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677

第四百二十三章
胜算
  夜雨淅沥,雨越下越大。
  成百上千的马蹄践踏着泥泞的土地,从驿道两翼往南而行,甲片簇拥的锵然碎响汇聚起来,仿佛雨中压抑的海啸之音。
  郎溪位于浮玉山脉的西北麓,西倚环绕一周百余里的南漪湖。
  前往宣城,倘若不想从位于四五十里之外的南漪湖西岸与鸡笼山东麓之间的官道多绕八十多里路,从郎溪往西南方向,有一条驿道修筑于麻姑山、杨竹山、棋盘岭、石佛山等浮玉山脉西麓的诸山之间。
  赵无忌在铠甲外披着雨蓑,削瘦的脸颊在夜色下仿佛一樽黑色的浮雕,隐约若见。
  这时候因为剧烈的晃动,绑在马鞍上的明角灯熄灭了,侍卫摊开油纸包取出火镰,打开灯罩,想要重新点燃里面的油烛。
  没有遮挡雨水的用具,火把都被雨水浇透,点燃不起来。
  三百多人,不到四百人规模的骑队,前后队伍拉开来有里许长,仅仅借助有限的几盏明角灯,光线极暗,差不多就是在黑暗里摸爬着往前走,不时能听到有人摔倒的声音,甚至后面的人马来不及避让,被马蹄重重的踩踏上来,便是头破血流、骨断肢残。
  即便如此,赵无忌还是下令骑队走两侧的泥泞地,以免两三千只马蹄将中间的驿道踩践得泥泞不堪,加倍影响后方步营的推进速度。
  赵无忌仅仅率领四百人骑队先行,倘若顾芝龙派嫡系兵马反攻过来,他们是很难守多长时间的,最终要在石佛山与麻姑山之间堵住宣城增援郎溪的通道,还是要依赖后方一千人规模的步营。
  赵无忌勒住缰绳,抹开脸颊上挂流下来的雨水。
  冯缭在两名侍卫的搀扶下,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过来,他刚才下马时没注意,摔到一只泥坑里,袍衫湿淋淋一片,裹在身上行走更难,说道:
  “我们骤然出击,顾芝龙心惊神疑,他们多半会更担心我们的目标是袭其后路,不会想到回头的——我们或可以等到雨水停下来再赶路——现在这么走,将卒们太辛苦了。”
  不要说没有充足的光源,难以看见路,不时有人马摔倒,冒雨而行,将士的体力消耗也是倍增,冯缭担心真要赶在天亮前抵达指定地点,三百多精锐骑兵差不多都要累瘫在地。
  “最为艰难时,骑营粮谷供给都没有消减,便是要在刀刃上将坚韧无比的战斗力发挥出来——冯大人,你留下来等后面的步卒吧,我率骑队先去洪林埠。”赵无忌无比坚定地说道。
  洪林埠是位于麻姑山与石佛山之间的一座镇埠,位于石佛山东北麓稍稍靠外侧一些。
  洪林埠南面,就是宣郎驿道最狭窄的隘口。
  在两侧险陡崖岭的夹逼下,隘口仅不到三百步宽。
  这座隘口虽然谈不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也绝对是易守难攻。
  顾芝龙虽然在安宁宫、楚州及岳阳之间举棋不定,一心想着在最有把握时举子掷入棋局,但早年他统兵作战时,在军事上还是一个颇为杀伐果断的将领。
  赵无忌不能冒洪林埠被顾芝龙先一步派兵进占的风险,不管夜雨行军有多艰难,他都要确保能抢先一步占领洪林埠,封锁于宣郎驿道的隘口。
  这样赤山军才有可能以少量的马步兵,将来自宣城的援兵封挡在石佛山、麻姑岭以南,才能为主力兵马争取更多强攻郎溪城的时间。
  顾芝龙从宣城调派兵马,想要从南漪湖西岸的泥泞道路绕行增援郎溪,即便赤山军不派兵马拖延,也至少要多走上一天;而那时赤山军第三都一万兵马也已经从广德推进到郎溪城下,在楚州军主力南下之前,他们就有足够的兵马,一边封锁、拦截宣城的援兵,一边组织对郎溪城的攻势。
