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5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0/677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王贵妃是早就知晓的,后面还有一句:故垒西边……”秦问吟道。
  听秦问这时候念出半阕残词,云朴子、清阳两人都是一怔。
  虽然秦问这时候径直闯过来,他们都猜测到秦问的身份,但真正确认秦问的身份,还是震惊无比:
  当年韩谦就这么粗暴的,将一枚暗子硬塞到沈漾手下了?
  当年驱逐薛若谷、秦问、李唐算是苦肉计?
  “韩尚书在哪里,也进宫了吗?崇阳门目前是哪个校尉负责守值?”
  确认秦问的身份无误,云朴子又急切问道。
  他作为皇家道观宫使,平时要装成闲云野鹤,对皇城及宫城的值守交替之事都不是很清楚。
  目前侍卫亲军司隶有十五都精锐,李秀及其兄、从梁州调归后出任枢密副使兼侍卫亲军司副都指挥使的李长风明明确确是太后一党,都极可能直接参与密谋宫变叛乱;此外,早年随江州司马、后被李知诰收降后调任左武骧军都虞候的钟彦虎问题也很大。
  云朴子不担心黄虑、郭亮以及张瀚三个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有问题,但崇文殿及崇阳门内外的守卫,并不需要三大都指挥使亲自负责。
  倘若是李秀或钟彦虎二人之一全面负责崇文殿及崇阳门的守卫,那沈漾、杨致堂、郑榆、郑畅、张潮、陈德、张瀚、郭亮、韩道铭、杜崇滔、周炳武等人毫无防备的进入崇文殿,就极有可能会被瓮中捉鳖。
  真要那样的话,真是哭都来不及啊!
  “韩尚书也进宫了,但不仅崇阳门、崇文殿及政堂事、枢密院,宫城、皇城九门的守值,目前都是左右武翊军及左武骧军各遣一队人马相互监视、守值。任何调动令函,没有沈相、寿王、太后及侍卫亲军司或者四名以上的参政大臣的签印,都是先斩后奏的乱命、奉乱命者皆叛逆。”秦问说道。
  见沈漾、杨致堂等人没有乱了手脚,这时候还保持足够的警惕,还能勉强住局面,云朴子暗感侥幸。
  当然,秘司及韩府这几天时刻盯着城里的一草一木,韩道铭这几天也是从早到晚都在政事堂值守,轻易不离开,就是对今日的这场宫变有所预料。
  遇乱之时,只要韩道铭能及时提出正确的应变方案,而这方案又不会偏向韩家,其他大臣当然会第一时间接受。
  这个环节没有出乱子,就好。
  云朴子又简单将他所知道的一些情况告诉秦问,又问道:“韩道昌在不在皇城之内?”
  他们目前能依仗,主要就是棠邑暗藏在韩府的力量。
  就算韩谦此时身在金陵里,但想调第三镇师渡江逼近金陵城下,最快也要天的时间。
  再说真要到了棠邑精锐出动的地步,惊动太大,后续的局面也将极难收拾。
  第三镇师直接渡江戡乱,是最后不得已的选择。
  不管怎么说,韩府及其他棠邑潜伏于金陵的秘司人手,都要极尽全力避免出现这一状况。
  至少在“请立侯世子折”送到金陵的同时,韩谦对秘司下达命令时,就清晰无误的表明了这个意图。
  不过,金陵城此时已经被四重城墙以及四万多精锐侍卫亲军分隔开。
  没有人能提前依靠推演,就彻底理清今夜可能会发生的混乱局面。
  而除了潜伏暗子与秘司多是单线联系、彼此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络外,同时与韩府及外界的联系,在这一刻也被彻底切断,很多时候还是要他们自己随机应变。
  “道昌大人在盐铁转运使司衙门,但贵妃娘娘此时不能去见道昌大人,黔阳侯说过,遇宫变但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要轻易跟韩府及棠邑沾上关系。”秦问说道。
  云朴子身份特殊,无法随意进出皇城,但秦问白天在皇城衙司之间应卯,作为通事舍人甚至还要进崇文殿值守,夜里还是要离开皇城,住到皇城之外、主城之内的家宅之中,与秘司联络就方便多了。
  清阳刚要问什么,但话没有出口,便想明白过来了。
  现在形势没有大乱,侍卫亲军还能比较好的忠于职守,事情就有一丝转寰的余地。
  而即便杨元溥、李瑶的遇刺真相永远的掩盖水面之下,不为世人所见,但新帝会落入谁家,还是要看到诸参政大臣的意见,并非太后一家说得算。
  唯一能肯定,要是她与彬儿,跟韩谦及韩府沾上关系,她即便能解释清楚为何出宫避祸,不要说沈漾、杨致堂以及太后一系了,杨恩、郑榆、郑畅、张瀚、张潮、杜崇韬、周炳武等人都会强烈反对彬儿登基继位吧?
