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校对)第7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0/1605

  “那唐军怎么那么好说话?”突厥斥候首领警惕的问康庆。
  “那是李记钱庄发行的庄票,也称银票、钱票、支票,我刚给那军官的是二十贯的庄票,不记名见票即兑付的庄票,大唐十七道三百余州,如今有近二百州都是通兑的。”
  “一张纸值二十贯铜钱?”突厥斥候首领有些惊讶。
  “确实如此,李记钱庄的庄票非常方便的,信用很好。”
  突厥斥候们一路小心谨慎,越靠近关下,越紧张,康庆甚至能听到他们呼吸变的粗重。
  “放轻松些,这些守军我都熟,平时没少打点,他们不会为难我们的。”
  吊桥放下。
  康庆带头踏上去,后面的突厥斥候紧张,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城楼上。
  如凤凰展翅的城门楼上,摆着一张茶桌。
  阳光透过云层,斜斜的落下,照在茶桌旁的几个喝茶人身上。
  李超端着一个紫砂茶杯,在手里慢慢转着,看着升腾的水汽,低头轻抿了一口。
  “天气晴好,阳光正暖,坐在这高高的城门楼上喝茶,看着这城下的风景,倒是挺舒适的。”
  李秀宁也抿了一口。
  李超喝的是红茶,她却喝的是蜂蜜花茶。
  “柯庆回来了。”
  一边的苏烈喝的是煎茶,这是以前传统的喝法,茶里加了许多的调料。他还是喜欢这种茶,更有味道些。
  “我现在是真佩服那些突厥人了,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这么麻木、愚蠢,居然到现在,还能沉的住气,还在想着里应外合夺下楼烦关呢,这些人啊,这白日梦做的,真不忍心惊醒他们啊。”
  “确实是这样的,都三天了,突利凭什么以为我们一直都没有发现他们呢?他们离这里不过十余里地,这得是多么一厢情愿啊。”李超抿了口热茶,也是笑的很开心。
  三天,这三天虽然什么都没发生,但李超相信,这三天又消磨了突厥人许多锐气士气。同时,突利的军粮又少了三天的。
  “老师,咱们还不动手?”苏定方问。
  “急什么?突利的白日梦做的正好,我们得厚道些啊,扰人美梦总是不好的。他要做梦,那我们就给他造梦,他梦做到什么时候,我们就陪他玩到什么时候。”
  反正这样拖下去,对唐军更有利一些。
  李超急什么呢。
  只要突利不掉头,那李超就不会让尉迟恭、单雄信他们出来。
  “那倒是辛苦了尉迟将军、单将军和牛将军他们了,也陪着在外面风餐露宿了三天。”李秀宁道。
  “为了能把突利这九万兵马吞掉,这点苦又算的了什么。”李超一边看着城门处柯庆带着那队突厥人进城,一边很平静地说道。
第775章
六扇门
  “李相在风陵渡北上去了河东,目的地是楼烦关。”
  紫薇宫御书房,一个宦官向李世民禀报,这个宦官却是李超的老熟人。内侍省的王太监,平日里仿佛人畜无害永远都在笑着的老王。
  可连李超都不知道,王太监不但是内侍省的两个太监之一,还是李世民手里最隐密的一支势力的首领。
  王太监还是六扇门的首领。
  六扇门只是一个代号,名字来源于衙门的大门。
  官衙的大门有个特点,无论多大的州县,大门都只能是三开间,每间各安两扇黑漆门扇,总共有六扇门,所以州县衙门也俗称六扇门,衙门里的差役、书吏则俗称为六扇门里的勾当。
  六扇门和八字墙一样,算是衙门的标配。
  但此时,王太监所统领的六扇门,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六扇门。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夺得大唐的最高权力,既为了防范太上皇和废太子们的势力,也为了扫清隋末农民起义的残余势力和各地的绿林豪强,于是李世民建立了一个秘密的训练基地,训练战争中的少年孤儿,名为鹰犬,这支势力,就由李世民的亲信王太监暗中统领,并取代号六扇门。
  到了眼下贞观元年底,在李世民的暗中授意和支持下,在王太监的积极努力下,现在的六扇门,已经是一个集武林高手、江湖豪侠、密探、捕快、刺客为一体的秘密组织。
  这个势力由王内侍统领,十分隐密,只向李世民一人报告。六扇门的任务,也从原本最初防范太上皇和废太子旧部,监察隋末乱军余党,到现在的暗中监察宗室、百官、将领。
