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校对)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1605

  春寒料峭,外面很寒冷,但张家的书房里却很温暖。
  穿过张家圣旨敕造的五重御笔亲题门楼牌匾,进到张家书房。孙伏伽看到了如今名满长安的小张学士。
  年轻,年轻的过份,却又很高大俊朗。
  “孙先生请坐。”
  孙伏伽行礼,坐下。
  张超看着孙伏伽笑了笑,孙伏伽个子挺高,但有些削瘦,骨架大,却没多少肉。留着挺长的胡须,人看起来还是很儒雅的,不过目光却有些凌厉,让他看起来带了几分刺的感觉。
  “我问孙先生一个问题先,孙先生是真欲参加贡举考进士呢,还是想要为自己的罢官翻案?”
  孙伏伽也在打量着张超,听到张超如此直接的问题,他笑了。
  “先前我弹劾庐江王杀人夺妻,一个关键证人被其买通,临时翻供,导致此案证据不足。我现在已经重新又查到几个确切的证据,只是希望能够把这些上达天听,重开此案。”
  “你能如实说出这些,我挺高兴。孙郎君,我一直很钦佩你的为人,身为御史,便不畏强权。庐江王这事做的不对,我支持你。这样,你回头把你的证据都整理一下,再写道折子,我替你奏呈陛下。”
  孙伏伽喜出望外。
  “如此多谢张学士了。”
  “这只是为了公理正义,不因为其它。对了,你还打算参加此次科举吗?”
  “实不相瞒,其实我来投行卷,也只是想找一位能替我说话的人。”
  “嗯,这我知道,我觉得你不妨参加一下,如果你愿意参加,我会替你举荐,到时你就能参加礼部试了。”
  孙伏伽考虑了一下,最后点头,“既然张学士让我参加,那我就再参加一回吧!”
  张超与孙伏伽谈了许久,最后将他送出府。
  “三郎,真想要参与此事?”
  马周疑惑的问,毕竟是涉及到一位郡王,连岑文本都觉得孙伏伽罢官,并不仅是因为办案证据不足,毕竟他是御史中丞,又不是大理寺卿。御史本就有风闻奏事的权利,办案证据不足跟他也没关系,那是大理寺的问题。
  可皇帝却把他免职了,这就说明皇帝其实是不太满意他弹劾庐江王的。
  这个时候,张超却趟这浑水,有必要吗?
  若是其它人,张超也许不会去趟这浑水,可既然是弹劾庐江王,他当然愿意趟一趟。他跟庐江王也许没仇没怨,可跟他儿子庐陵王有过节啊。
  那王八蛋上次弄副棺材去他张记当铺搞事,最近也开起了当铺和钱庄,公然山寨张记,这是摆明了跟他过不去。
  别人不惹他,他也不想惹别人。
  但如李崇高这样莫名其妙就要怼他的人,他也不会怕事。
  现在有这么个机会,张超当然也要搞事。
  再说了,庐江王父子和他亲家王君廓都是太子一党,张超搞一搞,也是让水更浑。
  “宾王、景仁,交给你们两一个任务,替我写一道奏折,我要为孙伏伽抱不平,同时要弹劾庐江王李瑗。”
  马周和岑文本不由的怔住,你要抱不平你要弹劾,那你自己上奏啊,干嘛要让我们来替你捉刀代笔。
  张超当然不会说他其实对那种奏折文体不太习惯,也怕自己用词出错。所以才会让这两位代笔,不过他公开的理由是他最近要编书还要审稿,太忙。
  理由有些牵强,但好歹还能用。
  马周和岑文本都是有真材实学的人,两人一阵商议,很快就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奏折。这奏折里引用了孙伏伽查证到的证据,为孙伏伽陈情,也同时弹劾庐江王李瑗。
  张超看过之后,非常满意。
  不愧是日后当宰相的名士,果然是满腹经纶啊。
  拿起笔,在奏章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张超就让人送出去了。
  他现在的级别,是可以上奏章的。
  张超本来打算顺便在奏章中谈一下关于科举的事情,最后想想,还是先不谈了。
  “管家!”
  “三郎有何吩咐?”
