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697

  陆家大宅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不时的从宅子里飘出来。过往的路人都不由的羡慕的望上几眼,整个西湾的人都知道了,今天西湾刘家二公子刘钧,新任的太平乡虎头关巡检到陆家下娉。
  一个是新升的巡检老爷,一个是西湾有名的富绅陆家,这两家喜结秦晋之好,那真是门当户对。不少年青男人都在羡慕妒忌刘钧,尤其是那些没结婚的男人。
  谁不知道陆家就一个女儿,陆老爷早就给女儿备了一份厚厚的嫁妆。
  “你们听说了吗,据说今天刘巡检给陆家送的彩礼足足不下五千两银子呢,真是大手笔啊。”一个惊叹着道。
  另一个马上鄙视那人的消息落后。
  “刘二愣子的五千两彩礼多吗?你也不看看他要娶的是谁家的女儿,陆员外的女儿啊,万贯家财就这么一个女儿,娶了陆家小姐,以后那家产不都是他的了吗?”
  “是啊,我听说陆员外给女儿十万两银子赔嫁呢。”一个人凑过来,也蹲在陆家大门对面的街道边上。
  “去!”
  一群人朝他冷笑,虽说陆家有钱,可十万两银子陪嫁,这也太多了,陆老爷又不是梅老爷、李老爷。
  这时,长街上走过一个男子,枯槁的面容,带着饥色,胡须蓬乱,眼珠布满血丝。身上一件破旧的长袍,还打着许多补丁,更是洗的早看不出原来面料的颜色了,只剩下发白的颜色。
  这人怀里抱着一个长布包,宝贝一样的抱着。他在陆家大门前观望着,犹豫着。
  陆家看门的家丁来福早注意到了这人,今天陆家大喜事,夫人高兴,每个仆佣都发了赏,他在外面看门,也领到了一两银子的赏钱。而且今天大办酒宴,等晚上厨房肯定会有剩下的鱼肉等赏赐下来。
  正高兴着,看着这中年男人望为望去,便走了过去,“给你块烧饼,别在这里晃了。”来福把自己的晚饭,一个烧饼递给那男人,反正今天晚上有肉吃,先留好肚子。看这男人样子倒像是个逃难的流民,便把这饼给他吃吧。
  中年男人望着那个烧饼愣了愣,然后明白过来,原来眼前这个家丁把自己当成了个叫花子,一时心里不由的刺痛起来。
  “多谢小哥,不过我不是要饭的。”
  来福有些意外,不过又把饼递过来一点,“是不是都没关系,算是我请老哥的,一个烧饼而已。”
  中年人犹豫了下,最后还是没接这块饼,“谢谢小哥,我不饿。我就是想问一下,九头鸟队的李公辑队长和刘继业队长今晚是在陆府吗?”
  来福点了点头,“没错,继业公子是我们家小姐的姑爷,春江公子是我们小姐和姑爷的大媒,你认识他们?”
  中年人摇了摇头,他怎么可能认识这两个如风在蕲黄风头正劲的年轻人,不过他听说过。“我不认识他们,不过有些事情想求见他们,小哥你能帮忙通报一声吗?”
  “老哥,今天恐怕不行,里面酒席正热闹着呢,我哪有资格进去通报啊。再说了,我们姑爷和春江公子中午就喝高了,这晚上只怕更加少不了又要多喝,就算我替你通报了,他们今天也见不了你。要不,你还是明天再来吧。”
  “可是我真有急事。”
  “急事也不行啊,明天吧,我到时一定帮老哥通报。”来福劝道。
  中年人听着里面阵阵的欢笑声,还有那宅院里弥漫散发出来的酒肉香味,心里不由有些默然,最后只好取下自己的布包,布包打开,里面还有两个长布包。
  “小哥,要不你帮我个忙,我把这个将给你,你回头帮我将给春江和继业两位公子,让他们过目。明天我再过来拜访他们,如何?”
  中年人有些不舍的低头看着自己的手中的两个布包。
  “这是什么啊,包的这么严实,神神秘秘的。”
  “是两把火器。”中年人道,“这是两把极犀利的火器,比现在一般用的鸟铳要强的多。这一把是鲁密铳,这一把则是掣电铳,都是我亲手打造的,我就是想把这些鸟铳推荐给九头鸟的两位队长。我先留下这把鲁密铳,你一会帮我转将给二位公子如何?”
