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5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7/697

  “不,这不是真的。”
  那大名惊慌喊道,他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
  “你们这些叛逆,背叛了自己的誓言,违背了自己的承诺,你们还试图里应外合,谋害陛下。只可惜,你们这些蠢货高估了自己,现在,为你们的背叛和愚蠢,付出代价吧!”
  武士刀劈下,又一个人头滚落。
  而此时刘钧却已经到了大汉的军营之中,身上也换上了一件铠甲。
  “陛下,我们锦衣卫没有料到德川家康光的阴谋,出事重大失误,臣请陛下责罚。”冯胜跪在皇帝面前。
  刘钧却只是挥了挥手,“谁也料不到德川家光居然会如此的愚蠢,冒险赌上了一切。不过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不自量力。”
  刘允升站在一边道,“舰队群已经攻下了尾张藩的名古屋城,如今关原的二十万溃败日军已经被我们截断退路包围在关原一带,成了瓮中之鳖。”
  “嗯,直驱江户吧。”刘钧挥了挥手道。
  现在的局面,确实属于突发。在昨天,留在关原的送亲队伍,德川家的五千直属旗本却突然发兵袭击关原的汉军大营。
  这些人突起发难,但汉军早有防备,一直提防着,结果五千旗本的自杀式袭击并没有奏效,反被汉军杀了个干干净净。随后,关原的汉军立即向其余的二十万日军发起反击,各藩主们的军队大溃。
  紧接着,帝国舰队立即从海上进攻尾张藩的名古屋城,迅速夺下此城,截断了日军的退路。
  经过情报部门和参谋军官们的分析,这次日军的行动,应当只是德川家,甚至只是德川家光的单方面行动。这个家伙心有不甘,想要趁这次和亲之机,突起发难。杀进京都,袭击刘钧。
  应当说,其它的那些公卿和大名们,对此事并不知情,要不然,在关原发起突袭的就不是五千旗本,而应当是二十万关东联军了。
  不过刘钧可不会为了那些关东大名们证明清白,相反,他还立即利用此事,干脆来个一扫光。
  本来没有这个意外,刘钧还打算用其它曲折点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大名领主,可是现在嘛,何必那么麻烦,直接一扫光。
  一座关东大名被一锅端,加上关原的二十万诸藩兵马被击溃包围,现在大汉要直捣江户,真的是再无障碍了。
  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那就调整下计划。
  “臣立即率军前往江户,提德川家光狗头来见!”刘允升大声道。
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德川家光接到禀报说江户港里出现了大汉的舰队时,正在去除身上的衣衫。
  他听到那消息,也没有露出什么意外之色。早在一天前,他就已经得知了关原偷袭的失败,自那时起,他就对日本的结局,对幕府的未来,对德川家的未来,对自己的命运,都有了清醒的认识。
  他最后的一点挽救努力已经失败了,再无力回天了。
  德川家光并没有后悔让五千旗本偷袭关原汉军,而且他甚至不认为这是偷袭。日本有武士决斗的传统,而武士决斗,一般是不死不休,并且在约定了决斗日期后,在决斗前的这段时间里,是可以先偷袭或者暗杀掉对方的,那不算失德,而属于决斗的一部份,如果一个武士,连背后偷袭都防不住,那被杀了也没什么话可说。
  德川家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幕府的五千旗本,他甚至已经在江户准备了八万人御家人武士,一旦五千旗本偷袭得手,他的特使就会立即联络德川义直等大名,号召他们起来继续战斗。
  而他会率领着八万御家人,迅速赶往京都。
  可惜,失败了。
  高高的天守阁里,德川家光已经去除了上衣,露出精壮的上半身肌肉,他还很年轻,可惜却无力回天了。
  他面前已经摆好了刀。
  德川家光早选好了介错人。
  唯一让德川家光感觉稍稍欣慰的是,有一百多名家臣愿意一同切腹殉葬。
  对于一位高贵的将军来说,被迫切腹自尽,是一种耻辱,如果自尽时,还没有家臣切腹殉葬,那就更加的耻辱了。
  幸好,愿意殉葬的人很多,最终德川家光允许一百零八名家臣切腹殉葬。
  和服已经揭开。
  德川家光拿起白布慢慢擦拭着家传的长刀,然后放下,最后,他吟唱了一首诗歌。
  悲切的诗歌唱完,他拿起一条写着七生报国的头巾,绑在额头。然后用白色的布将准备切腹的部位一圈一圈的紧紧裹住。
  一切准备好,他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从左到右切割,割出了一个很大的伤口。巨大的疼痛袭来,可他却紧咬牙着,一声不吭。
  肠子从伤口流了出来,这时家光的介错人,也是江户幕府的一名老中拿起家光那把祖传的长刀,为他介错。
  “嘿!”
