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97

  三十六斤的虎蹲炮轻便,直接一个人就能提着到处走,最适合这种山地剿匪作战。六门虎蹲炮很轻松的就抵近到了寨子大门前百步的距离。
  刘钧扫视了一眼那紧闭的寨门,寨门后隐约可见人影,还有长短的刀枪。这处寨子原本是一座小庙,后来庙荒废了,再然后被这些贼人占据,然后他们在倒塌的寺墙上修葺,半截土墙上立了一道木栅。
  朱宠的队伍已经就位,提着刀枪畏缩的就站在虎蹲炮前二十步,不肯前进。
  “世侄,看你炮火发威了。”朱宠望着那一排六门虎蹲。
  刘钧点了点头,然后跟他说作战计划,“一会我的六门虎蹲炮会率先开炮,集中轰击寨门。炮击过后,世叔立即率你部吹号进攻,我会让我的抬枪队在后掩护,并派鸟铳手跟随你们后面前进,鸟铳火力支援。”
  “打几轮炮?”
  “一轮足矣。”刘钧回答,面对着几百号老弱,他可没兴趣先放个半天炮,那完全是浪费。
  “是不是多打几轮?”朱宠提道。
  “兵贵神速,一轮炮后,贼人必然慌乱,这个时候冲上去正好。”
  虎蹲炮虽然是射程比较近的小炮,既不如佛朗机也不如红夷大炮,可毕竟是炮。
  刘钧一声令下,已经完成了装填的六门虎蹲虎已经瞄准目标,炮手已经按要求对准了那木质的紧闭寨门。
  点火,开炮。
  六门虎蹲依次发射,每门炮口里一枚大铅弹率先射出,然后是铳管里压着的百余枚小铅子。
  炮声如雷霆。
  第一炮就直接命中了寨门,刘钧对那炮手非常满意,不愧是从梅之焕火器队里请来的教头,虽然说打的只是百步距离的寨门,可若不是专业打炮高手,还真不容易中。
  接着的五发炮击,几个大铅弹两发命中寨门,两发打到边上木栅上,还有一发直接就飞过了寨门,落到了寨子里去了。这发本来属于未中目标的大铅弹,却意外的砸入寨子后成了跳弹,一连砸死了三个躲在寨门后的老贼。
  一阵惨叫自寨门后响起,还伴随着一阵慌乱之声。
  剩下的几百枚小铅子则如天女散花一样的覆盖了寨门,那发射偏的炮击,百余铅子也如雨打芭蕉一样的射向后面的贼人,倒又是杀伤了几个。
  连刘钧都有些惊讶,六炮就有命中杀伤。
  “该世叔的人上了。”刘钧提醒了一下还在惊讶中的朱宠。
  朱宠回过神来,连忙喝令,让那些畏缩的军户冲锋,家丁亲自带队冲锋,这些军户也缩头缩脑的跟上了。
  刘钧看到第一轮就打中了,这时转身向炮兵下令,“再来一轮。”他也是看出来了,那些军户冲的太慢了,说是冲锋不如说是散步,这速度,根本无法利用炮击的效果迅速接近寨门。
  果然,这些军户好半天还没跑出三十步,寨墙上已经有贼人露头了。
  “抬枪射击!”
  虎蹲炮还没有完成重新装填,刘钧立即让抬枪队打那些露头的贼匪。
  这回是自由瞄准射击,也不要求什么齐射。冬狗子率先瞄准了一个露头的贼人,那是一个老头,手里还提着一张弓,已经拉开了弦,冬狗子扣下扳机,老头胸口爆发一团血雾,拉开一半的弦又弹了回去,老头跌回寨内。
  一枪击杀这个老贼后,冬狗子没有立即装填火药,而是先拿出短剑,在铳把上刻了一条竖纹,枪上原本已经有了五道纹,加上这道,是第六道。这每一道纹代表着他击杀的一个敌人,六人中,五个贼匪,一个黄州军所军户,其中还有一个是被他用长刀击杀,其余五个两个被他用鸟铳击杀,三个被抬枪所杀。
  寨墙上露头的贼人一下子被打落了两三个,一时没人再敢冒头,军户们一见如此也大胆的向前跑步前进。
  他们刚跑到一半,这时空中呼啸声传来,第二轮虎蹲跑又发射了。
  一阵爆炸声响,那寨门轰然而倒。
  朱宠的家丁队头一见如此,举着腰刀高喊:“冲啊!”