  冯缭见不能劝动赵无忌,他当然也不会带着几名侍卫留下来等后面的步营,他不擅骑马,体力这时候也快透支耗尽,便叫侍卫将自己绑在马背上,跟着大部队冒雨前行……
  ……
  ……
  广德寨的夜雨停歇下来,姚惜水还撑着油纸伞,站在一座残颓的木楼栏杆前,眺望西面的校场。
  黄昏后,韩谦对驻广德寨的骑营、侍卫营以及第三都所部进行了全面的动员,一队队兵将,迎着夜雨,依次走入西校场——韩谦也是一直站在点将台之上,浑身叫雨水浇透,目迎将卒进来。
  “人生来有何不同,为何你们生来便要被打上奴婢的烙印,连抬起头来看人便是不敬大罪?你们温顺,你们认命,你们总寄望大人老爷们能有一丝怜悯,但多少年来,你们寒暑不辍,耕荒挖渠捉虫驱鸟,不敢有一丝懈怠,然而你们食不裹腹、面黄肌瘦,饥荒时食土充饥、易子而食。多少年来,你们昼夜不休,纺麻织绸,然而你们衣不遮体,赤足踏棘,寒冬时风雪来袭,你们瑟瑟发抖,冻死道侧。有谁给过你们一丝怜悯?你们甘愿你们的子子孙孙,都永远匍匐于他人的脚下,你们甘愿因为小小一个抬眼,就被遭怒斥乃至鞭打,却不得有一丝丝的反抗?倘若你们认命,倘若甘愿苟且一生,甘愿匍匐在他人脚下去做贱民、贱奴,我,叙州刺史、江东招讨使韩谦也给不了你们怜悯。你们不认命,愿意拿命一条,为自己、为子子孙孙拼一个不用匍匐在他人脚下的未来,拼一个居有其屋、耕有其地、食有其谷、寒有其衣的将来,我、叙州刺史、江东招讨使韩谦愿与你们并肩持戟,战于敌前!”
  姚惜水不得不承认韩谦蛊惑人心的手段实在是强,他站在点将台上以嘶吼声发出的这番喊话,她都注意到身后的侍婢叶非影都禁不住动容,冷声说道:“韩谦御下是何等的苛刻残酷,大概也只有他如此生性阴沉之人,才能毫无心障的说出这番话,骗这上万乌合之众不怕死的替他卖命。”
  “为将顾芝龙诱出郎溪,竟不惜以其伯、其祖为饵,自古以来,大概也没有几个奸佞之徒能干得出这样的事情吧?”
  云朴子瞥了一眼姚惜水身后那个叫叶非影、容貌清丽的少女,看她与张平、李普等人相当生疏,应该不是吕轻侠、李普这些年培养出来的核心子弟,之前在晚红楼也没有以歌舞伎出道,却不知道姚惜水回到金陵后为何竟将她随时带在身边侍候,哂然笑道。
  “这样一人,竟然还曾有脸假惺惺的说要在叙州为其父服丧以行大孝呢。”
  “云观主以为韩谦此番偷袭郎溪城,有几分胜算?”姚惜水问道。
  姚惜水当然知道云朴子的真正身份,但既然云朴子当初乃是被夫人与李普联手逼迫归隐,她此时在广德寨要与他相处,也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或许有两成胜算吧?”云朴子说道。
  “只有两成?”姚惜水好奇的看过来,说道,“第三都将卒看似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兵甲也严重不全,活生生乃乌合之众也,但看他们刚才进校场的规整,却又不得不说韩谦治军确有过人之处。韩谦即便不从东面的九渡山将高绍所部调回,仅仅是叫驻广德寨的兵马倾巢而出,在西线也只能聚集两万兵马。此时顾芝龙中了调虎离山之计,率嫡系精锐去了宣州城,郎溪城仅有四千多战斗力堪称一般的守兵,我总觉得韩谦这一仗总该有五成胜算呢。”
  “顾芝龙举棋不定,不是他生性多疑,优柔寡断,实际上,此人善断形势、也知兵善用,因此早年才会在天佑帝率淮南军渡江之时,断然举兵投附,而没有理会越王董昌的招揽。倘若郎溪城被韩谦夺走,顾芝龙又岂不知他之后无论是投哪方,价值都会大降,这是其一,”云朴子说道,“其二,就算王文谦此时不再溧阳盯着南线赤山军的一举一动,赵臻又岂能不明白郎溪城落于韩谦之手,是何等的非同小可?我想楚州大概是此时最希望赤山军东进湖杭搅个天翻地覆的吧?”
