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努力让丈夫破产[穿书](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69

  电视剧的事情,就在电视剧上结束。
  可谁又能想到,那位苟薛导演居然敢在自己被官方认证的微博上头大胆说话,被人带着避雷针,他就带着引雷针,把所有的雷点挨个踩到触发,否则后来也不会被人围攻到现在。
  还有一点也挺出乎林濛意料,《信鸽》居然在最后关头,收视率飙升,反超了《民国大豪杰》,虽然真正超过的集数只有五集,可也已经超乎预期了。
  还好的是首播权早就卖出了价,前期收视的不高不低使得这部剧广告收入也一般,轮播权按照国内的惯例,也卖不上什么价格。
  虽然只是小亏,林濛也已经满意了。
  办公室边缘的透明箱子上,又多了个抽屉柜,隔着距离也能看出里头的满满当当。
  那天诸郁深走了,林濛打开了袋子,袋子里头装的是本诸郁深从国外带回来的原文书。
  当年他们一起去看过这部书改编的电影,不过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回忆了。
  咚咚咚地敲门声,就像敲在了林濛的心里,看到进来的真报喜鸟·小王,林濛那不祥的预感越来越明确。
  虽然心里写满了怎么又是你,你怎么又来了,可林濛面上不露,只是点了点头,小王的神情越是激动,她这心就越……往下一落。
  “林总!商务托我送文件进来,《信鸽》的轮播权卖出了高价呢!”
  林濛没当回事,轮播权的价格向来很低,她松了口气,随手接过文件。
  她还以为是什么……
  !!!
  看到打开的文件里,长得得翻页的表格,还有每一行后头跟着的数字,最后惊人的合计总额,林濛一脸迷茫地看了过去。
  这几年来,国内制作的电视剧越来越多,多到了甚至积压的程度。
  各个电视台的选择空间也广,无论是重播十几年前的老剧,还是购买新剧的轮播权,都是很好的选择。
  选择多了,也很少有像以前那样,一部电视剧同时十几个电视台在播放的盛况。
  一部电视剧能卖出个五六个台,都算是不算差的成绩了。
  可今天,这是怎么了?
  林濛不肯信赖前头的序号,认真数着卖出的电视台数量还有金额,怎么想都不对。
  这是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我记得《山后有山》买的电视台并不算多?”也就今天这张纸张上的一半数目左右吧?而且林濛扪心自问,《山后有山》可才是真正的现象级爆剧。
  小王听懂了林濛在问什么,认真地解释起来:“林总,是这样的,我也是才知道,业内就在这几天出了一份新通知。”
  之所以今年宣传部门特别重视献礼片的原因,也是因为今年算是建国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相关的一切活动,都更隆重一些。
  为了响应号召,几乎所有的电视台今年都承担了要播出有正面导向的红色电视剧的任务。
  这回苟薛的事件是一石惊起千层浪,甚至还被官方的喉舌点名批评,称这种挂羊头卖狗肉,为了追求卖点,肆意洒狗血、不尊重史实的行为绝不可取,这样的剧只不过是批了红色的壳,而不是在讲述真正能反应当时情况的故事。
  这么一骂,大部分电视台都慌了,纷纷开始自查事先准备好要播出的电视剧。
  得,一查全完蛋,他们买的电视剧,十部里有八部也有问题,裤裆藏雷已经是基本操作、化身赛亚人也是合情合理、娘子军单枪匹马一把小刀捅死十个也在情理之中……再加上肆意洒狗血,能出场N个女角色的那些。
  能够顺利过关的,不过也就是几个大台,他们平时审核就挺严格。
  他们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这样的片子播出确实显得不太正式,临时重新选片,能选择的面也少了很多。
  各个电视台就把目光放在了刚播完、没被挑出问题、又很受欢迎的《信鸽》身上,给出了高价,非要买到轮播权回去才行。
  这不,事情就演变成了这样。
  “都说天时地利人和,林总,我觉得我们造梦就是这样!”小王挺激动,眉飞色舞,“因为您人好,所以我们总是幸运。”
  林濛心情平静,她习惯了,早就习惯了。
  这不是基本操作吗?小亏果然是不会亏的,只有大亏才……
  她不再和小王絮叨这些,认真地说起了《深海孤岛》的宣传事宜。
  没事没事,这不还有《深海孤岛》在吗?她相信这部剧一定能给她带来满意的结果。
  ……
  只是此刻的林濛还没想到,在《深海孤岛》的宣传开始之前,她又再度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
第56章
  营销就像双刃剑,
用好了效果令人满意,
用坏了反而会引发网友的厌恶、愤怒心理。
  《民国大豪杰》的这场恶意营销正是后者的标准例子。
  事实上这部剧的狗血,
还不至于引发网友的厌恶,毕竟谁又没有看过几部狗血电视剧呢?哪怕是它敷衍、不考究的制作态度,
也在网友们的容忍范围之内。
  虽然是对它的好成绩心有不甘,
