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校对)第1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4/1605

  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
  搞的太厉害了,是会没有朋友的。
  皇帝没有了朋友,这统治也不会久远。
  郑元璹很好的领会了老板的意图,做臣子的,最关键就是要站好队,也要领会好老板的意图。
  老板透露点意思,下面人马上去办了,要办的恰到好处,这样自然能得老板喜欢。
  汉京作为百万人口的大都会,每天热议的话题总是不断的变化着。
  这不像是那些小城小镇,可能一个话题能够谈了一年半载的,在汉京,在轰动的新闻往往也只有三五日的时效性。
  比如之前最热闹的莫过于皇后为皇帝选秀女。
  然后这热度马上又为皇帝为女儿苏毗小女王选婿取代。
  再接着,又是皇帝将七位兄弟分封到苦寒的东北,去跟靺鞨人室韦人做伴,大家猜测着这是何故。
  然后皇帝又分封了十位皇子,其中有三位皇子分封在漠南,就在长城外,二皇子还独得恩宠的分封到前套的半边沃土,引来无数封臣艳羡。
  然后关于分封的新鲜还没过去呢,今天一早,汉京的热议话题又变了。
  各大报纸头版头条都是韩瑗。
  许多小报更是直接引用大报的报道,反正他们只要蹭热度,也不要脸什么的。
  韩瑗,南阳韩氏,一个二流的世族。韩瑗,一个宁边县公,不过百里封地。
  前刑部尚书之子,前兵部侍郎。
  本来这些组合在一起,是不可能有机会上的了各大报头条的,哪怕韩瑗娶的妻子是长孙氏,是长孙无忌的堂姐都没有。
  可是现在,韩瑗却上头条了,成了京中热议话题。
  “这个韩瑗,真是胆肥啊!”
  一人买下一份还散着墨香味的时报,结果只扫了一眼,就惊讶到了。
  宁边县公韩瑗抗税不缴、走私军火,而且还试图杀害朝廷派去封地的御史,并在罪行暴露之后,想要叛逃往漠北草原。
  结果,被几位御史们来了个一窝端,生擒活捉,如今韩家父子已经在被押送回京的路上。
  走私军火、抗税不缴、谋杀朝廷官员未遂、试图叛逃……
  这个韩瑗死个十回八回都不够了,南阳韩氏看来这回得抄家灭族。
  自做孽,不可活。
  当天早上,无数人看到了韩氏自爆的新闻。
  许多百姓幸灾乐祸,他们喜欢看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们倒霉。
  而更多的诸侯贵族们,在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都有些心头一紧的感觉。
  皇帝这次出手好狠决,不给韩氏丝毫翻身的机会。
  这是真的要灭绝南阳韩氏啊。
  许多人开始对比着韩氏,想着自己的那点破事。
  走私、偷税、漏税、领地里的加征摊派,谁没有过。
  原来大家也都习惯这样了,似乎大唐的时候也没有谁真正认真查过这些,可是现在看来,朝廷是零容忍了。
  一个韩瑗,百里封地的县公,说杀就要杀,说抄就要抄,连点余地都没留。这韩家几代辛苦挣下的爵位,算是没了。他们辛苦经营的封地,这下也成了泡影。
  走私逃税赚再多的家业又有什么用?
  皇帝一句话,他们父子就坐上了囚车,等到了汉京,走个过场上个审判庭,然后就要掉人头了。
  一些屁股很不干净的贵族,想到韩瑗父子的下场,不由的心里打了个冷颤。
  “快,叫管家来!”
第1440章
朕知道了
  “知道了,信度局面还不平稳,你不用急着来京。安心替朕管理好信度,当好总督。”
  张超提着朱笔,在坦尼沙国王王玄策的奏章上回复。
  眼看着过年,许多地方官也陆续入京朝集,王玄策在信度也是两年未曾入京,上奏请求入京。不过考虑到信度那边的局势,虽然现在戒日王暂时撤兵,可局势依然还不稳定,为此,他还是特让王玄策暂时不必入京,派几位下属入京奏事就行。
  再拿起一个奏章,却是徐惠的父亲徐孝德的一封谢恩折子。
  徐惠因为才华出众,被皇后她们特例纳入宫中,眼下已经封为才人。徐孝德特上折谢恩。
  “知道了,一切总仗不得,大丈夫汉,自己挣出来的,方是真体面,勉之。”
  皇帝的丈人丈母娘是很多的,所以对这位徐才人的父亲,张超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照顾的,让他好好在地方上做出政绩来,将来自会重用。若是依仗着女儿入了宫做了才人,就胡来,这也是要不得的。
  一封封奏折,有门生有故吏,甚至也有张家在各地产业的一些老管事等。这些折子,也算是私折了。
  张超一一批复,不过多时很随意的一两句话。
  再拿起一封,是一位老管事的折子。
  “朕躬甚安,不必有朕过虑,你好么?好生爱惜着,多为朕效几年力。”
  各种各样的奏折不少,也有如柯庆、王承恩所上的折子,主要是一些日常的监察报告。
  看了几眼,都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张超便提笔写了三个字。
  “知道了。”
  又拿起一份折子,看过,提笔回复。
  “好事好事,此等事览而不喜悦者除非呆皇帝也!”
  “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不负朕,朕京不负尔等也。勉之!”
  “灯下所批,字甚潦草,汝其详加审视!”
  对于有些人的折子,张超也不客气。
  “你本不是什么超凡之才,料理好你份内之事就足可以了。”
  “今贬至岭南,若仍皮软欺隐,莫想生还汉京也!”
  “喜也凭你,笑也凭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心口想异。”
  写着写着,不小心滴了一团墨在一份折子上。
  张超担心大臣会过份解读,于是在上面执笔写道,“此朕几案上所污,恐汝恐惧,特谕。”
  因为多是些私折,张超批复起来也较随意,全是些大白话,简洁明了。
  他过去就对朝廷公文奏章,做过整顿,要求有格式,不要套话,尽量简洁明了,不要动不动就花团锦绣洋洋几千言,结果却连件事情都说不明白,没点主次条理。
  现在这个情况算是大好。
  如今内阁负责政务,百官上折也比较简洁,内阁批复也都如此。
  至于张超批复些私折,就更简洁了。
  多数都只有朕知道了,或知道了几个字。
  偶尔也只是一两句话而已。
  张超有时也会对门生什么的谈几句感情,或者对有些不守规矩的臣子训斥几句,都是很直接的。
  徐惠帮着张超整理御案,不小心看到张超的批复,冷不住笑出声来。
  “臣妾万死!”
  看到张超抬头望来,徐惠连忙跪下请罪。
  张超笑了笑,“何罪之有,朕又不是那昏暴之君,起来吧。说说,刚才笑什么?”
  徐惠谢恩起来,小心道,“臣妾只是觉得陛下的批复好有趣。”
  “哈哈,是觉得朕喜欢胡来吧?其实嘛,朕虽是天子,但也没必要整天装模作样,那样也很无趣的。这样批复,朕觉得很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4/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