  九头鸟队的二十四名铳手也在各战队队友的保护下,举枪缓步前进。
  寨门一破,寨子里的贼人举着刀枪冲了出来,九头鸟队铳手放铳,弓刀手放箭,还有钩枪手在后面火放箭,一时间冲出来的贼人立马倒下了一片。
  远处的那个山坡上,梅之焕放下千里镜,笑着对赵诚道,“恭喜赵兵宪,贼穴已破!”
  赵诚也放下了千里镜,这仗已经彻底赢了,他的脸色好笑了许多,“又除去一伙贼人,同喜同喜。”一面说着场面话,他一面脑子里却还全是九头鸟马队,那两个自信优秀的年轻队长,那些整齐威武的九头鸟乡勇,那猎猎飞舞的九头鸟大旗。
  此次前来麻城,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突然出现的九头鸟马队了,九头鸟,还真是让人惊叹呢。尤其是那个刘钧,更让他印象深刻,一个很有意思的年轻人。真难相信,这样的俊秀居然还只是一个小小武生。
  “大人,那些贼人如何处置?”一名官员问。
  赵诚冷哼一声,“一群无法无天无君无父的贼子,留之何用,全部就地斩杀,一个不留。”
  山寨里起码还有二三百号人,且多是老弱妇孺,可赵诚却直接下了一个斩杀令,甚至连里面那些幼儿都不打算放过。对他的这个处置令,他身边的那一众官员和乡绅,并没有一个人觉得有何不当之处,也没有一个人出声反对。
  赵诚的家丁得令,向已经四处起火的山寨中赶去传令。
第六十一章
大收获、私吞
  一群留守的老弱妇孺,虽有心顽抗,可有虎蹲炮、抬枪加鸟铳和弓箭远程火力支援的卫所军也一改先前的猥琐胆怯,居然也爆发起来痛打落水狗。
  寨门被破,卫所军户们大喊大叫着提刀举枪在家丁带领下冲入山寨,逢人就杀,见人就砍。
  当兵宪赵诚的格杀令传达到战场后,卫军杀的更加起劲了。
  刘钧却没有让九头鸟队员加入这种报复与杀戮之中,这样的战后屠杀对队员没有半点好处,反而会让队员们的心理产生一些不好的变化。
  黄州卫所的家丁和军户此时却是疯狂的在砍人,甚至自己人还争夺人头,抢夺盗贼身上的钱财衣物,有几个甚至已经连几个起码不下四十岁的贼匪女眷给拖进了一边的角落。
  刘钧不让队员参与这血腥的一幕,但也不去劝阻。
  战场上杀人,与这种战后的杀人是两码事情,刘钧希望队员们能够搞清楚。在战场上杀敌,那叫勇敢,而在战后杀人,却根本与勇敢无关,只是杀戮而已。
  不过既然是第一批攻入山寨的,刘钧也不打算只是一边看着。
  他带着队伍越过黄州卫的这些家丁和军户,一直向着寨子中心赶去。
  一路上还有些已经崩溃的贼人老弱在四处逃窜,刘钧对那些女人和孩子并不理会,只是让队员抓了一些老头,特别是几个衣饰比较好的老头。
  “库房在哪?”刘钧对抓来的几个老头喝问,然后根本不待他们回头,直接就手起刀落,先把一个眼珠子一直乱转的老头给砍了。“你们也可以不说,但下场就是这样。”
  几个老贼立马就被刘钧震住了。
  “那边!”几个老贼不约而同的伸手指向不远处的一座木屋。
  那是寨子里最大的一座屋子,全木头建筑,一看不是山贼们平时聚议之地,就是贼首的居所。老贼们争相把情况告诉刘钧,以求能逃脱一死。那木屋原来既是聚议厅,同时也是三个当家的住所,同时打劫来的财物等,也都存在这栋大木屋里面。
  几个老贼都算是贼匪中的老兄弟,有些身份,不过限于年龄不再去外面打劫,而是负责管理寨内的一些事务,比如钱粮、家眷之类的,有一个衣着最华丽的老头还是山寨的三当家,他还想隐瞒下身份,结果被其它几个帐房、师爷等几个老头给出卖指认了。
