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校对)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1605

  可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渊迷茫了,他现在还处于惊惧之中,最信任的太子,居然想谋反。
  李渊是怒不可遏,想不到嫡长子居然要谋他的反。
  “陛下,太子已经在外跪了半天了!”
  裴寂等几位宰相都在殿中陪着皇帝,发生了如此大的事情,宰相们也都是心情相当沉重。
  这个年,不好过了。
  “畜生,朕要杀了他!”李渊提着剑怒气未消。
  “陛下,暂且息怒!”
  李渊的怒气哪里息的下来,每每一想到他处处维护太子,可太子居然要造他的反,还蓄私兵,结外援,这是要干吗,要攻打皇宫吗?
  “把那逆子关押起来,只给他些粗茶淡饭,不要让他死了就行。谁也不许去见他!”
  李渊几乎是咆哮着道。
  雍州别驾、吏部尚书、检校侍中杨恭仁出声道,“陛下,眼下有一事需立即处置,庆州杨文干,交结太子,阴谋作乱,必须立即派人前往庆州宣召杨文干入京,将他控制起来,以免庆州生乱。”
  庆州的北面就是盐州,东北是夏州,西北是灵州。不管是哪边,现在都是梁师都的叛军盘踞之地,若是长安这边的消息传到庆州,弄不好杨文干到时就要起兵作乱,若是他直接降了梁师都,引梁师都夺庆州,这可是非常麻烦的。
  “对,要立即派人去传杨文干入京。”
  “诸卿,可选派何人前往庆州?”
  封德彝推荐了司农卿宇文颖,宇文颖原是李密的人,跟着李密降唐。后来封了化政郡公,因为与齐王关系好,得以当上了司农卿。
  宰相们的意思是宇文颖跟齐王关心好,跟太子旧属杨文干也是相熟的,让他去传诏,不会显得太突然。
  太子被软禁在了武德殿中,东宫长林兵被缴械关押到了京郊的军营中,东宫被元从禁军控制着。
  又派了宇文颖去宣诏杨文干入京。
  一切都在迅速进行着。
  但殿中的君臣们,却都在思考着一个重要的问题。
  是不是要废太子,废了太子之后,是不是要立秦王为储。
  “宣诏秦王入宫!”
  李渊想了许久之后,还是决定换储。
  太子太让他失望了,他一心想着将来传位给他,他居然要造他的反,不可原谅。
  李世民接到旨意的时候,兴奋万分,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啊。虽然太子还没被废,但已经被软禁在了武德殿中,现在皇帝宣诏入宫,相信就是要立他为储了。
  太极宫,李渊当着几位宰相们的面拉着李世民叹气连连。
  “二郎,朕意已决,要废了太子,立你为储君。”
  幸福来临的这一刻,李世民激动的泪水都流了下来,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啊。
  “等处置了杨文干,控制了庆州局势,朕就诏告天下,废建成,立你为太子!”
  “父皇!”
  “二郎啊,朕知道,这些年委屈你了。太原起兵以来,你居功至伟,朕先前还顾念着建成是嫡长子,不料建成如此辜负朕的一片心意。”
  裴寂、封德彝、陈叔达、萧瑀、杨恭仁几名宰相听了这番话,也是各有所思。
  换储,虽然还不是彻底变天,却是重新洗牌,这同样也牵涉到他们每一个人。
第403章
新门神秦琼、尉迟恭
  又是一年除夕。
  去年的除夕,李超从雍州大牢里刚出来,没有一个人来迎接他。他被免官除职,迎着风雪回的灞上,一路上又冷又饿。
  而今年除夕,他李三已经是左翊卫大将军、检校陇右道大都督、凉州刺史、上柱国、光禄大夫、武安县公了。
  务本坊的张府成了李府,还有了七重门楼,七块御笔亲题的牌匾。
  更别说,府门每天车水马龙,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府中上下,更是格外的喜庆。
  大年三十一大早,李府就上上下下打量了一新。吃过午饭后,崔莺莺负责给家中仆役奴婢们发放赏钱。
  外面的各个田庄、商铺、作坊等,已经放假了,张家的长工、伙计、掌柜、庄头、工匠、学徒们,也全都结清了工钱,另外还多拿了一个月的工钱作为年终的奖励,另外又有张超和崔莺莺名义发下去的红包。
  府里的人则是到年三十下午才发赏。
  一起领赏的还有李家内外的管家、管事们,这些人也都要来领一个大红包。
  李家去年赚了不少钱,李超是加官晋爵,李家的产业更是水涨船高,越发红火。家里田地增多了,作坊扩大了,商铺也多了。
  家业兴隆,李超也就让崔莺莺多拿些钱出来发红包。
  一个家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怎么来的?钱肯定也是占了很重的比重,大家也都是要吃饭穿衣要养家糊口的,能多拿些工钱,多领些红包,甚至能拿到些干股分红,那心里才会更感激,来年才会更加努力啊,以后也才会更加主动的维护李家的利益。
  账目早已经核算好了,钱也都取了出来。
  院里面一箱箱的摆在那里,还有一捆捆的绢布。
  虽然李超可以直接给他们发钱庄的庄票,方便。但发赏钱,还是实物更有冲击性。
  李超和老爹还有崔莺莺也都坐在大厅里面,亲自发赏。
  管事们今年的收获都很不错,外管事都有分红,这是干股,根据他们所管理的产业的收益,然后按约定的比率分给他们红利。
  “崔管事,谢谢你一年来为李家,为福满楼所做出的贡献!”
