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677

  韩谦换上官服,便带着林海峥、田城、高绍以及老工师郑通等人,骑马赶往凤翔大街。
  将凝香楼胭脂铺子以西的宅院都划入郡王府,新的院墙建得又高又厚,新的郡王府相比较以往的临江侯府要气派得多。
  韩谦跨进郡王府,才知道原临江侯府部分此时都划为郡王府的内宅,而新圈进来的宅院,则作为三皇子处理公务、商议军机的公厅以及护军府、亲事府、帐内府以及沈漾、郑晖等人统率诸曹署理事务的公所。
  到这一刻,三皇子在京城之内才算是真正拥有自己的势力及立足之地。
  沈漾、郑晖、信昌侯李普、张平、郭荣、李冲、周元等人都在府里,陪着三皇子说事。
  “韩师一路游山玩水,可是把我给等急了。韩师再不回金陵,我可就要派人去催了。”杨元溥得报韩谦过来,便迫不及待的跨出公厅大堂迎出来,难抑兴奋地说道。
  也不管韩谦在数步就揖身行礼,杨元溥上前亲热的挽住韩谦的胳膊,请他往大堂里走去。
  看到三皇子待韩谦的亲近样子,林海峥等人心里才好受些,心想这才不枉大人为三皇子所谋划的一切。
  “韩谦也不敢贪恋山水,实是山水留人,”韩谦笑着说道,“此外,左司一直都想重新核准江州往荆襄一带的地图,这里面涉及到堪舆演算,仅凭书上所学已是不足,我没有办法纸上弄兵,需要实地走一趟,才能吃得准,没想到在途中竟然耽搁了近一个月。”
  三皇子五月初就随天佑帝返京,此时已经是六月底,算下来韩谦差不多有近两个月没有见到三皇子。
  此时三皇子的身量又长高稍许,也结实许多,倒与沈漾一般高矮了。
  大半年的军旅生涯,令三皇子也饱尝艰辛,变得更加成熟稳重,脸上都几乎看不出他作为十五岁少年应有的稚嫩之气。
  而除了沈漾、李普、郭荣等老熟人之外,韩谦看到三皇子身边还有几个他以往不识的新面孔,经介绍,才知道他们主要是沈漾举荐进郡王府任职的官员。
  其中曾任侍御史的王琳名望最为显要,韩谦以往也听过他的名字,王琳乃是润州王氏子弟,其曾祖父王焕章在前朝宪宗年间曾入朝为相。
  即便前朝后期,藩镇割据地方,崇武抑文,所谓清流的衣寇世族受到压制,但像王氏这样的衣冠世家,在江南的影响力依旧不可小视。
  听说王积雄早年都有意攀附润州王氏。
  王琳幼年就颇有文名,很早就举荐入朝为官,后因弹劾外戚徐氏侵占民田得罪徐明珍,反遭安宁宫一系的官员打压,贬为京兆府所属的小吏,名声更显。
  韩谦没想到王琳此时得沈漾举荐,竟然进郡王府担任记室参军,暗感王琳或许也是天佑帝所属意的人物吧?
  郡王府记室参军设有二人,李冲、王琳任之,掌奏疏书檄等机要之事。
  记室参军,与节度使度的掌书记一样,看上去品秩不高,但地位极为关键,相当于机要秘书,非等闲人居之。
  论声望、文名乃至资历,王琳担任郡王府的记室参军都是绰绰有余的,看王琳眼瞳里也藏有踞傲之色,韩谦上前揖礼道:
  “韩谦见过王大人。”
  “韩大人有礼了。”王琳仅仅微微颔首,便算是还礼。
  韩谦心想或许是三皇子以师礼待他,令王琳心存不屑、不爽吧?
