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校对)第9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0/1605

  宇文士及有些无奈,这尚书令不好当啊,这才多久,已经三个尚书令先后辞职了。
  “陛下,臣何德何能,敢当此重任,请陛下收回成命。”
  宇文士及拒绝。
  “无忌,你来当尚书令!”
  李世民又望向大舅子长孙无忌。
  结果尚书左仆射长孙无忌也不肯接。
  问了好几个,没人愿意当这尚书令,这让李世民气的脸都紫了。尚书令什么时候成了烫手的山芋了,一个个都不肯接。
  最后,李世民只得退一步,让宇文士及接任尚书右仆射之职。
  中书门下的宰相,一下子只剩下了七个。
  看着剩下的七个宰相,李世民真担心他们又提什么杀侯,直接就离开了。
  当天,李世民让王太监到中书门下传旨,皇上龙体不适,暂不临朝视事,继续由太子殿下监国摄政,由中书门下宰相们辅佐太子理政。
  皇帝跟宰相们赌气,结果就是又有两位宰相辞职,尚书令空缺。
  襄阳城的百姓,这段时间感觉很过瘾,大戏不断啊。这么精彩的朝堂局势,都让时报和半月谈的销量再次暴增,半月谈都破三万了,时报也破了两万。
  至于汉京报,因为是官方喉舌,对于朝堂时事一直摭摭掩掩的,销量如今不增反降。
  时报和半月谈如今也越来越大胆,谈论起这些时事来也毫不避讳。
  国子监的学生们、讲武堂的学生们,还有那些年轻的士人们,一个个都跑到报纸上来抒发自己的意见,大肆讨伐侯君集这样的奸人。
  甚至骂宰相无能。
  不过当萧瑀和陈叔达辞相后,却被许多人称赞。
  李世民缩回深宫不出,不见宰相不视事,但每天都要看报纸,听六扇门的禀报。
  越看报他越生气。
  “这半月谈和时报简直就是在煽风点火,挑拨是非!”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桌上。
  他一直都很支持这两份报纸,甚至让他们刊登朝廷的邸报消息,让他们使用朝廷的驿站系统。可现在他们都写的是什么?
  越来越过份了。
  这两家报纸是李超名下的产业,这又是否李超幕后授意?
  “传朕旨意给羽林军和金吾卫,把半月谈和时报封了!”
  王太监惊讶。
  这半月谈和时报两份报纸,可是名声极大啊。这要是封了,只怕会引发事端啊。
  “封!”
  “朕难道还要被两家私人的报纸给牵着鼻子走?他们有何资格谈论朝政,指责朝堂?”
  被中书门下的宰相们顶着干,已经够火大了,现在连两家报纸都要对他指指点点,虽然没明说,可这话里话外,不都是在指责他吗?
  忍无可忍。
  “陛下,只怕中书门下宰相们未必肯通过旨意。”
  李世民大怒,“直接调羽林军和金吾卫,朕不通过中书门下,朕直接调兵。”
  “枢密院那边未必就通过啊。”
  这下李世民更怒了,难道他堂堂天子,要封两家报纸也做不到了?大唐的将士,他这个皇帝调不动了?
  “直接下旨到军营,朕倒要看看,谁敢不遵旨!”
  旨意越过了中书,也越过了枢密院,直接下到了羽林军和金吾卫的军营里。带兵的校尉们有些为难,但面对着脸色不太好看的宫里内侍,最后还是咬牙去召集兵马了。
  中书门下的宰相们、枢密院的枢密们能跟皇帝硬顶,那是他们有资本,国家制度如此。但他们只是军中的普通军官,他们管不到朝堂那么多的事情,他们只知道,天大地大,皇帝最大。
  皇帝直接下旨了,他们不能拒绝。
  当天,羽林军和金吾卫数支兵马出击,直接把襄阳城里时报和半月谈报社给封了。
  好在他们行动之前,得到了命令,只是查抄封闭报馆,不许伤人,也不抓人。
  半天时间,报社封了。
  印刷坊倒没事,那边跟报社都属于李家,但名义上是分开独立的。
  报社封闭,里面的编辑记者们被赶出来,然后士兵们封门,上锁,还派兵把守。
  行动很快,动作迅速。
  李世民接到报告,心里很舒爽。
  中书和枢密院也很快都接到了消息,就在襄阳城里的事情,哪里瞒的住。
  李靖听说皇帝直接调动南北衙的士兵去封报馆,沉默了许久。
  然后从笔架上拿起一支笔,蘸墨写下了辞表。
  把辞表交由吏员上呈,然后他回头看了眼枢密院里自己这间公房,叹一声气,摘下官帽,把官印也摆好,然后出门走了。
  宫里李世民心情难得舒畅,王太监脸色低沉进来。
  “陛下,刚刚枢密使卫国公李靖向太子殿下上呈辞表,然后挂印离职了。”
  “什么?”李世民愣住。
  “陛下,枢密使李靖挂印辞官了。”
  “他为什么要辞官?”李世民喃喃道。
第932章
死不瞑目
  “观音婢,朕难道错了吗?”
  李世民有些颓丧的握着长孙皇后的手问,他确实有些迷茫了。李超辞职,马周辞职,陈叔达萧瑀也辞职了,如今连李靖都一声不吭的辞职了。
  长孙皇后很想说,当然是你错了。不过看丈夫这失意的样子,也不好伤口上撒盐。做妻子的,总是抚慰自己男人受伤的心。
  “朕也许真错了。”李世民见长孙皇后不语,叹声道。
  “其实陛下没必要非要较劲啊,以前不是挺好的吗,皇上圣明,宰相们贤能,君臣和谐,大唐国力蒸蒸日上,这多好啊。”
  长孙皇后一句话突然点醒了李世民。
  是啊,以前不是挺好的吗?玄武门之变后,他接掌大位,当时内忧外患,君臣一心。他谦虚,礼贤下士,不拘一格重用人才。李超、马周、岑文本、魏征等他都能重用。大家各司其职,各守其位,他虽是皇帝,也不会去夺宰相的权。
  几年时间,大唐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岁月,北方大灾,还有吐谷浑、突厥等的进犯,也扫平了天下最后几个反王。
  不知道怎么的,自己现在怎么就非要跟宰相们较劲了呢?这中书门下从三省六部制演变而来,但群相辅政,也是他当初定下的治国方略核心啊。后来有李超的建议,他再设枢密院和南北衙,把军权从中书门下的宰相手中分出。
  说来,宰相辅政,枢密掌兵,天子垂拱而治,总裁军国大政,这一切本来就很顺畅的啊。自己为何会突然跟中书门下跟枢密院都闹翻了呢?
  自己膨胀了吗?
  认真检视自己,李世民发现自己这段时间来,确实有些膨胀了。
  侯君集之事,只是一个引火索而已,真正的还是他嫌宰相枢密们分他权,想要大权一把抓。
  他不满足于皇帝与宰相共治天下,而是想要独裁集权。
  闹到现在的局面,皇后的一句话,让他明白,他还是错了。
  他甚至都没年轻的太子做的好,太子监国摄政之时,就很守本份。
  “朕出去一下!”
  李世民起身往外走,长孙无后望着丈夫有些萧瑟的背影,有些心疼,但她也明白,有些事情,必须还得丈夫自己去想明白,要不然,别人逼的越急,只怕越事与愿违。
  丈夫这么聪明的人,只是暂时的迷惑住了,肯定能自己想明白的。
  李世民从长孙那里出来,“去大理寺。”
  没有带多少人,轻车简从,李世民一身黑色的便服,黑色的软脚幞头,坐着一辆轻便的马车就到了大理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0/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