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1605

  打仗自己不行,还是让别人去吧。自己还是赚钱买地买牛,当一个悠闲的地主。
  牛不喝水强摁头也没用,秦琼等人也无法勉强张超。
  当天,在张家吃了顿饭,秦琼等人便又回了长安,走时,还给张超留了个任务,让张超给他们多准备点炒米。
  要的数量还很多,每人要了五十石。
  这几位都是国公,又都是秦王钦点的先锋总管,作为高级武将,特别还都是国公,秦琼等人都有自己的侍卫,还有家将家丁会跟随上阵。
  出征打仗,秦琼他们的帐内亲事、家将部曲等起码也会带上一队五十人。因此他们也是按府兵出征自备的干粮数字来要的,五十石,每个正好是一石,十斗。
  “你给多弄点,干脆给弄个五百石,我们几个剩下的,可以拿去送人。”单雄信笑着对张超道,“粟米现在是七十五一斗,我给你五百贯钱。”
  “都自家人怎么能收钱呢。”张超道。
  “一码归一码,粮食也要本钱,何况又要浸又是蒸又是炒又是碾的,还得烧柴又得人工,不都得是钱。”
  “单叔,其实炒米又没什么难的,我把做法跟你一说就会,回头你让家里人自己做就是。”
  “我懒得那么麻烦,何况我觉得你家做的吃食更有味道,你不会是嫌钱少不愿意做吧?”
  张超连忙摇手,五百石炒米五百贯钱,相当于一斗一百钱。而如今未去壳的粟才每斗七十五钱,单雄信等于给了张超每斗二十五钱的加工费。
  柴、水、人工,算起来,张超一斗收二十五钱的加工费还是很赚的。毕竟人工、柴水这些并不值钱。
  单雄信也不亏是大富豪,对于利润把握的很好,开的这个价格,既不高也不低。价太高,张超肯定不会接受,开低了那张超得亏本,现在刚好,他呢也确实少点事,而且还让张超也小赚了一点。
  最后张超还是接了下来,送走几人,张超便马上开始安排人开始炒米。
  想之前自己买五百来石粟米就花了差不多两千贯,而现在卖五百石炒米也才五百贯,哎,这粮价啊,跌的没边啊。
  不过张超觉得自己现在一下子增加五百石炒米的生意,可以找赵家再要点折扣,毕竟他从赵家拿粮,多拿五百石粮,赵家也能多出手点积存的存粮,回笼点资金嘛。
  “栓子,备马,跟我去南塬赵庄。”
  赵家庄,赵家变卖了八百亩地和两百亩林子,还有一些其它产业,总算筹集了五千多贯钱把那笔驴打滚给还清了。
  不过虽然勒在脖子上的那根绳子已经松开了,可赵家也还是不轻松。粮铺仓库里还积压着差不多万石各种粮食,价格还在走低,卖是亏,不卖更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止跌回扬,只能苦苦撑着。
  但留给赵家的时间也不多,到明年夏收之前,若是不能回笼资金把借其它人的钱还了,那到时赵家拿去抵押的那些田产商铺可就得易主了。
  为了这事,赵员外也不得不四处奔走。
  张超到了赵家庄的时候,赵员外不在家。
  “那赵员外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小的不知,不知公子有何要事,不如留下话小的到时替公子转达。”
  张超皱了皱眉头,他跑来赵家可是想要来拿点优惠买粮的,哪还能等啊。
  “府上不知道有谁能主事,我想要从赵家买五百石粟米,想和主人细谈。”
  那门子一听要买五百石粮,也来了精神,赵家如今可是天天愁着粮食怎么卖呢。
  “公子请稍等,我去通报一下。”
  门子进去通报,不过得知,赵员外不在,几位小郎君也都在外。
  “那这怎么办,张三郎说要和主人亲谈,而且等不得郎君回来。”
  “这样,我去禀报下四娘,看她怎么答复。”老管家听了之后说道,他虽是管家,但只管着这处宅子的事情,至于生意上的事情他并不插手,因此这时也不能代替东家去跟张超谈。
  后院,赵四娘正在算账。
  她坐在暖炕上,炕桌上摆着账簿,而她身边的炕席上,则摆满了算筹。
  赵四娘正通过摆这些小木棍来做计算,这些小木棍也是这时代人普遍的算术方式。每根小木棍长短相同,有四寸左右长。
  算术的时候,用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这种计数法遵循一百进位制。
  这是从春秋时就流行的算术方式,比起在沙盘上写划更方便,比在纸上算也既方便又省纸墨。
  赵四娘今年二十,却是个算术高手。还能识会写,读过书。
  二十岁的赵四娘一直帮着父亲理账,外面庄子和商铺的账簿,赵员外都会自己再看一遍。打小,赵四娘就喜欢跟着看,后来就露出了这方面的天赋。有一次赵员外看过账后并没发现在问题,可赵四娘却指出了一处错账,还给出了正确的数字。
  这让赵员外十分吃惊,后来便许赵四娘查看账簿,到了后来,赵员外已经不再亲自查账,每次都是把下面交上来的账给女儿看,最后他听女儿禀报一遍就是。赵四年帮着赵家查了多年账,还从没出过问题。
  不过这个聪明的女子却命不太好,早年家里给她订了一门亲,对方是长安的一个大户家儿子。谁知后来却病死了,然后那家人就说是四娘命硬克夫了他们儿子,而他们的理由,就是赵四年是二月生的。
  这时的习俗,二女生的女儿命不好。
  隋朝炀帝杨广的皇后萧氏,就是二月生的,小时侯因此被送出宫,送到舅舅家养。这个舅舅家贫,萧氏小时没少干各种活。而后来虽然萧氏嫁给了隋晋王杨广,后来杨广当皇帝她还当了皇后,可杨广皇帝没当几年就死了,萧后落入宇文化及手里,再后来又落到窦建德手里,如今更是远在突厥可汗那里。
  赵四娘命硬克夫的名声就此传扬出去,此后再无人来求亲,赵四娘一气之下,更说出了终身不嫁之语,干脆一心帮着家里管家。
  听了丫环的通报,赵四娘从那一堆算筹之中抬起头来。
  满头乌发之下,是一张清秀的面庞。赵四娘长的不算娇艳妩媚,但也是五官端正,皮肤很白。
  赵四娘的一双眼睛特别的有神。
  “张三郎说他要买五百石粟?现在就要谈?”