  “云道长是说,林海峥第一都精锐主要驻扎在南塘寨没有南移,并不是韩谦单纯为了迷惑楚州军与顾芝龙,而是要用林海峥所部拦截在溧阳的楚州军精锐南下?”姚惜水这时候明白过来,为何云朴子会说赤山军的胜算不大了。
  赤山军目前最精锐的第一都要用来拦截楚州军精锐南下威胁其攻郎溪城兵马的侧翼,还要分出大批的精锐兵马到南线,拦截顾芝龙率精锐反扑回来,大概也就只能靠诱引眼前这些兵甲不全、身体孱弱、徒有士气可用的第三都奴婢将卒去强攻郎溪城了。
  而分到界岭山西麓以及麻姑山的南北两线拦截兵马,有任何一处出现纰漏,都将代表韩谦全盘谋算提前崩盘。
  如此权衡,韩谦这一次的胜算真就的确不会有多高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谋
  韩文焕、韩道昌秘密潜入宣城,通过曾在朝中担任户部郎中、三年前受毁陵案牵连而致仕归隐宣城闲居的富陌传话,约见顾芝龙。
  顾芝龙举棋不定,也仅仅是想着货比三家。
  韩谦派人来见他,顾芝龙心里更主要还是嫌弃韩谦根基不深,招募奴婢入伍又结仇世家,同时也不觉得一群乌合之众集结而成的赤山军能成什么气候。
  再者说,韩谦派张平、冯翊、冯缭等人到郎溪城下求见,顾芝龙多少也怀疑韩谦居心不良,除了联络外,更大的目的是要令安宁宫及楚州军对宣州生疑。
  韩文焕、韩道昌能从岳阳过来,先进宣城再私下约见,顾芝龙虽然也还没觉得现在就已到他该押注入局的时机,却也不再怠慢。
  除了韩文焕、韩道昌在宣州的人脉与影响力,非韩谦这竖子能比之外,更重要的还是韩文焕、韩道昌千里迢迢,乃是代表三皇子潭王杨元溥而来。
  他此时倘若连见都不见、谈都不谈、不稍稍表示一下礼道、尽一尽礼数,倘若日后岳阳得势,他还能在岳阳卖上个好价钱?
  不过,顾芝龙到底还是一个多疑的人,特别是赤山军还有八九百精锐骑兵以及两千多步卒驻守在郎溪城东二十里外的亭子山,他怎么都要防备着韩谦算计他,便将一千五百多嫡系牙兵都带上,护送他回宣城。
  顾芝龙离开之后,负责留守郎溪的是其次子顾兆及郎溪知县周元和。
  赵无忌、冯缭率骑营,从郎溪城东的庙店岭穿过,绕到郎溪城南的宣郎驿道时,时逢大雨,顾兆及周元和在郎溪城毫无察觉,待雨歇风住,晨曦笼罩大地,不仅赵无忌、冯缭率三百精骑已经抵达洪林埠前面的隘口,施绩也率千余步骑绕过郎溪城,前进到郎溪城南二十里外的白马冲休整。
  顾兆及郎溪知县周元和得报这事,还一阵发蒙,将城里的将吏召集过来,商议了好一会儿,都不知道赤山军到底想干什么。
  待到东城门楼警钟大响,他们仓促登上东城门楼,远远看到密茬茬的人马,在朝晖的照耀下,从亭子山方向越过山嵴,浩浩荡荡往郎溪城进逼而来,阵列之中还簇拥着不少高大的攻城器械,一干人等的脸色顿时苍白起来。
  “调虎离山?”
