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97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刚才贤侄给匪人的财物本应是你准备的寿礼吧,如此一来,你岂不是没有了贺寿之礼?”
  刘钧摊手,苦笑,“到时再寻摸一两件礼物吧。”
  老者打量刘钧,突然道,“今天还多亏贤侄,这样吧,我这正好有件字画,本是一旧友所赠,今日正好携带在身边,不如就以此赠给贤侄,拿去做贺礼吧。”
  老者旁边的文士皱眉,低声道,“老爷,那幅画得之不易,价值千金,如此轻易送人,不好吧?”
  “钱财皆是身外之物,有何舍不得的,何况今日若不是世侄智计退贼,不说此物定落入贼手,我们也未可知呢。”老者说着,让随从取来一个长条盒,打开,里面一个卷轴。
  刘钧并未听清那文士与老者的对话,不知这画珍贵,他没好意思当面打开画轴,只是推让三番,最后老者情真意切,他便收下了。本以为只是普通画作而已,想到正好可以代替失去的礼品作为贺寿之礼也就收下了。
  “就此告辞,他日有缘,再会!”老者很洒脱的向刘钧拱手告辞。
  老者带着随从离去,刘钧想想又给那几十个逃难的襄阳百姓买了百来个镘头,然后告辞离去上路。
  一路上再没有什么意外,午后之时,刘钧已经到了锁口河刘家。
  锁口河在县西二十五里,以山水交结如锁故名。这里四周青山环立,中间田畴开阔,两条清水小河流向东南,东南的龟山与亭子山与水相衔接护卫着一域灵秀,若说山水藏龙聚气,那这里山与河相交汇有如金锁固百宝之态,将其紧锁于盆腹之中。
  刘家祖宅正是坐落于此。
  锁口河刘家不但是麻城的四大望族之一,甚至是在整个鄂东,整个湖广,乃至整个晚明,都算的上是名门望族。
  惟楚有才,鄂东为最。
  有明一代,大明朝一共开科取士两万余人,其中湖广一千五百余人,而黄州府九县就有近四百人,其中麻城一县就有一百三十六个进士,还不包括武进士,数量是湖广之首,被称为进士之乡。
  明代麻城的第一位进士,则正是出于锁口河刘家。
  有明一代,锁口河刘家先后出了四十九个举人,二十个文武进士。
  他们之中著名的有治行天下第一的刘训,有江右有司第一的名臣刘璲,有朝廷考绩天下第一的兵部尚书刘天和,有锦衣卫统帅刘守有,有太子太傅刘侨,还有抄传首印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的收藏家刘承禧,著名文学家刘侗等。
  在锁口河这一片,就没有不知刘家的。甚至在锁口河这一带,阡陌纵横的大片良田好土几乎尽属刘家。
  刘家所在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片很繁荣的市镇,比西湾要繁荣兴盛的多。一进去,远远的就能看到刘氏祠堂高高耸立,明英宗朱祁镇所亲笔题写的御赐“荆湖鼎族”牌匾赫然高悬。
  走近一些,便看到宗祠门口挂有一幅对联。
  “十代元魁世胄,九封官保名家”。
  皇帝御赐的亲笔题写牌匾,加上这副对联,无不处处彰显着锁口河刘氏家族的荣耀。
  到的今日,刘家更是成为锦衣世家。想想就让刘钧激动,自己就是这个大家族豪门的一份子啊,一旦回归宗族,谋个锦衣百户什么的总行吧,飞鱼服绣春刀,带上一众锦衣卫,那得有多威风啊。