  来福还以为是什么宝贝呢,结果却是两把火铳,不免有些大为失望。他并不熟悉火铳,因此也不知道这什么鲁密铳、掣电铳和鸟铳有什么区别。不过还是点头接下了那把鲁密铳,表示愿意转交。
  “小哥,一定得帮我转交到两位公子手里啊。”中年人有些不舍,最后狠心把那把鲁密铳重新用布包了起来,最后交给了来福。
  依依不舍的一步三回头,中年人最后离开了。
  来福捧着这把鲁密铳,感觉了下,大约七八斤重的样子,约长六七尺,握在手里沉甸甸的。比一般见过的火铳都要长好多,他拿在手里装模作样的比划了一会。
  正巧管家出门送客,发现来福举着把长铳在那里瞄来瞄去,不由的吓了一跳。
  送走客人,管家回来,伸巴掌在来福头上一拍,那顶瓜皮小帽都被一下子拍落地上。来福吓一大跳,回头一看是陆管家,当场不由的白了脸,低着头帽子也不敢去捡。
  管家夺过铳,打量了几眼,“这哪来的?”
  来福如实的一五一实的说了一遍,不过这个时候那中年人早走的没影了。
  “什么东西你都敢接,什么人你也都敢搭话,你狗日的真是越来越胆大了。知道这什么吗,这是鸟铳,杀器!你狗日的举着瞄来瞄去,你要造反啊!”
  将来福训了一顿,管家将枪收了带走了府里。
  宴席上,酒席已经散去,刘钧着实喝了不少,不过李春江这个大媒喝的更多,众人轮番劝酒,李春江直接醉的趴桌下,被人扶着送去了客房。
  管着提着鲁密铳进来,刘钧一眼就看到了。这支火铳与九头鸟现在装备的鸟铳明显不同,比鸟铳更长,而且那个铳托更弯更宽大,从外形来看,这把火铳接近后世的步枪一些,跟三八大盖一样的老长。
  “陆伯,这是?”刘钧伸手招呼陆伯,指着那火铳问道。
  “姑爷你在这啊,正找你呢。”陆伯提着枪过来,“这是刚才一个陌生人拿过来交给门房的,本来说是要见你和春江公子,结果门房拦着了。他便留下了这把火铳,说要给你们看,还说他明天还要过来拜访求见。”
  刘钧有些意外,难道说是一个卖火铳的?
  他从陆伯手里接过火铳,这铳倒确实很独特,这时陆伯又道,“来福说那人本来带了两把铳,据那人自己说,这把铳叫鲁密铳,另一把他带走的叫掣电铳,还说什么这是相当犀利先进的火铳,远比鸟嘴铳要强的多。我估摸着是个火器匠人,听来福说那人穿衣打扮跟个逃难的流民似的,他一开始还以为是个要饭的叫花子呢。结果他还递人一块烧饼,结果那人却不要。”管家唠唠个不停。
  刘钧却听清楚了其中鲁密铳和掣电铳这两把枪名。
  刘钧虽说对明代落后的火器并不是很了解,可也大致是知道个大概的。特别是如今带着一支队伍后,对这方面又更多了些了解。
  鲁密铳和掣电铳两种火铳,他现在并不算陌生。
  他第一次订购火器的时候,就曾经在赵先生的火器名单上见过鲁密铳和掣电铳两种火铳,知道这两种火铳都比鸟铳还要强。
  其中他对鲁密铳印象尤其深刻,因为上面有一句介绍鲁密铳的话,火铳之中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而掣电铳留给他的印象,则是那是一种采用后装子铳的火铳,而且似乎好像还不是火绳枪,而是撞击式燧发枪将火绳点火法,改进为燧石发火。
  当时刘钧也觉得鲁密铳和掣电铳很牛逼,不过一看上面的价格,直接败退,比起鸟铳来还贵了好几倍,而且还没有现货,需要临时下单订做,听说操作起来还比鸟铳要复杂一些,当时他就放弃了这两种据说很厉害的火铳。
  没想到,今天他又见到了这两种火铳。
第八十二章
穷途绝路
  赵顺夹着掣电铳走在城外的护城河边,夜幕里,城里一片灯火通明,酒菜飘香。而城外,却是蛙叫虫鸣,漆黑黯淡。
  路上没有灯,赵顺就凭着昏暗的月光深一脚低一脚的走在道路上,昨天刚下过雨,地上还有水洼,一不小心就踩了一脚烂泥。
  好不容易远处几点昏暗的灯光出现,一只小黄狗远远的窜了出来,却没有叫,反而摇着尾巴跑到赵顺脚边乱嗅着。