  至少在彬儿登位之前,或者韩谦率大军渡江控制金陵之前,暴露与棠邑及韩府的关系,绝对是弊大于利。
  而听秦问话里的意思,韩谦似乎并无率大军渡江的念头吧?
  “黄皇后是生是死?”清阳问道。
  秦问见清阳郡主这样的时刻,还能镇定的关心黄化之女黄娥的生死,也暗感她真是不简单啊,回禀说道:“我赶过来时只听说黄虑有派人去保护黄皇后了,但那边什么情况则不是很清楚……”
  虽然没有正式册立太子,但黄娥是正而八经的皇后,也生有三皇子,而其父黄化、其兄黄虑不仅是朝中大臣、大将,同时又是江东宗阀势力的代表——黄虑作为左武骧军都指挥使,陛下遇刺之前正在政事堂与诸大臣秘议御驾出城之事,听到宫中生变,第一时间派人去保护其胞妹黄娥及三皇子,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一定要让朝野诸臣投票拥立的话,三皇子绝对是票数最高的,而二皇子哪怕是废后之子,但背后有太后及李家支持,得票则也绝对高过大皇子。
  不过,眼前还不是细究这个的时间,先看局势能不能稳定,也不清楚吕轻侠会有什么后招。
  要说侍卫亲军兵马,即便陈德、李长风、李秀、钟彦虎彻底投过去——陈德、李长风只是侍卫亲军名义上的正副统帅,但只要黄虑、郭亮、张瀚三人保持中立,吕轻侠她们能直接掌握的侍卫亲军兵力,也是相当有限。
  “崇福观不是久留之地,又不能去见韩家人,皇城又出不去,我们该去哪里?”清阳禁不住迷茫地说道。
  “你们乔装成皇城巡丁随我去尚书省,云道长这边应该有乔装打扮的衣服吧?等到尚书省的衙舍后,先藏起来,我去找沈相来见娘娘……”秦问说道。
  “假手沈相?”云朴子情不自禁要拍大腿了,有秦问暗中怂恿沈漾、杨恩拥立大皇子果真妙到极点,又问道,“如何解释贵妃与大皇子出宫避祸之事?”
  秦问说道:“我见到沈相便说娘娘在长阳院失火之时,长信宫也遇到刺客,惊退刺客后,仓皇之间看到长阳院大火,心里更是慌乱,不知道能信任谁,只能先与云道长逃出崇福门,找沈相托庇……”
  “这说法会不会有破绽?”清阳担心的问道。
  沈漾、杨致堂有一个算一个,哪人是成精的老狐狸,清阳不觉得她说谎有多大的机会能瞒过他们。
  “陛下遇刺时,崇文殿前后乱作一团,之后又蔓延到长阳院及别处,宫里到底暗藏多少刺客,宫里才开始全面搜查,到底发生什么情况,谁都说不清楚——再加上吕轻侠她们要掩盖刺杀真相,也注定会使得真相更加扑朔迷离。娘娘只要心思镇定,有些事情对不上,也不会叫沈相他们怀疑。还有一点能肯定,背后是吕轻侠下的手,她有机会她甚至可以放过黄皇后,也不会放过贵妃娘娘及大皇子。唯有如此,才能破坏楚蜀两国的关系,而之后李知诰才有正大光明的借口谋蜀。只不过,在吕轻侠的必死名单里,娘娘排在陛下与李后之后,才侥幸逃过一劫,”秦问说道,“我估计娘娘随云道长离开长信宫后,便应该会有刺客闯进去,留下蛛丝马迹。而即便没有刺客去长信宫,能真正识破娘娘谎言的,也只有暗中知晓全部情况的吕轻侠等人——娘娘还怕她们会站出来质疑吗?”
  清阳刚才听云朴子也有类似的判断,但只要有刺客去过长信宫,而现在千方百计想要掩盖真相的是吕轻侠、太后等人,她确实不用担心会有太多的破绽?
