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697

  来的路上,吴三桂正好碰到了秦良玉带着十二门红夷炮北上,见到那些炮后,吴三桂更加确定刘钧手上确实有好炮。
  听说了吴三桂的来意后,刘钧倒不觉得意外了。
  “四千斤的十八磅红夷大炮,每门八千银元,两千斤的九磅红夷大炮,每门四千元,一千二百斤三磅炮,每门两千四百银元。每炮可以附送全套工具,以及一百枚实弹炮弹和一百份散弹,附送炮架,不送牵引车。”
  刘钧很爽快的同意拔一些红夷炮卖给关宁军,但这价格却是相当惊人的。基本上就是一斤炮一两银子。四千斤的炮八千块银元,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吴三桂吓了一跳,一斤炮换一两银,这都按重量卖了。
  “楚公,这价格似乎有些高了吧。朝廷铸的红夷也才三千两银子一门啊。”
  “一分银子一分货,朝廷铸的红夷炮,三千多斤三千多两银子,而且那火炮既沉,还射不远,我没说错吧。”刘钧笑着说道,“这样吧,咱们先不谈价格贵还是划算,我先带你去看看炮,你可以亲自看看射击效果。”
  空旷的野外,马车把十八磅舰载长炮拉出来,炮手们熟悉的推动大炮,仅仅不到一柱香时间,已经完成了炮击准备。
  为了展示火炮的威力,炮兵把目标定了一个目标,位于两里外的一栋废弃的房子。
  又用了一柱香时间左右,炮兵开了三炮,前两炮从旁边擦过,第三炮正中房屋,直接把土夯的屋墙给砸塌了。
  “两里距离,三炮中一,怎么,这速度,这射程,这威力,还满意吧?”刘钧问。
  吴三桂已经擦了好几次鼻梁上那道疤痕了,站在他身边的亲兵知道,这是总镇大人很认真在思考问题时的下意识动作了。
  两里的距离,居然三炮就能打中一栋房屋,这个精准度已经让吴三桂大大心动了。虽然肯定和炮手也有极大关系,但火炮也确实比原来的红夷效果好多了。
  “楚公,这炮我们要了。”吴三桂终于道。
  他甚至都没有再砍价,反正最后银子也是朝廷掏钱。虽然朝廷很穷,可关宁军却从来都是优先供给的,要钱要粮要什么就会有什么。
  “只是这炮怎么是铁铸的,为何不是铜铸?”
  “铁铸的更轻,而且性能更强。朝廷的红夷是铜铸的,可有这炮好吗?”
  眼见为实,吴三桂点了点头,“这种十八磅的炮我们要二十五门,九磅来五十,三磅的来一百。”
  “你们有这么多银子吗?我可是概不赊欠。”刘钧轻笑一声,这些炮加起来得要好几十万两银子,朝廷就算有钱,可没还没有钱到这地步,一下子给他们花几十万银子装备这么多火炮。
  “而且,就算你们想要,我也没这么多。”
  “那有多少?”
  “你刚要的一半。”
  数量一下子少了一半,吴三桂有些遗憾的点了点头,难拿到一半也很不错了,装备这么多红夷大炮,还怕打不过鞑子?到时击败鞑子,功名利禄升官发财全有了。
  “好,我们都要了,我马上就让人准备银票。”吴三桂迫不急待的想敲订这单买卖,也多亏了四海银行,有汇兑业务,只要他马上派人快马回辽东,让他们把银子存进银行,等银行把汇票送到,就能取到银子了。甚至如果自己想快点,直接把银子存银行,换上银元券或者银票,立即带来黄州更快些。
  “等等!”
  刘钧叫住了兴奋中的吴三桂。
  “楚公还有什么要求吗?”
  “是的。”刘钧笑道,他可不会这么便宜的把火炮卖给吴三桂,十来万两银子而已,刘钧又不缺这点银子。
  “火炮可以卖给你,但我不要银子。”
  “不要银子?”吴三桂愣了一下,但马上明白过来,不要银子不是要白送给他们,而是要收别的东西。“楚公想要我们用什么支付?”
