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697

  在许多大明官员的心中,士兵其实是最不值钱的。打一场仗死个几百上千很正常,如攻打盖州城五万叛军这样的大战,死个几千上万都觉得正常。
  “围城已经十五日,盖州城墙已经千疮百孔,城楼敌楼都被摧毁,我们的火铳手已经可以直接攻击城上,城头上叛军已经无法立足。今天,我们就能攻占盖州的城墙。”刘钧向着李春江以及其余官员们宣布。
  又一轮炮轰开始,这一次,主要都是臼炮、榴炮和加榴炮,炮弹一发发的在城头上空爆开,还有更多的炮弹越过城墙,落在城后面爆炸。
  城头上的反击很微弱,孔有德早知道城墙守不住,也不想守了,他这些天抓紧时间,在城中心又抢修了一道内城墙,准备负隅顽抗到底。
  半个时辰的炮击过后,在城头火铳手们的火力掩盖下,外罩铁甲内套绵甲拿着盾牌腰刀长枪的重步兵们开始一队队的整齐向着盖州城推进,他们的后面是一队队的火铳手。
  刘钧等人站在后面凝视着他们,目光随着他们的脚步不断前移。
  早已经遍布缺口的盖州城墙就如同是一个大筛子一样,楚军的重步兵们不需要什么工具,直接就踩着倒塌下来的碎砖石坡道,一路上去。
  红旗飘扬,旗帜引领下,东城的一队步兵率先越过了一道城墙缺口,进入城中。
  “没有敌人!”
  站在望台上观望的士兵很快喊出最新战况,那队士兵成功的入了城,接着是第二队,第三队。
  “孔有德居然没有拼死拦截?”
  范志完有些意外的道。
  刘钧笑笑,“在这道城墙这里,叛军这半个月来起码扔下了几千尸体,他们很清楚他们根本守不住这千疮百孔的烂城墙。”
  “可他们不守这城墙,又往哪哪里退,还能退到哪?”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叛军也许还在等待黄吉台派兵来救援呢。”
  围城十五日,楚军终于夺取了盖州的城墙,这个过程里,只有零散的一点小规模战斗,都很快为楚军所击退。
  孔有德主动放弃了筛子般的城墙,把兵马退到了城中心,他在那里赶建了几道新的城墙,临时建立了一座内堡,想要顽抗到底。
  “把大炮移到四面城墙上,居高临下轰他娘的。”刘钧站在城门楼上,看着城中心的叛军堡垒,毫不客气的道。
  “负隅顽抗,还想苟延残喘,白日做梦!”
  一门门大炮开始运到城下,吊上城头,楚军士兵开始加固四面城墙的防御,进一步的压缩叛军的空间。
  “大帅,叛军打白旗了,他们要派人拜见大帅!”
  刘钧也看到了叛军堡垒里升起摇晃着的白旗。
  “放他们过来。”
  刘钧亲自见了叛军的使者,对方是孔有德的家将,带来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的书信。
  “我们愿意和谈。”
  “不,我只接受无条件投降!”刘钧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给他们,直接给出了自己的条件,只接受投降,还是无条件投降,不和谈。
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孔有德的使者离去之后,中军大帐中气氛一时有些异样。
  范志完忍不住道,“提督为何直接拒绝孔有德的求降?何不暂且先答应其一二条件,先接受其投降再说?”
  刘钧却不睬他,只是对总督傅宗龙道,“孙子兵法有云,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两军相争,守要守得住,攻要攻得克。就眼下而云,盖州五万叛军,完全是瓮中之鳖,关门之狗。孔有德还想议和?”
  盖州内堡。
  被斥退的孔有德家将毛方在堡门前跃身下马,快步来到门前。侯在堡门上的守军立即喊道,“毛将军回来了,快放筐子。”
  堡门上的守军把竹筐放下,将毛方拉上去。
  “毛将军,元帅在帅府等你,让你一回来立即去见。”
  毛方略一点头,便疾步往堡中心提帅府赶去。门口的家丁见到他,连忙领着他进去,远远的禀报,“大帅,毛将军回来了。”
  毛方进内,叩拜于地,“末将回来复命。”
  “毛方,如何?”孔有德忙问。
  毛方起身,站在厅中,环视四周,见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等全在座,另有天祐兵、天助兵等镶黑旗副将、参将、游击等一众高级将领们在座,一个个面色凝重,看样子,都在等他的回复。
  耿仲明头也没抬,“毛将军这么快就回来了,若我所料不差,定是刘继业不愿意谈了。”
  毛方上前禀报,“末将前往明营,见到刘继业,他根本不愿意谈,只让末将转告各位将军,说让我们立即无条件投降。”
  听到这消息,孔有德眉头紧皱了几分,叹息一声。
  “半个月了,至今还不见援兵,皇上怕是把我们抛弃了。”尚可喜道。
  沈志祥垂头丧气,“如今外城已失,就凭着这内堡,我们坚持不了三天,怎么办?”
  这半个月来,他们是充分的见识到了楚军炮火的强大。楚这只是打了半个月炮,就已经把个盖州城打的千疮百孔,死在炮火之下的达到三千多人。各种各样的火炮和炮弹,真是让他们偿尽了苦头。
  他们撑了半月,不是他们有多么厉害,实是明军根本就还没有正式的攻过一次城。一直只是炮轰,就已经打的他们如此狼狈,伤亡惨重。一旦明军真正的发起全面攻势,他们不知道能撑几天。
  这支楚军的战斗力已经足以让镶黑旗各军闻之变色,厅中气氛一时凝重。
  孔有德缓缓抬起头来,“诸位,你们可有何解决良策?”
