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5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0/697

  他向这些土著们求证,结果他们非常轻松的就为他建了一座雪屋。跟一顶帐篷差不多大,大块大块的雪弄成雪砖,慢慢架起来,最后就成了一个圆顶的雪房子,丝毫不透风。
  钻进去后,果然感觉里面暖和无比。
  也就从那以后,每天宿营后第一件事情,李信就是建一座雪屋。现在他已经能够不靠别人,自己动手建好一座雪屋了。
  不过除了他,其它多数的雅库特、鄂温克甚至是蒙古人,他们都并不建雪屋,也不挖雪洞,他们直接围着雪堆支起一顶顶帐篷,帐篷里铺上几块皮子,就能盖着熊皮安然入睡。
  李信不管那些人怎么笑他,反正是坚持要盖雪屋的,每天雪屋盖好,同行的几名汉人同胞便会挤进来一起过夜。
  只有在雪屋里,李信才能美美的一睡到天亮,不会半夜屡次冻醒。
第六百三十三章
通古斯联军
  黄昏时,一群穿着狍子皮袍,戴着只露出两只眼睛的狍子皮帽,脚踩着滑雪板的通古斯人出现在营地旁边。
  在他们前面,是一名救援队的本地向导,他旁边还跟着几名雅库特人。
  “这是我们的朋友。”
  李信通过翻译得知,这群穿戴的跟一只大号傻狍子似的人,原来是这里附近的鄂温克人。西波尔的通古斯部族的话语基本相同,沟通起来没什么障碍,而且有附近的土著为向导翻译,李信也很快弄清了来人的身份。
  他们确实是鄂温克人,但自称是敖鲁古雅部落的,这不属于鄂温克三大部族中的任何一个氏族。原来他们早年是在列拿河流域生活,后来渐渐南迁,他们这一小支一直迁到了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的上游大兴安山下。
  敖鲁古雅通古斯语意为杨树林茂密的地方。他们和索雷的部落关系较近,也是一个使鹿部落。以驯鹿的打猎、捕鱼为生。
  “他们在这里是一个乌力楞,有大约七百人。”索雷告诉老师。
  乌力楞是敖鲁古雅部落的一种组织单位,相当于索雷部落里的毛哄。一个乌力楞也就是一个小的氏族组织单位,由多个家族组合一起。
  这些见到李信这支大队伍很是高兴,呆在这大兴安山下,平常是难得见到外人的,尤其是这样多达五六百人的大队伍。特别是听说队伍里还有不少是来自使鹿部落时,他们更兴奋了。
  带队的是一名叫阿格迪的老人,他也是这个七百人的乌力楞的新玛玛楞,是这个小部落的首领。
  整个乌力楞都是由有血缘关系的十几个家族组成,阿格迪由各家家长们推举出来。敖鲁古雅部落的人最尊敬老人,因此首领一般都是老人,且他们尊崇勇士,因此选出来的老人还都曾经是乌力楞中最勇猛的猎人。
  新玛玛楞是整个乌力楞的大家长,由他来安排乌力楞的狩猎、分配、家族会议,甚至连住宿、穿戴和婚丧嫁娶都由他安排。
  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猎场是山神主宰的,因此猎物也是公有的,驯鹿、狩猎工具、桦皮船、雪撬,也都是乌力楞的公共财产,大家集体出猎,能力合作,共享收获。
  那些最优秀的猎手,会宁愿少分些猎物,这是一种光荣。而对于那些老人和孤寡者,反而能得到照顾多分一些。
  总之,他们就是还处于一种公社时代。
  敖鲁古雅部落的人是好客的,李信他们路过,他们便赶来邀请大家去他们的村落里住宿。李信好言拒绝了,这个时候阿格迪也希望能够跟他们交换些物品。
