿了许多财货给高山人,说只需要一张牛皮那么大的地方晾晒货物就可。
  高山人得了财物同意后离开了,数天后他们发现,荷兰人居然在岸边建立了一个营地据地。高山人找荷兰人说他们不守信用,结果荷兰人回答,他们是遵守了约定的。
  原来荷兰人相当狡诈,他们把一块牛皮裁成细条,连成一个牛皮绳,然后用牛皮绳圈了一块地方,建起了营地据点。
  最后荷兰人又拿了一些财货,半哄半骗的就赖了下来。
  后来荷兰人又在天启五年,故伎重施,只用了十五匹布的价格,又从另一个高山部落人手里骗到了一块地盘,建立据点。
  荷兰人一前一后骗到的两块地盘,后来建起了热兰摭城和赤坎城。那块地方是台湾有名的台江湾,湾边是土著高山原住民。而在两个城堡之间的平原地带,则适合移民耕种,是台南最肥沃的土地,被荷兰人以两个城堡互为犄角的方式,纳入了他们的统治之下。
  从那以后,荷兰人开始在台南筑城屯兵,建立贸易商站。
  而西班牙人最终在中国东南沿海站不住脚后,也到了台湾,台南被荷兰人占据,他们就到了台北。天启六年,西班牙人进攻台湾,先在鸡笼登陆,建立据点,三年后又占领沪尾地区,正式在台湾北部地区立足。
  占据了台北后,西班牙人开始把自己当成了台湾北部的殖民主,给台湾各地改名字。比如他们登陆的鸡笼山,他们改名圣地亚哥,基隆湾里的和平岛,有他们修的第一座城楼,他就把那改名萨尔瓦多城,在淡水又修了座圣多明哥城,接着又开始搞奴化教育,修建天主教堂,强迫当地百姓信教,又开始在台湾北部征收赋税,甚至驱赶当地原住民入山为他们采集硫磺,并多次到高山族村落进攻清洗,烧杀抢掠,焚烧村落。
  而在西班牙与荷兰人一北一南的占据台湾两面的时候,也有另一支势力登陆台南。那就是郑一官颜思齐等人,当时这些都是在日本的中国海商,后来因为他们曾想在日本发动兵变,结果事泄逃离日本,到了台南。
  颜思齐等人到了台南之后,开始从福建老家招来流民屯田,并以此为根据地,纵横海上抢劫。
  当时的荷兰人与郑一官等人是邻居,但却实力不如他们,反而要向颜思齐等人交税。后颜思齐死,郑一官接替首领之后,建立十八芝,之后郑一官改名郑芝龙。后大海商李旦去世,郑芝龙继承了李旦的船队和人马,实力渐强。
  之后与明朝打打停停,接受过招安,最终郑芝龙接受招安。接受招安之后,郑芝龙把在台湾已经发展到几万人的势力全都移运了福建,台湾只留下了一些屯田汉民。
  再之后,郑芝龙与当年在台湾的许多把兄弟刘香、杨六杨七等闹反,在数次战斗后,最终郑芝龙击败消灭了那些曾经的兄弟们,并扫除了东南海上其它的异已势力,最终成为闽海王。
  而当年曾经向颜思齐交税的台南荷兰人,也因为在郑芝龙与兄弟们的战争中,错误的站到了失败者的刘香一方,也遭遇了料罗湾的惨败,在今年,不甘心的荷兰人率舰队卷土重来,结果再次败于郑芝龙的手下。
  “你为何要放弃台湾呢,为何要把那数万移民抛弃?让他们被荷兰人奴役剥削?”刘钧一连三个发问,让跟刘钧解释了大半天台湾夷人情况的郑芝龙尴尬无比,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刘钧长叹一声,“不过我们又回来了,不管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都别想再在我们的土地上作威作福!”
  郑芝龙望着起伏的大海,问,“我们打哪个?”
