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校对)第15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8/1605

  房玄龄对这些事情算是有些见怪不怪,宗教的力量是强大的,一旦成型得势力,更是会成为庞大的利益集团。
  当年贞观改革,新政推行之初能够坚持下来,有很大的原因就是朝廷先向佛道下手,一个整顿佛道,让朝廷得了无数人的人口和财富。
  北周武宗灭佛,也靠灭佛得到的人口和财富,有了实力一举灭亡北齐。
  戒日国最大的宗教是印度教,然后佛教也大行,两大宗教的势力极大,国内到处都是佛寺不说,这些佛寺还拥有极大的权力。
  他们的寺产甚至如诸侯的采邑封地,拥有采邑的绝大多数权力。
  既有财又有势,无数的人口为他们耕种生产。
  要是哪个信度的国王有那个灭佛灭教的魄力,真的能够立马暴富,实力大增,当然也是要前提能够说的服手下的人跟他灭佛灭教,以信度人过份的崇佛信教的传统,哪个国王敢这样做,估计先被手下人干死了。
  当然,大华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大华过去是殖民,靠的一手刀枪一手经义,不管是佛教还是印度教,都是大华要打倒并狠狠踩上几脚并吐上几口口水,然后让他们永不翻身的。
  这些年,信度领的分封诸侯们,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先抄没那些寺庙,那些金身那些铜像,砸了融化。寺院改做庄园,分给下面的骑士们,把寺庙里的佃户、奴隶这些接收过来,分田给他们租种,然后收租。光靠着这个,一个个的封侯们就赚的盆满钵满,有了在信度立足的资本。
  在大华诸侯这种全民灭教、大兴儒学的大势下,如今信度河流域,大华的信度领地内,已经连一座佛寺都看不到了,一个佛教徒一个信度教徒都看不到了。在中原,朝廷好歹还留了点脸面,什么佛啊道的,还留了一点点。
  只是管理的非常严格,出家什么的要重重申请,有许多限制。佛庙道观的数量、佛徒道众的人数都严格监管,但是在信度,可没有人管这个。
  直接就是摧毁,彻底的摧毁。
  一所所的佛寺毁去,代之的是一座座崭新的文庙和汉语学校。
  “如果我们能得到这五千万人口,那真再不愁用工不足的问题了。”首相马周也感叹着道。
  朝廷也有许多国有工坊,比如军械工坊,比如造船工坊,另外还有许多矿冶,什么煤矿、铁矿等,这些可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别说,朝廷还有好几家大型的修路铺桥的企业。
  此外,还有边疆的许多大型国有农场。
  修路、铺桥、挖河、筑城、运输、驿站、快递、邮局等,大华朝廷现在拥有许多这种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承担着正是过去需要依靠征召百姓瑶役的事务。
  修堤挖河,修路铺桥,甚至是采矿、制造军械,以及承担许多物资的运输等等,过去都要靠征召地方百姓承担劳役,而现在,朝廷已经固定了丁税,并摊丁入亩,百姓只需要交税就行。
  过去的那些劳役,现在则有朝廷的这些企业承担,也有部份项目会承包给民间。
  这种模式,其实有些类似于历史上北宋的厢军。
  北宋的厢军,也被称为役兵,基本上是不承担打仗防守的任务的,他们主要的任务还是做役,地方有什么力役,就叫他们做。
  大华组建的这许多专门的企业,里面有大群的工人,主要都是各族被征服的蛮夷等,也有许多大华专科学校出来的技术人员。
  有专门修路的企业,有专门修桥的企业,有专门筑城的企业,有专门挖河、疏通运河的企业,还有那些专门搞运输的企业,这样分工明确的好处,就是技术方面更加成熟优秀,使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干,各公司也拥有更多专业的器械,这样的效率远胜从前。
  他们承接各种官方项目,单独核算,自负盈亏。朝廷立项目,拔预算,而这些公司承接项目,靠着优质的服务赢利。
  这些大大小小的国有企业,因为技术上的优势,赢利非常可观。朝廷和各地官府也乐于把项目给他们做,一来都是官家的,二来他们技术好效率高成本还低。因为这些优势,这些企业的收益高,福利也好。
  不说那些金子一样宝贵的工匠们的待遇极好,每年收入极高,就是各公司里的那些蛮夷工人们,也一样收入非常不错的,甚至已经让这些蛮夷们都有点飘飘然的感觉。
  国家工人的招牌,让他们现在的小日子过的非常舒心,甚至许多蛮夷早就不羡慕那些汉人能够家家分到田和地了。分田授地又怎么样,如今光靠种地,农产品就算有价格保护,也赚不到什么钱,温饱当然没问题,可要过的舒心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而他们这些国有企业的工人,一人的工资就能养活一大家子,甚至学点技术,到时工资还能提升,待遇比起那些汉人自己经营一个农场舒适的多。
  尤其是现在很缺人,使得这些工人们的待遇更好。
