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校对)第1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6/1605

  李世民却只是道,“太子今年十八了,也是一个父亲。太子学习政务十二年,也几次监国,表现极佳。朕把大唐交给太子,朕很放心。而且太子也还有你们,朕相信你们会辅佐好太子。”
  “陛下如果需要时间调整,臣等也会给陛下时间,但请不要直接摞挑子。这段时间,可以由太子暂时监国,直到陛下休养好了,重新视事临朝。”李超说道。
  房玄龄等也支持李超的这个提议。
  皇帝累了,可以休息,由太子暂时监国,但退位,这是万万不可的。皇帝退位,天下都将震动。
  太子监国,大家还能接受。
  “太子监国与朕退位有何区别?”李世民摇头,他的眼睛通红。
  “陛下,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睡过觉了?”李超问。
  李世民叹息,“朕如何睡的着,只要朕一闲上眼,就满脑子都是观音婢。”
  “陛下,不如让御医为陛下开点安神的药物,陛下先把一切都放下,好好睡上一觉如何?”
  李超踏出皇宫,对着深冬的太阳深深的吸了口气。
  在一众宰辅的劝说之下,皇帝总算同意了由太子监国,而不再要立即退位禅让。
  一众宰辅出宫,都长吁短叹。
  谁也料不到,皇后的崩逝对于皇帝居然打击如此之大,竟然让皇帝意志消沉到不能理事,甚至要禅让退位这么严重。
  “今天多亏文远劝谏,要不然事情就麻烦了。”房玄龄站在台阶上对着李超道。
  “希望陛下过些天能振作起来吧。”
  “文远为何要拒绝陛下的任命?”房玄龄问。
  在殿中,李世民要让李超拜相。
  可是李超拒绝了。
  皇帝已经回京,虽然太子继续临国,但汉京留守朝廷已经算是正式完成使命。因此汉京留守和辅政大臣这两个头衔也成了过去式。
  李超拒绝拜相,也就再次成了只拥有一个太师衔的闲人。
  “这个时候,需要文远你。”房玄龄有些忧心忡忡的道。“太子殿下最信任的是你,陛下也信任你。”
  “在京城呆了七年,我很想出去转转,回长安灞上老家看看,也去我的各处封地看看。再过几年,我的孩子也要前往封地就藩了。”
  “房相,离京之前,封地增兵和减税提案,还靠房相多帮忙。”
  两人并肩走着。
  “文远对于吐谷浑怎么看,朝廷应当如何处置为好?”
  去年太子发兵征讨吐谷浑,半年时间,朝廷在吐谷浑一路势如破竹,七万唐军,加上苏毗和西域牛进达的两军协助,打的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节节败退,一路逃到了吐蕃。
  整个吐谷浑,皆被唐军攻占。
  现在房玄龄问的就是朝廷如何对吐谷浑处置,慕容伏允在吐蕃派出了使臣,向朝廷请降。希望朝廷能够谅解。
  “吐谷浑没有存在的必要,吐谷浑存在一天,那么就威胁着河西走廊一天,大唐的西域疆域也就不安全。我提议,朝廷将吐谷浑设为青海道,由朝廷直辖,设州置县。驻军移民,对于原吐谷浑人,不论是鲜卑人还是党项羌人、氐人,都要编户齐民,登记在册。”
  “慕容伏允呢?”
  “让吐蕃交出他们,如果吐蕃不交人,则朝廷可出兵讨伐吐蕃。”
  “讨伐吐蕃?”
