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校对)第1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1/1605

  乡下的百姓可以入城务工,甚至可能跨州越道,只需要一张身份牌携带在身上,走哪里都可以。如果在异乡常住,那么办一个暂住证之类的就行。
  这种宽松的人口管理制度,以及实行两税之后的征税制度,都让人口流通简单方便起来,这也利于了工商发展。
  不过这两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比如朝廷大量分封诸侯,诸侯在边地,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人口。尤其是缺少主体的汉民,这使得诸侯在封地的发展受限严重。于是乎,诸侯们一面是大量购买奴隶,一面则提出许多优越的条件来吸引汉人移民封地。
  此前张家发展琉求,也一样是用这种方式,给出极好的移民条件,移民有安家费,有路费,免费授田授地,给予免赋等条件,甚至还建立合作社,发给额度的免息贷款。
  一项项的政策,吸引了许多中原移民到琉求落户。
  其它诸侯,也是各显神通。
  你一丁给田百亩,那我就一丁给田二百亩,甚至能带来百户人口,就给授个官职之类的,总之,为了人口,诸侯们这些年真的是各显神通。
  当然到了现在,人口缺口越发显得大了,中原也没那么多人可挖了。
  从中原流到诸侯封地去的人口,数量也是相当庞大,起码上千万。
  也正因如此,张超才会提出要对移民诸侯领地,做出限制。
  中原本位制,这是绝不容更改的,朝廷必须得优先保证中原的发展,然后才能顾及诸侯,否则,若主弱枝强,那还是非常危险的。
  对海外领,张超就要求的更严了,必须严格加强移民海外的条件。
  “还有就是对技术的限制流出。”
  人口之外,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采矿、冶炼,钢铁生产,军工生产,造船等这些重要的基础战略行业,朝廷必须控制在手,哪怕是在中原放开部份民营,也不能在中原之外发展起来。
  顶多允许在中原外有开采业,但不允许有加工和制造业。
  比如造船业,中原之外可以有伐木,但船材加工,必须在中原,要把木材运回中原再加工。
  再比如开采各种煤铁铜等矿产,可以在中原之外堪探开采,但不允许直接在那边冶炼加工,只允许对矿石进行一些筛选等工作,冶炼必须在中原。
  甚至如纺织印染这些,都要在中原。
  严格控制技术的外流,就能让中原一直处于技术领先,也能掌握最核心的竞争力。
  信度就算再肥沃,如果那里没有中原输出技术,只能种植粮食、种桑种麻种棉等,那他们也顶多就是基础的粮食和棉麻丝的产出地。
  这些原材料运回中原,经过印染纺织等,就变成了其它更好的商品,也能拥有更强的附加值,换句话说,这些加工好的丝制品,棉制品等,最终中原获得了更多的利润,相应的,朝廷也获得了更多的税收。
  而信度只是一个巨大的原材料产地,他们在整个商品流通环节里赚到的,只是最少的那一部分。
  通过这种经济剪刀,朝廷可以轻松的剪诸侯们的羊毛,让他们永远无法跟上朝廷的发展速度,甚至让他们无法拥有一些核心的竞争技术。
  而对他们进行那些加工技术上的封锁,也能让那些海外殖民地和诸侯封地,只能通过产出原材料,然后换回手工商品,这样一来一回,又要被剪一回。
  直接的抢劫,比如向诸侯征税,加税等,这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也是最易激起诸侯不满的。
  但通过这种方式,却更温和也更隐藏,同时却更加的有效。
  杀人不见血,钝刀子割肉。
  要抢劫,也得抢的有技术含量,这一直是张超的理念。
  “放心大胆的开放殖民地吧,我们不用担心到时会有多少海外殖民地,也不用担心会失控,我们做好我们需要做的这些,其它的就不用管了。”
  真要做好了移民和技术流出的控制,那么朝廷其实就可以躺着收钱了。
  他们发展越好,向朝廷输血就越多,朝廷也就能越强大,诸侯也好,殖民地也好,更无法抗衡朝廷,也更加脱离不开朝廷的这个强大的体系,只有有如一个齿轮一样,为这个巨大的体系默默的运转支持。
  脱离这个系统,他们就什么都不是。
  不说朝廷能让他们连根针都没的用,但确实会让单一经济的殖民地瞬间崩溃。
  马周长叹一声。
  感觉总是差皇帝一步,他们走一步看五步,皇帝这都是走一步看十步了。
第1472章
女皇
  倭国,难波津。
  百济太子扶余义慈跪在倭国舒明天皇面前痛哭。
  “中原华国欺人太甚,无辜发兵灭我百济。如今我百济国灭,王族也止剩下我一人独存。我扶余义慈恳求天皇发兵助我百济夺回故国,若我百济复国,我百济从此以后都愿意奉大和为宗主,自愿为藩属臣邦。”
  舒明天皇坐在那里昏昏欲睡,对于这百济亡国,他心里其实是充满震惊的。上次得罪华国之后,倭国上下全力备战,召各地豪强出兵。
  好不容易凑足了十万之兵,本来还有几分自得,觉得兵强马壮,兵多将广。可那边却立马就传出百济被灭国的消息。
  这才多少时间?
