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2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697

  刘钧的北洋舰队也是损失惨重,这支刚刚建立的新舰队,只剩下了一艘伏波号盖伦战舰,一艘镇海号三桅炮舰,还有四艘弗鲁特商船虽然都中了弹,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好歹还都没沉。另外还剩下两艘赶缯船,刘钧战前北洋舰队五十七艘大小船只,到战后,只剩下了八艘船只,损失了八成多数量的船只。
  不过与郑芝龙的舰队比起来,刘钧的几艘主力舰船都还在,这算是个好消息,尤其是伏波号保存完好,这更让刘钧高兴。
  船只损失数百,士兵也伤亡了许多。
  刘钧下令停止追击,点起了火把,开始打捞海上落水的敌我船员,并让人打捞那些船上的火炮。
  交战的时候,荷兰人旗舰上那些三十二磅炮实在是让刘钧印象深刻。荷兰人和英国人在这里也沉没了三艘主力战舰和五艘武装商船,另外那些还沉没了二十四艘二十炮双桅快船,五十条十炮单桅炮船,他们在这片海域沉没了数十条船,丢了一千五百多门大炮。
  “这里能潜下去把沉船上的炮找捞起来吗?”刘钧问郑芝龙,虽然取得了胜利,可郑芝龙没多少高兴,这次海战,他没料到荷兰人和英国人联合起来,更没料到他们的战舰如此多,炮如此强。
  “这里紧邻着澎湖诸鸟,水深大约在三四丈可以,派潜水好手可以潜下去。”
  一听到可以下潜捞炮,刘钧十分高兴,“那好,赶紧组织人手,把炮都捞上来。这下面可是有一千多门炮,另外还有几十艘沉船,说不定有的战舰捞起来修补一下还能用。”
  郑芝龙一听这个,也是稍高兴了一点。
  “等把大炮捞起来来,我们对半分,一人一半,不会让你吃亏。”刘钧冲着郑芝龙道。
  “一人一半。”郑芝龙本来想多要点,可最后却是点了点头,“好,一人一半。”
  “其实郑兄也不用舍不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损失的也都只多是些小艇。”
  “我的三桅炮舰和大青头、赶缯船可都是主力舰。”郑芝龙心疼的道。
  刘钧安慰他道,“你在福建不是还有很多船嘛,再说了,你的那些船也有些过时落伍了,你今天也看到了,这些红夷人的船只是多么的巨大厉害。以后,咱们干脆也造这些船只。”
  “可我们没有那技术啊!”
  “这还不简单,出银子雇佣,自然就有技术了。而且咱们回头攻下大员,肯定能抓到一些工匠,听说那里可是有荷兰人的修船厂的。到时我们也打造这种百门大炮的三层炮甲板巨舰,造那些大帆船武装商船,既能做战又能商贸,一举两得。”
  “我担心大员不好打。”
  刘钧大手一挥,“我倒觉得没什么可担心的。荷兰人联合英国人,弄来这么大的一支舰队,可你看,他们丢下了大半的舰船只,只带着十九条船夹着尾巴逃走了。
  接下来,没有半年时间他们都无法从巴达维亚增援大员了。而我们马上就能从福建调一支新舰队过来,等我们杀过海去,到时直接端他的城堡要塞,打陆地点,我们更加是兵多将广。”
  刘钧有一点是把握的很准的,那就是荷兰人在东印度的大本营在巴达维亚,巴达维亚也就是爪哇的雅加达,那里距离台湾大员可真是十万八千里,没有个几个月时间哪能赶来增援,何况消息传递来回更耗时间。
  “那以后呢?”
  “跟荷兰人有什么好多说的,在红夷之中,唯荷兰人骚扰我大明沿海最多,经常劫掠沿海,掳走百姓为奴,抢劫村镇,还封锁南海,抢劫我们的商船,这种人不把他打疼了,就算你想跟他通商也是不可能的。先打一场再说,把他打疼了,然后我们再来跟他们谈通商互市等事情。在此之前,没什么好谈的。”
  “再说了,不把大员夺回来,以后我们怎么垄断对日本的贸易?”
