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677

  而之后老鸦坳一战,辰州大姓势力直接损失近三千精锐番兵,鸡鸣寨也便落入当时武陵军的控制之中。
  洗英之后选择归附朝廷,接受郑晖的节制,率领番营参与进攻沅陵、武陵等城的战事,洗英及其子洗射声、洗射鹏等人都得封辰州司马、溆浦县令、辰州番营兵马使等显职、要职,但鸡鸣寨则一直都没有回归到洗氏手里。
  一方面在削藩战事之中,无论是前期作为敌对方,还是中后期作为拥护金陵削藩的坚定参与者,辰州土籍健勇丁壮损失太过惨重,成年丁壮差不多有近三分之一战死在战场之上,而且还是最骁勇善战的那一批人。
  即便洗英及其子以及其他土籍大姓势力的代表,在削藩战事之后,在辰州的官位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强化,但土籍大姓势力实际上是消耗极大,没有十数二十年的休养根本无法恢复过来。
  即便战后潭王杨元溥同意辰州州营都用番兵,实际上想要维持两千番兵的常编建制,都会直接影响到各家各寨的耕种,更不要说征调丁壮修造寨城、道路,开垦更多的田地了。
  这也导致洗英及辰州的其他势力,一段时间都没有想着主动提及鸡鸣寨的归属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直属番兵受损严重,迫使洗英不得不将有限的力量集中到溆浦盆地之内,确保洗氏对溆浦县的控制。
  溆浦县拥有雪峰山西麓最大的一座谷地平原,后世称之为溆浦盆地,目前开发出近百万亩粮田,拥有五六万丁口,实力足比思州一州。
  辰州洗氏精锐番兵在之前的战事受创严重,目前只能优先巩固在溆浦的根基,而此时即便将鸡鸣寨讨要回来,也只会便宜辰州的其他大姓势力。
  等到这事拖延到韩谦正式出任叙州刺史,叙州事实上成为韩家世领的地盘后,洗英意识到再不将鸡鸣寨讨要回来,时间再拖长下去,待韩谦不断从龙牙山南面迁入人口填充进来,就再难将鸡鸣寨讨要回来了。
  洗英这时候宁可便宜其他的辰州大姓势力,也要将鸡鸣寨讨要回来,以免韩谦将龙牙城的触手伸入辰州。
  当然,此时洗英也不可能用武力讨要鸡鸣寨,主要是强调老龙峡乃是官定的两州分界,要求恢复辰州对鸡鸣寨及周边地域的管治权,实在不行他就将官司打到湖南行尚书省去。
  针对于此,韩谦直接让奚昌带着百余户奚氏族人迁入鸡鸣寨,强调鸡鸣寨附近土地乃是奚氏的旧有领地。
  这是冯缭随曹干前往岳阳之后,近一个月所发生的事情。
  他今天赶到鸡鸣寨,辰阳县令、同属辰州大姓势力代表人物之一的严寅亮正好也带县里官吏赶到鸡鸣寨,要求奚氏族人立即从鸡鸣寨迁离出去。
  叙州这边另有信息传递渠道,早已经在七八天前,就已经知道信王杨元演重创南衙禁军之事,不过,还是冯缭回来后,奚荏、奚昌他们才知道岳阳那边对这事的反应,以致岳阳对叙州态度的微妙变化。
  冯缭的忧虑,奚荏、奚昌他们也深有同感,当下直接将辰阳县令严寅亮驱赶出鸡鸣寨,与冯缭一起赶往龙牙山去见韩谦。
  “我此去岳阳也差不多有一个月了,叙州这边有什么变化?”在途中,冯缭与奚昌御马并行,询问叙州这一个月来所发生的事情。
  这一个月来,有些事情冯缭是知道的,那就是韩谦已经将第一批兵甲战械以及四艘双层列桨战船押运往松滋,等着长乡侯王邕派人马过来接走。
  当然,这批兵甲战械所交换的,也是蜀地所产,而叙州及黔中诸州所缺的大宗货物,互通有无。
  不过,叙州交付给思州所需的兵甲战械,时间要更早一些。
  而与思州方面更多的合作细节,也不方便直接写入书信告诉远在岳阳的冯缭,冯缭也是到这时,从奚昌嘴里知道双方合作更具体、更详尽的落实情况。
  削藩战事初期,三千人马的叙州州营改编为武陵军参与前期的战事,仅仅为控制叙州全境,前后就平灭潭州渗透进叙州的人马以及冯氏等大姓势力,之后又对辰州用兵,攻克鸡鸣寨、辰阳、沅陵等城。
  武陵军兵马随着不断的军事胜利,兵马人数一度扩张到上万人,而通过铸造及缴获,武陵军将卒的装备素来优良而齐全。
  削藩战事之后,武陵军重新缩编为地方州营,编制仅保留三千人马,多余出来的大量兵甲战械就收存下来——龙雀军当时攻陷岳阳、潭州,有大量的收缴,在刀枪矛戟等普通兵甲上,也不需要从叙州征调。
