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697

  食堂是个很讲规矩的地方,楚军的食堂尤其如此。用餐必须排队,不得大声喧哗,士兵们可以在诸多饭菜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但不得浪费,严禁浪费。
  刘钧作为高级军官,并没有轮班用餐,他随时都能去食堂用餐,甚至不用排队。不过刘钧一般不享受这个特权,他喜欢站在队伍里跟着士兵们排队,并且总是在这个排队的时候,与身边的战士们闲聊一二,听听士兵们的情况,了解最底下的动态,也亲自倾听来自最底层最真实的话。
  因为刘钧的这个习惯,使得楚军其它的军官们,也都不太好意思动用特权,大家也一起排队。不过军官们有一个军官用餐打菜窗口,军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品级职务,享受更好的菜式。
  刘钧并没有想要完全官兵平等,军营里面,等级分明其实很重要,太过于追求官兵平等,反而可能影响到军官们的权威。
  刘钧刚接上队伍的尾巴,李春江就走了过来,也站到了刘钧的后面。他身后的四公子侯方域等人见此,犹豫一下,还是跟着也排在了后面。四公子如今都在刘钧军中,有三个任七品巡按御史,一个任督饷御史,虽都只是七品官,可都是钦差在外的御史,品低而权重,在辽东军中,也算是上官。
  “继业,听说多尔衮已经绕过了辽阳,正向沈阳而来,此事当真否?”
  李春江如今虽然是辽东巡抚兼提督,但在辽东军,或者说是在如今登莱、辽东这个军区的一亩三分地上,都是得按着刘钧的规矩来的。就好比刘钧向来主张文官不能干涉军事主将的军事指挥权。
  因此李春江哪怕现在高升巡抚兼文臣提督,可在辽东军里,他就享受不到半点文官的优越性,哪怕他是刘钧的好兄弟也不行。
  军事情报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全都由参谋长负责,然后交给统帅刘钧。刘钧视情况需要,再把这些军情通传给下面的各级将领,以及文官系统。各级将领在军情权限方面优先于文官系统,多尔衮越过辽阳城的军情早已经传到沙岭堡,刘钧也已经把情报通传给协一级军官,但却还没告诉文官方面,连总督傅宗龙现在都没得到正式的通知,更不用说巡抚提督李春江了。
  军中的文官们也曾抗议过,但傅宗龙和李春江都没出声,他们很清楚刘钧的性格,要么不做,要么就很难让他更改。
  刘钧点了点头,李春江已经开口询问,他也没再隐瞒,事实上,他已经打算今天正式通知文官们这一军情。
  队伍前移,没一会就轮到刘钧,排队进了食堂,刘钧直奔军官打菜窗口,已经不需要再和士兵排一起了。
  他要了两个茶叶蛋,两个肉包子,再加一碗牛肉水饺,两张葱花煎饼,外加一碗热羊奶。
  “真羡慕你这个胃口。”李春江自己只要了一碗羊杂碎粉条,外加两个馒头。
  “军伍里习惯了,当兵的吃的都多。”刘钧笑笑。
  他们选了一张桌子坐下,这边是军官用餐区,与普通士兵隔了条过道,用餐的军官不少,大家向刘钧点头示意。
  “鞑子怎么绕过辽阳了,是傅提督那边……”李春江有些犹豫的问道。
  刘钧先喝了口热羊奶,然后拿起一个茶叶蛋慢慢剥着壳,“你想问是不是辽阳兵败了吧?”他把一个茶叶蛋剥的光滑滑的,略带些褐色的茶叶蛋表明入味很好,他咬了一口,味道很棒。几口就把一个茶叶蛋吃掉,刘钧又喝了口羊奶。
  “不用担心,辽阳还在我们的手上。”他笑笑,“事实上,辽阳兵马丝毫未损,甚至还利用多尔衮的轻敌,一举端掉了他们的炮营新乌真超哈营。”
  李春江惊讶,“如果是这样,那怎么还把鞑子放过来了,怎么没有拦截?”
  刘钧又拿起一个茶叶蛋,继续剥壳,“你真应当试试这茶叶蛋,我们的师傅手艺真的很了得,相当入味,还很营养,这可是只有军官才能享受到的特供。”
  李春江却无意于茶叶蛋,他只是等着刘钧的回答,连自己的早餐也顾不上了。
  “是我给傅山的命令,只要守住辽阳既可,如果鞑子不攻打辽阳,绕道而过,就放他们行。”
  李春江哎呦一声,“可如此一来,那多尔衮可就带着数万精锐八旗回沈阳了,咱们能挡的住八旗的反攻吗?”在他看来,放清军过辽阳,明显是一招错棋,这个时候应当拦住鞑子才对的。
  刘钧吃完茶叶蛋,已经开始吃葱花饼,他从桌上拿起一瓶辣椒酱,挑出一些,往葱饼上抹,他喜欢带些辣味的煎饼。
  “放轻松,公辑。多尔衮拿一个辽阳没有办法,你以为他回来就能拿我们有办法?不要为几万人马这个数字吓到,其实丝毫不用担心的。蒲河城的战况你知道吧,只有两个连守卫,可先是击败了三千鞑子的进攻,现在阿济格率两万人进攻,依然对蒲河毫无办法。”
  “其实辽阳那边已经取得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战果了,他们居然打掉了多尔衮自辽西得到的那些火炮,甚至连清军自己的火炮也给赔进去了,这是我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刘钧轻笑,“如此一来,就更不用担心了,有这些火器,鞑子还能我们有些威胁,可现在没了这批火炮,真不用担心鞑子。”
  “继业,还是须小心谨慎为上,朝廷辽西大败,如今就剩我们这支辽东精锐可抵御鞑子。若是我们再败,那就不堪设想了。”李春江劝道。
  “放心吧,我带着几万弟兄们呢,大家都把性命交与我手,我又岂会轻敌?”
