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697

  天刚黑,刘钧便乔装打扮,在锦衣卫的高人替他化妆后,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中年人。锦衣卫的冯胜也化了妆,刘钧又带了太极宗师陈玉廷以及数名御前侍卫高手。
  “今天我是江西省的一名七品小官,大家记住了,莫要一时露了马脚。”
  刘钧决定亲自去见识一下那些胆大京官的行为。
  今天晚上,他将是江西省朝集使团的一名小官员,表面上是代表江西巡抚前去拜访交通司的一位从事,请求交通司帮忙通过江西的一条道路修建的立项。
  这个项目是真的,那个官员的名字也是真的,只不过现在刘钧冒充了这个官员的身份,亲自去会一会交通司的官员。
  前门大街,黑夜里依然灯火辉煌,灯笼将将军大酒楼的门口照的明亮。
  一名正六品的交通司主事从马车下走下来,门口早有几名吏员在等候。
  “江西那边的人还没到?”他皱了皱眉。
  “还没到。”回话的是主事的手下吏员,他们早一步到达。
  那主事立即面露不满,“哼,没点规矩,请本官来,自己却还迟到。”
  “不好意思,让各位久等了。路上马车坏了,耽误了点时间。”
  刘钧其实早就到了,不过一直把马车停在不远处观看着这边的反应。他将这名主事的不满完全看在眼中,直到此时才假装匆匆过来。
  “刘经历,你们倒是架子大啊。”王主事冷哼着道。
  刘钧今天冒充的是江西的一名小官,七品经历。
  “王主事,实在抱歉。”刘钧一面说着,一面从袖中拿出一叠银元券塞给王主事。
  那叠银元券不算多,五十块。刚好达到够行贿受贿量刑定罪的标准,刘钧本以为王主事肯定得推辞一两下的,谁知道王主事直接就收了。
  甚至收过银元券后,可能还觉得太少,冷哼了一声。
  好不容易进了酒楼,里面是早预定好的包厢。
  分宾主坐下,刘钧直奔主题。
  “王主事,我们省里准备拓宽从南昌到赣州的省道,还需要交通司通过立项,另外,我们省里自筹部份资金,但还是有些缺口,希望能够得到司里的支持。”
  王主事却是十分不满,“哪有你们这样的,现在不是办公时间,要谈公事,明天到司里谈。今天晚上,不谈公事。”
  “王主事,白天您不是太忙嘛,我们都去了好几回了,可每次都见不到人。空坐了几天冷板凳,实在是没有办法啊。还请王主事通容一二,帮个忙。”
  “刘经历,看你年纪也不轻,怎么还跟个没经历过世面的秀才一样。实话跟你说吧,如今朝廷确实重视交通,要不怎么还特别新设了交通司,专门来主管天下道路桥梁运输呢。朝廷也有计划要修几条大干道,连通天下。当然,朝廷也是支持地方修建道路的,如此朝廷的国道与地方省里修的省道相连,也是相辅相成嘛。”
  “不过嘛,朝廷的资金也是有限的,这银子得紧着先修国道,至于省道,要修也行,得你们自筹银子。”
  王主事腔掉拿的很足,不知道底细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个司郎中,起码也应当是个员外郎。
  刘钧心里暗暗记下这个王主事的名字。
  朝廷特意新设了一个交通司,目的就是为了交通运输。帝国疆土这么大,尤其是新拓展了这么多边疆领土后,对于道路交通的要求越发的大了。
  都说要想富,先修路。
  而实际上,要想帝国的政策法令通行天下,道路一样是至关重要的。朝廷如今新设了交通司,又已经拟定了一个修路计划。打算修几条主干线,连通各省。
  在朝廷的修路计划中,也支持地方修路。每个省都应当在旧有道路体系上,打通一条纵贯全省的省道来,将来还得县县通,甚至乡乡通。
  为了支持地方修路,朝廷是早有过政策,对于地方省里的修筑省道计划,是要积极协助的,还得给出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帮助。
  如刘钧所冒充的刘经历提出的这个江西省道修筑计划,交通司是完全不应当这样推三阻四的,他们应当积极审核,帮助立项,提供资金和技术,而不是现在这种情况。
  如今这个情况,摆明了就是这个王主事想要利用手里的权利,索要好处。
  这种情况,刘钧也预料到了,只是没想到这么严重。
  在前朝时,官场腐败严重,各种款项下拔,没出京师,就已经少了三四成。
  当时的这种种贪腐情况,刘钧是亲自经历过的。当时明朝的官职,都是明码标价的,上到总督、巡抚,下到巡按、知县,都是价钱。甚至还详细到不同地方的同一官职,不同的价码。
  比如五千金买巡抚,但是资历太浅,直接加两千金,立即就如愿。还有部朗谋求外放道台,卖官者要五千,买官者舍不得,只肯给三千,说好剩下两千到任后再给,居然也成了。
  更别说,当时还有饷不出京的规矩。
  边军请饷,军饷出京前,起码得先克扣三成。饷出京后,又得经过各衙门和将领们的层层克扣,最后到了士兵手里的,并没有几个钱。
  回扣、漂没,种种腐败成风。
  到了刘钧立汉,对于贪污有着严厉的制裁。刘钧一面提高官吏薪俸,一面也加强对贪腐的惩治。
  比如明确的规定了,五十块银元就已经达到行贿受贿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于贪污腐败的官员,一经查实,直接就要流放边疆垦荒。
  甚至还给那些各级衙门主官,以及财税等重要部门的官吏们发放高额的养廉银。
  种种手段之下,也确实好了许多。
  但是现在看来,官员贪污并不完全是因为工资太少,钱不够花。一有机会,他们还是会贪。
  如今这些京官,就把进京的地方官员当成肥羊宰,把他们手里审核立项拔款的权利,当成利益交换,权力寻租的本钱。
  “王主事,不知道需要多少,能帮我们促成此事?”