  “一起打!”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望风而降
  刘钧把台湾当成了一块宝,可在郑芝龙的眼中,台湾其实就是根草,不值钱的草。甚至在郑芝龙的眼里,台湾岛,其实也就是如今荷兰人占据的台南大员岛一带算是值得一提,其它的地方,不过是满是土著生蕃的荒蛮化外之地而已。
  非但郑芝龙是如此观念,其实其它明人也是如此。当朝廷禁海厉害,那些海商们在中国沿海得不到立足之地的时候,便只能转而为海盗,跑到偏远的海岛上立足,甚至跑到台湾岛去休整。
  大明的官员也早知道台湾岛,可他们也对那个大荒岛没半点兴趣。当年荷兰人屡次想要在沿海夺取一个海贸据点时,福建官员就曾经主动让荷兰人去台湾,甚至相当大方的要把整个台湾岛送给荷兰人。虽然这仅是当时福建地方官员为了自己地方安宁,说出的不负责任的话,但当时台湾确实就是这么个地位。
  在大明官员眼里,也仅仅澎湖列岛算是大明的疆土,至于比澎湖大了无数倍的台湾岛,那根本不是大明的领地。
  就算因大明海禁,无数中国海商以及日本倭寇们的时断时续的经营,到现在,台湾岛上的汉人,也不过万余,还主要是当年郑芝龙以台湾为据点时迁过去的福建屯田流民。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占据着台湾一南一北,从天启四年六年到现在,十四五年的经营,这些红毛加起来也过几千人而已。
  甚至台湾本土,那些土著高山人,这么多年,都没有出现过一个稍强点的势力,都是以村社的形态过着很原始的生活,各部落村社经常仇恨斗争,动不动就出草砍人头。最大的番王,也不过是几个村社的联合而已。
  大明随便哪个县不比台湾富饶,随便哪个村镇,都比台湾繁华。若非万不得已,谁愿意跑到台湾去跟些凶恶的野人作伴?
  就算是如今盘踞在台湾岛上十几年之久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也都是在东南沿海无数次碰壁之后,才不得不跑到台湾从高山人手里骗了块地方赖了下来,以此做中转站。西班牙人虽然早早就占据了距离台湾很近的吕宋,可他们从来就不曾想过要占台湾。
  后来也是因为荷兰人到来,占据了雅加达,然后他们到了东方,开始与日本贸易,又与英国人联合派出舰队封锁中国南海往吕宋马尼拉的航线,使得西班牙人无法与中国和日本贸易,才不得不跑到台湾来建立一个据点,以打破荷兰与英国的联合封锁。
  至于郑芝龙,当他受了朝廷招安,可以自由的在福建广东等地设立商站,停泊海船,他干嘛还要留在台湾那个偏僻之地。
  不过面对着刘钧的问话,郑芝龙没多辩解什么,也不太明白为何镇南侯这般看重台湾。不就是一个荒岛么,就算是鸭绿江边上的皮岛,都曾是中朝贸易的中转站,繁华更盛台湾百倍。
  刘钧站在镇海号的甲板上,看着远方的海岸边,很是激动。别人都觉得台湾无价值,可他不这么看,台湾是中国的东南海上门户,在已经到来的海权时代,台湾对于中国的价值无可取代,那是永不沉没的巨舰。
  同样的,在大明人口已经增长到超过两亿人口的现在,在这个田地被兼并严重的时候,台湾这么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能够安置多少的无地百姓,又能开垦出多少的新粮田。假以时日,只要给予足够的开发,台湾就能成为一处新的粮仓。
  “我们真的要跟西班牙人打吗?”郑芝龙再次问道,“西班牙占据着吕宋及周边诸岛,离台湾并不远,实力强劲,万一引得西班牙人前来报复……”
  郑芝龙是很熟悉西班牙人的实力的,虽然说台湾北部的西班牙实力不强,但吕宋马尼拉可不远,那可是西班牙人在东印度的大本营。
  东印度其实指的就是东亚地区,在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到达美洲加勒比海,以为自己到了印度。几年后,葡萄牙人达伽马到了真正的印度,仍将错就错的称加勒比海地区为西印度,而把印度以东地区称为东印度,直到许久之后,欧洲人对亚洲逐渐了解之后,才改称为东亚或者远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