  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利益来的更直接。刘钧一句垄断对日贸易,就立即坚定了郑芝龙的意志。只要真的能做到独揽对日贸易,那么以后他占据着台湾做起转口贸易来,那就真是钱财滚滚来,今日付出的这点损失,绝对是划的来的。
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运输大队长
  三丈多深的海水,对于优秀的潜水员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唯一比较麻烦的是现在是十一月,海水已经比较冷了,好在郑氏的船员多,擅潜水的人也不少。
  郑芝龙为了得到海下的那些火炮一半,积极的组织着精通潜水的船员,给他们安排分组,轮流下水寻找沉船。
  找到船只后,刘钧和郑芝龙把大船开到沉船上方的海面,然后放下绳索,用滑轮把数千斤的火炮吊起来。
  幸好是在澎湖岛附近,海面还不深,要是在海峡中间交战,那里的海水至少有三十丈深。那样深的海水,再厉害的水手也是潜不下去的。
  澎湖海战的第二天,一天就已经打捞出了两百多门火炮。而且还捞起了一艘半沉没的战舰,刘钧船上的西班牙船匠看过之后,说这艘战舰损伤不大,修补后依然能用,这个消息让刘钧很高兴,他立即让人把船拖回澎湖的港内,对这艘战舰进行维修。他甚至连另外的沉船都不放过,组织人马把他们一起想办法捞起来,能修的就修,修不了的就拆除上面的有用的材料。
  荷兰战舰上人的这些火炮,都是新式加农炮,远比明朝如今使用的红夷大炮更大更强。
  一面继续打捞,刘钧一面让人回福建调集新的战舰。郑芝龙在福建还有很多舰船,另外朝廷在沿海也还是有不少的舰船的,虽然这些船都比较小,但现在荷兰人的舰队也受了重创,只要刘钧重新组织一支舰队起来,哪怕依然是些福船为主的旧式舰船,也依然可以形成优势了。
  海战中明军被击沉的船只很多,战死士兵多达三千余人,还有数百重伤的。这个损失不可谓不大,但荷兰人的伤亡也不少于这个数字,他们还有一千多的落水者成了刘钧的俘虏,而明军的许多落水者最后却被救上船。
  郑芝龙要杀掉那些荷兰和英国俘虏,刘钧却把他们保下来了。这些俘虏多数是陆军,也有不少是船员,还有一些则是商船船员,甚至有些是大员岛上的南亚仆役、台湾熟蕃土著,以及东印度公司的职员等。
  刘钧用五千两银子把这些人要到了自己的手里,准备想办法把他们如西班牙人一样的收为已用。
  明军每天都能从海里捞起上百门火炮,澎湖岛上更是兵马云集,越来越热闹。刘钧一面等待新调集的舰队到来,一面又让人继续加强澎湖岛上的岸防炮台工事,还重新修复扩建当年荷兰人在岛上建造的要塞。
  澎湖海战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自澎湖败回大员后,热兰摭城堡里,一众英荷军官们都长唉短叹,谁也没有料到,他们集结了那么强的一支舰队,居然败的如此之惨。
  一战损失了三艘战列舰和五艘武装商船,更别那些二桅一桅的轻快帆船几乎全丢在澎湖了。
  “明军马上就会向大员发起进攻的,以我们如今的实力怕是难以再战。”大员长官德包尔道。
  英国舰队司令乔治也一直萎靡不振,他的五艘战舰,折损了一艘。艘七十四炮的双层炮甲板四桅战舰啊,按如今的海军新标准,这艘可是标准的战列舰。他总共就五艘,本来是来执行封锁中国海,打击西班牙吕宋马尼拉港的,结果自己却在这里折了一艘。
  他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应该来掺与这趟浑水,一艘这样的战列舰,得花费一年多时间建造不说,建造的资金就多达三万多英镑。
  眼下已经是十一月,海上是冬季风,从东印度群岛到这里并不顺风,消息报告回去,那边就算马上派出舰队前来增援,也起码得到明年夏季甚至是更晚。而这次他们在这里集中了这么多舰船,东印度群岛那边也抽不出多少船来了。
  毕竟那些地方也不太平,战事不断,一直在用兵。而且乔治在想,大员是荷兰人的,又不是英国的,虽然荷兰与英国结盟,共同对抗西班牙,可又没结盟共同对付明帝国。
  德包尔还在说着什么,可乔治已经听不下去了。
  去他娘的战争,这跟我有半点关系。
  他一拍桌子,“各位,非常抱歉的在这里通知你们,从现在起,我们英国将退出与明帝国的战斗。明天一早,我就将带领我的四艘战舰离开大员返回巴达维亚。等到了那里,我会替你们把这里的战事情报告诉你们的总督的。”
  范布隆和德包尔等荷兰人全都愣在了那里。
  范布隆满脸怒色,“你这是什么意思,要逃跑吗?”