  耿仲明一拳咚的一声砸在桌上,不甘的怒吼道,“狗日的刘继业,战场之上生死有命,各凭运气,可他娘的这样围城,只拿着炮火轰城,算他娘的怎么回事,士可杀不可辱,老子绝不愿意坐在这里等着被他的炮火轰成渣。要老子说,跟他们拼了,杀出去。”
  尚可喜也是怒不可遏,站起身来,“大帅,跟他们拼了。”
  孔有德斜了二人一眼。
  他慢慢的将目光转向沈志祥,“沈总兵怎么看?”
  沈志祥略一拱手,道,“围城之初,那时突围还有可能,现在么,军心难用,士气不足。而且如今算上我们刚弃守的那道城墙,在我们外面,已经有六道壕沟三道土墙外加一道城墙,更别说那林立的炮台,外面根本就是处处陷阱,咱们冲出去,那只能是做明军的靶子,去多少,就死多少。”
  孔有德微点头,“那依你之意,我们当何去何从?”
  “楚军铳炮犀利,又有壕堑炮台,硬拼突围我们根本杀不出去。但我观楚军这半月来的战法,他们似乎并不想硬拼,或者说不想多损伤兵马。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或许可以坚守内堡,只要能坚持到皇上派援兵来,到时或许能逃过此劫。”
  孔有德的眉头略有舒缓,他长吐一口气,又咳嗽了一声。然后道,“诸位,我们当年自山东出走,根本没有可能再回去了。回去了,也是一个死字。更何况,这些年我们在辽东也都成家立业,父母子女也都在大清,没有回头之路,也回不去了。我相信皇上会来救我们的,我们虽然丢了外城,可还有足够的粮食,起码还能支撑三月以上。只要我们坚持,说不定援军已经在路上,马上就到了。兄弟们,我们跟明军血战到底!”
  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等都异口同声,“血战到底!”
  孔有德大手一挥,“好,那我们就上下一心,与明军血战到底。”
  几十年来,孔有德做过数次艰难的决定,当年他只身南下投奔东江,也曾自东江出走登州,再后来,起兵叛乱,再到叛乱之后,选择投奔清军。每一次,都是那么的艰难决择。可他对这些选择从没后悔过,有时他也想过,当年在山东直接投降朝廷也许情况就是两样了。
  这些年他背负着汉奸叛徒之名,夜深人静之时,也曾有过不安。可天一亮,他又坚定的替清军东征西讨。
  毛方一直站在那里,听着四位将帅们的话,他忍不住抬头望向孔有德,轻声的说说道,“大帅!”
  孔有德转头过来,看了他一眼。
  “辛苦你了,那边坐下吧。”
  孔有德望着满厅众将,语气激昂的道,“诸位弟兄,我们都是叛明之人,在明人眼中,我们都是些无君无父的乱臣贼子。可我要说,当初我们也为大明征战沙场,血战拼命,可换来的是什么?是文官内宦爬在我们头上做威做福,我们为朝廷卖命,可朝廷却欠我们粮饷不发,我们出兵作战,连饭都吃不饱。地方官员看不起我们,连地方的乡绅都敢欺压我们,甚至就连乡绅家的奴才都一样的敢骑到我们头上拉屎!这样的腐朽的朝廷,我们难道还要替他卖命?难道我们的命就真的这样贱?”
  “这些年我们投奔在满清,大清皇上对我们如何,大家也都心里明白。咱们当年在东江在登州,常年欠饷,衣食常忧。可在大清,咱们有自己的地盘,有粮有饷,也有赏赐,两边如何,高下可判。皇上对我们如何,大家都有数,皇上不会抛弃我们的,援兵马上就到来。兄弟们,再坚持几日就好。楚军虽炮火犀利,可大明的楚军才多少?楚军炮火再强,又岂能强过八旗骑兵?”
  “城中还有五万人马,分成五部,每部一万。孔总兵、耿总兵、尚总兵与某各守一面,另留一万人马为预备队,居中支援。”
  毛方依然站在厅中间,还加大了几分音量,“大帅!”
  孔有德有些不解的望向自己的家将,“毛方?”
  毛方大声道,“大帅,末将以为,我们不能再守了。”
  “你觉得我们应当突围?”孔有德问,毛方是他的心腹,率领的是他的三千家丁,也挂着总兵衔。
  “不,我们突不出去的。”毛方答道。
  孔有德脸沉了下来,沉吟片刻,缓缓问道,“那依你之意,我们该当如何?”
  毛方一字一顿地答道,“俯首求和,无条件投降!”
  毛方此言一出,厅中顿时炸了。耿仲明火气上冲,历声质问,“哼,毛方,你是何居心,大敌当前,你出此言语,可是想乱我军心?还是说,在明营里,刘继业给你做了什么封官许诺?”
  耿仲明的话音未落地,尚可喜就哼了一声,“这还用说,他刚从明营回来,立即就说这种投降之语,摆明了是刘继业给他封官许愿,让他来劝降我们。说不定,他早已经在明营里把我们都卖了一遍,已经答应要拿我们的人头去换大明的官当。跟我们说说,刘继业答应给你个什么官?副将还是总兵?刘继业又给我们的人头开了多少赏银,五千还是一万?”
  毛方缓缓道,“大帅,诸位将军,请容某一言。”
  耿仲明冲地上吐了口唾沫,不屑的道,“懦夫,还想说什么花言巧语?”
  毛方却不理他,只是对着孔有德道,“大帅,援兵不会来了。我在明营时听到消息,宁锦的明军正大举反攻,朝廷已经连丢了十余城堡,大凌河以西尽皆失守,只余一个义州城。现在明军团团围困义州,皇上正率军从沈阳赶往义州救援,根本顾不及我们。”
  这个消息让厅中所有人都大为震惊,难以相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