  “马,战马和挽马都要。我希望这批火炮你们能全部用马匹支付,战马每匹五十块银元,挽马三十块银元。”刘钧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刘钧的部队一直缺马,因为得不到好的马匹进口地。
  而刘钧又很需要马,骑兵、侦骑兵、传信兵、甚至军官们的坐骑。而对挽马的需求也是巨大的,尤其是现在大量装备火炮后,那些野炮重炮,每一门炮都需要七八匹马来拉,加上弹药车,粮草等,挽马需求激增。
  刘钧有炮,而关宁军却有马。
  自清军征服蒙古以来,朝廷也失去了辽东和蒙古两个马市,战马主要来源都断了。但关宁军守着关外,私下里却一直还掌握着马匹走私的买卖。想要马,直接找关宁军,比找皇帝还更方便直接。
  “马匹换大炮,没有问题。不过楚公当知道,如今战马难求,就算是挽马也难得了。我也不多说什么,私下做个主,一匹战马一百块银元,一匹挽马四十块银元如何?这已经是最低降格了。”吴三桂没敢如刘钧一样狮子大开口。
  一百块银元才五十两银子,作为战马价格,确实很公道了。不过吴三桂很需要刘钧的火炮,刘钧却未必如他一样需要他的马,哪怕吃点亏,吴三桂也不多争那点了。
  “给你十二门十八磅、二十五门九磅、五十门三磅红夷,就算二十五万六千银元吧。”刘钧算了一下,觉得这钱有点少啊,才二十五万银元,虽然说不到百门炮,就卖了十来万两银子,可这点钱似乎买不了多少马。
  “一千匹战马加三千九百匹挽马,我凑个整,给侯爷一千战马和四千挽马。”吴三桂道。
  才五千匹马,离刘钧的目标差的远。他开始考虑,也许可以卖点火绳枪给关宁军。
  吴三桂似乎也有些意犹未尽,“侯爷还有没有其它火器可以卖我们一点?”
  刘钧笑笑,“我们这里有两款火枪,都极为犀利,当初我率领新练月余之军,却能大败纵横中原十几年的流匪,正是靠的他们。”
  刘钧让人取来两把火枪,一把鸟铳,一把飞龙铳。
  “这两款枪都是我们改良过的,都用定装弹,尤其是这把飞龙式,有自开火门,宽枪托,不但精度大大增加,射击速度也增快许多,尤其是这个自开火门,能大大适应北方风大天气,不惧风吹火药,而且就算是一般的阴天和小雨之时,也不影响射击。”
  刘钧先抄起一支鸟铳,熟练的装填,然后举枪,对着八十步外的耙子放了一铳。
  “正中耙心。”士兵抬来耙子,一个木头人,身上套了件铁札甲,现在木人胸口正中一弹,那本来应当防御不弹的铁札甲被洞穿。
  “八十步内,只要命中可以破铁札甲,如果是布铁甲和绵甲,只要射到面门胸口部位,也能给予重创甚至是击杀。就算是训练两三月的火铳手,只要数量排成方阵,连绵不绝的分段式射击,就算再强的鞑子骑兵,都不敢硬冲火铳阵。”
  “不错。”吴三桂点头,他看的出这鸟铳确实比朝廷制造的要好。
  刘钧又向吴三桂亲自展示了一下飞龙铳,这把铳更是直接一枪洞察百步外的木头人身上的铁甲。
  “让末将试试可否?”吴三桂道。
  “当然可以。”刘钧把火铳交给吴三桂,然后就看到他很熟悉的清理火铳,装填上弹,然后端起火铳,以极其标准的站姿对着百步外的耙子开了一枪。
  “正中脑袋!”
  耙子扛来,刘钧惊讶的发现吴三桂居然还是个神枪手。以前只知道他喜欢用大刀,长于骑射,却不料居然还能把火铳打这么好。
  “好铳!”吴三桂摸着清,受不释手的模样。
  “你要的话,可以替你生产,要多少,就能造多少,每月至少能供给你两万支。还能加快速度,质量保证,必属精品。”
  “价格如何?”