  李超点头,“如今我大唐正在风口上,眼下正是一举把整个羌塘吐蕃收复的大好时机。朝廷若借此机会占据青海羌唐吐蕃,则不但河西和西域安全,大唐的疆域版图也联通一片,更加安全。”
  房玄龄微微点头。
  “朝廷这几年用兵不断,每年军费也是居高不下,将士伤亡也不少。”
  “军费开支朝廷能够承担,现在朝廷收入很高,至于将士伤亡,主动进攻总比被动防御要强。如果现在有机会不打出去,那将来蕃人入侵袭掠边州之时,我们要付出的伤亡可就更大。况且,军队越打越强,若马放南山,则很快就会变弱。”
  “适当规模的战争,能够帮助锤炼军队,保持大唐军队的战斗力。”李超道。
  “文远,我真的觉得你应当留在朝中,我老了,你应当来当这个中书令。宰相五年一任,一个职位最多任职两任十年,不也是当初你主张提出来的吗?我这个中书令,也十年了。”
  李超笑笑,“房相任满十年中书令,可以改任侍中啊,朝廷反正是离不开你的。始于我,有无我都一样。”
第1187章
大婚
  道家讲生,佛家谈死。
  道家求的是长生不死,而佛家讲的却是死后进入西天极乐世界,说的是来世轮回、因果报应。
  李超不求长生,也不信轮回,他心中自有一套人生哲学。
  活在当下。
  人生短暂,百岁都已经是极致,因此努力的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将来后悔遗憾就行。
  在汉京一呆就是七年。
  李超已经七年没有离开过汉京了,也不管李世民这次是真的因丧妻而伤心欲绝到想要退位,还是想借机试探下太子或者试探下他,都不重要。
  反正就算李世民真退位,那也是太上皇。他那太上皇也与李渊那个太上皇不同,朝政依然是他想插手就能插手,甚至他当了太上皇,朝廷也依然是由他控制的,根本不会改变什么。
  因此李超提议监国,其实也是早明白这些。
  “可怜晋阳和新城两个公主,才一两岁。”
  家里,崔莺莺也叹惜着道。
  这段时间,皇后丧事期间,她也与许多命妇一样入宫帮忙。
  皇后所生的四位公主之中,长乐公主年纪最大,今年已经虚岁十五。李璟今年十二,比公主小三岁。本来公主已经到了能出嫁的年龄,只是李璟较小,原来还打算明年先把公主娶回家。
  可现在,皇后一崩,公主得为皇后守孝三年。
  虽然守孝三年实际上为二十七个月,但也是两年多,到时公主也快十八了。
  “再过三年,太平郎也不过十五,那时也还刚好。”李超说道。
  跟十三娘说起要回灞上,也去长安、陇右等地看看。崔莺莺倒觉得这想法也不错,“我也快有十年没回长安了,这次我们也能一起去吗?”
  “当然可以。”
  “那就一起去,把孩子们都带上。”
  如今李超有二十一个儿子,二十七个女儿。因为妻妾多,而又没夭折过孩子,因此李家现在是人丁兴旺。大的孩子已经十二,小的还在吃奶。
  “等年后就走吧。”
  带上全家回灞上老家,对于李家的儿女们也很重要,有好些儿女,甚至还没有见过灞上见过长安。
  灞上李家,李家的根可是在长安灞上,总不能儿女们连灞上都没去过。
  李世民说摞挑子就摞挑子。
  贞观十二年末,太子承乾再次监国摄政,李世民不理政事,甚至直接搬去了原来太上皇李渊的北宫。
  太子入住紫微宫。
  “赵王,殿下召见。”
  李超接到旨意来到宫里,御书房中,承乾和宰辅们都在。
  “文远,有一件事情要与你商议。”房玄龄见面便说道。
  眼看着新年将至,今天皇帝却突然派人传了一道旨出来。皇帝让宰辅们做准备,册立李超之女李芳华为太子妃,明年正月迎娶太子妃,举行大婚。
  皇后去世,作为子女的要守丧。百姓是守丧三年,实际二十七个月。但承乾不但是皇后之子,如今也是监国太子,作为监国摄政之太子,国不可一日无君。
  因此监国太子的丧期很短,以日易月,守孝二十七天就可以。
  承乾今年十八,李芳华也十二。
  李世民下旨要册立太子妃,并明年迎娶太子妃大婚,也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一次的太子监国,并不同于以往。
  “是否三年之后再大婚?”李超皱眉问房玄龄。
  不过房玄龄却觉得还是明年大婚的好,正式迎娶太子妃后,也意味着承乾真正的成年,肩挑日月,统摄国政了。
  当然,这按民间的习俗,也可以算是冲喜了。民间守孝,也有不守三年的,那就是成亲冲喜。
  其它宰辅也认为现在册封太子妃比较合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6/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