  乔治摊了摊手,“这是你们和明帝国的战争,和我们英国无关,我们保持中立,各位朋友,再见。”
  德包尔还想要劝说乔治留下,可乔治一刻也不停留的走了。
  乔治离开,他的四艘战舰也将离开,本来就大受损失的荷兰舰队,现在更只剩下了四艘战列舰和五艘武装商船外加六艘二桅轻快帆船而已。
  “懦弱的英国人逃跑了,我们只剩下了十五艘船,而巴达维亚的援军起码得半年后才能到。”
  保罗·杜拉弟纽司道,“明国舰队损失比我们更大,他们现在没剩下几艘船,我提议咱们再去打一次澎湖。”
  “愚蠢。”范布隆喝道。
  自败退回来后,如保罗等一群荷兰军官都在置疑范布隆的撤退决定,他们以为当时的情况,虽然他们损失了许多快船,可他们的主力战舰只损失了三艘而已,他们依然拥有十多条船,且主力舰都保存着,完全可以利用巨舰和大炮的优势,继续做战,直到把明军舰队歼灭为止。
  范布隆对这种流言也有所耳闻,他将这种言论视做是保罗在暗中煽动的,目的就是想取代自己,并推卸此次海战失败的责任。
  “澎湖隔着海陕就是他们帝国大本营,他们随时都能调集更多的战舰过来,我们的船确实大,可没有了快船的护卫,要如何对付明军的大量火船进攻?”范布隆质问。他现在还不能忘记明军那数百条火船冲过来的凶猛情况。
  保罗冷笑几声,“那依你的打算,难道也想和乔治一样带着舰队逃跑?”
  范布隆回道,“我认为我们现在跟明军硬碰硬是两败俱伤的结果,我听说明军进攻北台湾的西班牙人时,曾经说过,他们愿意跟各国通商互市。如果这是真的,那我们完全可以和明军谈判。”
  “西班牙人投降了明军,你也想投降明军吗?”
  “西班牙人怎么能和我们比,他们才多少人几条船?我们在大员可是有一支舰队,还有两座城堡,数座堡垒,我们的人也更多。”范布隆继续道,“我们应当派人去澎湖和明军谈判,弄清楚他们的来意。如果他们真的愿意与各国通商互市,我以为就算我们撤离大员,将大员还给明帝国,也不是不可以。”
  “你这是懦弱!”保罗道。
  德包尔却道,“我觉得范布隆将军说的有道理,一味的靠武力解决,已经行不通了。我认为眼下的形势,我们必须和明国开始谈判。”
  德包尔当即派出使者,前往澎湖。
  刘钧听说荷兰人要谈判,也不由的笑了。
  他见了来人,直接向他们提出了条件,然后就让他回去了。
  使者又坐着船回到大员,向德包尔、范布隆、保罗等人禀报了结果。
  “明人的要求是什么?”
  “澎湖负责的官员是大明皇帝的义子,还是一位侯爵,郑芝龙在他手下听令。那位侯爷说,大明已经准备放开海禁,与各国全面通商互市,也可以和我们荷兰通商。但是,前提是我们把大员交还给明国,同时以后遵守他们的法律。”
  “就这样?”德包尔能些不敢相信。“明人肯与我们签定合约吗?”
  “愿意,不过他们还有要求。”
  “他们要求大员的荷兰人包括军队立即向他们投降,而且,还得向他们支付澎湖海战的损失赔款,另外还得支付这些年我们侵犯他们疆土的损失赔款。所有的赔款总计十吨黄金。”
  “十吨黄金?”德包尔张大着嘴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居然用吨来计算黄金,还十吨,明国的侯爷如此贪婪,还有半点诚意吗。
  范布隆也明确表态,他们可以向明军投降,前提是明军与他们签定贸易条约,而且他们只是名义上投降,投降后明军得让他们带大员的荷兰人和东印度公司的财产,率舰队离开。
  可很明显,明国人的想法跟他们的要求达不到一致。
  “再谈谈。”德包尔有些不死心,也想借谈判来拖延时间。
  “我们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