  阿格迪带来了不少的鹿葺以及皮张,其中就有珍贵的黑貂皮黑狐皮白熊皮等。
  李信拿出一些茶、糖、酒、烟、盐做为交换。
  “我们要去东边,女真人在欺压我们的索伦同胞,我们收到了他们的求援信,现在要去救援他们。这是南方的汉人帝国的一位可敬的先生,也是一位英勇的将军,他代表汉帝国,召集了贝加尔湖附近的诸部,招募了许多自愿的勇士,组织起了这支救援队,带我们前去救援索伦。”索雷向阿格迪老人说道。
  “汉人,我知道,我额格都阿玛曾经离开过大山,南下去过蒙古草原,甚至还穿越了蒙古人的草原,到达了更遥远的南方。那里并没这里的终年冰雪,更加温暖,也没有了这么多连绵的高山和茂密的树林,但那里有无数的石头房子,还有用无数砖石垒起来的城墙,把许许多多数都数不清的人围在里面,哦,那里就是汉族人。”
  阿格迪一脸回忆。
  “我额格都阿玛回来后曾跟我说,汉族人那里没有驯鹿,但他们有无数的人,可是他们打不过蒙古人也打不过女真人。”
  索雷便向李信解释,额格都阿玛的意思是伯父。
  李信没有想到,这个北国的部落里居然还曾有人到过中原。
  他笑着向阿格迪道,“中原现在是大汉帝国,在皇帝陛下的英明统领下,我们打败了女真人,也征服了蒙古人,现在大汉已经开拓到了贝加尔湖边,等不久将来,整个西波尔都将纳入帝国疆域内。女真人已经被我们打的如丧家之犬,惶惶逃到黑龙江边了。”
  索雷把这些话翻译给阿格迪听。
  阿格迪听后有些惊讶,他知道女真人的强大,连南面的茂明安蒙古部落都向女真人称臣纳贡,他们乌力楞每年也得到尼布楚去交纳貂皮和鹿葺充税。
  他完全没想到,如此强大的女真人,居然已经被他伯父曾经描述为文弱的汉人给击败了。
  正说话间,那边突然响起一阵高呼声,原来他们在此扎营的喧闹,将附近一棵树洞里过冬的黑熊给惊醒了。
  被惊醒过来的熊饥饿无比,便闯到了河面的冰上来。
  阿格迪连忙呼喊,准备招呼自己的猎人小伙子猎杀这头熊。
  阿格迪的小伙子们都是勇猛的猎人,他们平时以五到六人组成一个塔坦,是一个固定的狩猎小组,互相熟悉,配合默契。就算是熊,他们也不怕。
  不过还没等他把弓箭准备好,李信却已经端起枪喀喀几下后,就已经瞄准了那头在冰上晃悠悠的大黑熊,然后砰的一声巨响,黑熊应声倒地,很快,黑熊身下的冰上映出一摊鲜红。
  阿格迪愣愣的站在那里,他的那群小伙子们也都愣在那里。
  如此强壮的一头黑熊,还是一头饥饿的熊,平时没有三五个塔坦相互配合,再加了十几条狗,他们都不敢说能够猎杀。
  可是现在,刚刚在他眼里还显得极为文弱又怕冷的那个年青汉人,却轻易的就把那样一头大熊,隔着起码百步的距离给杀了。
  不可思议。
  “这是什么东西?”阿格迪从来没见过这种会发出巨响,犹如闪电一般大响的东西。
  李信把手里的火枪递给阿格迪,这是一支旧式的阻击枪,没有膛线。比旧式九头鸟枪要小些,但比一般的火铳也大些,这种枪精良要高些,如果装上特殊的阻击子弹,百步内射杀黑熊也是轻而易举,不过这枪重达十五斤,而且装填麻烦,特别是他的子弹特别贵,都是手工定制。
  用这种阻击枪来打猎,那是相当不划算的,不过此时李信这一枪,还是深深震慑住了阿格迪等通古斯人。
  他们一起来到那头熊身边,熊已经死了。
  “好大的一头熊。”
  索雷等笑道。
  而阿格迪却感叹的道,“好厉害的枪。”
  他心里终于知道为什么汉人能够征服蒙古人,打败女真人了。再厉害的弓箭,也不如这火枪。一头这么大的黑熊都远远的被一枪打死,那再强壮的勇士,又岂比的过黑熊?