  “那是不是把沈阳北面的黑旗军撤回来?”
  刘钧手拿着煎饼,充满着自信的道,“黑旗军放在外面才最有威慑力,收回来,就毫无作用了,只会加大堡内粮草的消耗。这是一只活棋,收回来,就是一只死棋了。吃早餐吧,一会冷了可就不好吃了,至于多尔衮,你完全可以放一万个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怕什么!”
第三百八十五章
篡位
  参加完早上的堡内文武官员军情通报会,陈贞慧回到自己的官厅办公。说是办公理事,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他是旅顺镇巡按御史,本来品低权重,但现在是在战时,人在沈阳城下,兼之刘钧对麾下各镇兵马掌控极严,他这个巡按其实插手不到军中。
  进入官厅院中,早有属下吏员为他烧好了开水,茶也刚刚沏好,屋里打扫的很干净,还烧了暖炕。
  陈贞慧满意的点点头,合上厚厚的门帘,然后直接脱了鞋就上炕。他是南方人,当朝首辅周延儒是他同乡,最怕辽北的寒冷。幸好有这暖炕,如今也早习惯,顾不得表面形像,每天大半时间倒都在炕上度过。
  反正炕上有炕桌,要看书写字都可以在上面解决。
  盘腿坐下,顿感温暖舒适,陈贞慧满意的轻叹一声,谁能想到这北国居然也可以如此暖和。坐好后,他翻看了下手下书吏替他整理好放在炕桌上的书信公文。
  巡按这个官原本只是个临时差遣,后来成了常设,基本上有巡抚就有巡按。虽然巡抚多是侍郎或佥都御史加衔,二品大员。而巡按则是七品官,两者品级相关遥远,但巡按自有自己的一块业务,是巡抚也不能插手的。
  甚至巡抚其实也是巡按监察考核的一个对象,因此巡按地位超然。
  原来朝廷的巡按也就十几个,但如今朝廷新一轮调整过后,北方边军设立五大军区,十五个军镇,因此也就有了五总督和十五巡抚十五总兵官,自然也就相应的设立了十五个巡按。一个军镇设立一个巡抚一个总兵还有一个巡按一个内臣监军和一个文臣监军。
  巡按的职责也是明确的,代天子巡狩,一镇之内的文武官员,上自巡抚和总兵,下至知府知县、分守道兵备道,副将参将,游击守备等,都是他的考察监督对象。大事奏请皇上裁决,小事即时处理,权利很大。
  巡抚是管理地方民政,兼节制总兵官,督理粮饷的。总兵官是负责一镇军事,练兵统兵。而巡按,是盯着巡抚和总兵为首的一镇两套文武班子的。尤其是巡按手里还有一道很重要的权利,那就是军镇将士们立了功勋,得由他亲自核查,然后才能上报请功。
  本来如果是在过去,巡按甚至可以位在总兵之上,总兵见了巡按还得下跪磕头。不过在辽东军中,巡按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事实上,巡抚、总督,内臣总监也一样享受不到这种磕头待遇。
  别说总兵不会给他们文官磕头,就是小兵卒子见了他们也不会磕头。
  刘钧统兵,许多地方都与朝廷旧制不同。各级之间见礼,只是敬军礼,挺胸抬头立正,右手握拳敲击自己的左胸口,不论见多大的官,都是这一套。甚至长官还得回礼,同样是这样的军礼。
  陈贞慧翻开一份公文,是请功文书。
  公文上面写着的是辽阳守军的战绩,破多尔衮大军乌真超哈炮营,毁鞑子大小火炮千门,歼灭鞑子炮兵三千余。
  再翻看一份公文,依然是请功表。
  蒲河城守军两连士兵五百余人,昨日再次挫败清军攻城,继击退三千鞑子攻城,并反杀伤千余鞑子之后,蒲河城五百守军在代营长尼古拉斯刘进忠的率领下,再次失败了鞑虏英亲王阿济格亲自统领的两万鞑虏的攻城,以铳炮击杀攻城鞑虏八百余众,自身伤亡三十余人,后面附着长长的请功名单。
  陈贞慧并没有多意外,这个尼古拉斯刘进忠还真有些本事,事实上他还曾见过这人,一口麻城话说的极六,若不是红头发红胡子,还真以为这是个土生土长的大明人。谁能想到,这个九头鸟的连教头,如今代理营主之位,以一个九头鸟连加一个黑旗军连,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
  连英亲王阿济格都拿他没办法,两万人拿一个五百人守卫的小城堡毫无办法。以前他在京师时,总听说楚军的骄人战绩,那个时候,他和许多人一样,都以为楚军虽然能打,刘钧能战,但这战绩里面肯定是有一些水份的。
