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努力让丈夫破产[穿书](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169

  【口碑电影竟造成天文数字亏损,究竟该责怪何方?是市场不懂电影,还是观众不能欣赏好电影?】
  ……
  看着这一列新闻,还都是近来发的,再想到之前她也听闻过的几个业内大公司赔钱的事情。
  林濛忍不住就疑惑了……怎么在别人那赔钱成了这么容易的事情?
  她想了想,不能这样,又转而搜索了赚钱,这回搜到的结果跳转到了某知名人均百万答题网站。
  她点进去的问题是:“为什么娱乐圈艺人薪酬、广告费屡屡增加,娱乐公司反而年年亏损?是不是不该投资娱乐行业?”
  她点进去一看,第一个问题是长篇大论地分析了现在的现状,称娱乐公司压力大,动辄亏损很正常,又细数了近年来的娱乐圈生态,称现状是如何地举步维艰……
  林濛看了心里只有满满的问号,不是这样的,她默默地给这答案点了个没用。
  再往下看下一条高赞回答——
  “我本来以为最高赞说得很有道理,一直到我知道了造梦娱乐,建议所有亏损的娱乐公司找一个锦鲤老板,最好是姓林名濛的这种,这样,你就一定会赚钱。#链接-细数造梦娱乐的传奇成功案例#,造梦娱乐,一个你永远想不到它还能怎么赚钱的公司。”
  这答案就离谱,居然还能赞数第二地待在上头。
  林濛默默地关掉了app,心里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手里现在没进行的项目主要还有三个。
  要不……最后试一试?单单公司的账面金额,就足够覆盖掉这些项目的所有支出。
  这回她不抄正确答案也不抄错误答案了,她就奔着高投资去,总是能赔钱的吧?
  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的善始善终?反正前期的钱都已经投进去了。
  她赔一次,一定收手。
第48章
  林濛前头的笔记本里写满了接下来的工作,
心里想的东西倒是情不自禁地体现在了纸面之上,
看上上头不大不小的一个“赔”字……
  当钱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如果不是瞎捣鼓,想赔都难,
毕竟就说股权分红、房产收租……随便单拉出哪一项,
就足够她乱花好一阵。
  林濛本来就是个低物质欲望的人,
她平时吃喝花用都挺随意,毕竟当年在她和诸郁深一道创业发家前,她也只不过是个中产家庭长大的女孩,
对什么奢侈品、名牌都没有太大的追求。
  就是有钱之后,家里堆叠成山的包包、跑车……也都是诸郁深以送礼的名义买回来的,
林濛至今为止,反正还未掌握看一眼包,
就认出这是某某年限量款的神秘力量。
  这点也曾经让闺蜜冯靓靓吐槽过挺多次,这说的频率高到林濛随便想都能复述出她的台词——
  “得,你这苦行僧就继续苦行吧,
也不知道这么多钱存着要做什么?又不缺那点利息?你就不知道花钱买买开心?”林濛还记得冯靓靓说这话时激动的小模样,
“我就想不明白了,你这不花钱到底图什么?就图变仓鼠,
把钱越屯越多?”
  冯靓靓这想法看起来似乎异于常人,但是在她的生长背景却挺正常,
衣食无忧、有房有车、存款花不完的情况下,对于她来说如果钱能买得来快乐——那花钱又如何?
  可是……
  林濛忽然笑了,她想冯靓靓应该也没有想到,
有一天她这个节约派闺蜜,会一门心思奔着赔钱去吧?
  还想要赔一个大的。
  不过至于要怎么才能赔钱,这又是另一门学问了。
  要怎么做才好呢?
  林濛看着刚写在纸张上的《信鸽》和《深海孤岛》两个名字陷入了沉思。
  她是做不出故意把好片子拍坏的事情的,就算之前,真的赔钱心切的时候,她不过也就是使劲了花钱、砸钱,试图让成本飙升回不了本,又或是专选了出了名不会红的题材下手……
  当然,她的种种举措目前为止都成功……翻车了。
  不过不打紧,林濛是做过研究的,电影的损益线,其实在投资初始,就能算出来,而一部电影能承担的电影大盘是一定的,她钱多,多砸点钱,就一定能赔。
  尤其是《深海孤岛》这种类型的片子,明摆着在国内是不受欢迎的。
  所谓的大制作,如果没有套上一个有点深度的内核,能让人细思极恐的话,最后十有八九,就是口碑翻车,评分一低,买票的人就少,毕竟现在国人里会靠评分买票的还是占多。
  不过问题就出在《信鸽》上,林濛看着《信鸽》幽幽地叹了口气,这部电视剧的剧本,她怎么看都算是好剧本,顶天了就是过程比较惨烈,但此类片子惨烈的可不少,刀尔戴目前看来,导演功力也同样十足。
  这电影能在什么地方花钱呢?