  “赵大哥回来了?”前面那个窝棚里钻出一个身影,却是邻居老刘。老刘一家和他一样也是自山东逃难南下的,去年冬鞑子侵入关内,一路直杀进山东地界,最后连济南府都攻破了,连济南城里的几位宗室王爷都被鞑子杀了。
  赵顺本是济南城里的匠户,在城里开了一家铁匠铺,日子本来过的还不错。可鞑子一来,他好不容易才带着家人匆匆逃离,一路南下。那一路吃尽了苦头,最后来到了黄州府麻城,本是来投一个远亲,结果到了才发现那家亲戚早两年就搬去了蜀中。
  这时投亲不成,身上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最后只能在麻城县外城护城河边落了脚,跟其它流落到这里的难民一样,扎了一个窝棚。
  城南护城河边这一块,有不少的窝棚,聚集了数百流民,俨然成了一个难民村。平时大家男的去城里扛活揽工,各种苦力活都做,赚点银钱。女的做些女工活,或者去郊外田庄里给地主家们做些零散工,小的老的则上街走村窜户的去讨饭,总之一天不死,就得要吃要喝。
  赵顺一家五口,除他外还有老婆加三个孩子,三孩子年纪都不大,别看赵顺都半老模样,其实他今年不过三十多岁,三个孩子二女一男,两个女孩九岁八岁,儿子才四岁。
  在这里落脚后,一开始赵顺也是给人扛活,后来置办了几样简单的工具,也在窝棚里弄了一个简易的铁匠铺子,平时也做些简单的活计,比扛活要好的多,不过也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已。
  原本他倒也想到县城里的铁匠铺做事,可他不是本地人,一般铺子不愿意收他。要收,也只是让他做小伙计,而做伙计根本没工钱,他这样有妻儿的人根本做不了。
  赵顺还想等如今这样先在窝棚里做工,积攒了一点本钱,到时再自己重开一个铺子。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儿子突然病了,请了大夫来看,几剂药下去却不见好,家里的那点点钱却用光了。
  没有钱就抓不到药,儿子的病也治不了。
  赵顺急的不行,最后还是想起先前听人说过的九头鸟最近的风头正劲,两位公子剿匪如何厉害,他们的火器如何猛烈等等。赵顺便上了心,说起来,他对火器并不陌生。他的父亲当初更曾是早年朝廷有名的火器大师赵士祯的弟子,跟着赵士祯学得许多新式火器的制造之法,后来又传到了他的手里。
  上次他逃难时,就从家里带出两把火铳,一把鲁密铳,一把掣电铳,都是他曾经跟父亲亲手打造出来的。到了麻城后,他最值钱的东西也就这两把火铳了。
  为了给儿子看病,赵顺拿着两把铳去找九头鸟的两位公子,想把铳卖给他们,换点银子给儿子抓药治病,他听说九头鸟的两位公子喜欢火器,而且春江公子还是麻城大族四部尚书李公的侄子。
  可惜乘兴而去败兴而返,他连人都没有见到,留下了一把鲁密铳,只希望明天能见到他们。
  赵顺心神不好,对着老刘也只是嗯的点了一下头。
  回到自己的那间窝棚里,赵顺发现妻子正坐在儿子的铺边抹眼泪。
  “还发着热吗?”
  “嗯,停了药后好像又重了一些,他爹,火铳卖出去了吗?”
  赵顺摇了摇头,妻子满脸失望,“你不是说那两把铳是宝贝吗,怎么却根本没人要。”
  “宝贝也得有人识货。”赵顺回了一句,“今天正好碰上他们没空,已经说好明天可以见我。”
  “可孩子这病哪能拖到明天?”
  赵顺蹲在儿子身边,阴沉着脸没有说话,他心情沉重,根本不知道要说什么。抓一副药要两分银子,也就一斤猪肉的钱,可他却根本拿不出半厘银子来了。甚至他连左右的难民邻居们也都借过了,大家帮着凑了几分银子,很是帮忙了。
  他也知道大家都没钱,家里都没隔夜之粮,男人出去扛活,干一天,累个半死,也不过挣几分银子而已。
  妻子开始绝望的哭泣,哭的伤心欲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