  他仅是微微一笑,又依次给其他人揖手见礼。
  除了王琳以及其他沈漾等人所举荐的儒士,三皇子还选拔了十多个粗通笔墨的有功将卒进入郡王府担任各公厅的胥吏,以后大家都将主要集中在郡王府的东院署理公务,算是将三皇子开府的气势撑了起来。
  沈漾作为天佑帝钦点的皇子师、郡王傅,也将正式全面辅佐三皇子统领郡王府内外大大小小的事务。
  韩谦看了信昌侯李普一眼,不知道他心里是什么滋味。
  桃坞集军府之前的高组织性被拆散后,不仅将卒的征调、统领之权,被收归左右护军府,工造、仓储等事也被收归到郡王府诸曹管辖。
  而到郡王府层面,沈漾、郑晖、郭亮、高承源乃至王琳等人的掌权,都从各个层次限制住信昌侯府一系在郡王府的影响力跟控制力。
  说到底信昌侯府及晚红楼以往所经营的势力,相对整个庞大的帝国而言,还是太弱小了。
  以往三皇子无依无靠时,身边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时,突显出信昌侯府的力量格外的重要跟强大,但此时已经是今非昔比。
  这么说来,韩谦觉得自己也不应该感到失落。
  同样的道理,一旦天佑帝有意往三皇子身边倾斜更多的资源,他在三皇子身边的作用以及地位,都不可能再像以往那般突出跟重要。
  此时韩谦更头痛的则是另外两件事。
  天佑帝对信昌侯府必然也是有所警惕的,但天佑帝对信昌侯府的“大计”或者说“野心”,到底知道多少,知道多深,甚至有没有察觉到晚红楼的存在,这是韩谦这时还很吃不准的。
  比起这点,更叫韩谦头痛的事件,则是天佑帝显然并不会认为老天留给他的时间其实很有限。
  这样的话,天佑帝就会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安排废嫡之事,而不喜他们这边再有任何激进跟冒险的行为。
  等下一次局势陡转直下,可能就是彻底崩坏之时,他不能表现得太激进、太昌险,在那之前,他能或者能建议三皇子做哪些事情跟部署?
  韩谦心怀忧虑的随三皇子及沈漾等人走进大堂,毕竟他此时也猜测不出在当下的局势下,安宁宫及徐氏会有什么应对,会不会铤而走险?
  相比较这些,韩谦对他个人有没有赏赐,能得多少赏赐,实在不太在意,但他的这种心境,显然不是别人能理解了的。
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
  到大堂坐下,韩谦说起他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又将他初步核准的荆襄地图,以及这一个月来游历荆襄等地的游记呈献上去。
  比起当世儒士著书立说但求言简意赅的传统,韩谦写游记更像是一个话唠。
  过去大半年,韩谦一直都在研究荆襄的形势,对风土人情、山川地貌乃至物产人口、天文水利等情况都相当熟稔,这一个多月的游历,更主要是对以往所学进行实地勘测、验证,对一些有误的信息进行勘谬,进行更详尽的调查了解。
  韩谦所写的游记,也是事无巨细,将相关信息都抄录下来,七八万字,厚厚一叠近两百页纸,差不多抵得上一名文士毕生的著述。
  对此,王琳等人是不屑一顾的。
  《左传》有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著书立说,被诸多儒士视为毕生所追求的三大不朽成就之一,每写一字都要斟酌许久,哪里能够想象韩谦一个月草草写就七八万、厚厚近两百页纸,就敢献到殿下跟前?
  更令他们不解甚至不爽的,则是三皇子对韩谦所献的游记如获至宝,不顾众人坐在堂下,便细细翻阅起来。
  “元溥随父皇回京,沿途听父皇说及荆襄诸多事,颇有不思所解之处,得韩师此书,元溥很多地方真是豁然开朗起来。”杨元溥抬起头说道。
  韩谦只是微微一笑,说道:“在沈漾先生以及王大人面前,韩谦只是班门弄斧而已。殿下欲知天下之事,还需要多找沈漾先生、王大人请教才是。”
  正聊着天,这时候有名宫女走将进来,说道:“娘娘得知李侯爷、沈漾先生、郑大人以及韩大人今日都在府上,想叫殿下请诸位大人过去一见。”
  韩谦微微一怔,以往两年时间内,三皇子出宫就府,除了他能够逢年过节回宫探视世妃外,世妃没有一次得到恩准允许出宫进侯府来过,却没想到世妃今日竟然在郡王府里,心想这或许也是水涨船高、母凭子贵的一种好处吧。
  大楚初创十数年,诸制皆仿前朝,后宫妃嫔想见外臣,受到严格的限制。
  韩谦看坐在一旁的郭荣、张平脸上都没有什么异色,心想世妃请他们到内府相见,想必也是早就得到天佑帝的特许。
  “韩师,母妃一直念叨着想见见你;这几天母妃特地出宫小住,赶巧你回金陵来。”杨元溥高兴的站起来,便请韩谦、沈漾、郑晖以及他的岳父信昌侯李普一起往内府走去,其他人都只能在原处等候着。
  说是觐见,但约束比见天佑帝还要严苛。
  韩谦进入三皇子之前居住的潇湘阁,顶着日头就站在院子里,他刚才还以为能亲眼看一看世妃长什么样子,但此时看廊下站满宫女、宦侍,他隔着一重帘子,连坐在堂屋里说话的世妃身形是矮是高、是胖是瘦都完全看不到,内心忍不住有小小的一点失望。
  在三皇子掀帘进去后,帘子里很快传出略显冷寂的声音:
  “韩大人有天纵之才,这次元溥能守住淅川,你立功甚著,沈大人、郑大人、李侯爷他们皆得陛下的赏赐,也不该缺了你的那份,本宫早年在宝椒山脚下有一处田庄,养着十多户奴婢,这次便赏给韩大人你吧!”