  此刻还在为赔钱深思的林濛并没有真如论坛的网友们说的,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否则她应该就能放下心来,开开心心地喝杯茶。
  什么叫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这就是了。
  赔钱的康庄大道,说开就开,完全都不带让人准备的。
  ……
  《信鸽》的试镜安排得很快,这也是拖了刀尔戴的福,虽然因为他跑来拍《信鸽》和父亲刀宥鸣发生了点争执,可最后看到儿子急着找人试镜,刀宥鸣还是没忍心置之不理,插手帮忙在圈内好友内吆喝了一圈,消息传得快,来的人也多。
  《信鸽》是一部标准的群像电视剧。
  讲述的是一群在民国年间,进行地下工作的红党人员,如何在果党和日军的包围下求生,并向外传递各种信息的故事。
  信鸽是通过漫长的飞行传递信息的鸟,它们在将信息送达后,又会通过孤单又漫长的飞行归巢还乡。
  可有的信鸽,一旦踏上出发的路,就再无归途,这部电视剧讲的就是一群归不了家,只有前路的信鸽。
  可以说剧本里描述的每一个角色也很出彩,严格意义来说,这部电视剧是没有真正的主角的。
  张成虎的心慈手软,被李和压着给改了,前几集里高光的角色,死得戛然而止,甚至没有铺垫,没有后续。
  张成虎犹豫地问过林濛,要不要改了这段,按照电视剧的常规操作,类似的情节是得分为三段的,死前铺垫、赴死过程渲染、死后还得振奋一下革命同胞……三连击把情绪铺垫到了极致,基本都是催泪大弹。
  林濛没答应,这么铺垫,虽然挺符合商业的需求——大部分观众,是需要这么个情感铺垫的,就像很多电视剧里的出轨戏份一样,基本都要有前后情节,来增加观众的激烈情绪。
  但是,她认同于这片子的艺术性就在于此,林濛也能从中感受到编剧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
  电视剧里,也许有人会记住他们的名字,可在那个年代,更多的是前仆后继的无名之辈,他们将尸体填在通往和平的路上,他们缄默着,一生没有姓名,就连死也像是一片草叶一样,轻轻地落在地上,很快腐坏无踪无影。
  再者就是,她目前也不需要为了收视率妥协。
  李和从张成虎转述的话语中,听出了林濛如同他知音般懂得他心的想法,灵感迸发,又是和张成虎一起关在小黑屋里改了好几版,最终放在林濛面前的,已经是个艺术性极高,牺牲了许多商业性的“惨烈”剧本。
  刀尔戴很喜欢这个剧本,还担心林濛会改,犹豫着是不是要劝劝林濛,如果说之前的《信鸽》还只是个好剧本,那现在已经可以说是个让导演见猎心喜的精品剧本了。
  他爱不释手。
  只是还没等他去劝,这剧本就正式定稿,整个剧组围绕着剧本开始运转起来。
  能够将这样的剧本拍摄出来,做成成片,刀尔戴浑身是力,在试镜前赶工,为人物写满了升级版小记,林濛大概看了一眼,叹为观止,就算是剧里只出现两集的人物,刀尔戴都能给写个小两千字。
  可正因为他前期准备的充分,试镜的过程中,刀尔戴的脾气便也越来越大。
  被特地请来的李和一开始还想发表点意见,后头看着他心里觉得八九十分的演员,被刀尔戴一个个pass,他便慢慢地沉默,和林濛、张成虎凑在一起喝起了茶。
  导演这么“丧心病狂”,他们要再跟上……估计今天就没一个演员能过了。
  长达三天的试镜,肉眼可见的刀尔戴脾气越来越暴躁,他那双因为熬夜黑眼圈挺重的眼睛锁定在每一个出场的演员那,或失望、或愤怒,偶尔有几回欣慰。
  林濛只负责做好后勤工作,衔接好每个演员的试镜,顺便随手在刀尔戴愤怒结束时递上一杯茶水。
  一直到了试镜快结束,刀尔戴总算把演员定得七七八八,基本每个角色都有两三个备选准备在终选后签订合约。
  可唯独作为全剧关键线索,勉强能被称为一番的男主,还没定下来。
  趁着外头再安排下一组的时候,刀尔戴忍不住看向一直在旁边“摸鱼”的三人组。
  “林总,李编剧、张编剧,你们有没有觉得,今天来的演员里,有谁比较适合当男主演?”他伸出手抓了抓头。
  今天来试镜的演员,有薪资很低科班出身刚毕业的新人演员、有在影视城里摸滚打爬,什么群演镶边角色都演过的老资历、也有薪酬超过千万级别的流量或老戏骨……
  刀尔戴不得不承认一分钱一分货,现在圈出来的备选演员里,大多数还是高片酬的演员。
  这其中关系到的不只是演技的问题,还有脸的辨识度。
  虽然有的角色,剧本里大概描述出来的感觉是长相平平,可真找一个长相平平毫无辨识度的人担当重要戏份,完蛋,到时候估计等人死了,还有观众一脸迷茫,原来刚刚死的那个是主要角色?
  只是男主演的戏份多又内敛,他在全剧中,没有哪怕一次情绪外放。
  这说起来很玄,可刀尔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他要的是一个……能够让别人乍一看,看不出他有任何的情绪变动,又能通过细微的细节表现出他情绪变动的人物。
  而之前已经试镜过的演员,要不就是太外放,来个大喘气、语调提高,甚至还有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这些全都是理解不合格。
  剩下的一部分,则是直接来个面瘫脸表演的,你看完他表演你都分不清他到底是真·没感情的工具人,还是确实克制得太好。
  林濛和两位编剧都摇了摇头,虽然刀尔戴的要求高,可选出来的人确实合适,而他看不上的,他们三也瞧不太上。
  “对了林总,这些角色,预算会不会有些超过?”虽然刚刚刀尔戴看了好几回林濛的眼色,可想了想还是问了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1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