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677

  “冯翊代表韩谦,携礼入扬州贺王珺生辰,叙州商船又正式驶入扬州,叙州与淮东算是正式勾结到一起了吧?”姚惜水多少有些失魂落魄的问春十三娘。
  春十三娘不知冯翊所言是虚是实,但冯翊在扬州官员的陪同下,乘小舟登上叙州商船,叙州与淮东的勾结是不言自明的。
  这或许是禁军收复巢州在即,叙州与淮东为共同抵挡即将而来的削藩压力、为保存各自当前的权势及地位,而应有变化吧?
  当然了,叙州与淮东同为大楚的藩镇,两镇商贸往来,在其境自征赋税,甚至互派信使,即便是延佑帝都是不能擅自禁止的。
  叫冯翊这一搅和,姚惜水、春十三娘多少有些意兴阑珊,也注意到她们安排附近舟船上的两处眼线,也应该已经暴露了,当即便着令他们随织造局采办船一起撤出,以免遭受毒手。
  ……
  ……
  慈寿宫的人手撤走,林宗靖、冯翊他们还是极为慎重,与王文谦派来的官员交接好之后,拖到夜里,才将提前转移到附近沙岛上的六百多左广德军旧部及妇孺分批接上船。
  韩东虎、苏烈二人,也提前赶到附近沙岛待命,这次也一起先赶往白蹄冈。
  之后,两艘商船趁着晨曦,从瓜洲埠东侧拐入邗沟。
  邗沟又名山阳渎,乃是最初修于春秋、沟通江淮以及位于江淮之间邵伯等湖的人工水道,之后在隋朝大业年间又征淮南十数万民夫进行更大规模的整修扩大,形成今日之规模。
  邗沟南段,从邵伯茱萸湾至江都县瓜洲埠长九十余里,皆是不流动的平水,两侧有从春秋以来所陆续修筑的大型堰坝进行分隔、控水,甚至还建有当世最早的船闸。
  然后前朝末年到大楚开国迄今,近百年来,江淮战乱不断,邗沟缺少疏浚,淤堵也较为严重,又要过船闸,商船缓行三天,才抵达茱萸镇。
  这天,王文谦也是亲自登船,检视商货。
  当然了,他主要还是想亲眼看一看代表当世最高造船水平的两艘叙州商船。
  两艘商船,商货以三千袋粳米、一千袋棉籽、一千桶桐油为主,还有一批农耕、织造、修造所用的铸铁件、药材以及一些精铁锭、毛皮。
  抽解当税是十取其一,这是照样征收,这没有什么话可说。
  抽买最高比例十取其四,却是要付资征买,未必需要买足四成。
  粳米、桐油、棉籽、药材等物,淮东便颇为充足,即便是平价征买也无利可图,当然可以直接放行。
  毛皮、精铁锭、船用铸铁件等,叙州所产要价廉物美得多,同时也会直接涉及到赤山会在白蹄冈未来能发展的军事潜力,扬州则直接照四成比例进行征买。
  当然,为表示合作的诚意,王文谦同意用粮谷及煤炭等白蹄冈所缺之物,支付征买的钱资。
  左广德军旧部要从扬州过境也行,但随身携带的兵甲,同样需要作为过境商货,照抽一征四的比例进行抽解抽买,说白了就是限制叙州在樊梁湖西岸聚集太过强大的军事力量来。
  将人与货卸在茱萸湾,林宗靖就率两艘商船先返还叙州,还能赶在年前多运来两批物资。
  而等到冯翊与这次提前北上的韩东虎、苏烈,带着第一批直接从叙州增援过来的物资抵达白蹄冈时,已经是九月上旬了。
  酷热暑季已经过去,天高气爽,不过这样的季节很是短暂,再有一个月便要考虑寒流南下了。
  过去一个月,白蹄冈营地没有再收编周边的流民,除了不想太引人瞩目外,左广德军旧部携家小,加上新的一批,迁入白蹄冈的人数,已经接近四千人。
  目前李知诰在巢州城外,主要还是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但守军的斗志已经差不多接近崩溃。