  自当年湖广出了个皇帝,湖广人可就鸡犬升天,朝中得势了。
  当初正德皇帝无子,他在弥留之际,选定了明宪王的孙子,封藩于湖广钟祥的兴献王次子来兄终弟及,迎接入京嗣皇帝位。
  这个幸运的家伙就是朱厚熜,后来的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这位皇帝本是湖广藩王,后意外入京嗣皇帝位,自然也就大力提拔湖广人,正是自嘉靖起,大批湖广的官员乘势而起,刘氏家族也正是那个时候真正兴起,一举奠定他们名门望族的地位。
  刘钧走到刘家祖祠门口,看着那高大巍峨的大门,看着上面由皇帝亲笔题写的大字,很自然的生出一股子自豪向往的感觉。但紧接着,当他来到刘家大宅门口时,便为那如菜市场一般的喧闹环境,还有那刺鼻的汗臭味所消解。
  锦衣都督刘宫保父亲的七十大寿,自然是一件大事,不但麻城县的知县陆晋锡带着县丞主簿典吏等一群官吏和大批衙役胥吏前来帮忙张罗,麻城各大小家族也纷纷前来庆贺,就是黄州府衙、湖北布政使司衙门,那也都是派人亲自前来的送礼贺寿的。
  甚至听说皇帝都特意派了太监前来传旨贺寿,这荣耀无可复加。
  刘家大院的正门,只有那些有品级的官员,还有如梅李周董等大族名门子弟才能得进。一般来贺寿送礼的还没那资格,得走侧门。那里早排成了长龙,想送礼都还得排队。
  虽说走侧门送礼的身份不会太高,可刘钧打量着队伍,还是发现这些排队的人大多是穿绫着缎,锦衣丝绸,腰缠金带,个个非富即贵。他们送的礼物,也自然都是名贵非凡。
  不知什么时候,在侧门外来了一群年轻人,个个衣着华丽,腰缠金带,手挥折扇,他们歪歪斜斜的站着,对着排队送礼的人群指指点点。他们似乎都是从大门进府的客人,便总有种优越感,此时凑在一起来取笑嘲讽这些送礼还只能走侧门的人。
  “瞧那个乡巴佬,长的跟块黑炭似的,脚上的泥怕是还没洗干净呢,还来凑热闹贺寿。就那礼物还好意思拿出手,野猪两只,锦鸡六对!哼!”
  “就是,这当是乡下喝喜酒呢,这样礼物也拿的出手。难不成,他们以为刘家能看的上他们这点东西?”
  “哈哈哈!”
  一群人在那里哈哈大笑着,肆无忌惮的议论着那些礼物不够贵重的送礼客人。言语之中毫无顾忌,没有丝毫减轻声音,甚至是故意要让别人听到。
  刘钧本来倒也想走正门的,可惜没有请柬根本就靠近不了大门。更别说跟他们说自己是来认亲的刘家子弟了,最后只得先从这侧门送礼登记,才能在这寿宴上有一席之地。
  走侧门送礼的人既有富贵之人,出手豪礼。当然也有一些礼物只是一般的,比如前面那位,两头野猪,六对锦鸡,这礼物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那人是刘家下面的一个田庄的庄头,其实也就是帮着刘家管理那个庄子的佃户,能拿出这样的礼物来,其实也算是不轻了。
  很快,刘钧就排到了登记管事的案前。
  “名字?”刘家登记宾客礼物的管事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让刘钧心里暗是中喜。不过还是尽力克制,道,“在下麻城西湾镇武生刘钧。”
  “送的什么礼物啊?”