  韩谦暗自琢磨拥有这等声音的女人该是长什么样子,迟疑着要站出来领授谢礼,抬头却见沈漾正眉头微蹙着朝他看过来。
  见沈漾眼色是要他拒绝,韩谦头大如麻,心里虽然并不满沈漾有时候过于正直跟守规矩,但也不想跟沈漾起什么矛盾,当下硬着头皮,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谢辞道:“韩谦错判敌机,置殿下于险地,虽然侥幸立了些微功劳,但比起韩谦的罪过,实难弥万一。世妃不砍韩谦的脑袋,韩谦已是诚惶诚恐、感激世妃的恩情,断不敢再受他赏。”
  这时候沈漾又站出来劝谏道:“荆襄战事,赏罚已有定论,世妃不宜在陛下之外再行私赏。”
  世妃显然没有料到韩谦会推辞而沈漾会谏阻,在帘子后沉默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声音传出来。
  信昌侯李普、郑晖站在那里多少都有些无所适从,没想到沈漾这些天一心辅佐三皇子整顿诸多事务,这时候竟然谏阻世妃私赏韩谦,而且言外之意又是那么的明显直白,就差点公开指着世妃的鼻子说韩谦乃是大楚之臣子,非世妃及三皇子的私属。
  信昌侯李普有时候不明白沈漾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陛下不赏韩谦,不就是留着让三皇子或世妃私下赏赐吗?
  李普瞥了韩谦一眼,见韩谦跟没事人似的站在那里,好像这事跟他没有半点关系似的。
  虽然他对韩谦满肚子意见,但这时候还颇为佩服韩谦的淡定,心里又禁不住困惑,这厮今年真的仅有二十岁?
  张平作为郡王府丞,内府之事由他辅佐三皇子管辖,照规矩世妃在郡王府见外臣,他是必须在场监看的。
  张平这一刻若有所思的看了韩谦、沈漾两人一眼,便掀帘走进堂屋。
  又沉默了片晌,也不知道张平如何劝说世妃,接着便听到冷寂的声音稍稍变得生硬一些,再次传出来:
  “淅川一战,韩大人功过相抵,是不宜再赏,本宫考虑有欠妥当,但韩大人与沈先生教导、辅佐溥儿有功,田庄及奴婢便算是本宫赏韩大人的教导、辅佐之功。沈先生,听说你妻许氏病故后,一直都未续娶,身边都没有一个办事细心的人照料。明秀在我身边照料多年,年纪也不少了,该是到了出宫的日子,本宫便叫她到你身边伺候,还请沈大人莫要推辞。”
  这时候就见有个二十三四岁的女侍掀帘走出来,有些手足无措的站在廊下,低头看着鞋尖,脸绷得有些紧,大概也没有想到这时候就直接被世妃赏给沈漾这么一个糟老头了吧?
  沈漾作为天佑帝指定的郡王傅,对三皇子的一举一动都有权劝谏,但世妃的脾气似乎比想象中要强硬一些,韩谦低垂着头,斜眼瞥向沈漾,不知道他要如何应对。
  沈漾又不傻,当然能听得出世妃对他劝阻韩谦受赏不满,只是换了一种说辞还是坚持要赏韩谦,还另外强往他身边塞了一个女人,真是令他叫苦不迭,当下也只能满脸苦涩的领赏。
  “溥儿愚钝,你们当好生辅佐他,莫要叫本宫失望。”世妃的声音又在帘子后生硬的传出来。
  “卑职知晓,断不敢有一丝懈怠。”韩谦、沈漾等人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