  张超笑着对站到他面前的崔琮道,这位以前崔家的酒楼掌柜,如今是李家的酒楼管事。他算是崔莺莺嫁妆产业的管事了,崔莺莺的嫁妆还是归她的,但还是统一的管理,只不过最终的收益是划到崔莺莺名下的。
  崔莺莺倒不在意这些了,不过张超还是坚持,这在唐朝,算是女人们的一项权力。就好比后世,结婚后,买个房子如果把妻子名字也登记到房产证上,总是更能让妻子高兴的。
  李家现在的行事风格还是比较带着李超烙印的,比如既有公产,也有私产。公产那是属于李家所有人的,李超有份,老爹也有份,兰儿、莲儿她们也是有份的。
  私产,则是李家每个人公产之外也有自己的产业。比如崔莺莺的嫁妆,李超划给老爹和七娘名下的田庄、铺子等,这样做倒不是要分家什么的,只是更方便些,私产上的钱财动用更自由方便一些。
  不过,所有的产业,还是统一管理的。
  李家对管事们给予很优惠的待遇,拥有干股分红,甚至连学徒伙计们,都也一样能享受一定的分红。基本上就是岗位干股,在相应的岗位上,就有相应的干股比例,升职后或者离职,则调整。离开的,将不再享受分红。
  这种岗位干股分红,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
  李家看似拿出了不少的钱来,但效果很好。
  李超把一张单子递给崔两琮,上面是一笔笔账,很分明清楚,列明了崔琮应得的分红,还有奖励、打赏等项,很清楚明了。
  崔琮已经习惯这种表格,也非常相信李家的公正。他目光直接扫到底下,一个很喜人的数字出现在那,这个数字比他自己事先预估的还要多出不少。
  崔琮满意的笑了。
  “谢谢三郎,谢谢荣国夫人,谢谢伯爷!”
  这是真诚的感谢,给李家干一年,同样是管着福满楼,收入却是此前的十倍有余。这份收入,能让他在长安过着很体面的生活。他早就盘算着买栋更大点的宅子,现在有钱了。
  领了单子,谢过了三郎,崔琮走到一边,那里是账房和出纳,一个管账,一个管钱,两边分开。递过单子,核对后,家丁抬着钱过来了。
  是真的抬着来的,铜钱、绢,很多。
  各处产业的管事们排着队,在厅外侯着,看着崔琮领着几个家丁把自己的分红赏赐抬着出来,都一起道贺。
  相比于外管事们,有明确的业绩,直接按利润分红。府中的管事们,则没有这笔分红。不过他们拿到手的钱,却并不比他们少,他们直接拿的是赏赐,同样很丰厚。
  连同府里的家丁、丫环、婆子们的赏钱,也很多。
  热闹的发赏结束后,管事们并没有急着离开。
  大家都在等着三郎赐福字。
  自从去年李超在灞上写了春联贴了福字,今年这股潮流已经席卷了长安。长安也已经开始贴春联,写福字。
  管事们太多,李超也只能每人赐一张福字。
  大家排着队,兴奋的围着李超写福字,每写好一张,大家就争相去抢,抢到手了兴奋的感谢。
  等每人都拿到了一张福字,李超跟老爹还有家里的管事们继续给李府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