  从大华正式发动攻击,到百济亡国,连三个月时间都没有。过去曾经立足朝鲜半岛南边数百年之久,与高句丽、新罗互相对抗多年,都矗立不倒,结果在大华的进攻面前,才不到三月就彻底亡国了。
  舒明天皇既震惊,又惊恐。
  他甚至暗暗后悔,不应当得罪大华使者,更不应当打算跟大华开战。什么三国联盟,什么进军朝鲜,现在大华与他们之间,仅仅只有一条海峡了。
  甚至对马岛这个重要的前进基地,现在也被华将刘仁轨所攻占。
  百济太子向他哭诉,舒明天皇一点也不想听。
  哭的让人心烦,没用的百济人,听起来似乎很厉害,扶余璋只会吹牛,结果连一场像样的仗都没打过。
  苏我虾夷道,“华国已经攻灭扶余,眼下我们应当尽快出兵,联合新罗以对抗华国入侵。”
  舒明天皇皱眉。
  “还继续出兵吗?”
  皇后宝皇女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苏我虾夷也立即道,“皇后说的有道理,华国刚攻灭百济,此时正是得意之时,我们若是退缩,只会更加助长华国的嚣张气焰。”
  “那我们应当派出使者与新罗女王联系,两军一起同时进攻。”
  会议结束。
  舒明天皇不满的对皇后宝皇女道,“我看大华兵强马壮,兵锋极锐,我们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我觉得我们应当向大华请罪赔礼,以换取大华的谅解。”
  “陛下打算怎么请罪赔礼呢,大华此时正得意之时,岂会因为陛下一两句赔罪之语就放弃进攻我们的打算吗?难道陛下不知道,华国已经把我们大和都设为他们的扶桑道,甚至将之设为其太子的采邑了吗?”
  宝皇女是个很有野心的女人,同时也确实比较有眼光见识。她不像舒明天皇一样还对大华抱有幻想。
  用她的话来说,大华确实强大无匹,但那又如何,大和还有别的选择吗?
  大华摆明了要吞并大和,不管这个时候怎么妥协请罪,都改变不了这个事情,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要跟大华请罪呢。
  还不如拼到底,也许还会有些转机呢?
  这也是天皇和宝皇女两人性格上的格然不同,宝皇女有心机有手段,信念坚定。而天皇却是一个很软弱的人,朝政被苏我虾夷把持控制,也从来不敢说个不字。
  遇事更是能推就推。
  就如此前,苏我虾夷说要联合新罗百济对抗大华,天皇虽然觉得实力不对等,却也不坚持反对。可这个时候,又犹豫不决,想要退缩。
  宝皇女心里看不起丈夫。
  “可我还是觉得我们打不过大华的,我觉得应当派人去向大华请罪议和,我可以去除天皇名号,只保留倭王称号,也可以和大华皇帝称臣上贡……”
  宝皇女充满着不屑。
  ……
  “他真的这样说?”
  苏我吓夷与宝皇女见面,苏我虾夷听完之后,极为不满。
  “要我说,干脆废了田村,他这人太软弱了。如今大战在即,朝中也有不少人畏惧大华兵锋,想要退却。若天皇的态度传出,只怕我们的大军还没有渡海,就已经散了。”
  苏我虾夷很清楚宝皇女的野心,也知道她这个时候说出这番话来的潜意。
  倭国并非没有女皇的传统,甚至有过好多个。
  上一个女天皇,推古天皇,还就在不久前。
  他也不在意立一个女天皇,但他考虑的是扶宝女皇上位后,对他对苏我氏的影响,甚至是对整个倭国的影响。
  “废除天皇,立谁?”苏我吓夷慢不经心的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1/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