  “是的,可郎君和几位小郎君都在外面未回。”
  “我知道了,你跟管家说一下,请张三郎到花厅就坐,给他送上茶和点心。我亲自过去跟他谈。”
  “啊,四娘,这不太好吧。”丫环惊声道。
  赵四娘很平静的道,“都是乡里邻居,哪有这么多见外的,何况,我们需要这笔生意,去吧。”
第109章
占便宜
  赵家花厅。
  张超有些无聊的坐在那里,厅里没有盘炕,却是放着几张榻,榻前有几。榻脚不高,但榻上却铺了皮毛垫子。
  相比起靠背椅和沙发,张超对这种榻没爱。
  闲着无聊,他甚至想到,也许自己可以“设计”一批新式家具,等新窑洞建好后就能使用了。
  唐初的许多家具,既有汉魏形制,又带着北朝以来的胡风。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前汉式的家具,腿都很矮,以榻为主,适合的是跪坐等方式。但经北朝后,有了许多胡风渗入,虽然依然有不少榻床、榻凳,但家具的腿却在加高,椅子凳子也出现了,高脚桌长条凳都有了。
  这也正是从跪坐到垂腿而坐的一种改变。
  但唐初的家具还是比较形制简单的,月牙凳和腰鼓墩还有榻凳几种形式是如今较流行的。
  这时人们的起居习惯既保留有席地跪坐,同时也有伸足平坐、侧身斜坐和盘足迭坐以及垂足而坐。
  过去垂足而坐是无礼坐姿,也随着北方的一些胡风而逐渐的普遍起来,家具也因此高低型并存。
  张超就比较习惯垂足而坐,更偏爱习惯高式家具。
  唐代虽也有椅子,但还没真正成型。
  交椅、圈椅、扶手椅、官帽椅这些都没,八仙桌、抽屉桌,香几等也都没。
  张超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弄一批宋明风格的桌椅床榻厨柜出来,绝对是既实用又好看。说不定到时还能弄个家具坊开个家具店什么的。
  想着张超觉得很有可行性,反正他电脑里也有这些资料。以前作为一个写手,张超也有写关于历史类小说,因此电脑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历史资料没少存,什么风俗习惯,服饰家具等,都有。有许多专家们的书和论文,都是PDF格式的,有图有文章,等于有详细的设计图稿了,张超只需要拿太阳能充电器给自己的电脑先充上电,然后开机抄下来就行了。
  “张三郎,我们家郎君和小郎君都不在府上,我们家四娘说要亲自来与三郎谈买粮之事,让您稍等一下,她马上就来。”
  赵四娘亲自来谈?
  张超有点小意外,对于赵四娘这个女子他也听说过一些传闻。
  反正在灞上这片地方,赵四娘的名头很响,但不是因为她很聪明算术厉害,而是到处流传着她命硬克夫的传闻,甚至有人还说她娘都是被她克死的。
  这年代,女人若是沾上点这种传闻,那根本就洗涮不清。
  张超倒不信这些,什么克不克的,没有半点科学依据。至于二月生的女子就怎么怎么样,张超更不信。就好比后世总有人喜欢拿什么星座来说事一样,这种事情哪有什么准的。一年只有十二个月,也只有那么几个星座,说某个月出生的人就怎么样,或者某个星座的人就会有什么性格一样,那都是扯蛋。
  不过既然在后世那样知识爆炸的时代,都有那么多的人信奉着星座学,那这个时代的人相信五行八字之类的东西,也实在是太正常了。
  张超改变不了别人,但他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因此他心里甚至一些心疼这个姑娘。只是以前并没有机会见面而已,没料到今天却是赵四娘来接待自己。
  赵家的丫环过来煎茶,现煎。
  弄个小火炉,一个小锅。一块茶饼,然后姜葱桔皮等一堆调味料。
  张超早已经习惯,虽然他到现在也还没喝惯这种茶,自然就更对唐人茶客追求的那种什么茶花什么的就无所谓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