  收存下来的兵甲,都比较低劣,是叙州计划要分批淘汰掉的,或者计划作为废铁回炉重炼,但这些兵甲对目前主要以藤甲、藤盾为装备的思州兵马而言,却又相当的精良,韩谦便索性一次性将三千套兵甲折价都处理给思州。
  思州的动作也相当快,第一批八百名作工抵债的寨奴,已经集结送到龙牙城。
  韩谦自然不会让这些寨奴留在叙州境内作工,而是直接都送到雪峰山,参与雪峰山二期整修工程。
  除了每天到指定的工段参与劳作外,这八百寨奴还是由思州杨家派人督管,在不定的工段建立独立的寨奴营地,所供给的衣食、工具等物资,叙州工曹也都直接拨付到督管人员手里。
  原定计划中的第二批作工抵债寨奴,韩谦提出要在鸡鸣寨与思州杨家于武陵山东南麓的虎涧寨之间修一条道,叙州工曹会额外派出六百招募过来的匠工参与道路修造。
  虎涧寨又名虎涧关,位于武陵山东南麓两座险峰之间。
  倘若武陵山南麓小道,能取道虎涧关,道路要稍远一些,但要好走许多。
  同时还能保证从黔江东岸出发、经武陵山南麓运抵鸡鸣寨,再从鸡鸣寨运入龙牙城的大宗货物,始终位于杨家的监视之下。
  即便韩谦不提,杨家也会希望虎涧寨能成为往返叙思两州货物、商旅的必经之地。
  虎涧关极险,前后峡谷仅能三四辆马车并行,仅需要安排三百精锐防守,就能叫千军万马都攻不进来。
  即便要修虎涧关到鸡鸣寨的通道,也只是叫道路平整些,能叫车马勉强通过,并不会削减虎涧关在军事意义上的险要程度。
  所以,即便旧属辰州洗氏的鸡鸣寨实际还处在叙州的控制之下,思州也不会担心叙州会有别的企图。
  除了与思州的交易以及诸项正常推进的工作,近一个月来就是在鸡鸣寨的问题上,跟辰州及辰阳县扯皮。
  目前他们已经将百余户奚氏族人迁入鸡鸣寨定居下来,短时间内也不怕辰州以洗氏为首的大姓势力敢诉诸武力——鸡鸣寨作为辰水衔接思州、武陵山南麓小道、虎涧关与龙牙城的要冲,特别是已经在他们的实际控制之下,怎么都不会拱手让人的。
  “你们却是没有闲下来啊,我在岳阳却多少有些碌碌无为了。”冯缭暗感汗颜说道。
  他心想早知道如此,陪曹干到岳阳后,与潭王杨元溥见过面后就应该直接回叙州做些实事,而不是因为潭王杨元溥的几次召见商议事情,就得意忘形,觉得在岳阳能更加有用。
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心
  信王杨元演重创南衙禁军之事已经在龙牙城传开了,冯缭赶到龙牙城时,田城、高绍、杨钦等人都早已经听到消息从黔阳赶过来,想要确定韩谦对时局的看法。
  周处、孔熙荣他们在龙牙城里,甚至还带着武官在沙盘上做战事推演。
  大家都暗感信王杨元演的武勇,是决定这场大战的关键,换作叙州诸将任何一人,以这种率少量精锐直接冲击对方中军阵列的打法,都是自寻死路、必败无疑的下场。
  “大人统军,能否赢得此仗?”奚发儿看到奚夫人及他父亲奚昌与冯缭从鸡鸣寨回来后也很有兴趣的看他们在沙盘上推演静山庵战事,饶有兴致的问他父亲。
  “淅川一战,不比这更艰难?”奚昌见儿子随意质疑韩谦,伸手便要抽他。
  冯缭看了一会儿战事推演,问田城他们:“大人他对此战有何看法?”
  田城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得知消息,便第一时间上山,大人还未曾就这事说过什么,仅说你可能近日会从岳阳赶回来,等你回来后让我们再一起上山去见他。”
  淅川一战,龙雀军或者说韩谦的强悍战力体现在绵密无隙的“守”上,但说到凌厉破坚的“攻”,冯缭也不觉得韩谦会比信王杨元演更强。
  即便南衙禁军心思不定,但信王杨元演渡江后手下能指挥的兵马人数不到南衙禁军的一半,心思还更不稳定。
  除非叙州有哪个勇将,能有信王杨元演这样的武勇,再率领千挑百选的一批精锐健卒直扑中军,才有可能复制同样的战果。
  要不然,冯缭也难以想象,谁在同样的条件能斩获如此大胜。
  当下,冯缭也不议论太多,随奚荏、田城、杨钦、高绍他们先上山见韩谦,看他对时局变化以及岳阳及潭州心思的微妙变化,有什么看法。
  ……
  ……
  从既定的历史轨迹,韩谦早知道信王杨元演在金陵城外的战事将无坚不摧,直到兵锋被金陵城高大巍峨的城墙挡住,但也没想到静山庵一战,杨元演会赢得如此漂亮、辉煌。
  韩谦盘膝坐在竹棚下,听冯缭回来后再次说及静山庵一战的详情,感慨说道:“信王的速度是很快啊!”