  “山寨有多少钱粮?”刘钧问。
  三当家被拆穿身份,面色灰败,“大约有一万多两银子。”
  刘钧听到这个数字十分惊讶,没想到贼匪居然抢了这么多钱。“一万多两,到底一万多少?”他表面上依然一脸的冷酷模样。
  “一万八千多两!”三当家老实回道。“都在那边库房里。”
  刘钧让三当家带路打开库房,一进入库房,果然里面存着许多东西。其中银子就有好几大箱,全都是熔过后重铸成的五十两一锭的大银锭,装了好几个箱子。加起来足足一万八千两,另外还有几箱子散碎银子,估摸着也有几百两。
  当然,库房里除了银子,其实东西还不少。
  各种抢来的金银玉石就不少,装了几箱子。这些东西不像是金子银子一样可以直接用或者熔了重铸,首饰之类的熔了明显不那么值钱,而他们是贼更不方便出售销脏,便一直扔在库房里,积攒久了,也是有不少。
  此外还有不少的丝绸布匹。甚至还有不少各种货物,五花八门样样皆有,估计是路上抢的商队或者直接抢了什么商铺仓库一类。
  刘钧扫了一眼,就知道这个贼窝真的很有油水,不过他却没高兴,而是一翻眼,喝道,“来人,把这老贼拖下去砍了。”
  三当家本就是半头白发,只是当初跟大当家二当家关系好,还对底柱子有过救命之恩,又认字能算,因此才坐到这三当家之位,平时管着钱粮,可实际上胆子很小,一听说要杀他,立即腿就一软,跪地上了。
  “大人,饶命啊,我知道的全说了啊。”
  刘钧冷笑两声,“你真当我傻还是蠢?你这里有银子有首饰还有脏物,却没有半两金子和铜钱?既然你把我当傻子,那我也就没必要留你了。”
  三当家忙道,“是小的一时忘记了,有金子有金子,不过在另一边的地窖里面,铜钱也有,跟粮食放在一起,不值钱的东西,也就忘记了说。小的真不是故意的,实在是一时忘记了。”
  “带路!”刘钧冷冷的吐出两字。
  藏金子的地窖就在议事厅的地板下面,那里挖了一个隐秘的地窖,只有三个当家的知道,其它人并不知道。里面藏着的就是最值钱的金子,还有一些古董字画之类的。
  当乡勇打开地窖,从里面抬出八个大箱子时,刘钧眼睛都不由的放光了。
  “大黄鱼、小黄鱼,这么多。”刘钧惊喜地叹道,这伙贼人经常外出抢劫,还专门在光黄大道这条重要的商道上抢劫,长时间作案还没失过手,因此抢来的财物不少。贼人把抢来的黄金全都重新铸过,铸成一条一条的形状藏在这地窖里面,大的一条十两,小的一条一两。装了好几个箱子。
  “继业一说,这些大小金条样子还真像是黄鱼,这里一共有多少黄金?”李春江也一样笑的有些合不拢嘴。
  都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大明自开海之后,白银大量流入,银子成了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原来一两银差不多兑一贯铜钱。但到了此时,官方所铸的铜钱越来越差,更多私铸的劣质铜钱也大量涌入市场。
  原来朝廷所铸的那些金背铜钱好钱,都被百姓收藏在家中不用,市场上渐全成了劣质铜钱,一两白银换铜钱五六千文,甚至一些差的铜钱十二三贯才能换一两银。
  铜钱不断贬值,白银则不断升值,但在崇祯年间,黄金却比白银涨的更多。
  如今十来贯劣质铜钱才能换到一两白银,而一两黄金却能换十三两白银,比起几十年前相对稳定的一两黄金换八两白银的比例,涨了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