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697

  “毕竟是骑兵。”
  “是啊,我们的骑兵部队还是太少,敌人一逃跑,就追之不及,无法趁机扩大战果。”刘钧也点头道。
  “这次我们进攻辽东半岛,还怕没战马?”王谦大笑,到了辽东,缺多少战马都可以抢。
  城下,无路可逃的鞑子做着垂死挣扎,两支骑兵展开骑战。不过两支骑兵的作战方式大不相同。鞑子靠的是骑射,而九头鸟同样靠骑射,但却不配弓箭。而是每人两支短铳,靠近后先近距离射两枪,然后冲过去后下马列队,用长火铳来一次齐射。然后再上马,用长矛冲锋。
  “我们的骑兵更胜一筹!”
  城头上观战的一众军官们欣慰的道,拥有火铳的九头鸟骑兵可比拿弓的鞑子骑兵杀伤力更强,特别是每次鞑子想要整队的时候,九头鸟的炮兵还会适时的发炮打乱他们的阵形。
  双方往来部了几个回合,第一旅的骑兵追击到了,加入了战群。
  九头鸟以多击寡,又有炮兵支援,很快占据上风,清军又战了会,第一旅的步兵也赶到了,他们被围围包围。
  最终,山穷水尽的清军终于投降,还剩下的几百骑也明白再打下去也只能是全军尽没。
  “饶他们一条活命,押去筑城。”
  金州城拿下,驻守的清军被歼灭,接下来刘钧打算乘胜进军,进攻复州。
  “继续兵分两路,一部份陆上进军,沿途顺便扫荡鞑子的城堡村镇,金州城以北的所有沿途百姓,全部把他们迁到金州,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就直接烧掉,坚壁清野。”刘钧下达了作战计划。
  “水师留下部份在青泥湾,其余的返回旅顺,自老铁山水道进入渤海,先夺取长生岛,然后直接在复州南面的海岸登陆。”
  “复州应当人口钱财会多一些。”几名军官道。
  “有多少就抢多少,一点也不要跟他们客气。”刘钧笑道,这次可不是在大明境内作战,而是在敌国作战,只要能搬的走,什么都可以搬走,不会有人说你劫掠地方,骚扰百姓。
  “但有一点大家得注意,一定要保持军纪。我们是要把人口财产搬走,但这是军事行动,而不是无纪律的抢劫,更不得出现奸淫等情况,也不得无故杀人,同时也不得私藏战利品,私自劫掠,有违抗者,必须严惩不贷。”刘钧很认真的道,军队的掠夺和私人的抢劫完全是两回事,一个是有纪律有组织的行为,一个却是私下里的行为。这种私下抢劫行为,很可能要败坏军纪,并使得部队出现更坏的情况,使得失去控制等。
  五天后,九头鸟水陆两路兵马,再次汇聚,包围了复州城。
  一路过来,九头鸟并没有急着行军,而是扫荡式前进,将一路上鞑子的乡镇集市全都扫了一遍,一边前进,一边把金州到复州这一路上的人口全都强行迁往金州城,并组织这些百姓把粮食等一起运走,那些牛羊牲畜,商货等也一样不落下,最后空荡荡的村庄集市,一把火都给烧了。
  既然只准备守金州,那么其余的地方没必要给鞑子留着。反正九头鸟可以依靠海路补充粮食辎重,现在把这些烧了,坚壁清野只会让以后鞑子的反攻造成麻烦。
  等九头鸟这个强大的搬迁大队一路开到复州城下时,复州城里的鞑子都没敢出来动弹一下。水陆兵马先到达登陆的时候,复州城里的鞑子兵出击了一下,结果被炮轰死了好几百,就全都退到城里去了,再也没敢出来过。
  从登陆旅顺到兵临复州城下,总共也不过六天,而自九头鸟从武昌出师,也不过才十二天而已。
  这个时候,鞑子朝廷还刚刚收到明军自海上大举来攻的情报,具体来了多少,兵马数量,火力配制等等,一无所知。
  更别说马上派来援兵了。
  刘钧率领的陆路兵马到达后,正式发起攻城战。
  半天后,城头换上了明军的红旗。
  攻破复州城的过程相当轻松,对着城头上轰了几枚霰榴弹后,炮兵把二十四磅的攻城炮推城下,对着城门一阵猛轰,整整十八门二十四磅攻城炮,在毫无干扰之下,仅用了三轮,就把复州的城门给轰塌了。