  可是自他来到辽东之后,他服了,真正的服了。他亲眼见识了楚军是如何打仗的,完全与过去他所知道的战争不一样。
  这个尼古拉斯刘进忠,他已经亲自为他写过请功表了。等这次战后,这个红毛大汉肯定能一跃升为楚军的营将,他完全有这个资格。
  又翻开一份公文,依然还是请功文书。这回却是黑旗军的请功表,看着上面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名单,陈贞慧皱了皱眉头,对于这个黑旗军,他没有半分好感。
  就如他对那面黑色骷髅旗没半分好感一样,他心里很厌恶这支叛军。
  皇帝曾有明旨,要把孔有德等擒获叛军押往京师受审处置,那些叛兵也要送往台湾。但后来这道旨意却被刘钧压下去了,刘钧以辽东战时需要为由,不但没把孔有德等叛将处置,还让孔有德等叛将成了督师府的顾问,那些叛兵也在经过简单的整编后,编为了四个协,让他们继续穿着铠甲拿着武器。
  刘钧甚至还给他们换装了装备,给了他们更犀利的火铳,装备了更好的绵甲,甚至还配了不少炮。
  这些都是陈贞慧等坚决反对的,可就如同他们这些文官对其它许多军事上的反对一样,完全无用。
  从这方面来说,其实陈贞慧也不太满意刘钧,这个楚国公,身为一员统帅,打仗确实厉害,可很多时候,又根本管不了他。
  刘钧重用这支降军,陈贞慧等最后勉强接受,他对自己说这是为了军事所需,毕竟辽西大败,辽东成为一支孤军。
  但刘钧接着又把这支兵马单独撒出去,这又让陈贞慧等人心惊胆战的,这些可都是叛军啊。虽然刘钧也派了不少士官和军官过去,可两万人的降军里,派去的军官士官才多少?
  万一这支军队派出去后,又倒向了清军呢?
  可刘钧表现出来的那份自信,让他们十分气恼。
  而刘钧不但派这支兵马出去,还让他们四处劫掠,甚至纵容他们奸淫掳掠,甚至是屠杀,这就让陈贞慧难以接受了。
  虽然清虏是敌,但也不能这样啊。
  可刘钧只用一句话回答他,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战争是一种手段,因此有时候为了结果,不在乎手段是卑劣还是高尚,只要这手段能达成目标。
  自从黑旗军撒出去后,辽沈之间,就被这群叛军四处烧杀劫掠。其实现在陈贞慧也不得心里暗暗承认,刘钧用这些叛军很大胆,但这步棋也走的很好。起码到现在为止,这些叛军四处扫荡,不但为辽东军收集了大量的粮草物资,还十分简单粗暴的把鞑子的力量削弱了许多。
  辽沈之间,许多城堡村镇都化为了焦土,那些粮食物资都进了楚军控制的城堡中,许多满州青壮百姓,也都被抓获送进了明军的城堡成了战俘劳工。
  黑旗军甚至还动员了许多跟他们曾经一样身份的汉军、包衣们,据刘钧向他披露的一些情报来看,黑旗军在外活动这么久,连续扫荡,作战不断,可他们的兵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扩张。
  而且扩张的很吓人,当初撒出去的时候是两万人,现在据说已经有了七八万人之多。原本只有四协,现在打着黑旗的却有十八个协,这个兵力,都能够编上三个整编镇了。
  虽然刘钧只给了四个协的装备,那些黑旗军新招募收降的兵马,很多只是跟在他们后面帮忙搬东西抢东西而已,往往都是自备的战马、弓箭、刀枪,可就算如此,也十分吓人了。
  听说不但满清的汉军、汉人包衣有许多加入黑旗军,甚至还有许多女真人也加入了黑骷髅军,其中许多人并不是建州女真,女真人里也有不少海西女真以及被称为江夷的东北部的部落。
  其中许多女真部落,都是直到这几年才被满清征服。因此,当黑旗军四处烧杀劫掠的时候,许多其它各部的女真也干脆的反了,加入到了黑旗军中。
  “夺取界藩城、萨尔浒城……”
  陈贞慧摇了摇头,这些黑旗军倒是三天破一堡,五天克一镇,十天破一城,天天有捷报,日日来请功。
  花了会功夫,把所有的请功表都看过后,陈贞慧就都扔到了一边。对于这些请功公文,他基本都不会再去认真核对,没什么必要。他原来也会仔细的去核查,然后发现楚军并不会虚报军功。
  因为没必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