大部分网友也没想过要做些什么,
顶天了是私下鄙夷两句,说这是一部大烂剧。
  但是谁又能想到,这部剧自己乖乖在那烂一烂还不干,
非得跳出来成为众人瞩目的靶子。
  《民国大豪杰》主动展开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营销活动,至今都让网友们为之惊叹。
  它拉踩着网友们公认的神剧《信鸽》,
往自己身上贴金,称《大豪杰》是什么遗珠神剧,
好像网友们没能发现它的优秀,是鉴赏能力不够一样。
  当然,这其中有一部分网友也因为这营销生起了对这部神剧的好奇,
甚至想好好地看一看《民国大豪杰》,
但更多的网友是心生厌恶,觉得自己被强行代表,
基础审美也被强行践踏。
  量变引起质变,愤怒一点点的累积,
火星掉入草原,火就烧起来了。
  再往下的扒皮活动,更是终于引发了网友的群体愤怒,
他们这才知道这部《民国大豪杰》非但砸了大价钱,做了不知道多少营销,请了无数人违心吹他们;还在其中传递出了颇为神奇的价值观,就连导演本人,也三观异于常人。
  带着怒意的他们组织的反《民国大豪杰》活动取得了成效,当最后《信鸽》创下收视率最高纪录的时候,简直是一场全民狂欢,网友们很有代入感,总觉得这是他们努力才得到的胜利。
  而《信鸽》这部剧,也确实没有辜负任何一个网友的期待,经过了李和、张成虎两人一起打磨的剧本,在经由刀尔戴的手拍出,又碰上了那么一群好演员,最终才呈现了完美的效果。
  并没有高开低走,完美收官的结局,更是和收视率一样引发了网友长达小半个月的热议——
  依旧是灰色,如同蒙着雾气般的镜头里,苦苦扛了那么多集,一直在敌人的手下潜伏着的冯砂终于暴露。
  同在敌人手下的另一只信鸽,通过内部的文件向他传递了信号:“你已暴露。”组织上为冯砂安排了转移的路线,他们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同志。
  可这一只呆了最久的老信鸽依旧没有选择回家。
  他一如既往地完成最后一次任务,把重要的情报传递出去,然后慷然赴死。
  在他心里的天平里,他的生命,不过是一片再轻不过的羽毛,不必为这做什么努力,不如将更多的力量,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新的信鸽在不久之后来到了这座城,他年轻又充满朝气,像是随意地进入了当地的茶馆,包厢里他和小二搭上了线,送出去的纸张上,就写了稻谷两个字。
  然后插入的是全片里屈指可数的回忆镜头,后来在太君面前讨好、一脸谋算的冯砂还正年轻,看着远方风吹时动起的水稻出着神:“那我就叫稻谷吧。”这是他对于家乡最多的印象,也是他唯一留下的带着“真实”的名字。
  一直到结局都播出完好几天后,都还有才看完的网友各种发着帖子微博,说自己是如何地被这颗炸弹击中,哭得眼睛都肿了,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信鸽》是部好剧,也更为收视率在最后才实现逆袭感到可惜。
  这股可惜,一直到有人偷偷在匿名区发的爆料被转发到全网后,变成了惊喜和开心。
  【深夜爆个小料,这两天引起了巨大风波的五字雷剧,因为披皮洒狗血等原因,被要求再度审查,不做错误引导。二字剧逆天改命,听说重播权卖了至少十家电视台,接下来大家会在很多电视台上看到二字剧。】
  这些是《信鸽》应得的!这么激动到一半,忽然有网友发现了华点。
  【那什么,或许有人记得石斌斌吗?】
  ……
  石斌斌这段时间来过得是跌宕起伏。
  起初,眼见《民国大豪杰》的收视率独占鳌头,他是欣喜雀跃的,觉得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
  可谁能想到,后播出的《信鸽》口碑爆炸,他接《民国大豪杰》这件事,反而被网友黑成了不讲口碑,为了赚钱盲目接戏,毫无事业心的行为。
  石斌斌一直憋着一口气,觉得好歹《大豪杰》收视好,口碑差点也行。
  憋着憋着,哪知道《信鸽》最后来了场逆袭,收视反超。
  面对这情况,石斌斌继续安慰着自己,没事,也就是最后五集收视率好了一点,总的来说按照平均计算,那还得是《民国大豪杰》赢,哪有电视剧只吹峰值的?不都得看整体吗?
  可这刚安抚好的情绪还没持续两天,得,又有新消息来了,《民国大豪杰》居然被点名批评,甚至接下来至少得被压箱底一年,不能再度播出,至于《信鸽》则重播权到处往外卖,成绩喜人。
  面对这情况,石斌斌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努力控制住情绪,毕竟这可是他自己选的路,哭着也得走完。
  石斌斌憋着想不看微博,可忍不到一个半礼拜就忍不住打开,一点进去就是圈他的评论。
  除却部分骂他剧里角色弱智的,反而他更多的看到的是粉丝。
  粉丝们苦口婆心地劝他,不要再这么随便挑戏、要好好地对待自己的口碑、启明星娱乐真不是什么好公司,该走就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