  冯缭反复研究过静山庵一战的情报,深有同感地说道:“以往大家都知道信王善治军,亦颇擅兵谋,但也没有想到他用兵会如此犀利。即便有王文谦这样的人物替他谋划,但战场之上分毫不差的把握住战机,以及敢率八百银戟亲卫伏杀徐渚的中军,信王也堪称名将了吧?”
  除了削藩一战外,冯缭没有直接参与大规模战事,但他在浙东任职时,越州地界还不太安宁,寇匪丛生,大大小小的清剿战,他倒参加过好几起,平素也喜读兵书,自认为在这些方面还是有些话语权的。
  何况在上山时,他与田城、高绍、杨钦都充分交流过意见,深感信王杨元演可能是跟梁国新帝朱裕一样的强劲对手,有可能大楚会在他手里再次完成统一。
  “……”韩谦笑而不答,看向田城、杨钦、高绍等人,问道,“你们这几天应该要比以往更深刻去研究楚州军了吧,都有什么心得?”
  叙州这边,领兵者以田城、杨钦、高绍三人为首,林海峥、冯宣目前在岳阳任职,而赵无忌、林宗靖、郭奴儿、郭却、冯璋、奚发儿、奚昌、孔熙荣等人,还需要进一步的历练,才真正能独挡一面。
  相比较之下,曾任武陵县尉的周处,在各方面都相当成熟老练,且又武勇过人,即便是降吏出身,韩谦此时用他与孔熙荣在赵无忌之下担任亲卫营的副指挥使。
  田城、杨钦、高绍都尴尬的摸了摸鼻子,韩谦很早就要求缙云楼收集楚州将臣的资料,但他们三个都不是特别喜欢文案之事,哪里有心思去翻看堆垒如山的材料。
  也是在得知静山庵一战之后,内心震惊,才狠狠的做了几天的功课。
  这时候见韩谦问起,高绍缩在后面,拿手指捅了捅田城的后腰,让他应付韩谦的考问。
  田城稍作思虑,说道:“楚州军乃是浙东郡王李遇带出来的老底子,李遇被夺兵权之后,杨元演出镇楚州才据为己部。楚州军原本就有淮东虎贲之谓,杨元演到楚州后更是从中择选健锐,编八百银戟卫卒骄纵养之,之后杨元演常用这八百银戟卫卒去袭扰徐州梁军,屡有战绩,只是没有大功,也就素来不受世人重视。然而认真思之,这些年来梁军都没有从东线发动大的战事,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也是楚州军的袭扰战略发挥出作用。楚州军的袭扰令驻守徐州的梁军束手无策,也令徐州防御使司马诞在梁国诸将中多少显得庸碌无为,但司马氏在徐州根深蒂固,梁帝不能撤换他人统率徐州梁军,故而在谋划对楚国攻势时,也只能主要从中线、西线着手考虑。这也使得信王在楚州多年,并没有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捷令他善治军用兵的名声真正彰显出来——这大概便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吧!”
  韩谦点点头,杨元演善战是肯定,但要说他是名将,那就不应该在安宁宫一系无将敢与之野战的情况下,围金陵数月而不下了。
  通常说来,即便安宁宫在情势最危急之时,是有可能会让擅守城垒的徐明珍亲自进入金陵坐镇,但杨元演再拙于攻城,其水准也应该在普通将帅之上,何况还有王文谦这样的人物辅佐?
  在野战都无人能敌,率领有淮东虎贲之谓的楚州军,进攻一座人心惶惶、心思各异、内部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接应、粮草断绝的城池,不应该那么困难。
  然而既定的历史进程中,杨元演就是没能将金陵城攻下来,说到底杨元演强在其枭勇好战之上,有天佑帝杨密遗风,但他并不得杨密的喜爱,性情暴戾,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乃是他最大的缺点。
  韩谦估计在金陵战局接下来的演变中,便会将他性格中的缺点放大出来,终使他兵临金陵城下而不得进。
  不过,冯缭仓促赶回龙牙山,比起讨论信王及楚州军在金陵的势态,他更担心韩谦继续留在龙牙山服丧守孝,恐怕不用多久就真要被岳阳彻底边缘化了。
  大楚支离破碎,岳阳错综复杂的却是人心,听冯缭说及承运殿议事的诸多细节以及潭王杨元溥事后沉默的反应,韩谦心里暗暗一叹,心想能真正理解父亲凛然为民情怀的人总是太少。
  太妃王婵儿不会理解。
  他大伯、二伯不会理解。
  信昌侯府及晚红楼一干人不会理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