  “为贺老太爷大寿,特送字画一幅。”刘钧并没有打开过那字画,当下也不知道字画的具体信息,现下也只得这般回答。
  不料那管事抬着在刘钧身上扫了一眼,见只是寻常生员衣巾,并没有什么华贵装束,当下语气又慢怠了三分,哼了一声,“麻城西湾镇武生刘钧,送字画一幅。”旁边有人登记在册。
  后边传来阵阵嘲笑之声,“什么字画,连名头也没有一个,不会是自己胡画乱写了一通,就拿来充当礼物吧。我看啊,这人根本就是来蹭吃喝的。”
  又有人道,“唉,刘管事,把那画打开来看看啊,让我们倒是见识见识,究竟是什么名家大手的高作。”
  “对,打开来让我们见识见识。”
  那名管事的脸色也很不好看,这刘钧不但没对他有半点表示,而且还送这么个礼物。现在听旁边那些公子哥们一喊,他便立即对旁边人道,“没听到诸位贵客们的话么,打开看看。”
  虽然这样做明显得罪这个武生,可一小小武生而已,比起对面这群衙内公子哥们,可就不值一提了。
  盒子打开,一幅画呈现在在众人面前。
  山峦林壑,绵延无际,刘钧也是第一次看到此画,却立即为这幅画所吸引住了,就算他不是什么鉴赏名家,可也看的出这幅非常好,极有意境。他没料到那位老者居然送了他一幅如此好的画作。
  画一打开,也引来许多惊讶之声,大家都没料到,居然是幅这么好的画作。先前嘲讽的那几个公子哥顿时觉得脸红,其中一人不甘,便仔细去寻找破绽之处,别说,还真让他找到一处。
  “香光居士?董其昌的画作?这怎么可能,董玄宰的书画作品我可都知道,却没有这一副,嗯,这幅画叫关山雪霁图,从来没听过。小子,你没钱送贵重礼物就算了,居然还送了副假画,还愚蠢的送了幅冒充董其昌的画作,真当我们都眼瞎,当刘家人好欺骗吗?”
  “这幅画挺好的啊。”一旁有人说。
  “不过是副假画,有什么好的,不值一文。”
  “真不是董其昌的画?”
  “从没听说董其昌画过一幅关山雪霁图,若真是董其昌所画,肯定早有人认出来了。”
  “那这样说,还真是一幅假画啊。给刘老太爷贺寿,居然送幅假画,真是无耻。”
  “这人自称是武生,说不定也是假的!”
  “把他赶走!”
  “滚!”
第十一章
人生处处有相逢
  “你们在吵什么,叫谁滚呢?”几个华衣公子摇着折扇走来,见这边一片热闹,连忙过来凑热闹。
  “有个乡下来的家伙,自称是武生,来给老太爷贺寿,结果却送了幅冒名董其昌所作的假画,现在大家正让他滚呢。”一个相识的公子哥给后来者介绍情况。
  “乡下来的武生,哪呢,爷现在最听不得武生二字,让我看看。”后来者中有个胖的如球般的大胖子一听武生,立马来火了,连忙拔开人群,挤上前去。一看之下,不禁又怒又喜。“好你个贼厮鸟,居然在这让爷遇上了,真还是山不转水转,处处有相逢啊。”
  “钢哥,你认识这人啊。”
  “当然认识,还不仅是认识呢。”胖子狞笑着,一边还不由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那里还隐隐做痛呢。
  “真是人生处处喜相逢啊!”胖子一想起之前在半路上那茶铺里丢的面子,就觉得心里一阵怒火中烧。原本以为,吃的这个亏丢的这个面子是没机会找回来了,却不料报应不爽,这么快就让他又找到这个家伙了。
  刘钧站在那里冷眼看着一众人的冷嘲热讽,对于他来说,字画这块他并不太懂,不过却觉得这幅画画的很有意境。
  画上所题香光居士他并不知道,但说起董其昌的名字却肯定是知道的,算的上是明代最有名的书画大家了。不过在场的人都说董基昌没画过这幅画,刘钧也不知真伪。甚至在打开这幅画之前,他根本不知道那老者所送给他的画是什么。
  突然之间,一人大声吆喝,“各位刘家的朋友,大伙听着。”
  “在下与这位拿假画做礼想混入寿宴的这个家伙有些过节,现在要算一算,大家请让一让。”
  排在门口等着送礼的一众人都大为惊讶。
  有人问,“这谁啊?”
  “刘大帅的七公子。”
  “以前怎么没见过啊?”
  “刘大帅在京师纳的妾侍所生,一直在京师呢,听说现在好像是在国子监读书。”
  人们齐齐让开一条通道来,那刘侨的第七子,也就是那个路上被刘钧收拾过的胖子得意洋洋的走了过来,在他的身后跟着一群公子哥,还有十七八名大汉。
  这些大汉都是短装打扮,青衣黑靴,手中拿着齐眉短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