  “今晚可以烧熊掌吃了!”李信笑道。
  敖鲁古雅人对熊十分敬畏,他们以熊为图腾,阿格迪请求李信,让他们来杀这头熊。李信答应了,阿格迪他们开始宰熊,他们更像是在进行一场仪式。
  他们不说熊死了,而说熊在睡觉。
  阿格迪带头向这头睡觉的熊跪拜,然后开始剥皮。他们剥皮时,先把这头公熊的睾丸割下来,将它挂到了树上,然后才动手剥皮,他们认为这样熊见人才老实。
  而且他们剥皮时还不能割断动脉,而必须把血挤进心脏里去。
  熊的脖子也不能随便切断,而是先要把小肠取出绕熊头三圈后才割断。甚至连剥皮的刀子都不能叫刀子,而叫刻尔根基,意为什么也切不断的钝刀。
  当熊肉炖好后,开餐前,阿格迪把李信请到东北角的神位上,其余的人依次围着火堆坐一圈。
  阿格迪把熬好的熊油用小羹匙舀满倒进火里祭火神。
  油“滋啦”一冒火苗,阿格迪和他的族人大喊:“火笑了,火笑了”。再齐声学乌鸦的叫声“嘎嘎”。阿格迪又说:“是乌鸦吃你的肉,不是敖鲁古雅人吃你的肉”,说完把熊油分给每人一份,大家喝了以后才开始吃肉。
  按他们的习俗,凡是猎到了熊,那必须得整个乌力楞的全体成员一起吃熊肉。一次吃不完,再吃第二次,直到吃完为止。
  不过好在这营地里人多,好几百个人,这头熊再大也能一顿吃完。
  不过阿格迪不让人们把熊心、头、眼睛、肝肺等吃掉,因为这些东西得风葬。
  熊掌和右上肋骨二根肋骨三根、左下肋骨二根也都不能吃。
  这些得用桦树皮捆好,再用柳条捆六道。头向东,安葬在事先架好的两棵落叶松树中间的横梁上,实行风葬。参加的人都要假哭致衰,给熊敬烟敬酒,与老人的葬礼仪式相似。
  李信吃了一顿别开生面的黑熊大餐,心里有些暗暗可惜了四只大熊掌。这时他已经知道,敖鲁古雅人把熊当成他们的图腾,甚至认为熊是他们的祖先。
  李信尊重他们的传统,这让阿格迪非常感动。
  饭后,阿格迪提出了一个要求。
  “我们也是鄂温克族人,索伦部落也是我们的同族,如今他们受女真人欺凌压迫,连汉人、蒙古人、雅库特人都肯出手救援,我们自然也不能坐视旁观,我准备带上二十个塔坦的小伙子随你们一同前往石勒喀河。”
  二十个塔坦,就是一百二十个年青的猎人小伙子。
  李信对于这个请求想了想,最后答应了,他们一路上已经走了两千多里,接下来可能还有不下两千里要走,路上已经耗费了太多时间,他怕自己到时已经晚了。帮助索伦撤离也许已经来不及,那么只能尽量多带些人去帮他们打退女真人。
  阿格迪带着小伙子们回去了,说要做些准备。
  第二天一早,阿格迪如约而来,他亲自带队,带着整整两百名猎人小伙子,而不是原先说好的二十个塔坦百余人。
  他们也一样乘坐驯鹿拉的雪撬而来。
  阿格迪还将九头白鹿牵到李信面前,九头白鹿拉着九辆雪撬车。
  “这是洁白的驯鹿,神灵的赐予,如今我们将这些天神赐福的白鹿,进贡给大汉皇帝,请替我们代交给大汉天子。”
  除了九头珍稀的白驯鹿,九辆雪撬车里还装了许多鹿葺、麝香,还有鹿鞭、鹿心血、鹿胎、鹿筋,以及黑貂皮、黑狐皮、熊皮,人参、木耳、榛子等许多珍贵的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0/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