  另一方面,入冬后,每年淮河大概率会冰封冻实,这会为梁国骑兵快速南下提供便利;梁军派遣骑兵南下干涉巢州的概率也随之大幅提高。
  这也决定了李知诰必须赶在淮河冰封之前,歼灭守军、收复巢州城。
  所以说,各方势力视线聚焦巢州城的时间窗口,也变得极为有限。
  等到李知诰率禁军兵马收复巢州城之后,朝堂对江北的策略,就会从军事收复转变为经营巩固,到时候对滁州东部地区的控制、统治,也会随之变得严密起来。
  韩谦要争取在这个时间窗口内,转移更多的左广德军旧部渡江进入石梁县,一方面不能打草惊蛇,一方面要更加集中精力加强营地建设。
  相比较殷鹏照访白蹄冈时,虽然时间才过去一个多月,南北栅墙内侧以及山嵴口已经多建成三十余套大型围屋。
  这不仅为营地提供新的三千余间房舍,同时围屋与外侧的单薄栅墙形成一体,更加坚固,也更利于会众上墙防守。
  营地的外围,这时候才算是有比较像样的防御体系。
  滁州境内没有煤炭资源,即便是有,也主要位于西部丘陵,但好在左右这些年来人丁稀寥、土地荒芜,大量的林树丛生,沿湖还有大片的芦苇荡,薪柴不缺。
  一两年内也能烧制足量的木炭,用于烧制石灰、铸造等事。
  实在不行,便从楚州较大规模的购运煤炭过来,走水路的运输成本也极为有限。
  前期与淮东进行合作,也是赤山会立足樊梁湖西岸的主要策略——淮东对过境物资进行征买,也恰好解决掉从淮东购入粮食、煤炭等物资的钱资问题……
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
  苏烈随韩东虎、冯翊走入营地,难以想象眼前这片营地是在三个月之内、仅用前期先抵达过来的这点人手建成。
  令他更为瞩目的,是位于东南侧的造船场颇大,要比大半个月前殷鹏造访时要扩建出好多,颇有造大中型船舶的意思。
  在前往参见韩谦的途中,苏烈忍不住问冯翊:“造大船所需木材,伐取后少说要阴干数年才得用,此间怎么造大船?”
  苏烈虽说对造船所涉及的具体之事不甚清楚,但有些基本常识还是明了的。
  新伐的木材,潮湿无比,阴干之后,最多甚至能减重六七成,直接用新材造船,用不了几天就会变形渗水。
  不要说三四千石载量的大船,三四百石的中型船只,只要想中远程航行,对木材的要求都不能马虎。
  金陵附近的造船场难以复工,除了江南地区的大树,这些年早就因烧炭、大造宫室被砍伐一空外,更重要的原因,就算是现在从江西、湖南运木材过来,新伐的木材到岸后,少说也要囤积阴干三四年后,才能用得上。
  或许赤山会将来需要在石梁县境内,拥有自己的造船场,但此时不应该在这里浪费太多的资源啊。
  而从叙州大规模往这边运送造船所需的木材,也不现实。
  “叙州有窖干湿木之法,新伐之木最短一个月便能用以造船。”冯翊说道。
  “直接用火烘干?那也不成啊,直接烘干的木材极容易开裂,也不能用来造船啊。”苏烈百思不解,他发现自己对叙州的了解真是浅得很,暗想也难怪叙州这些年能源源不断的修造大船,果然是有太多外界所不知的不传之秘。
  “具体什么办法,我也不知道。既然这边要准备造一些战船、商货船,烘窖也应该建成了,我们等一会儿去看一眼便知。”冯翊自信满满地说道。
  赤山会三庵六房,是以苏烈、韩东虎、郭全三人为首,白蹄冈营地也最终要作为赤山会的总堂,由他们主持、负责,一概在白蹄冈所行之事,当然没有向苏烈他们保密的必要。
  而见冯翊说得如此笃定,苏烈也是十分高兴。
  不要说北面的洪泽浦、西面的樊梁、邵伯等湖了,石梁境内也是大小溪河、湖荡纵横,赤山会想要在此立足,哪里能离得开舟船?