  王主事一脸的不满,哪有直接就这样开门见山的。真是地方来的土包子,一点也不懂得规矩。不过不满归不满,但既然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也就不再拿捏着。
  “事情当然能办,但这事不容易。”
  “多少您说个数!”
  “一万!”王主事报出一个数字。
  刘钧的眼中闪过杀气,这个小小的主事还真是敢喊。一出口就是一万块银元,五十块就够的上受贿,现在索贿一万块,那就是情节特别恶劣,数额特别巨大了。
  “王主事,一万块钱倒也不是问题。”刘钧缓缓道。
  王主事面色不变,但心里却是兴奋起来。他原本只是想漫天要价开个高价,本以为总要讨价还价一番,却不料这江西土包子居然一口答应了,早知道就多喊点,王主事心里懊悔着想道。
  刘钧将王主事的那点神情变化都收在眼底,冷笑着继续,“别说一万块钱,就是两万块,我都能给,就怕王主事没有这个本事拿!”
  王主事脸色大变,“放肆!”
  旁边冯胜早看不下去,腾的站起,怒喝一声,“你才放肆!”
  几名大内侍卫一起喝斥,“跪下!”
  王主事一下子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了,为声势所慑,结巴着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放肆,还不跪下,这是皇帝陛下!”
  刘钧依然坐在那里,可脸上神色却完全变了,目光中更是一股慑之夺魄之光。
  “王主事,你好大的胆子,公然索要贿赂,一开口就敢要一万块银元,你不怕撑死?恭喜你,你已经成功的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流放云南垦荒的好机会!”
  王主事只觉得一阵天炫地转,然后膝盖一软,瘫坐地上。
  “将此贪官拿下,下狱审讯。仔细审理,把他所有过往都查个清楚,将他贪污的每一笔赃款都追查清楚!”
第六百章
诏狱
  周京站在一人多高的穿衣镜前再次整理了一下衣冠,看着身上的紫袍玉带金鱼袋,他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他是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二甲头名。他与前朝两度为首辅的周延儒是同科,周延儒与他都是江南人,那一榜,周延儒一甲头名,状元。他是二甲头名,第一名与第四名,但人生的际遇却是相差甚远。
  周延儒两度出任首辅,曾经也是风光一时。而周京的仕途却没有什么出彩之处,按部就班,中得进士后,又考中庶吉士,进翰林,然后入科道,再外放地方为知县,再一步步升迁,知府、参政,再回到京师。
  在崇祯朝十几年时间里,他一直在工部做着侍郎,一呆就是十多年,就没挪过窝。眼看着都白发满鬓,他都准备告老还乡了。
  新朝新气象,他也终于在不久前离开了工部衙门,成为了皇帝钦点的新设交通司的卿,一跃跨过了那道槛,也正式进入了三品的高官序列,得授紫袍金鱼袋。
  拉开门,外面已经有随从在等候。
  升为三品后,特别是还是新设的交通司主官,周京也享受到了朝廷配给他的八名警卫,还有专职的车夫,连马车都是朝廷配发的。
  “大人,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周京从衣衫内衬口袋里拿出怀表,手一按机簧,就已经灵巧的弹起了金质的表盖,露出里面镶着水晶的镜面,透过晶莹的镜面,里面的表针正在不停的走动着。
  此时刚早上八点。
  “时间还早,不急。”周京让管家为他准备早餐,并拿来今天的报纸。
  当了几十年大明的官,周京最不喜欢的就是做大明京官时每天早早的要上朝。虽然万历皇帝时不喜欢上早朝,可皇帝不上朝,百官却依然得每天早早的进床,披星戴月的赶着到午门外等待宫门打开。
  皇帝不上朝,他们就在首辅的率领下,对着那张空椅子朝拜。然后由首辅主持当天早朝议事,这是一个相当折腾人的事情。年轻点时还无所谓,等到崇祯继位后,又开始恢复早朝,这位皇帝甚至还经常御门听政,不管春夏秋冬,经常在殿外朝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