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校对)第1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8/1605

  不过比之明代的内阁,大唐内阁却只有一半的封驳权,议会上院也得到了封驳大权。对于内阁,多了些制衡。
  但是,枢密院却是归于内阁统领,皇帝是军队的最高统领者,但内阁也是有很大的管辖权。
  原来李世民的三院制,分权。
  最主要的决策还是在御前三院联席会议,三院二十七个宰相,除不在京的,都是群相议政,然后皇帝拍板决定。
  这个制度,皇帝比较累,亲自决策。
  而现在,首相张超代皇帝先做出决策建议。
  也可以是皇帝与大臣们商议。
  无疑,得到承乾支持的张超,现在确实无往不利,长孙无忌一个辅相,除非得到多数宰相们的支持,否则,他根本影响不了内阁决策。
  内阁九相,褚遂良、岑文本、于志宁、杨师道那都是张超的人,长孙无忌顶多得到房玄龄、杜淹、戴胄三人支持,五比四,他也占不了多数。
  长孙无忌很火。
  但在这个鬼内阁里,毫无办法。
  内阁不比过去的中书门下,过去中书门下没有枢密院的管辖权,而现在,内阁直接统领了枢密院。
  内阁也就拥有了对军事方面的决策权。
  张超反对长孙无忌提出的解散南军,而提出要整编京畿军队,辅相岑文本、褚遂良、杨师道、于志宁立即表态支持。
  房玄龄很平静的也出声支持。
  于是乎,连次相都支持了,内阁里六比一,还有两个没表态。
  不需要那两人表态,承乾也知道了内阁的态度了。
  “那就由内阁拿出一个整编的章程来。”承乾道。
  内阁做了决定,皇帝是有最终否决权的,另外议会上院也有封驳权。可皇帝现在会反对张超吗?
  议会上院新上任的院长,是张超的亲家魏征。而且这个魏征,行事向来有些古板,对事不对人。
  想说动他让科院封驳内阁的这个整编京畿军队的计划,根本不可能。
  第一次议事就此结束。
  当天,以皇帝李世民的名义,诏令天下。
  改组中枢,设立内阁,给予票拟之权,任命了九位内阁宰相,并授张超为首相、房玄龄为辅相。又设翰林院,授翰林院批红之权,同样任命了九位翰林学士,其中马周为翰林学士承旨,成为翰林院长。
  重设议会。
  魏征成为上院院长,上院设六科议员,每科九名科议员,握有都督弹劾、封驳大权。
  宇文士及出任下院院长,下院也拥有监督弹劾权。
  中枢这的些官员五年一任,最高连任两届。
  后面又有中枢六部、枢密院、御史台等部衙的重要人事调整。
  京师人事大调整。
  这道诏令过后,紧接着是皇帝下诏宣布退位,从此皇帝退位为太上皇,而监国太子承乾继位皇帝。
  承乾的登基就在十月十一日。
  时间很紧,但汉京和张超这边其实早就在做准备了,因此倒也不仓促。
  用皇帝的名义下完这两道诏书,皇帝也算完成了使命了。
  从今以后,这天下就正式是承乾的了。
  当然,京畿许多人在仔细研读了这两道诏书之后,也算是明白了内阁首相跟过去的中书令有什么区别了。
  内阁首相比中书令权力大多了。
  张超手握内阁票拟之权,马周则握着翰林院批红之权,这对老搭档真正的夺取了中枢大权,而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一个是次相一个是辅相,却是失了势了。
  “赵王这次回来,很强势啊。”
  “那是当然,从龙之功啊。赵王都成了安国赵王了,硬生生的为太子打出了一个龙椅,又嫁了两个女儿给太子,太子肯定也不会亏待安国赵王的。”
  “赵王当了这内阁首相,按制,起码可以连任两届,做十年首相啊。”
  “是啊,以后就是赵王辅政时代了。”
  “赵王辅政才好,贞观新政,当初可不就是赵王提出的。”
  “以后日子好过了。”
  汉京百姓,都纷纷奔走相告,好日子来了!
第1291章
小龙李显
  从东宫出来,长孙无忌叫住房玄龄。
  “房相,上我车里坐会。”
  房玄龄知道他想说什么,但还是上了马车。
  长孙无忌的脸很阴沉,今天东宫殿上的交锋,他可谓完败。
  “房相,你今天算是看到张超的跋扈嘴脸了吧,一手遮天的权臣架式。这朝堂,以后就是他张超一人说了算了。”
  房玄龄却摇头。
  “也不是这么说,张超的这个内阁制,看起来把中枢权力集中了些,但也一样有分权。只是内阁事权比较统一,可议会有封驳之权,陛下也有批红之权啊。说到底,内阁也只是负责给出意见而已,最后拿决定的还是陛下啊。”
  今天,房玄龄一直在仔细思考对比着三院制和内阁制。
  发现这个内阁制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毕竟并不是哪个皇帝都能跟李世民一样那么精力充沛,且十分勤政的。可就算是李世民,东征高句丽之后,不也经常怠政吗?更别提贞观十四年开始服食丹药后,更是常常不早朝。
  中书门下和三院制下,皇帝是很累的。
  过去三省六部制,杨坚和杨广父子俩都是有名的勤政,常常宵衣旰食。后来杨广晚期怠政,立即天下就乱了。
  李世民也曾经非常勤政,后来怠政,也马上乱了天下。
  也不是说这种制度不好,但一个皇朝,开国之君肯定更勤政,也较英明。可后面的君王,肯定会不如开国之君,不论是勤政,还是个人能力,或者个人威望。
  张超的这个内阁加翰林的票拟批红制,其实就算皇帝不理政都没关系,朝廷一样能够运转,内阁拟票,翰林批红,议会封驳,不会有半点问题。
  而且这个制度,在他看来,还有一个极不错的地方就在于,票拟批红之制,最高权力始终是在皇帝手里的。只要皇帝愿意,那么皇帝大权就不会旁落。
  张超身为首相,也不是完全一言堂,内阁九位首相,也还是群议制度。如果张超不占理,也不可能独断专行。
  “房公啊,你就是太小瞧张超了,此人野心勃勃。过去,还隐藏的很好,可如今,却是完全暴露野心啊。你看他这次在朝堂上,毫无掩饰啊。他有把殿下放在眼里吗?”
  “你也不要相信他那个什么票拟批红了,他握着票拟权,马周握着代批权,陛下还如此年轻,什么朝廷大事,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长孙无忌说着叹气道,“我现在最担心的还是这整编军队的事情,张超已经用他自己人做了五军大都督和三帅。这次若他再顺利的把京畿兵马给整编控制,那一步,谁能料到他会做什么?”
  “万一张超要篡位呢?”
  房玄龄摇头。
  “张超不敢,也不会。”
  别看现在张超权势大,声望高。但那是他还是唐臣,在百姓眼里,张超是那个护法功臣。
  一旦张超想篡位。
  只怕秦琼程咬金这些人,也未必都会支持他。
  天下百姓也不会支持他。
  “房相,你太高看张超了。”长孙无忌充满了担忧。
  如今朝廷毫无平衡可言,张超一言堂啊。
  军中和朝堂,遍布他的党羽。
  这究竟是李氏天下,还是张家王朝?
  “辅机啊,你也别太急着下定论,这满朝文武,也还是有忠臣的。大家也不会看着这李唐天下,变成张氏天下。”
  东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8/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