  六扇门不仅仅是自己训练鹰犬,也开始直接在江湖上招募网罗人手,这个势力的实力已经越来越强。
  六扇门有一个重点盯防目标,那就是当朝宰相,太子老师李超。
  王太监手里,有一个专门的李超秘密档案,里面记载着六扇门里鹰犬们收集到的各种李超的消息。六扇门在李超身边不断的安插间谍、线人,有李世民从宫中赐给李超的宫人,有派到李超府上的侍卫,有应聘上门的仆佣奴婢等。
  这些人就是一双双眼睛和耳朵,盯着李超的一言一行,然后按时上报。
  王太监定期汇总这些消息,然后制作成档案,秘密进呈给皇帝。而李世民也对这情报非常看重,每次都会认真的阅读,甚至亲自做询问。
  听说李超没去朔方,却去了河东,还去了楼烦关,李世民哦了一声。
  “李靖没有遵守李超的命令退回长城关隘,李超也没按计划去朔方。”他喃喃的念诵着。
  “陛下,李相国身边的眼线回报,李相对陛下一如既往的忠心。”王太监小心的说了一句,他觉得李超人不错,一直很疑惑,为什么陛下似乎对李相国很不信任的样子。似乎自从太子坠马之后,皇帝就不再是对李相国毫无保留的信任了。
  如今陛下依然重用着李相国,可对李相国的监视却越发的紧了,六扇门前前后后在李超和李府身边安插了无数的眼线。
  可这么久了,那无孔不入的眼线,依然没有发现半点李相对陛下不忠,甚至是有半点怨言的证据。
  李相对大唐皇帝陛下忠心耿耿,勤于王事,忠心于君。
  李世民没有回答王太监的话。
  “继续监察李超,记得不要暴露了。”
  王太监小心的点头,他弄不明白皇帝的想法,皇帝做了两年皇帝,越发的深沉了,犹如一汪深潭,深不见底。以前他跟着皇帝,还能猜测出皇帝五六分的想法,可如今,他看不透皇帝了,就如皇帝对李超的态度。
  以前那真是无保留的信任,无比的信任。可现在,依然重要,但这信任,却不再是无条件的了。
  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只是隐隐为李相国感到难过。
  待王内侍出去了,李世民将手里的密报在烛上点燃,然后扔进了炉中,看着那纸片一点点被火焰吞噬,最终化为了灰烬。
  身子后仰,靠在椅背上,李世民叹了口气。
  他也想信任李超,但当了皇帝之后,他不可避免的想的更多了。李超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李超,地位不再普通,如今已经是位高权重,李世民不得不考虑更长远些。
  “朕不是不信任李超,朕只是希望能够保全李超,不希望过多的放纵,让李超走上错路。朕只希望和李超君臣一场,能够有始有终。朕不是杨广,也不希望李超成为杨素。”
  对着那一堆灰烬,李世民在空寂的御书房里喃喃自言自语。
  “待这次北方战事过后,朕得调整李超的位置了。”他叹息了一声。
  晚上,李世民直接去了长孙皇后的殿里,皇帝经常来,因此宫人们早就习惯了,笑着上前迎接,又有人通报皇后。
  皇后殿外,一些宫人内侍看到皇帝进了皇后的殿中,都失望的回去向自己的主子禀报去了。
  “突然想吃羊肉泡馍了。”李世民坐下,对皇帝说道。
  长孙皇后正在写字,闻言笑道,“臣妾这就亲自为陛下做羊肉泡馍。”
  “观音婢你在写什么呢?”
  长孙笑笑,“近日臣妾读书,读到东汉女史学家班昭对女儿班昭对其女儿进行三从四等的教训,深有所感。因此,臣妾不自量力,想写这样一本教导女子德言功范的书。”
  李世民一听,挺意外,也很高兴。
  “皇后这想法好,那这书名想好了没?”
  “臣妾打算取名女则。”
  “很好,朕支持你。”
  皇后道,“臣妾想请李相国为臣妾写篇序,然后由李记出版印刷。”
  听皇后说要请李超为这书做序,李世民突然有点吃醋。
  “陛下不高兴?”皇后马上发觉了丈夫的细微变化。
  “没什么,只是李超怕是没空,他现在去了楼烦关呢,正跟三娘一起打仗呢。”他话里重点说了和三娘一起打仗几个字。
  皇后扑哧一笑。
  “陛下难道以为李相改道去楼烦关,是为了儿女私情去的?臣妾可不认为李相是这样的人。”
  “朕也相信李超不是因私废公之人,只是他现在确实没空呢,这序不如由朕为皇后来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0/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