  “鸟铳三十元,飞龙铳五十元。”
  吴三桂摇了摇头,“工部的鸟铳才二两银子一把。”
  “那鸟铳白送给你,你敢用吗?”
  “就算如此,这价格也还太高了。飞龙铳二十,鸟铳十元。”
  “飞龙铳四十,鸟铳二十。”
  吴三桂望了刘钧一眼,道,“我听说楚公手里还有一种新式的火铳,不用火绳,不惧风雨,尤其有种短铳,最适合骑兵马上使用。不知道能不能卖给我们,价格好说。”
第三百零六章
一个鞑子二十块
  楚军装备有最新式的燧发火铳其实算不得什么新鲜事情,就连兵部和工部也都下文询问了好几次。不过每次都被刘钧以还在试制之中,性能不稳为理由打发了。
  新式燧发枪确实还有不少问题,可这种枪比起原来的火绳枪依然有很大的进步,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小的瑕疵掩盖不了其必然取代火绳枪的优势。不用火绳也能打火射击,一来不必携带火绳,二来也减少了每次射击前点火绳夹火绳的步骤。
  而且,燧发枪完全不惧风,也不怕潮,还不怕一般的雨天。另外这种枪还将适合夜晚突袭作战,不会有火光过早的暴露。有了这些优点,什么点火率略低之类的,都算不得问题了。
  这样的利器,刘钧岂会轻易的卖给别人。就如他出售火炮,那也是为了换取战马等宝贵资源,同时也是为了应对朝廷方面,但更重要一条,他出售的火炮都是旧式火炮。沉重、老旧且性能远低于如今九头鸟的新火炮。
  九头鸟有最新式的长加农炮、短加农炮,最新式的榴弹炮,还有在此基础上改良的加农榴弹炮、步兵山地榴弹炮,更别说还有威力极大的榴霰弹,以及大口径的攻城臼炮等。
  九头鸟有全新的火炮体系,更加优异的火炮分类,以及更加优秀的炮弹。这些,都是刘钧紧守的技术核心,丝毫不会外泄。
  拥有这些技术,就算刘钧出售些老旧的火炮,他也依然能保持着很强的技术领先。可就算如此,他也是在数量上有着谨慎控制的。
  吴三桂想要鸟铳想要飞龙铳,可以没问题,刘钧能给他,要多少可以卖给他多少。但想要燧发枪,还要燧发骑铳,那根本没的谈,一点谈论的余地都没有。
  “燧发枪还在试制阶段,暂时无法提供,咱们还是来说说鸟铳和飞龙铳吧。”
  吴三桂见刘钧直接拒绝了,有些无奈。但也明白,火器这种东西,向来是利器。刘钧不也正凭着火器之利,先平了中原匪乱。然后又依着自海上得来的西洋火炮,在辽南大捷吗。刘钧想藏些私,也是人之长情。看来,燧发枪,是得不到了。而他因此也想到,刘钧既然肯把那些红夷炮卖给自己,想必他手上还有更强大的火炮。
  不过这一次,他很聪明的没再提那些火炮了。
  “我手下有三万人马,全都是按朝廷之意,新整编过的。既然楚公的火铳犀利,眼下又正逢大战之时,我打算先购一万支,若好用,到时再多购一些。”
  “鸟铳还是飞龙铳?”
  “飞龙铳虽比鸟铳贵了些,但确实更好用,物有所值,就一万支飞龙铳吧,每支再配三百发定装弹。”
  刘钧倒有些惊讶于吴三桂的豪气了,“吴兄好眼光,好魄力,那我也给你个折扣,每枪带三百发定装弹,合计五十元。一万支铳连三百万发子弹,共五十万。给我换一千匹战马加一万匹挽马,加上之前的那些,一共两千匹战马和一万四千匹挽马,能弄来吗?”
  “两千战马,一万四千挽马,数量不小,不过问题不大,我们能分批供给。不过这么多马匹,楚公得自己到宁远来运,我们不能包运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