  接着步兵登场,一个步兵局四个步兵旗,两个冷兵器旗护卫两个燧发枪步兵旗,一路从倒塌的城门口杀了进去。犀利的燧发枪,配上大量的虎蹲、佛郎机等轻量小火炮,打的城里的清军叫苦不迭。
  复州城里的守军比金州还不如,这里并不算是紧邻大明的前线,特别是在清军灭了东江镇后,沿海便安稳起来,他们绝没想到,如今一支如此强大的明军自海上杀来。
  驻扎在城中的兵马,甚至还不如旅顺城中的多。大约也就二百多个清军加上其它蒙汉包衣五百来人。
  而且前不久,黄台吉还偏又从复州抽调了一百名满兵和两百名蒙汉兵北上参加锦州之围。结果城里的兵剩下不到五百人。
  当九头鸟用大炮轰开城门后,他们虽然拼命抵抗,可还是很快的被歼灭。
  守军被歼灭后,复州城完好的落入了九头鸟的手中。
  “这些家伙连仓库中的粮食和布匹都没来的及烧掉。”傅山大笑着向刘钧禀报。
  “可也没多少。”一名参谋拿着刚汇集的数字禀报道,“这复州也真是穷。”
  “有多少算多少,立即组织百姓搬迁,先搬到长生岛上去,再用船慢慢运回金州旅顺。”刘钧说道,虽然复州钱财没多少,但有两样收获还是很大的,一就是人口,复州的人口不少,足有好几万人,另外一个就是马,复州有清军的牧场,养了许多战马,现在全是刘钧的了。
  “我们短短几天,接连破了旅顺、青泥洼、南关堡、金州城、复州城,想必鞑子很快就要知道,兵马也要赶来了。”刘钧对此也不在意,反正也不想守复州。不过他对于收获有些不满,尤其是人口钱粮,收获的都太少了。
  “估计鞑子的兵马南下还得要些时间,抓紧时间,趁这机会,咱们派兵把复州、金州两地来次彻底的大扫荡,彻底的迁走所有百姓,给鞑子来一个彻底的坚壁清野。”傅山提议。
  “嗯,多派些侦骑出去,撒到百里以外去,时刻盯着鞑子的动静。抓紧时间扫荡吧,能搬多少是多少,搬不走的通通烧掉,一点也不要留给鞑子。”
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们去把盖州拿下吧!”
  盖州距离复州得有两百二十里,和复州到青泥港差不多远,不过盖州和复州一样,也都是沿着渤海湾海岸而建,如果走水路的话,乘船也就是半天时间而已。
  不过盖州距离辽河口已经很近了,而且离锦州,也不过二百多里路,隔海相望而已。现在清军正四下调集兵马往围锦州,刘钧觉得去打盖州,那是要摸老虎屁股。
  傅山认为完全可以去试一试。
  “我估计金州复州失守的消息也刚传回建虏那里,盖州正因为距离辽阳等鞑子重兵驻守的地方不远,因此这里很可能反而不会有很多兵马。他们肯定料不到我们打完复州还敢打盖州,还能速度那么快。我们乘战舰从海上过去,登陆后用大炮轰开盖州城,抢完就走,鞑子就算想追,他也追不到海上来。”
  刘钧承认,自己有些心动了。
  “拿地图来。”刘钧向参谋招手。
  地图铺开,这不是普通的地图,而是经过九头鸟情报队员们收集确认过的地图,上面山川河流城池堡垒等信息都标准的很精准。
  看了一会地图,刘钧发现盖州距离合适的水师登陆场只有二十里路而已,而且那里本来就是一个码头,能停靠普通的商船,且码头到盖州城有一条路面很不错的大路。
  “我看行,值得一试。”
  “知道盖州的虚实吗?”刘钧谨慎的又问了一句。
  一名参谋立即回答道,“盖州城原本也只有几百鞑子,另外有数百包衣奴才等,兵力不过千。城池也是如复州金州一样的传统城墙,我们的大炮可以很轻松的轰开城墙。”
  在九头鸟的强大火力面前,还只是传统城墙的城池很难抵挡的住这种火力打击,只有等到火炮的力量显示以后,城堡的防御才会改变,增加土墙壕沟棱堡等加强对火炮的防御。就如在尼德兰的荷兰等地,无数的新型堡垒,使得火炮的威胁力大减,攻城战争重回到长期围困的消耗战来。
  至于清军的海上力量,刘钧等人谁也没有放在眼里。他们顶多也就是拥有一些普通的福船之类的小船,连红夷炮都没有,还靠的是传统的火箭跳帮等战术。