  更不要说,赤山会未来还计划着沿长江水道发展势力。
  苏烈与韩东虎虽然这次才第一次走扬州,但从扬州流露出来的态度,显然也是要限制赤山军拥有太强的武装力量。
  叙州的战船,不要说通过扬州,交付给赤山会了,想要出沅江都极困难。
  白蹄冈这边能立时拥有修造二到六百石级数的战船能力,对赤山军实在是太重要了。
  而淮东能限制叙州的商货从扬州过境,却不能限制赤山会在樊梁湖西岸自行造船,这大概也是淮东事前所没有料到的事情吧?
  不过,苏烈又担忧另外一件事,问道:
  “叙州能承受这么大的开销?”
  不提其他,尚文盛作为京畿诸阀之首,知五兵、诗文、律法,也可以说是经世致用之才,苏烈在尚文盛身边多年,耳闻目染,受其影响,也读了很多书,在当世算是极有见识的人,也知经济之学。
  说实话,苏烈除了武勇以及实际指挥作战的经验,要略逊韩东虎一筹外,其他方面却要强过韩东虎,之前他能成为暗中起事的主导人,绝非侥幸。
  不过,他对叙州的感观还停留在旧有的观念之上,心想着黔阳侯韩谦受封叙州不假,但叙州地处偏僻,即便控扼黔中通往湘潭的商道,财力也不可能与江淮地区的上州相提并论。
  叙州之前就拿出四万缗钱,作为赤山军筹备之资,白蹄冈营地建设,也都是叙州投入,后续每隔一两个月还要增援一批物资,还要在这里建造船场,修造战船、商船,苏烈实在不知道叙州的财力能不能承受下去。
  “这个便不用你操心了。”冯翊哈哈一笑,说道。
  他跟林宗靖见过面后,知道郭却主持下的婺川盐铁院,在黔东深山里已经成功打出四口深逾五十丈的出卤盐井,不仅说明小口钻井法好用,而且是用出大效果来了。
  婺川年底之前,就能打出更多的出卤盐井,滤卤、煮卤等事也在快速筹备,到时候不仅叙州每年所需的近两万担食盐能自给自足外,还能有剩余外销往黔中、南诏等地。
  在此之前,朝廷两次加征盐税,叙州为了维持境内稳定的盐价每斤不超过三十钱,不去过度侵害民利,差不多每斤盐要额外补贴十钱进去。
  叙州二十余万人口再加上大大小小的牲畜、往外输出腌制食品,每年需用二百四五十余万斤盐,也就意味着叙州不能实现食盐的自给自足,每年州财政要倒贴两万五六千缗钱进去。
  现在形势扭转过来,非但不用倒贴,叙州境内每年便能有五万余缗的盐利,这一来一去就是七八万缗钱的差距,财力便能宽松极多。
  上万左广德军旧部迁到石梁来立足,以及加上赤山会前期筹备,耗资是巨大,但站稳脚之后,大多数会众都会从事各种营生,也就不会再有大的开销需要叙州补贴。
  到时候叙州的开销稳定下来,而叙州又正式形成盐布茶铁四宗能大举往周边地区输出的生产体系,也就有足够的财力,维持一万人甚至更大规模的常备精锐战力。
  到那时候,叙州也就没有必要再像以往那样装小媳妇受气了。
  ……
  ……
  冯翊与苏烈、韩东虎等人走到村寨深处祠堂改建的议事厅前,不用通报,韩谦已经与冯缭、郭荣、林胜、何柳锋等人站在厅前等候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