  再说了,这样的形势下,不可能会有十全十美之策,更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随机应变。
第六百八十四章
宫禁
  金陵有四重城墙,宫城一重、皇城一重、主城一重、郭城一重。
  皇城周六里许,实际上的范围也是有限,被楚皇宫在居中靠北的方位挖去近一半的面积,诸多皇家道观、宴阁以及宫女侍宦居住及侍卫亲军宿值的班院外,还有六部院司衙署,诸多建筑密密当当,也就是常言的外朝所在。
  从崇福观到尚书省的后宅衙舍,仅需要穿过两道狭窄的巷道。
  虽然在裙衫外再穿上道观里暗藏的兵服,身形上还是有很大的破绽,遮挡严密又炎热之极,但此时暮后已至,侍卫亲军诸部的注意力又都在宫城及皇城九门以及崇文殿等要害之地的守值上,她们一路走过去,除了巷间有两名品秩不高的老吏替他们观察左右动静外,都没有遇到其他人。
  清阳都不知道除了诸部衙司内部有棠邑秘司的暗子外,不知道内廷宫禁之中有没有韩谦这些年暗藏下去的人手。
  听着宫城的鼓音,诸宫殿内的搜索才刚展开,皇城这边目前应该以封锁为主,全面搜索要滞后一些。清阳、云朴子他们有惊无险的走进尚书省后宅一间空置的衙舍之中,暂时不用担心慈寿宫的人或派出的刺客会先找到他们。
  留下两名暗子替清阳、云朴子他们观望风声外,秦问先赶去崇文殿见沈漾。
  这一刻,清阳心里犹满是忐忑,放下彬儿有可能登基继位的奢望外,她并不觉得自己此时的处境真就安全了。
  秦问这时候去见沈漾,毫无疑问,他与云朴子都不会主动暴露身份,而韩道铭、韩道昌以及远在东湖的韩谦,也没有直接的证据能揭开二皇子的身世问题,更不会让韩家卷进太后私通之事、成为众矢之的吧?
  那样的话,只能会京畿局变得更混乱不堪。
  如此看来,吕轻侠她们立二皇子为新帝的密谋,还是有极大成功的可能。
  倘若沈漾、杨致堂等人受蛊惑,真都选择支持拥立二皇子为帝,她作为“太妃”必然要携彬儿再住进宫禁之中,岂不非随时都有可能死于吕轻侠等人的毒杀?
  想到这里,清阳一颗心也是沉到谷底,甚至想跟云朴子说,她不想彬儿能称帝,只希望韩府及棠邑能全力阻止吕轻侠的阴谋得逞。
  哪怕是黄娥之子登位,她与彬儿或许还有机会能平安过活一辈子吧?
  “照理来说,黄皇后之子最有机会登位,”云朴子见清阳秀眉紧蹙,还以为她为当前的复杂局面纠结,说道,“不过,吕轻侠在这个时候痛下毒手,怎么都不可能轻易坐看皇位旁落他人之手——常言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要秦问能说动沈相、杨恩以及寿王拥立大皇子,又有棠邑及韩府暗中相助,大皇子的机会绝对不低——我们此时还是耐着性子暂等秦大人的消息……”
  “但愿一切皆如云道长所言。”清阳幽幽地说道,也不知道那个隐藏在幕后的男人,是不是真能寄托,转念又不禁猜想起杨元溥到底是怎样情况下遇刺的,怎么就一点都没有防备?
  虽说感情谈不上深厚,她甚至选择祸到临头各自飞,但这些年幽居深宫之中,她还算是得杨元溥宠爱,夫妻一场,这时候惊魂稍定,又不禁心里生出一些悲切来,有些失魂落魄的搂着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情的彬儿坐在那里……
  ……
  ……
  “清阳那贱婢不在长信宫,提前一步带着皇长子出了崇福门?”
  长阳院大火、刺客闯入崇文殿两件事,不管制造多大的混乱,但内廷宫禁宿卫的机制并没有瘫痪掉,甚至随着沈漾、杨致堂他们等人下令,将外廷皇城之内的侍卫亲军调入宫城之内,内廷的防守、监管得到数倍加强。
  诸殿宫院之间的甬道里,站满互相监视的侍卫亲军将卒,侍宦、宫女的一举一动,更是被无数人盯着;内侍省的大宦奉命走动,也都必侍卫亲军将卒寸步不离的护随,不得单独行动。
  有些嫔妃还都不清楚情况,对禁令的重视程度又不够,心想叫身边人出去打听消息想着总不会有什么问题,去是叫十数个擅自跑出来打听消息的侍宦、宫女,被视为刺客同党,无辜的遭受到斩杀或拘捕。
  这种高压之下,姚惜水也是拖了好久,才得知派出去的刺客并没能在长信宫成功劫杀清阳郡主及大皇子,听到消息,她都禁不住内心有些慌乱起来,没想到在这么重要的一环出了岔子,没想到清阳竟然跑这么快。
  姚惜水作为织造局宫监使,在内廷的地位仅次于内常侍,但这样的非常时刻,她没有奉令也不得擅自走动。
  而这个奉令,目前即便是手持太后手诏懿旨也不管用。
  至少在与沈漾他们撕破脸、直接去争取侍卫亲军的控制权之前,想要在宫禁及皇城之中通行无阻,令旨需要太后与名义上的侍卫亲军主帅陈德以及沈漾、杨致堂等人联名签署才管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0/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