  朝廷现在每年投入在基建上的预算很多,到处修路挖河,又是筑新城又是盖新楼,什么建港口建码头,什么修河堤,烧砖烧瓦,生产水泥、石灰,挖煤炼焦,冶铁炼钢,甚至是水陆运输,也一样是繁忙的不得了。
  现在连非洲的那些酋长们,都已经被影响了。
  各部落的酋长们,现在也不快乐的跳舞唱歌了,他们开始拿着弓箭刀枪,整天忙着去攻打别的部落,把隔壁部落的人都抓了去跟汉人新邻居们交易,拿黑同胞们换成一样样汉人的商品。
  阿拉伯和罗马交战,两国的俘虏,基本上最后都被装上了地中海的船,最后运到了大华的租界港口。
  大华每年外贸赚的钱,有不少最后都变成了那一船船的黑叔叔、白大哥,美丽的黑人小妞性感的胡姬,运回中原各地。
  朝廷需要很多人口,诸侯们也需要。
  反正大华的大扩张背景下,哪哪都需要人。
  中原的工坊、矿山,那些庄园,还有诸侯们的领地农场、矿山,甚至是殖民地的种植园和矿山,哪哪都缺人。
  大华的人口确实不少,可在皇帝的坚持之下,几千万汉民基本上都分田授地,成为了自耕农。
  这些人多数能自给自足,仅有些年轻的汉人男女会出来做工。
  没有严重的土地不足,也没有大量的失地农民,这让大华如今的工商发展,主要还是靠那些被征服的异族和买卖来的奴隶。
  “这吐蕃等五国联军什么时候能够加入战场,把这戒日的水搞的再浑一点?都有些等不及了啊!”苏定方捏着下巴道。
第1548章
最后一次机会
  议事结束,李朝恩进来禀报。
  “陛下,二皇子求见。”
  张超揉了揉眉心,这个不省心的儿子。也都有二子三女了,本来也应当懂事了,可这两年却越来越不像话。
  这次,张超也是下定了决心,不把他扔到下面狠狠的磨砺一下,是不会再把他召回来了。
  “让他滚进来。”
  张珲在伊吾接到皇帝的旨意之后,就星夜兼程的赶回汉京。一路上快马进京,半点不敢耽误。
  和上次一样,当皇帝的旨意下来后,他才开始后悔。
  可后悔已经晚了,皇帝这次对他的处罚无比的严厉,削夺爵位,一贬到底。爵位和封地都没有了,他现在的身份仅剩下了个皇子,连个虚封贵族都不是,因此连贵族院的议员资格也被剥夺了。
  数千里地,风尘仆仆的赶到京城,人也瘦了好几斤。
  “儿臣拜见父皇。”张珲进殿,有些心虚的跪下。
  张超没理会,继续看着手里的奏折,有意晾一下这个儿子。张璟与张珲是一母同胞,甚至还是三胞胎兄弟,可也许是因为他们是异卵兄弟,他们两人性格上其实并没有几分想象的地方。
  张璟更成熟稳重,而张珲则鲁莽的很,想一出是一出,从不计后果。
  而且这小子,是根本不长教训。
  张超目光回到奏章上,这份奏章是自己的得意门生程处默呈上的。
  身为云南提督,程处默在云南也已经好些年了,从云南都护到如今的云南提督,算是朝廷的云南事务专家。
  贞观时的云南还是六诏相争,到后来南诏独大,再到后来朝廷进军云南,然后是南诏王去世,南诏王诸子内战,朝廷以平乱之名出兵,不断的扩大在云南的地盘。到现在,南诏国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真正的云南王是程处默这位提督,朝廷现在云南驻有陆军的两个军四万人,还有两个师的民兵。
  手握八万兵马,程处默确实才是真正的云南王。
  上一次,刘仁轨进攻阿拉干,程处默就也率兵南下协助。
  在上一次的行动中,程处默从南诏地盘借路经过,战后,程处默却并没有就此撤离。
  相反,还在南诏的丽水驻扎军队不走了。
  程处默的这个行动并没有事先禀报朝廷,不过事后上奏。
  枢密院对他的行动也给予了肯定,丽水在南诏的西南端,此时的丽水河边,后世则是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丽水城则是后世的孟拱附近。
  从这里往西北,有一条商路,可以翻越那加山,到达东辉国,进入到藏江下游的孟加拉平原。
  而若沿丽江南下,则进入骠国境内。
  丽水的北边是大雪山,西面是那加山脉,东面则是高黎贡山山脉。
  境内有丽江,直下骠国。
  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重要,一地联结数国。
  程处默久在云南,当然清楚朝廷的战略计划,早晚要征服整个中南半岛。云南方向,首先要打通那加山脉,连通到东辉国,顺藏江下海,取得出海口。将来,还要顺丽江南下,征服骠国。
  丽江这样的战略要地,自然得早控制在手。
  借着上次出兵经过丽江,程处默本来先是跟控制丽江的那位南诏王子说借道,借了之后就没还了。他还几次增兵丽江,如今整个丽江都已经在他的控制之下。
  那位王子见阿拉干亡国,战事结束,便让程处默退兵,可程处默已经控制了丽江各处要地,这时怎么可能退兵,请神容易送神来。
  几次不好的交涉之后,程处默干脆把人抓了送给了他的兄长,直接把这位王子原来控制下的丽江东面,怒山西的永昌镇也给占了。
  这事情做的比较蛮,也把大华和程处默的意图给透露了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8/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