  一声大喝,锋利的武士刀一刀就砍下了家光的头颅。
  家光死后,这名老中也切腹自杀,另一名老中担任介错人。当他死后,他的介错人跟着自尽,下一位殉葬者则担任他的介错人。
  一个又一个人切腹自尽,当他们切腹后,他们的介错人用力砍下他们的头颅,然后再切腹,再由另一人砍下他们的首级。
  天守阁里一片血腥,人头滚滚,最后一百多人,全都切腹自尽,首级都被砍了下来。
  刘允升站在自己的旗舰上,看着江户港毫无防备。
  “倭人举白旗了!”
  一个小时候,登陆艇靠岸,陆战队前锋一路顺利的进了江户城。城里的倭人,不论是高级旗本还是御家人,或者原来的幕府陪臣,全都不做反抗。
  家光切腹自尽时就已经交待过了,不必再做无谓的抵抗了,归顺投降吧,为大和族留点种。
  刘允升进来江户城后,看着那一排排的人头,也不由的皱了皱眉。
  “这个德川家光,倒是挺硬气的。”
  “一个愚蠢无能且又看不清形势的人罢了。”刘允升给德川家光下了定义。如果连敌我实力都分不清楚,那还谈何斗争。
  那股着浓浓的血腥味,让刘允升有些厌烦,他急匆匆的率大军前来,一路急赶,结果赶到了,却只见到上百具腹部切开,脑袋被砍掉的尸体,还有那一个个跪伏投降者。
  刘允升掏出一支雪茄,给自己点上,“派人确认一下尸体,莫让替身糊弄了。”
  登陆的汉军一直很谨慎小心,时时防范着倭人搞突袭。可结果却是令人意外的,那些倭人是真正的降了,再无半点反抗之心。
  很快,德川家光的尸体也确认了。
  “将德川家光的首级立即送往京都。”刘允升感觉有些一拳狠狠的砸在了棉花里的感觉。这个该死的德川家光,说死就死了,弄的他倒是有力无处使了。
  “我们应当高兴才对,德川家光一死,倭人尽皆投降,再无反抗了。不用三年,今年我们就能完全吞掉扶桑。”冯胜却是满脸高兴,倭人降了,总算没再出什么意外。
  一年不到,就灭掉了一个两千多万人口的大国,这份赫赫武功,算的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想想历史上,谁还有如此武功。
  隋朝之时,也是一统中原的强国,经历开皇盛世之后,当时也是称雄宇内,四方无敌。不论是突厥还是西域或者南疆,哪个不被打的老老实实,结果当他们去打一个几百万人的高句丽时,却屡屡碰墙,最终打的自己都亡国了。
  唐代隋以后,花了三代,耗费钱粮无数,才在联合新罗的情况下才灭掉了已经衰弱不堪的高句丽。
  明朝时,曾经收复越南,可没过多少年,又不得不撤兵了。
  冯胜很为身为一个大汉的将领而自豪。
  刘允升有些索然无味的感觉,倭人彻底投降了,也意味着他这个征倭大将军当到头了。接下来还会有许多占领和善后的事情,但都用不着他了。
  也许,自己现在就可以开始想想奏章怎么写了。
  “恭喜侯爷,此次灭倭,侯爷必是功居第一啊。”冯胜笑着向刘允升贺喜,不论这仗看起来打的多轻松,可毕竟只用了不到一年就灭了倭国。而刘允升做为征倭大将军,自然当论功第一。
  刘允升只是笑笑,对他来说,这灭倭之功,倒不是什么好事。他还如此年轻,又是皇族宗室,如今位高爵显,再立大功,可就有些功高难赏了。
  父亲为了家族,已经早早隐退了。
  自己出征之前就是右枢密使,这次若是回朝,朝中还有什么位子?难不成要做左枢密使?
  也许自己应当再主动请求外任,在外任职个十年二十年的,好过现在回京师啊,要不,京师都没合适的位置。
  冯胜没想到刘允升想的那么远,或者他想到了,只不过没表现出来。
  “这次咱们征倭出人意料的顺利,但是郑侯爷可就有些不顺了。中南的战事陷入了麻烦,迟迟打不开局面呢。”
  刘允升也很清楚缅甸战场的事情。
  “只以说郑侯爷运气不太好,本来东吁国是四面楚歌,谁知道我大汉军一南下,他们却反而迅速拉起了一支同盟军。加之此前的雨季,今年雨量比往年要大的多,许多道路冲毁,河流暴涨,导致进军艰难,而且连绵的雨季对我们的火枪和火炮影响极大。”
  东吁国拉起了几好支盟军,又招收了许多土司叛军,兵力大涨,这使得原本计划里的预估不符,入缅的汉军兵力有些不足,兼之低估了雨季和道路的影响,让汉军的战斗力大减。
  更倒霉的是南征军中发生了疫病。
  “各种倒霉事都让他碰上了。”
  两人都有些小小的兴灾乐祸,虽然是中南战事不顺,但实际上也只是不顺而已。到现在为止,郑芝龙率领的南征军,依然还收复了三宣六尉,兵锋距离缅甸都城也并不远。
  只是没有如计划中一样迅速攻破东吁国都,一路杀通南面出海口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7/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