  既然要打,那就事不宜迟。参谋们立即开始作业,选择登陆地点,制定作战的方案等等。刘钧向大家提了一个要求,“我们这么多兵马打一个小小的盖州,有些富余。我看这样,我亲率带一万人去打盖州,其余的人分成多股分乘船只,沿着复州到盖州的这二百余里海岸登陆,把五十寨驿等十余个小堡寨驿站都给拿下,顺便把那些村镇集市也给一锅端了。把人口牲畜粮食等能搬走的全搬走。”
  “这下鞑子得气死了。”
  “哈哈,气死才好,等他们回过神来,就算派大军来,咱们也回到金州了。到时他们敢硬来,就让他们偿偿炮台的威力,哈哈。”
  清军好几次入侵关内,一路深入上千里,破城无数。这回九头鸟他们也要让鞑子们偿下这个厉害,趁着鞑子调集兵马去围锦州,不及防备的时候,狠狠的砸他一棒子,顺便帮他们搞搞拆迁。
  “鞑子去年入关,抢了我们四十多万百姓,这回咱们再给他抢回来。”
  半天后,刘钧率领的第一旅万人已经到达盖州西二十里和海边码头。一路之上,行进顺利,只碰到了几条渔船,这些渔民们还震惊于看到的巨大船只,和船上的日月旗时,舰队的快船已经冲了上去,把他们连人带船都带了回来。
  “求大人饶命,小的也是大明子民啊。”
  甲板上,被带上船的渔民看到刘钧等人过来,连忙磕头不止。
  “老人家请起。”刘钧上前扶起那渔民,“辽东失守多年,让父老们受鞑子蹂躏久矣,某等之失职,迟到今日才至,来晚矣。国强,带老人家去吃饭。”
  那老人颤抖着站起来,问旁边的卫兵,“这是哪位大帅,请问你们是要来收复辽东吗?”
  “老人家,这位乃是当今皇上义子,赐姓名朱慈烨的镇南侯,官封湖广提督兼湖北总兵官,挂征虏将军印,少傅兼太子少保,此次奉旨跨海征辽,目下已经收复旅顺、金州、复州,眼下正要出兵收复盖州。”亲卫高声向老渔民说道。
  老人一听这位居然是皇帝的义子,而且居然已经收复了旅顺金州复州等地,震惊万分,一下子又跪了下去。
  “朝廷还没有忘记辽东,没有抛弃我们啊。好日来了,等鞑子赶跑了,我们又能好好过日子了,大帅,鞑子抢走的田地,还能归还给我们吗?”老人激动的道,“当年我家也有百余亩田地,可鞑子占了辽东后,就把田都夺去了,我们反成了鞑子的佃户,可拼命干活却吃不饱肚子。”
  刘钧叹息了一声,“老人家,我们这次来打盖州,但不会久留。破城之后,就要立即退回金州。到时请老人家带家人随我们搬往金州。”
  “搬去金州?为什么要搬?小老儿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祖坟宅地都在此处,根在这里。”
  “早晚有一天我们会再打回来的,但现在我们不能留守这里。不过请老人家放心,去了金州,我们会给你们分田授地,会为大家提供口粮,到了那里,只会有更好的日子。最起码,每天都能吃饱。”刘钧说道。
  老人长长叹息,不再说话,可眼里却有着不舍离开。
  盖州城里,此时还不知道复州城破,还只知道有大股明军自海上而来,攻破了旅顺金州。盖州城里也是人心惶惶,驻守将领急忙派人向辽阳报信求援。
  刘钧的舰队自复州海边出发时,不下两万人,一路上不时的有小舰队脱离大部,在沿岸登陆,每支队伍千人左右。等到了盖州西码头时,还有近万人马。
  码头水浅,无法停造大战舰,不过依靠平底的沙船以及普通的赶缯船等还是没问题的。一门门炮被运上岸,除了普通的野战炮外,刘钧还调了重炮团的几门攻城炮上岸。
  8磅12磅的长管加农,24磅和32磅的加农榴弹炮,此外还有八寸榴弹炮和十寸臼炮。虽然这些隶属于重炮团的火炮有些达到三四千斤,但在充足的马匹下,还是没什么大问题。
  二十里路,队伍行进了两个时辰,终于到了盖州城下。
  得知大股明军在海边登陆,盖州城里顿时一片大乱。
  驻军守将没敢出城拦截,他下令紧闭城门,守军上城防守,并把城里的所有青壮也都调到城上。
  可当九头鸟到达城下时,守将还是绝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