  周元和年愈五旬,作为宣州宁国县周氏子弟,早年在升州节度使府任职时,就在顾芝龙麾下当书吏,顾芝龙调任宣州刺史,他得顾芝龙举荐,到宣州任户曹参军,这些年都一直是顾芝龙身边的嫡系。
  金陵事变之后,顾芝龙便第一时间使人毒杀原郎溪知县钟继唐,荐周元和代之,确保郎溪作为宣州的北门户始终掌握在他的手里,才好待价而沽。
  周元和也是郎溪城有限知悉顾芝龙昨日回宣城见韩文焕之事的人之一。
  看到眼前这一幕,他还能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脸色苍白的他,按住垛墙的手都禁不住微微颤抖起来,他怎么都没有想到韩文焕、韩道昌潜入宣城约见顾芝龙,竟然是韩谦抛出来引顾芝龙离开郎溪的诱饵。
  在赤山军攻陷尚家堡,其兵锋延伸到宣州北部地区之后,作为宣州北门户的郎溪城,招募世家族兵,驻兵很快便大幅增加到六千人。
  然而这六千守兵里,最为精锐的乃是顾芝龙所亲领的一千五百牙军,也就是顾芝龙在三百家兵部曲基础上扩编的亲卫营。
  扣除掉这一千五百名牙军精锐,其余四千五百余守兵,皆是在原郎溪县兵的基础之上,招募世家子弟及精壮奴婢、县民组成。
  为保证宣州诸家的利益,征调世家子弟及青壮奴婢入伍,顾芝龙也都是允许青壮奴婢由世家子弟直接统兵,以宗兵、族兵的名义合并到宣州刺史的旗下接受统一指挥。
  虽然郎溪守兵还有四千五百余人马,但有没有顾芝龙亲领的一千五百名牙军精锐,相差就太大了。
  原郎溪县兵也好,新募的世家子弟也好,以及附从入伍的奴婢、县民,虽然都是精壮,兵甲也全,这两三个月来训练也勤、给食也足,但真正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老卒却没有多少人。
  顾芝龙在此,完全可以使用老卒带新卒去守四面城墙,然后集中一部分牙军精锐居中策应,短时间内根本就不怕赤山军有能力强攻郎溪城;而时间拖长,除了他们能从宣州腹地调援兵过来,赤山军更会顾忌侧翼来自楚州军的威胁。
  眼前的情况,赤山军显然是要不顾一切代价,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郎溪城,他们四千多兵将能守到援兵赶到吗?
  “快派探马,从南漪湖西绕往宣州,报刺史知悉此事!”周元和强抑住内心的震惶,与二公子顾兆说道,但他自己都能感觉到说话声略有些发颤……
  ……
  ……
  李普得姚惜水遣人报信,拂晓时与幼子李碛带着百余精骑一路狂奔,赶到亭子山时,以降将、原武陵县尉周处为都虞侯,以官奴婢出身、后被三皇子杨元溥赐给韩家为奴的赵启为副都虞侯的第三都上万兵马,前部将卒已经推进到距离郎溪城东城门楼不足三里的一处峪口整顿阵形,看情形是要在那里建立攻城阵地。
  “顾芝龙前往宣城与韩老大人见面,表明他已经有投附岳阳的意愿,你此时妄动刀兵,只会彻底激怒顾芝龙,将赤山军西翼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形势彻底搅坏掉,”李普急得面红耳赤,不顾左右军将在场,冲着韩谦厉声喝斥,“不要说你未必能赶在楚州军南下之前攻下郎溪城。你即便攻下郎溪城,顾芝龙率宣州兵投楚州,你能抵挡住宣州兵与楚州军联手攻来?”
  “顾芝龙侍价而沽,他投岳阳未必不可,但绝不会选在这时。广德寨存粮最多还支撑十天,十天之后,李侯爷你说赤山军应该是进攻湖州,还是进攻宣州,还是说哪个容易攻,哪个更有把握攻下来而选择先攻哪个?”韩谦微微敛起眼瞳,平静的看向李普问道。
  “那这么说,韩老大人与韩道昌千里迢迢从岳阳赶来说降,也皆是你早就谋算之事?”李普怎么都没有想到韩谦会用其祖父韩文焕当诱饵,背脊禁不住一阵阵发寒,质问道,“你心狠如斯,真就不怕害了韩老大人的性命?”
  “祖父与二伯能为殿下尽忠,是他们莫大的荣耀,勿为虑也!”韩谦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