  “去问下十三娘她们东西都收拾好了没有,明天早上我们回灞上。”
  难得有一次休息时间,张超打算明天全家回灞上张家沟,好些天没回去了,再不回去,家里都要大变样了。
第285章
张家镇
  一隔近月,再回到张家沟,发现这里依然十分热闹。
  白鹿书院,扩建已经完成,在村东一侧圈占了一大片地方,还折了原来的村墙一块,向外扩展了大片。如今新的教室、宿舍、食堂都已经建起,操场也更大。甚至书院里还修建了几个水塔,水井里装上了井车,水塔下立起了筒车,书院也有了自来水。
  一进村子,就能听到书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
  张超和马周这两个正副山长不在,书院里还是运行的很好。新的小学教材编好后,白鹿书院是继崇门馆小学后,第二批用上新教材的学生。
  村里的那条中路,如今还已经正式改建了一下,成为了一条集市。那条村路两边,沿屋檐搭了伸出的雨蓬,雨蓬下屋墙边,设了许多个简易的摊位。
  附近的村民们每天可以过来这里赶集,买卖些土产。
  一头,还有张家开设的一间正式的店铺,是一家杂货铺,什么针头线脑,油盐酱醋、锅铲锄头,零罗百货,各种都有,大大方便了附近百姓,都不用再去乡上县里。甚至这铺里还有个窗口,可以办理张家沟到长安的寄信以及寄物,这里还卖车票,每天有几趟车往返长安,只要花点钱,就能搭趟顺风车了。
  另外这里还可以存钱,典当,也能借钱,算是张记钱庄、当铺在这里的一个窗口了。本乡的乡民,还能享受优惠。
  “没想到,才一月而已,这里这么热闹了。”
  赶来迎接的郑管家笑着张超解释,如今随着白酒坊、陶器场以及书坊的运营,张家沟的人越来越多了,数家作坊以及学校,还有洗澡沟那边的工地,使得在这里作事生活的人数,已经突破了五千。
  五千人,比一般的乡人口还多。何况这五千人集中在这一块,还都是在做工,做工可不同于普通居住,做工都是能赚不少工钱的,他们辛苦些,但工钱也比较高,相比于普及的农民来说,这些人算是高收入的人群了。
  有钱就有消费,有消费自然就会有市场。
  张家沟村,也已经迅速的在向着张家镇的方向发展。
  普通的村民们也获利不少,比如把空闲的房屋租出去,比如给这些工人们洗衣裳等。
  张超没想到,张家沟都已经出现了服务业了,还甚至有些人家在家里支几张桌子,都开始做些私房菜,给那些想来喝几杯,或者加个餐的人服务。
  ‘前几天还有个商人过来,提出想在这里租栋房子,然后弄些妓女来,不过被村正他们拒绝了。’
  连妓女都来了,看来张家沟的热闹确实已经名声在外了。
  “那个商人的要求其实也可以答应,但不能弄到我们村里来,可以给他们离村子有些远的地方租块地,让他们自己盖个房子,或者我们盖个房子租给他们,让他们经营。”
  有些东西,光靠禁也是禁不住的。毕竟这里这么多的工坊,有这么多的工人。这就跟后世那些矿区一样,矿区里的那些洗头房是最多的,因为他们需要比较高。
  “热闹挺好的,不过也要注音一些东西,比如村里得安排巡逻队,白天晚上都得有人巡逻,得加强防火防盗。”
  当初张超坚持把酒坊、酒坛坊、印书坊都建到张家沟来,也正是因为预料到了现在的情况。工坊多,就工人多,赚工钱的工人多,就会带动消费,服务业的需求也会有,这一样也是需求。
  甚至还会有青楼、赌坊也会过来。
  只要能控制的好,其实规划好了,是又能增加不少钱的。
  不说别的,人多了,这里的消费力就能吸引周边的乡民来这里交易,让这里形成一个新的市集中心。
  张家沟规划一下,可以建一条商业街出来,可以出租商铺、摊位,光这笔钱就不少了。甚至以后,还能对一些商家收些卫生费治安费什么的,不需多,可积少成多,也不少。
  几千个赚工钱的工人,消费力还是很高的。
  张家大院还是那个样子,家里留下的仆佣们把家里打理的很好,就跟他们刚离开时一样。
  张超刚坐下,就有许多人赶过来拜访。
  有里正有村正,还有书院的老师,作坊的管事们。
  大家来了都先恭喜张超又升官晋爵了。
  “三郎啊,咱们家书坊快要停工了,我正要去京师找你呢。”负责印书坊的是崔莺莺带来的一个陪房,也姓郑,郑昭郑管事。
  “怎么回事?”
  听说印书坊要停工,张超马上皱起了眉头。
  现在张记书坊可是张家的重点产业,不仅仅是印书坊利润很可观,而且印书坊还是维持张超名声的一个好工具啊。
  多少名士大儒,本来有些不服气张超如今红的发紫,想要找张超辩论一下经义,考据一下历史的,结果张超一句你想要印书吗,就把他们给诱惑了。
  他还刚从皇帝那里拿到了把崇文馆版小学教材刊印三万套的大单子呢,一套可是有六个年级十二册,而且还有数门课程呢,虽然每册书印数不多,但加起来可是等于有上千万页的书可印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